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專(zhuan) 業(ye) 物流 > 正文

快遞下鄉加速度:前4月農村快遞業務量增速超過30%

發布時間:2019-05-24 13:48:45 人民日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今年前4月,全國快遞業(ye) 務量完成170.7億(yi) 件,同比增長24.8%。快遞行業(ye) 市場規模高位運行的同時,發展質量也在不斷提高。農(nong) 村快遞增長迅猛,投融資活躍度不減,新業(ye) 態新模式不斷湧現,行業(ye) 服務能力有望持續提高……

國家郵政局等7部門日前印發意見提出,要進一步補齊農(nong) 村服務短板,到2022年實現建製村電商寄遞配送全覆蓋。一係列新舉(ju) 措將有力支撐農(nong) 村電商發展,並有效促進農(nong) 民持續增收、鞏固脫貧成果,助推鄉(xiang) 村振興(xing) 。

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4月份,全國快遞服務企業(ye) 業(ye) 務量完成49.2億(yi) 件,同比增長31.1%;業(ye) 務收入完成592.5億(yi) 元,同比增長26.8%,量質齊升,兩(liang) 位數增長態勢不減。

市場規模高位運行,日均快件處理量達1.6億(yi) 件

“我國快遞行業(ye) 市場規模持續高位運行,是現代服務業(ye) 的重要引擎之一。”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指數研究室主任劉江說,1—4月快遞業(ye) 務量完成170.7億(yi) 件,同比增長24.8%,是同期服務業(ye) 生產(chan) 指數增速的3倍多,增速在現代服務業(ye) 處於(yu) 領先地位。

更可喜的是,快遞行業(ye) 不僅(jin) 長“塊頭”,“肌肉”也跟著長,行業(ye) 發展質量不斷提高。1—4月份,全國快遞服務企業(ye) 業(ye) 務收入累計完成2135.4億(yi) 元,同比增長22.8%;行業(ye) 日均快件處理量達1.6億(yi) 件,最高達1.8億(yi) 件,單月快遞業(ye) 務量已接近50億(yi) 件數量級。

“快遞企業(ye) 對行業(ye) 增長前景普遍看好,行業(ye) 企業(ye) 正加快自主航空運輸能力建設、加快分揀中心改擴建和設備升級改造,並積極布局跨境網絡,行業(ye) 基礎設施投入不斷加大,服務能力有望持續提高。”劉江說。

農(nong) 村快遞增長迅猛,成為(wei) 行業(ye) 新增長點。“前4月,農(nong) 村快遞業(ye) 務量同比增速超過30%,比城市高了7個(ge) 百分點以上,服務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超過1200億(yi) 元,支撐農(nong) 村網絡零售額接近5000億(yi) 元,迸發出強大動力。”劉江說。

投融資活躍度不減,新業(ye) 態新模式不斷湧現。劉江表示,今年以來,麵對經濟下行壓力,快遞領域投融資依舊活躍,基於(yu) “互聯網+快遞”的創業(ye) 創新層出不窮,成為(wei) 新經濟的亮點和資本市場的明星行業(ye) 。

但也要看到,我國快遞行業(ye) 東(dong) 強西弱、城市強農(nong) 村弱的格局仍未改變。1—4月份,東(dong) 、中、西部地區快遞業(ye) 務量比重分別為(wei) 79.8%、12.7%和7.5%。與(yu) 去年同期相比,東(dong) 部地區快遞業(ye) 務量比重下降0.4個(ge) 百分點,中部地區快遞業(ye) 務量比重上升0.7個(ge) 百分點,西部地區快遞業(ye) 務量比重下降0.3個(ge) 百分點。

“我國快遞行業(ye) 區域結構與(yu) 東(dong) 中西部產(chan) 業(ye) 結構息息相關(guan) 。”劉江說,得益於(yu) 義(yi) 烏(wu) 等城市的產(chan) 業(ye) 集聚效應,前4月廣東(dong) 、浙江、江蘇分別完成快遞業(ye) 務量45.6億(yi) 件、33.7億(yi) 件和15.7億(yi) 件,同比分別增長31.2%、31.4%和30.2%,增速分別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7個(ge) 、4個(ge) 和3.5個(ge) 百分點,3省對全國增長的貢獻率接近2/3。

打造無人機農(nong) 村投遞示範區,補齊農(nong) 村服務短板

“農(nong) 產(chan) 品寄遞是快遞業(ye) 未來發展的一片藍海。”國家郵政局政策法規司司長金京華說,快遞行業(ye) 想更上一個(ge) 台階,補齊農(nong) 村服務短板,做大做強農(nong) 村市場尤為(wei) 關(guan) 鍵。

截至4月,全國鄉(xiang) 鎮快遞網點覆蓋率達到92.6%。但相比城鎮,農(nong) 村快遞服務仍存在網絡設施建設滯後、電子商務配送站點覆蓋率低、冷鏈快遞服務能力弱、寄遞服務成本高等問題。

為(wei) 此,日前,國家郵政局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等7部門印發了《關(guan) 於(yu) 推進郵政業(ye) 服務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目前,全國74.9%的建製村尚未配備農(nong) 村電商配送站點。”金京華說,針對農(nong) 村地區物流基礎設施薄弱問題,《意見》從(cong) 規劃、政策、資金等方麵全方位給予支持。

解決(jue) 地從(cong) 哪兒(er) 來,《意見》提出,推動將縣域郵政業(ye) 發展內(nei) 容納入地方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規劃,將村郵站建設納入鄉(xiang) 村公共基礎設施目錄。解決(jue) 錢從(cong) 哪兒(er) 來,《意見》明確,中央基建投資要對農(nong) 村和西部地區公益性、基礎性快遞基礎設施建設給予支持;各地鄉(xiang) 村振興(xing) 專(zhuan) 項資金,要對農(nong) 產(chan) 品寄遞物流網絡、現代化冷鏈寄遞設施以及村級電商配送站點等建設給予支持。解決(jue) 怎麽(me) 幹,《意見》提出,支持企業(ye) 建立覆蓋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加工、運輸、儲(chu) 存、銷售等環節的全程冷鏈快遞物流體(ti) 係;支持有條件的鄉(xiang) 村布局建設無人機起降場地,打造無人機農(nong) 村投遞示範區。

“同時,我們(men) 將鼓勵、指導快遞企業(ye) 在業(ye) 務量小的鄉(xiang) 鎮共享資源,不分品牌統一開展收、揀、運、投業(ye) 務,降低企業(ye) 布網設點成本,從(cong) 而解決(jue) 農(nong) 村寄遞物流網絡運行效率低、寄遞服務成本高的難題。”金京華說。

此外,《意見》還鼓勵跨行業(ye) 合作,尤其是交郵協作,利用農(nong) 村客運班車代運郵件快件,降低流通成本。

麵對行業(ye) 未來發展的藍海,《意見》還未雨綢繆,特別指出要切實加強農(nong) 村快遞包裝治理,高起點發展農(nong) 村綠色寄遞。《意見》提出,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結合實際研究建立農(nong) 產(chan) 品綠色包裝補貼機製,支持社會(hui) 資本探索設立快遞綠色包裝產(chan) 業(ye) 發展基金,促進農(nong) 產(chan) 品綠色包裝研發、生產(chan) 和推廣使用,推動農(nong) 產(chan) 品寄遞包裝綠色化、減量化和可循環。

2022年村村通快遞,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深挖農(nong) 村市場,不僅(jin) 有利於(yu) 快遞行業(ye) 做大做強,還將有力支撐農(nong) 村電商發展。數據顯示,一季度,僅(jin) 通過郵政企業(ye) 渠道配送進城的農(nong) 特產(chan) 品就有10.5萬(wan) 噸,同比增長56.6%,成為(wei) 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堅實力量。

“我們(men) 的目標是到2022年,實現郵政服務鄉(xiang) 鄉(xiang) 有局所、建製村直通郵,快遞服務鄉(xiang) 鄉(xiang) 有網點、村村通快遞,實現建製村電商寄遞配送全覆蓋,有效促進農(nong) 民持續增收和鞏固脫貧成果。”金京華說。

近年來,隨著“郵政在鄉(xiang) ”“快遞下鄉(xiang) ”工程的持續推進,快遞行業(ye) 成為(wei) “農(nong) 產(chan) 品進城、工業(ye) 品下鄉(xiang) ”的重要渠道。截至目前,快遞企業(ye) 共打造服務農(nong) 業(ye) “一地一品”項目905個(ge) ,培育出了江蘇沭陽花木、福建泉州茶葉、廣西柳州螺螄粉、安徽亳州花草茶、江西贛州臍橙、陝西寶雞獼猴桃、湖北黃岡(gang) 蘄艾、廣東(dong) 梅州金柚等年業(ye) 務量超千萬(wan) 件的“快遞+”金牌農(nong) 業(ye) 項目20個(ge) ,形成快遞業(ye) 務量3.66億(yi) 件,帶動農(nong) 業(ye) 產(chan) 值407.3億(yi) 元。

金京華表示,這次《意見》發布,在助力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延長農(nong) 產(chan) 品產(chan) 業(ye) 鏈、促進農(nong) 民增收等方麵提出了多項具體(ti) 措施。如:繼續實施“一地一品”示範工程,推廣“寄遞+電商+農(nong) 特產(chan) 品+農(nong) 戶”模式;加強農(nong) 商互聯,發布農(nong) 特產(chan) 品寄遞服務標準;加強農(nong) 民快遞職業(ye) 技能培訓,培育當地電商快遞致富帶頭人等。“這些舉(ju) 措的落地實施,將有效促進農(nong) 產(chan) 品流通方式轉型,破解銷售難問題,提高農(nong) 產(chan) 品附加值,帶動農(nong) 民持續增收,更好地發揮產(chan) 業(ye) 興(xing) 農(nong) 作用,從(cong) 而增強廣大農(nong) 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