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專(zhuan) 業(ye) 物流 > 正文

美麗中國建設要求推動快遞包裝汙染治理

發布時間:2018-06-08 09:25:25 中國社會(hui) 科學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今年6月5日是第47個(ge) “世界環境日”,聯合國確定今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是“塑戰塑決(jue) ”,我國生態環境部確定的主題是“美麗(li) 中國,我是行動者”。南京財經大學的學生團隊結合世界環境日的主題和近年來的熱點環境問題,通過近一年的實地走訪,調研了江蘇、浙江、山東(dong) 、河北、湖南、陝西等部分省市區的快遞包裝汙染情況。調研結果顯示,隨著我國經濟社會(hui) 的快速發展,快遞成為(wei) 了每個(ge) 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在數以億(yi) 計的大量快遞背後,快遞包裝汙染問題也日趨嚴(yan) 重,這一問題亟需重視、亟待解決(jue) 。 

快遞包裝汙染亟需重視 

“在打開網購產(chan) 品包裝享受網購快樂(le) 時,你意識到快遞包裝的汙染和浪費了嗎?”針對這個(ge) 問題,南京財經大學法學院的學生就快遞包裝汙染問題展開了為(wei) 期一年的調研。據調查結果顯示,將近80%的人並沒有意識到快遞包裝汙染問題。

“根據國家郵政局統計分析,2017年,全國快遞服務企業(ye) 業(ye) 務量累計完成400.6億(yi) 件,同比增長28%”,調研組的曲偉(wei) 濤同學給記者提供了這樣的數據,“按照這個(ge) 速度發展下去,2018年快遞的膠帶可以繞地球赤道1600多圈。我們(men) 希望通過這個(ge) 調研能引起更多人對快遞包裝汙染的關(guan) 注”。

通常,一件網購商品送到顧客手上都被包得裏三層外三層,編織袋、塑料袋、封套、包裝箱(瓦楞紙箱)、膠帶以及內(nei) 部緩衝(chong) 物(填充物)都是常見的包裝,時包裝物重量甚至遠超商品本身。作為(wei) 網購供給端的商家是如何看待這件事情的?調研團隊采訪到的一位淘寶商家表示:“本身商家也不想要這麽(me) 多的包裝,畢竟包裝是要付出成本的,但為(wei) 了保證商品運輸安全,我們(men) 還是不敢馬虎,寧願包厚一點。”那麽(me) 到了消費者手中的快遞包裝如何處理了?調研顯示,作為(wei) 消費終端的消費者,80.46%的人在處理拆掉的包裝盒時選擇直接扔掉,6.51%的人選擇攢一些賣掉,僅(jin) 9.66%的人會(hui) 選擇廢物利用。

據調查,目前市場上的快遞包裝使用的材料主要有聚乙烯、紙板、牛卡紙、氣墊膜等等,其中塑料袋使用量非常大。而快遞用的塑料袋往往成分比較複雜,主要由化工材料、生活垃圾等再加工而成,含有有害汙染物質,不能重新加工,也不能降解,大多數隻能填埋或焚燒,這對人和環境都有很大的安全隱患。專(zhuan) 業(ye) 人士介紹,廢棄的PVC埋在土裏至少要經過100年才可能降解,快遞包裝造成的汙染是一個(ge) 亟待重視和解決(jue) 的問題。

治理汙染需要法律先行 

調研小組的成員發現,快遞包裝汙染產(chan) 生的原因是多方麵的,如相關(guan) 政策、標準和機製不健全,商家為(wei) 好評而過度包裝,物流企業(ye) 包裝材料不夠環保,消費者綠色消費理念尚未形成等等。 

“就總體(ti) 而言,無論是快遞包裝的國家標準,還是回收利用的強製性規定,我國很多方麵都處於(yu) 空白狀態,亟須補課。治理快遞包裝汙染問題,在法律的製定和執行方麵可以借鑒國外的做法。”南京財經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陳紅梅表示。 

調研小組研究了發達國家相關(guan) 政策規定。小組成員錢雪玲介紹說,德國於(yu) 1991年、1997年先後出台《包裝廢棄物管理辦法》和《包裝回收再生利用法》,要求除包裝生產(chan) 商外,從(cong) 事運輸、代理、批發、零售的企業(ye) 需負責回收包裝物。此外,德國還設立了對傳(chuan) 統塑料袋征收1.27歐元/公斤的綠點稅,而完全生物降解的塑料袋免稅。 

我國也已經意識到了這一問題。2017年,國家郵政局、國家發改委、科技部等十部委就聯合發布《關(guan) 於(yu) 協同推進快遞業(ye) 綠色包裝工作的指導意見》《推進快遞業(ye) 綠色包裝工作實施方案》,將綠色包裝的重要性提到了全新的高度,並針對綠色包裝推廣的瓶頸——標準、成本、資源分散以及回收難點,提出了對應的舉(ju) 措,以法律手段、財政扶持,為(wei) 可循環包裝的大規模使用奠定了政策基礎。

“需要注意的一點事,法律、政策的執行需要製定具體(ti) 的獎勵和懲罰措施,否則就會(hui) 存在監管短板,難以對各市場主體(ti) 形成有效約束。”陳梅紅談到。 

多主體(ti) 聯動才能形成合力 

快遞包裝的汙染治理,需要政府、互聯網行業(ye) 、物流行業(ye) 、消費者個(ge) 人多方合力,從(cong) 包裝、打包、配送、回收等環節解決(jue) 問題。

參與(yu) 課題調研的仲曉蕾告訴記者:“雖然我國的快遞汙染比較嚴(yan) 重,但是在調研過程中我們(men) 發現,國家和社會(hui) 已經越來越重視快遞汙染問題,今年的‘兩(liang) 會(hui) ’上,快遞包裝汙染也是熱門議案。可以看出,各個(ge) 相關(guan) 主體(ti) 正在一起努力減少汙染,改善環境”。 

據悉,目前很多電商平台和物流企業(ye) 在推行的電子麵單、紙箱優(you) 選算法等技術,以及循環箱、可降解快遞袋、無膠帶紙箱、社區回收台等工具,都能有效的防治快遞汙染。有些快遞公司已將滿版印刷改為(wei) 無底紋印刷,大大減少了油墨的使用量;有些快遞公司還將包裝膠帶厚度從(cong) 0.07毫米改為(wei) 0.06毫米。

課題調研組成員曲偉(wei) 濤認為(wei) ,作為(wei) 消費者的大學生更應該提高快遞汙染風險意識,明白快遞包裝汙染對整個(ge) 生態環境和人類社會(hui) 造成的危害,用自己的行動向快遞汙染宣戰。 

調研組成員錢雪玲則表示,調研發現大部分快遞盒子的去向是廢品收購站,快遞包裝的利用率很低。她提到,可嚐試研發“共享盒子”,提高快遞盒子的重複利用率;重點麵向大學生群體(ti) 進行廣泛宣講,提高大學生使用綠色包裝、對垃圾進行分類處理的環保意識。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