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服務大灣區 海事當先行

發布時間:2020-07-03 10:12:57 中國交通新聞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航運業(ye) 是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卓越海事服務是大灣區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迫切需求。

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三地海事部門充分發揮先行先試優(you) 勢,解放思想、大膽探索,不斷深化互利合作,維護大灣區水上運輸安全暢通、便捷高效,為(wei) 大灣區航運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創新監管服務船舶高效便捷流動

今年5月中旬,深圳海事局收到香港海事處一封感謝信:“今年證書(shu) 申請高峰期期間,適逢2019冠狀病毒疫情肆虐。有賴貴局相關(guan) 主管領導及團隊迅速應變,解決(jue) 困難,使證書(shu) 能順利如期簽發,船舶運營不受影響……”

記者了解到,港方所說的證書(shu) ,是深圳海事代為(wei) 香港籍船舶全流程網上簽發的《殘骸保證證書(shu) 》。因為(wei) 自2017年2月起,《2007年內(nei) 羅畢國際船舶殘骸清除公約》正式對我國生效,但不包含香港地區。根據交通運輸部授權,深圳海事局與(yu) 香港海事處簽署了協議和工作程序,代港方簽發證書(shu) 。經過多次協商、調試努力,深圳海事打通了全流程無紙化網上辦理渠道。據悉,目前已代發2191單,共製證4382份。

同樣,今年2月上旬,為(wei) 保障疫情期間深港物資水路運輸順暢有序,該局與(yu) 港方達成一致,疫情防控期間對深圳港籍訪港船舶的船舶、船員、船公司等相關(guan) 證書(shu) 準予適當延期辦理,船舶無需對相關(guan) 證書(shu) 辦理年審、審核或換發,即可順利辦理香港水域的進出口岸手續。

航運是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基礎性、先導性產(chan) 業(ye) 和服務性行業(ye) ,是支撐灣區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提升國際競爭(zheng) 力的重要基礎。大灣區內(nei) 90%以上的外貿貨物、95%以上的煤炭、99%以上的原油和鐵礦石都是通過航運完成。

如今,珠江口已建立全球最繁忙的高速客船網絡,香港是中國最大的郵輪樞紐港,廣州南沙、深圳前海也正加快推進郵輪母港建設,粵港澳遊艇自由行及陸島遊是大灣區休閑娛樂(le) 產(chan) 業(ye) 升級的發展方向。

船舶,是重要的航運要素。多年來,三地海事及航保部門通過優(you) 化、創新粵港澳大灣區內(nei) 的內(nei) 地航行港澳船舶安全管理,進一步促進大灣區航運要素的高效便捷流動。

廣東(dong) 海事局推行了聯合登臨(lin) 檢查、“誠信船舶通關(guan) 零待時”等新機製。廣州海事局則主動順應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形勢,積極參與(yu) “三互”大通關(guan) 建設,探索“並聯辦理”“綠色通道”等事項清單,搭建和完善統一的國際航行船舶聯合登臨(lin) 檢查電子信息係統。

2019年10月8日,按照交通運輸部海事局的部署,深圳海事局還完成了《粵港澳大灣區框架下的深港海運便利化政策研究》,深入分析兩(liang) 地海事管理政策的差異,瞄準在深港之間乃至大灣區範圍內(nei) 船舶“隻實施一次申報,隻進行一次檢查”的便利化監管模式,探索提出助推深港海運便利化的具體(ti) 發展策略與(yu) 政策建議。

南海航海保障中心也發揮體(ti) 製機製優(you) 勢,加大了航標建設力度,擴大測量覆蓋麵,提高通信信息播發頻率等,三大業(ye) 務發展實現了提質增效。如升級完善AIS(船舶自動識別係統),加大AIS基站建設力度,為(wei) 船舶安全航行提供及時的數據服務;開展《粵港澳大灣區航行圖集》的編製工作,為(wei) 大灣區建設提供海圖資料參考。

先行先試營造良好口岸環境

“太方便了!”在廣州南沙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完成港澳船舶進出口岸海事管理手續後,一名船舶代理公司負責人表示。

海事管理,是口岸營商環境的重要因素。近年來,積極配合相關(guan) 部門,廣東(dong) 海事部門紮實開展以廣東(dong) 自貿試驗區為(wei) 主要試點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平台設計、信息對接、互助互認等工作,並在廣州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平台上線運行了“船舶進口岸審批”和“船舶進出口岸手續”業(ye) 務,得到企業(ye) 廣泛好評。

“貨物和船舶進出口岸時間由原來的20分鍾縮減到2分鍾以內(nei) ,每年有8000餘(yu) 艘國際航行船舶因此獲益。通過‘單一窗口’開展業(ye) 務的各類企業(ye) 已超過2300家,應用率超過90%,進一步提升了航運市場活力。”廣州海事局政務中心負責人介紹道。

構建優(you) 質的營商環境,讓航運產(chan) 業(ye) 鏈有效聚集,輻射帶動區域協同發展,廣東(dong) 海事部門的行動還不止這些。

便民舉(ju) 措包括:實現船舶進出口岸許可證書(shu) 網上打印,真正做到口岸通關(guan) “零跑動”;推進船舶證書(shu) 文書(shu) “一次通辦”製度的落地,全麵推進了海事業(ye) 務“一站式辦理”;調整下放轄區船員考試發證業(ye) 務事權,推動港澳船員便捷換發內(nei) 地船員適任證書(shu) 工作;印發《廣東(dong) 海事局專(zhuan) 用航標設置審批業(ye) 務實施指南》,為(wei) 專(zhuan) 用航標設置審批精細管理提供依據。

他們(men) 還與(yu) 香港方麵就做好港澳航行船舶電子證書(shu) 推廣運用達成共識,雙方擬建立船舶電子證書(shu) 推廣運用專(zhuan) 責工作組對接落實,並就粵港“單一窗口”通關(guan) 模式的可行性,開展了研究。

對澳方麵,通過努力推動,在去年澳門回歸20周年之際,連接內(nei) 地與(yu) 澳門的新橫琴口岸旅檢改變過去“兩(liang) 地兩(liang) 檢”通關(guan) 查驗模式,全麵實施“合作查驗、一次放行”,大大促進人員、貨物等生產(chan) 要素的便捷流動,支持澳門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

為(wei) 推動廣東(dong) 自貿試驗區國際船舶登記試點工作,海事部門借鑒國內(nei) 其他省市的先進經驗,積極爭(zheng) 取政策支持,推進便民服務措施。

2017年3月16日,部海事局批複了自由貿易試驗區國際船舶登記的“廣東(dong) 南沙”“廣東(dong) 橫琴”“中國前海”等船籍港。在粵港澳大灣區範圍內(nei) ,目前設有廣東(dong) 南沙、廣東(dong) 橫琴、中國前海三個(ge) 國際船舶登記港,精簡了船舶登記流程,對來此登記的國際船舶進一步放寬外資比例限製,有效帶動了南沙自貿區航運服務產(chan) 業(ye) 鏈的發展。

此外,2019年6月17日,在東(dong) 莞創建的“粵港澳大灣區海事勞工服務創新工作站”揭牌,為(wei) 優(you) 化船員職業(ye) 環境努力發揮著示範引領作用;推動建立船員市場誠信體(ti) 係,優(you) 化船員職業(ye) 環境;推動轄區船員市場與(yu) 國際接軌,實現港澳海員快捷申辦內(nei) 地船員證書(shu) 。

優(you) 化服務提供新業(ye) 態發展土壤

6月以來,珠海萬(wan) 山無人船海上測試場,珠海雲(yun) 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某型無人艇的海上試驗在緊張進行。

珠海海事局適應業(ye) 界發展需要,積極支持全球最大、亞(ya) 洲首個(ge) 海上無人船測試場建設,扶持無人艇等新業(ye) 態發展。為(wei) 了扶持這一全新的業(ye) 態發展,該局探索製定了無人船舶監管工作措施,指導無人艇公司完善船舶測試方案和安全應急預案,並做好海上無人船測試場的監管。

記者了解到,對於(yu) 智能船、無人船、遊艇及郵輪航運金融業(ye) 等新業(ye) 態,廣東(dong) 海事部門積極發揮海事專(zhuan) 業(ye) 優(you) 勢深入研究,在優(you) 化海事服務、促進航行安全上下功夫,為(wei) 新業(ye) 態提供良好的發展土壤。

中山—澳門遊艇自由行於(yu) 2016年11月23日正式開通,為(wei) 推進“粵澳遊艇自由行”邁出關(guan) 鍵的一步。2017年7月24日,中國(廣東(dong) )自由貿易試驗區粵港澳遊艇自由行首航活動在廣州南沙正式舉(ju) 行。

“雖然目前按照粵港澳遊艇自由行政策來往的遊艇數量不多,但遊艇自由行政策正在進一步推進。”廣東(dong) 海事局法規規範處副處長李華文表示。

據介紹,此前受廣東(dong) 省自貿辦委托,廣東(dong) 海事牽頭草擬的《中國(廣東(dong) )自由貿易試驗區粵港澳遊艇自由行實施方案》,2017年6月20日經交通運輸部、公安部、海關(guan) 總署、質檢總局四部門聯合發文原則同意。目前,廣東(dong) 海事局與(yu) 澳門海事及水務局共同研究製定了相關(guan) 實施細則,並就文本內(nei) 容達成一致意見。

李華文表示,從(cong) 未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來看,香港仍是亞(ya) 太地區的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澳門將是世界休閑旅遊中心,主要承擔旅遊客運職能,促進郵輪遊艇等新興(xing) 業(ye) 態的發展。

珠海橫琴與(yu) 澳門一水相隔,去年澳門酒店入住人數達1400萬(wan) ,酒店平均入住率超過90%,接待能力幾近飽和。在赴澳遊客中,三分之一會(hui) 選擇“一程多站”來延伸旅行目的地,其中包括珠海市區、橫琴旅遊島等。內(nei) 地海事正積極與(yu) 澳門方麵合作,進一步增強兩(liang) 地旅遊業(ye) 協同發展,共同推動澳門打造世界級旅遊休閑中心。

為(wei) 推動水上交通旅遊產(chan) 業(ye) 發展,廣東(dong) 海事局還積極服務郵輪等新興(xing) 水上交通產(chan) 業(ye) 發展。

2019年11月17日,歌詩達郵輪“新浪漫號”首次靠泊南沙,全國規模最大的郵輪母港綜合體(ti) ——廣州南沙國際郵輪母港開港運營。這個(ge) 位於(yu) 粵港澳大灣區地理幾何中心的國際郵輪母港,規劃岸線1600米,可停靠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郵輪,年設計通過能力達75萬(wan) 人次。

為(wei) 了更好地參與(yu) 國際郵輪母港建設,廣東(dong) 海事局專(zhuan) 門成立郵輪遊艇海事管理與(yu) 服務研究工作小組,確保郵輪進出港安全,大力促進自貿試驗區郵輪產(chan) 業(ye) 發展。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