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專(zhuan) 業(ye) 物流 > 正文

前置倉在新城配中的重要性愈加凸顯

發布時間:2018-10-11 10:10:52 運聯傳(chuan) 媒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前置倉(cang) ,作為(wei) 最接近消費者的一個(ge) 存在,它不但形式多樣,而且一定是共享的。不僅(jin) 僅(jin) 是因為(wei) 各大生活區的租倉(cang) 成本比較高,還有一個(ge) 原因是,單純的一個(ge) 倉(cang) ,很難與(yu) 消費者產(chan) 生粘性,也就很難把這一成本中心轉為(wei) 利潤中心。很多物流巨頭如今都在布局前置倉(cang) 和末端配送,而他們(men) 的前置倉(cang) 選擇基本都是便利店/商超的形式:給便利店供貨,解決(jue) 便利店進貨難題;便利店賣貨賺錢的同時,成為(wei) 了各大巨頭的發貨端口;線上銷售、線下發貨,最終巨頭和各便利店分配利潤。

前置倉(cang) 對於(yu) 巨頭來說,要從(cong) 成本中心變成利潤中心,其實就是體(ti) 量和時間的問題。而一旦前置倉(cang) 達到收支平衡,貨量穩定意味著城配線路的可控,那麽(me) 其物流成本的下降,也就是城配路由優(you) 化的問題了。在增加司機收入的基礎上,達到降低企業(ye) 成本的目的,目前如下做法成為(wei) 業(ye) 界的趨勢。

1)企業(ye) 降低物流成本,物流從(cong) 業(ye) 人員生活成本增加,這一物流行業(ye) 目前尷尬的情況,隻有巨頭或者平台型公司能夠解決(jue) 。而一旦解決(jue) 了這一問題,那麽(me) 平台公司最終獲取的一定是等量的回報。

2)貨源作為(wei) 切入點,前麵已經討論了,前置倉(cang) 的設立與(yu) 否,與(yu) 訂單的體(ti) 量有很大的關(guan) 係。以食材配送為(wei) 例來說,美團一家公司的體(ti) 量達不到要求,那麽(me) 如果加上美菜呢?如果兩(liang) 家公司由同一家公司配送,那麽(me) 不但能夠增加其配送時效和服務,最終 物流成本也一定能夠獲得可觀的降低。這也是物流行業(ye) 一直提到的「統倉(cang) 共配」,從(cong) 空間的維度,增加司機收入的基礎上,降低物流成本。

3)除了空間的維度,從(cong) 時間的維度上麵,也能夠在提升司機收入的基礎上,達到有效降低成本的可能。同樣拿美團食材配送業(ye) 務舉(ju) 例,其用倉(cang) 時間,基本是夜晚23點到次日淩晨5點這一時間段。而配送的時間,第一班次是在6-8點,第二班次也是要求11 點之前配送完。但是鮮世紀等做便利店配送的企業(ye) ,其用倉(cang) 時間則多是在早晨5點到中午12點,配送時間基本是9點-21點這一時間段。時間完全可以錯開並連續,車型也基本是同一車型,那麽(me) 隻要倉(cang) 庫位置選擇能搭配並減少空駛時間,同一批司機來配送兩(liang) 家業(ye) 務完全有可能。企業(ye) 物流成本下 降20%,這樣司機每一單少收入20%,一天做兩(liang) 單,其收入也是遠遠比現在一天隻配送一單要高的。不過前提是,需要前置倉(cang) 的合理布局。這是筆者曾提出的 「多班配送」模式,從(cong) 時間的維度,增加司機收入的基礎上,降低物流成本。

4)除了空間維度、時間維度之外,跨界運營的方式,也能夠在增加司機收入的基礎上,降低企業(ye) 物流成本。筆者出於(yu) 職業(ye) 本能,每一次打車時都會(hui) 和司機聊天交流。筆者總結司機們(men) 的經驗發現,滴滴、首汽、神州的司機師傅,以杭州的消費水平,假若其一天工作 14個(ge) 小時,一個(ge) 月的收入基本也就8000-10000左右,平均每天純收入330元,而其中50%以上是早高峰期間的收入。假如這些司機從(cong) 淩晨開始拉 貨,配送快遞的傳(chuan) 站業(ye) 務(5點半之前結束),早高峰及上午拉人,那麽(me) 經過筆者的測算,司機們(men) 從(cong) 淩晨1點到上午11點,工作10個(ge) 小時,所獲得的收入是比現 在純做網約車司機要高的。

5)司機眾(zhong) 包。物流配送中,人工成本永遠是最大的成本。目前,很多新能源車租賃公司紛紛出現。對於(yu) 線路和體(ti) 量相 對穩定的配送業(ye) 務來說,若城配企業(ye) 從(cong) 新能源公司租賃車輛,再通過眾(zhong) 包的方式招募司機,這種方式或許也能夠幫助企業(ye) 降低成本。並且,有些配送場景的高峰期就 是周六日,對於(yu) 想要利用周末休息時間賺點零花錢的司機們(men) 來說,期望收入一定比專(zhuan) 職做配送的期望收入要低。

而對於(yu) 需要小車型配送的場景,貨車廠家是否能夠推出一款人貨兩(liang) 用的專(zhuan) 用車輛呢?比如晚上卸掉後座可拉貨,白天清洗安裝好後拉人,隻要安全和衛生等方麵做好處理,也並非不可能。

很多現在的末端配送公司都在實驗無人機配送,城際配送更是用了無人駕駛技術。而本文,主要討論前置倉(cang) 在同城鏈條上的重要性,以及探討如何在增加物流從(cong) 業(ye) 者收入的基礎上降低企業(ye) 成本的模式,其他技術的嚐試和模式並未展開一一討論。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