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12-05 08:53:53 萬(wan) 聯網

農(nong) 村物流是相對於(yu) 城市物流的一個(ge) 概念,它不等同於(yu) 農(nong) 產(chan) 品物流和農(nong) 業(ye) 物流,三者既有許多共同之處,又存在一些差別:農(nong) 村物流是一個(ge) 區域物流概念,而農(nong) 產(chan) 品物流是以農(nong) 產(chan) 品為(wei) 對象的物流服務,既可以發生在農(nong) 村,也可以延伸至城市,農(nong) 業(ye) 物流則是服務於(yu) 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的物流。發達國家城市化率高,並且城鄉(xiang) 之間的差別主要是人口密度和所從(cong) 事行業(ye) 的差別,物流服務屬於(yu) 城鄉(xiang) 一體(ti) 化服務,因此不存在農(nong) 村物流這一概念,但是存在農(nong) 產(chan) 品物流和農(nong) 業(ye) 物流的概念。我國目前的經濟體(ti) 製仍是城鄉(xiang) 二元結構,這種結構導致在物流行業(ye) 形成了較為(wei) 發達的城市物流和較為(wei) 落後的農(nong) 村物流。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大力發展農(nong) 村物流,對於(yu) 實現城鄉(xiang) 一體(ti) 化發展,推進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和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結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yi) 。
大力發展農(nong) 村物流有助於(yu) 推進城鄉(xiang) 一體(ti) 化發展。目前我國農(nong) 村地區物流相對落後,體(ti) 現為(wei) 單位產(chan) 品物流成本高、生鮮農(nong) 產(chan) 品損耗比重高、農(nong) 村居民的生產(chan) 生活需求不能得到更為(wei) 充分和及時的滿足、農(nong) 村物流在社會(hui) 總物流中所占比率極低,這進一步導致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的小型化和分散化,阻礙了農(nong) 村地區的專(zhuan) 業(ye) 化分工和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效率的提升,最終影響到農(nong) 民收入和消費水平的提高。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並指出新時代我國社會(hui) 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wei) 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其中一個(ge) 重要體(ti) 現就是城鄉(xiang) 之間發展不平衡。農(nong) 村地區的生產(chan) 與(yu) 建設離不開物流的支持,大力發展農(nong) 村物流能夠降低農(nong) 村的生活成本和農(nong) 業(ye) 的交易成本,從(cong) 而有助於(yu) 構建城鄉(xiang) 一體(ti) 化的商業(ye) 發展模式,逐漸改善我國目前的二元經濟結構現狀,最終推動實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
大力發展農(nong) 村物流將有助於(yu) 我國正在推進的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和產(chan) 業(ye) 結構進一步優(you) 化升級。“三去一降一補”是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的核心任務,當前,我國一方麵麵臨(lin) 著產(chan) 能過剩等問題,另一方麵還存在著製約“三農(nong) ”發展的農(nong) 村物流短板。因此,以市場機製為(wei) 基礎有效引導經濟資源流向農(nong) 村物流領域,既可以促使某些行業(ye) 去產(chan) 能,同時又可以補上農(nong) 村物流的短板。我國農(nong) 村地區人口眾(zhong) 多,農(nong) 村物流市場潛力巨大,但目前較為(wei) 落後的農(nong) 村物流導致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成本較高、農(nong) 產(chan) 品損耗嚴(yan) 重等問題,抬高了與(yu) 農(nong) 產(chan) 品、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資料、農(nong) 村居民生活資料相關(guan) 產(chan) 品的價(jia) 格,通過大力發展農(nong) 村物流,能夠在彌補農(nong) 村物流短板的同時,有效釋放農(nong) 村地區巨大的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與(yu) 此同時,農(nong) 村物流每個(ge) 環節的發展都有助於(yu) 降低農(nong) 村地區的隱性失業(ye) 率和季節性失業(ye) 率,促進農(nong) 村地區社會(hui) 分工的深化和農(nong) 業(ye) 的規模化生產(chan) ,最終有助於(yu) 提高農(nong) 村各行業(ye) 的勞動生產(chan) 率。需要指出的是,物流服務業(ye) 是現代服務業(ye) 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力發展農(nong) 村物流也是推動我國現代服務業(ye) 的發展,最終亦有利於(yu) 產(chan) 業(ye) 結構的進一步優(you) 化升級。
目前,製約我國農(nong) 村物流發展的因素眾(zhong) 多,但總結起來可以歸納為(wei) 以下兩(liang) 點。
第一,農(nong) 村物流最大的製約因素是規模經濟較弱。首先,相對於(yu) 發達國家,我國農(nong) 村物流除了具有一般的季節性、多樣化、差異性等特點之外,還具有物流運營環節和階段眾(zhong) 多、農(nong) 戶個(ge) 體(ti) 占物流主體(ti) 比例高、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經營規模小且分散等特點。其次,農(nong) 村地區相對落後的基礎設施不能滿足農(nong) 村物流的需求,特別是村一級的基礎設施落後,集中體(ti) 現為(wei) 農(nong) 村地區公路、水運、鐵路人均裏程數低,導致農(nong) 產(chan) 品、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資料、農(nong) 村居民消費品運輸和派送效率低;針對農(nong) 產(chan) 品的專(zhuan) 業(ye) 化倉(cang) 儲(chu) 基地不足,導致農(nong) 產(chan) 品存儲(chu) 容易因腐爛變質而加大損耗;農(nong) 村物流專(zhuan) 業(ye) 化和市場化程度不高,資源和能源消耗大。最後,農(nong) 村物流同樣具有地區分割與(yu) 投資壁壘,物流主體(ti) 平均規模小且具有本地化特征。以上三個(ge) 方麵的原因決(jue) 定了我國農(nong) 村物流不具有規模經濟的屬性,物流效率低下,平均物流成本高,從(cong) 而最終導致農(nong) 村物流投資不足。
第二,信息化水平低和信息意識淡薄是阻礙農(nong) 村物流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因。現代物流業(ye) 的基本特征是以信息為(wei) 紐帶聯係物流產(chan) 業(ye) 鏈的供需雙方和各個(ge) 環節,但目前我國廣大農(nong) 村地區的信息化水平尚不能支撐農(nong) 村物流的快速發展。例如,農(nong) 村地區的大部分居住區街道和田野道路沒有有效名稱並且無法在手機地圖上顯示,因此無法實現精確定位和導航。在信息技能和意識方麵,我國農(nong) 村物流的分散性、季節性、複雜性等特點,決(jue) 定了農(nong) 村物流業(ye) 中存在許多兼職從(cong) 業(ye) 人員和物流資源,有些兼職從(cong) 業(ye) 人員本身就是農(nong) 戶或農(nong) 村物流的需求方,因而同樣具有分散性、季節性、規模小和專(zhuan) 業(ye) 化程度低等特點,同時缺乏利用信息技術的能力和意識。信息技能和信息意識的缺乏限製了農(nong) 村物流兼職從(cong) 業(ye) 人員的專(zhuan) 業(ye) 化和職業(ye) 化發展,進一步阻礙了農(nong) 村物流組織的發展壯大。除此之外,農(nong) 村物流的需求方同樣缺乏信息意識,其需求信息不能及時有效地被發布和傳(chuan) 播出去,無法形成物流供需雙方的高效匹配。
針對上述問題,大力發展農(nong) 村物流應從(cong) 以下兩(liang) 方麵著手。
推進農(nong) 村物流與(yu) 農(nong) 村信息化建設相結合。依靠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雲(yun) 計算等技術即時匯集和整理農(nong) 村物流的相關(guan) 信息,是解決(jue) 農(nong) 村物流規模經濟不足和物流效率低下的有效手段。針對我國農(nong) 村物流的特點開發各類易於(yu) 操作的農(nong) 村物流APP,實現貨物、設備和倉(cang) 儲(chu) 空間的快速匹配,農(nong) 戶與(yu) 消費者的直接匹配,物流企業(ye) 與(yu) 兩(liang) 端的農(nong) 戶和消費者之間的匹配等。這些信息化措施可以有效匹配農(nong) 村物流供需雙方,大大減少和優(you) 化中間環節,從(cong) 而降低物流成本。借助信息技術可以進一步構建農(nong) 業(ye) 大數據,以此指導不同農(nong) 產(chan) 品、農(nong) 業(ye) 區域間的科學布局與(yu) 合理種植、配送、加工、倉(cang) 儲(chu) 等,同時與(yu) 之匹配相應的農(nong) 資供應,以減少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的不確定性從(cong) 而降低風險。此外,政府相關(guan) 部門可以聯合相關(guan) 物流企業(ye) 定期開展和組織信息技術應用的講座和培訓,提高農(nong) 村居民的信息意識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從(cong) 而在更大範圍和空間上形成農(nong) 村物流的供需網絡。
加快推進農(nong) 村地區的各項改革事業(ye) ,加大農(nong) 村物流投資力度,構建城鄉(xiang) 一體(ti) 化的物流體(ti) 係。黨(dang) 的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和十九大報告分別提出“健全城鄉(xiang) 發展一體(ti) 化體(ti) 製機製”和“建立健全城鄉(xiang) 融合發展體(ti) 製機製和政策體(ti) 係”。城鄉(xiang) 一體(ti) 化建設和融合發展離不開城鄉(xiang) 一體(ti) 化物流體(ti) 係的支撐,農(nong) 村物流產(chan) 品的需求方和供給方往往分別位於(yu) 農(nong) 村和城市,而我國目前農(nong) 村與(yu) 城市之間物流環節偏多,銜接不夠合理,需要借助於(yu) 城鄉(xiang) 一體(ti) 化的物流體(ti) 係提高農(nong) 村物流效率。短期來看,應在農(nong) 村物流產(chan) 業(ye) 的各個(ge) 環節,支持和鼓勵現有城市大型物流企業(ye) 根據自己的專(zhuan) 長發展農(nong) 村物流業(ye) 務,支持和鼓勵農(nong) 村物流企業(ye) 進一步延伸至城市物流的相關(guan) 領域,引導各類資本進入農(nong) 村物流行業(ye) ,對於(yu) 農(nong) 村物流相關(guan) 企業(ye) 和經營個(ge) 體(ti) 予以稅收減免和優(you) 惠;在農(nong) 村基礎設施方麵,科學規劃交通基礎設施和信息網絡基礎設施的布局,協調城鄉(xiang) 之間和區域之間公路、港口、鐵路等基礎設施的統籌規劃與(yu) 建設,鼓勵財政資金向農(nong) 村基礎設施投資傾(qing) 斜。長期來看,應加快推進農(nong) 村地區的各項改革,打破區域之間和部門之間的投資障礙與(yu) 市場分割,形成統一、競爭(zheng) 、高效的農(nong) 村物流市場,為(wei) 各類社會(hui) 資本進入農(nong) 村物流掃清製度障礙。與(yu) 此同時,促進農(nong) 村人口進一步專(zhuan) 業(ye) 化分工,支持部分農(nong) 民就地或異地從(cong) 事加工行業(ye) 或服務業(ye) ,從(cong) 而促進農(nong) 業(ye) 規模化生產(chan) 和經營,為(wei) 農(nong) 村物流的快速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