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核心在運關鍵在聯 多式聯運創新“門到門”一站式服務

發布時間:2018-11-26 09:10:18 中國交通新聞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11月20日至21日,全國多式聯運推進會(hui) 在湖北武漢召開。麵對我國經濟從(cong) 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增長、打贏藍天保衛戰倒逼運輸結構調整、建設交通強國、全球經濟發展麵臨(lin) 新挑戰等新形勢,如何推進多式聯運健康有序發展,交通運輸部、國家鐵路局等政府部門對當前行業(ye) 發展態勢進行解讀,多家企業(ye) 代表分享了探索經驗。

完善樞紐集疏運體(ti) 係

打通“最後一公裏”

目前,我國聯運樞紐集疏運體(ti) 係不暢、轉運效率不高、對城市交通幹擾大等問題突出。一些重要的鐵路物流基地、水運港口、航空樞紐集疏運體(ti) 係建設方案不完善,鐵路專(zhuan) 用線建設滯後,進出通道不暢,“中間一公裏”“最後一公裏”“園區孤島”等現象普遍,樞紐與(yu) 城市交通矛盾突出。

陽邏港把貨場到碼頭的運輸距離由60公裏縮短為(wei) 2公裏,在聯運樞紐規劃與(yu) 建設上作出有益探索。作為(wei) 武漢以及中西部地區出海口,陽邏港與(yu) 武漢臨(lin) 空港吳家山鐵路中心站之間相距60公裏,經過反複研究,港發集團把陽邏港、吳家山鐵路中心站和漢口北鐵路物流樞紐通過鐵路線連接,實現了鐵路班列和水運班輪無縫銜接。今年7月,港發集團把陽邏港集裝箱港區進出港貨物的必經之路—平江路,由原來的雙向6車道拓展至10車道,並以隔離欄杆將港區側(ce) 4個(ge) 車道封閉管理,作為(wei) 疏港專(zhuan) 用路,真正打通了鐵水聯運“最後一公裏”,實現了每個(ge) 集裝箱運費下降500元。

近年來,我國出台《推進長江幹線港口鐵水聯運設施聯通的行動計劃》等文件推動樞紐集疏運體(ti) 係建設。為(wei) 切實打破各運輸方式間物理隔離和固有利益藩籬,會(hui) 議指出,多式聯運發展還需深化多主體(ti) 間合作機製,以資本為(wei) 紐帶,推動形成發展共同體(ti) ,實現不同運輸方式企業(ye) 間設施共建、資源共用。

培育壯大市場主體(ti)

善用資本產(chan) 品紐帶

據有關(guan) 預測,到2020年我國多式聯運市場規模可以達到3000億(yi) 元至4000億(yi) 元,到2030年有望達到1萬(wan) 億(yi) 元。而目前製約多式聯運市場發展的最大短板是缺乏具有全程運輸服務能力的多式聯運承運人。

如何為(wei) 物流業(ye) 供需兩(liang) 端提供一體(ti) 化解決(jue) 方案、提供運輸全鏈條服務?會(hui) 議指出,下一步,還需加快推進跨運輸方式的混合所有製改革,鼓勵社會(hui) 資本和民營等企業(ye) 積極參與(yu) 鐵路、公路、水路、航空貨運企業(ye) 混合所有製改革,以資本、信息、產(chan) 品等為(wei) 紐帶,建立完善以資產(chan) 管理為(wei) 核心的現代企業(ye) 管理製度。

據中國鐵路總公司總經理李文新介紹,中國鐵路總公司在去年與(yu) 中遠海運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的基礎上,今年又與(yu) 招商局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重點深化在中歐班列、海鐵聯運等多式聯運領域的合作。中鐵快運股份有限公司與(yu) 深圳順豐(feng) 泰森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合資組建了中鐵順豐(feng) 國際快運有限公司。部分鐵路局集團公司也在港口、物流企業(ye) 合資組建了海鐵聯運經營公司,在拓展貨源、開行班列上取得一定成效。

此外,由安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牽頭的“國內(nei) 一流、國際知名”的“陸海河聯動、內(nei) 外貿融合”網絡化多式聯運示範工程獲批第三批多式聯運示範工程。據介紹,定義(yi) 為(wei) 多式聯運經營人的安通控股正加快拓展內(nei) 貿集裝箱海運業(ye) 務,通過與(yu) 鐵路企業(ye) 合作,提供“門到門”一站式全程多式聯運服務。

推進信息平台建設

以數據驅動供應鏈

目前,我國信息資源整合和綜合開發利用水平不高,缺乏聯通各種運輸方式、有效匯集各方信息資源、提供綜合信息服務的多式聯運公共信息平台,難以滿足“讓信息多跑路,貨物少跑路”的需求。

為(wei) 加快多式聯運發展,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正在搭建全國多式聯運公共信息平台,以便為(wei) 30多家試點企業(ye) 提供資質資格驗證性服務和運載工具動態位置服務。

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主任曹德勝介紹,建設全國多式聯運公共信息服務平台,需發揮政府在行業(ye) 的信息整合能力,打通物流信息鏈,實現物流信息全程可追蹤,利用信息大數據實現價(jia) 值挖掘,以數據驅動供應鏈,推進多式聯運跨越發展。該平台將以公共信息服務體(ti) 係為(wei) 基礎,推進不同部門、不同運輸方式、不同企業(ye) 間多式聯運信息開放共享和互聯互通。

值得一提的是,順豐(feng) 目前已具備打造“以鐵路為(wei) 核心”的多式聯運信息化平台的能力。基於(yu) 人工智能、物聯網、機器學習(xi) 、智能設備等技術的應用,順豐(feng) 自主研發了一套完整的“智慧物流平台”,包括物流的各項核心營運係統、地圖平台、大數據平台、信息安全平台、智能運維管理平台等,在多式聯運的公路、鐵路和航空的運輸、倉(cang) 儲(chu) 、包裝、裝卸、分揀、配送等各個(ge) 環節實現了自動化、智能化。

根據順豐(feng) 的最近規劃,其將在2019年底建成實現覆蓋全國主要鐵路站點的接取送達服務網絡,實現平台交易額達20億(yi) 元,集裝箱量達20萬(wan) 標箱,貨量達1000萬(wan) 噸。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