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專(zhuan) 業(ye) 物流 > 正文

透過物流看永鋼——專訪全國人大代表,永聯村黨委書記,永鋼集團董事局副主席、常務副總裁吳惠芳

發布時間:2020-05-29 11:17:09 現代物流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由於(yu) 中國冶金行業(ye) 依賴鐵礦石進口等因素,中國鋼鐵企業(ye) 的沿江沿海布局將是大勢所趨。這樣可以大大減少物流運輸的成本,而如果它的產(chan) 成品的消費地就在附近,那就更加足以令人會(hui) 心微笑了。永鋼集團就處在這樣的一個(ge) 得天獨厚的位置。這裏的發展機遇與(yu) 發展現狀如何?記者在兩(liang) 會(hui) 期間采訪了全國人大代表,永聯村黨(dang) 委書(shu) 記,永鋼集團董事局副主席、常務副總裁吳惠芳。

物流——永聯村的強大牽引力!

圖中1為(wei) 永聯村,6為(wei) 永鋼集團總部所在地

記者:看到永聯村在地圖上的位置,我真是滿心的羨慕。那麽(me) 咱們(men) 永聯村在周邊鋼鐵原材料及成品外運的物流版圖中,它扮演了怎樣的角色,未來會(hui) 是怎樣的前景?

吳惠芳:永聯村正處在長三角及國家沿海經濟開發區交匯處,水、公、鐵路運輸便捷。目前擁有七個(ge) 萬(wan) 噸級以上港口泊位、年吞吐量達3000萬(wan) 噸的長江自備碼頭以及內(nei) 河碼頭,碼頭堆場可利用麵積100萬(wan) 平方米,年堆放能力500多萬(wan) 噸。它還毗鄰204國道等多條道路,緊鄰滬通鐵路張家港北(貨運)站,區位優(you) 勢十分明顯。永聯是周邊鋼鐵原材料運輸的重要樞紐。

隨著長三角經濟一體(ti) 化進程的深入,永聯與(yu) 永鋼未來的挑戰與(yu) 機遇並存。依托地理位置的先天優(you) 勢,一方麵要不失時機,壯大物流產(chan) 業(ye) ,做好智慧物流建設,以“物流”為(wei) 牽引,以“信息”為(wei) 橋梁,資金流、信息流、貨物流相互促進、相互融合。另一方麵又需要加強引進和學習(xi) 。引進先進的技術手段,接受長三角經濟一體(ti) 化過程中外溢的優(you) 質人才,學習(xi) 優(you) 秀的管理經驗,助推永聯、永鋼的高質量發展。

記者:新機遇就是新課題,挑戰也給了永聯村更多學習(xi) 的機會(hui) ,也使我們(men) 這塊熱土充滿生生不息的朝氣。

吳惠芳:是的。

從(cong) 掃描揀貨到全自動出貨

記者:我們(men) 的外部物流環境活力充沛,永鋼這些年發展很快,那麽(me) 咱們(men) 企業(ye) 的內(nei) 部物流有哪些提升呢?

吳惠芳:這個(ge) 變化也很大。永鋼集團產(chan) 品大量外運,在倉(cang) 庫發貨這一塊,過去,物流主要依賴人工識別查找,需要配貨員根據紙質發貨單找到對應的配送物資,再複核所需要發貨物資與(yu) 發貨單物資信息是否匹配,這個(ge) 過程中往往需要消耗大量時間。

近年來,永鋼集團以信息化和工業(ye) 化高層次深度結合的“兩(liang) 化深度融合”為(wei) 抓手,大力推廣采用“信息化+”的方式,提升現場設備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經過不斷完善,永鋼倉(cang) 庫管理係統通過對所有貨位、物資設置標識條碼,實現全程條碼化管理。顯著提升作業(ye) 與(yu) 交接的準確率。員工隻需要用移動終端先掃一下發貨單中的二維碼就能知道所需物資的具體(ti) 位置,然後再去對應倉(cang) 庫對應條線找到物資掃碼確認完成複核就能完成作業(ye) 。將倉(cang) 庫物資進行條碼化管理,操作簡便,不僅(jin) 能對計劃申報追本溯源,還能夠對領用進行跟蹤管理。

記者:這個(ge) 避免了在很大的倉(cang) 庫,完全靠人腦去查找東(dong) 西的“抓狂”,一碼在手,就可以輕鬆鎖定它的位置,人再過去拿。

吳惠芳:對。後來我們(men) 又有了進步,連人都不需要了。永鋼打造了一個(ge) 自動化立體(ti) 庫,連“掃碼”都不需要,靠的是“無人出入庫”管理係統,它共有五個(ge) 巷道,每個(ge) 巷道有10層,實際庫容麵積達到了11000平方米,充分利用了空間,增加了庫區的物資存儲(chu) 能力。它使用自動揀貨機自動對貨物進行存取及揀選,保證了貨物在倉(cang) 儲(chu) 過程中的安全運行及可追溯管理。

從(cong) 2002年以來,永鋼集團在信息化等智能製造方麵持續加大投入,推進以智能製造為(wei) 目標的信息化建設。為(wei) 永鋼集團的“提質增效”起到了關(guan) 鍵支撐作用。永鋼產(chan) 品檔次不斷提升,產(chan) 品質量不斷優(you) 化。今後,永鋼繼續高標定位、持續發力,實現創新驅動。

“既達國標,更達民標”的環保指揮棒

記者:我了解到永鋼已經實現了超低排放,廠區及周邊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改變了人們(men) 對鋼鐵企業(ye) 的認知。我們(men) 是在怎樣的理念下實現這樣的轉變的呢?在有組織排放方麵都做了哪些工作?

吳惠芳: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永鋼圍繞貫徹新發展理念,秉承“既達國標,更達民標”的環保要求,近5年投資60億(yi) 元,以環保項目建設為(wei) 抓手,通過引進環保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在組織排放、無組織排放、清潔運輸、汙染物排放監測監控等方麵加強對大氣環境的綜合治理,持續提升企業(ye) 的綠色發展水平。

其中在有組織排放部分,主要從(cong) 三個(ge) 方麵加強環境綜合治理。一是煙氣排放的治理。改造了450㎡燒結機煙氣淨化係統,采用了目前國內(nei) 最先進的活性焦吸附幹法煙氣淨化工藝,代替原先的脫硫工藝,能夠同時能去除煙氣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多種汙染物,不僅(jin) 副產(chan) 品能夠回收利用,並且也無二次汙染物產(chan) 生。二是球團焙燒煙氣的治理。采用濕法氧化鎂脫硫工藝對球團焙燒煙氣實行超低排放改造。三是加強對除塵器的管理。通過實施除塵器改造、高效除塵袋等方式,保證了有組織排放達到超低排放要求。

記者:這三項都算得上是大手筆啊!可以說,在全國也是走在了前列。

吳惠芳:還有高科技呢,我們(men) 使用了3D打印。為(wei) 了推進資源全麵節約和循環利用,實現生產(chan) 係統和生活係統循環鏈接,2018年,永鋼投資5000萬(wan) 元,引入了鋼渣3D打印生產(chan) 線。原材料主要是鋼鐵冶煉產(chan) 生的固廢鋼渣,這些固廢鋼渣經過顆粒化碾磨處理後,添加黏合劑,可以打印出硬度不低於(yu) 傳(chuan) 統混凝土硬度的成品,有效實現了“變廢為(wei) 寶”,且可整體(ti) 化拆裝移動,十分便捷。

記者:這個(ge) 是處理工業(ye) 固廢的一個(ge) 好辦法,還通暢了物流,減少了占地。

吳惠芳:所以,在去年11月,永鋼集團循環經濟產(chan) 業(ye) 園為(wei) 主體(ti) 申報的“張家港市大宗固體(ti) 廢棄物綜合利用基地”,獲批入圍了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發布的全國50個(ge) 大宗固體(ti) 廢棄物綜合利用基地名單,成為(wei) 永鋼推動綠色發展的又一項重要舉(ju) 措。

記者:確實值得祝賀!

想去永聯旅遊!

記者:聽說永聯村是小橋流水人家的景區,鋼廠也成了風景的一部分。真是刷新了人們(men) 對鋼廠的認識,因為(wei) 過去人們(men) 總是把鋼廠和滿地的煤灰聯係在一起。那有關(guan) 鋼廠的無組織排放這方麵永鋼是怎麽(me) 做的呢?

吳惠芳:在無組織排放這塊,我們(men) 對照行業(ye) A類標準,圍繞物料儲(chu) 存、物料輸送、生產(chan) 工藝過程三方麵,加強無組織排放治理。首先是對物料儲(chu) 存實行封閉化改造。對焦炭堆場和原料場區域建設了34.5萬(wan) 平方的密閉大棚,實現了對所有原輔料的密閉存儲(chu) ;覆蓋率達100%,其次是提升物料輸送過程的清潔程度。對原料廠、碼頭室外皮帶機等露天設備實施封閉,並對運輸車輛進行改造,實施全程加蓋,減少運輸過程中煙塵外溢問題。最後則是提升清潔運輸比。永鋼物料以及產(chan) 品運輸主要采取“車船結合”的方式,通過提高船運比例,優(you) 化物流結構等方式,不斷提升輸送過程中的清潔程度。目前永鋼的大宗物料及產(chan) 品清潔運輸比例已達到80%以上,充分滿足了國家清潔運輸比例要求。

同時,為(wei) 確保廠區運輸車輛滿足國家排放標準,永鋼投資了1.7億(yi) 元用於(yu) 車輛置換,逐步淘汰各類柴油車輛,替換為(wei) “國六”排放的燃油車或新能源車,目前已完成置換“國五”及以上運輸車輛203輛,其餘(yu) 車輛也將按計劃進行置換。

我們(men) 發展的目的之一也是讓老百姓過上綠水藍天的高質量生活。

現代物流報全媒體(ti) 記者 李娜 王偉(wei)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