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2-02 10:19:58 中國商網

政策紅包持續給力,各大電商、快遞企業(ye) 也紛紛加快推動物流自動化轉型,大力投入智能科技研發與(yu) 商用,智慧物流建設持續深入。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我國在智慧物流領域的發展成效顯著,無人機、機器人等各項快遞“黑科技”層出不窮。專(zhuan) 家認為(wei) ,隨著各項物流科技成果轉向市場商用,我國智慧物流建設有望加速推進。
可視化、智能化、數字化……已成為(wei) 智慧物流時代的最基本要求。
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我國在智慧物流領域的發展成效顯著,無人機、機器人等各項快遞“黑科技”層出不窮。通過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應用,打造智慧物流供應鏈,提升整個(ge) 物流行業(ye) 的效率,已成為(wei) 物流行業(ye) 發展的新趨勢。專(zhuan) 家指出,未來隨著各項物流科技成果轉向市場商用,我國智慧物流建設有望加速推進。
近日,來自2018年全國郵政管理工作會(hui) 議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完成快遞業(ye) 務量為(wei) 401億(yi) 件,同比增長了28%。而據美國必能寶2016年包裹運輸指數報告顯示,全球2016年共運送包裹650億(yi) 個(ge) ,中國以313億(yi) 個(ge) 的數量遠遠超過美國的130億(yi) 個(ge) ,占據了半壁江山。據預測,2018年我國快遞包裹數量還將增加近20%,達到490億(yi) 個(ge) 。國家郵政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馬軍(jun) 勝對此表示:“我國快遞的業(ye) 務量已連續4年穩居世界第一,對世界增長貢獻率超過50%,成為(wei) 世界郵政業(ye) 的動力源和穩定器。”
馬軍(jun) 勝還提出,作為(wei) 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ti) 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郵政局將通過“兩(liang) 步走”戰略,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全麵建成現代化郵政強國。
據悉,在發展智慧物流方麵,國家不斷給出政策紅包。2017年國家郵政局先後發布《快遞業(ye) 快速發展十三五規劃》、《關(guan) 於(yu) 加快推進郵政業(ye)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的意見》,強調推廣應用雲(yun) 計算、大數據、互聯網、物聯網等信息技術,探索應用人工智能、無人機等先進技術。同時,國務院還發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明確指出加快推進智能物流,加強智能化裝卸搬運、分揀包裝、加工配送等智能物流裝備研發和推廣應用。
與(yu) 此同時,各大電商、快遞企業(ye) 也紛紛加快推動物流自動化轉型,大力投入智能科技研發與(yu) 商用,從(cong) 而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過去一年來,快遞領域的“黑科技”不斷湧現,智慧物流建設持續深入。
據了解,2017年“雙11”期間,圓通速遞在上海、北京、杭州、河南等地上線運營了自動化分揀設備。位於(yu) 上海市青浦區的圓通自動分揀中心園區建造了1.5萬(wan) 平方米新廠房,多套自動分揀設備調試完畢。
“新設備在人員配備上麵要比傳(chuan) 統的少,所以也減輕了2017年‘雙11’上海轉運中心的用工需求。”據圓通上海地區總經理助理易淑武透露,在設備升級的基礎上,公司又添加了“雙層自動分揀”係統,每小時處理包裹4萬(wan) 單,待設備全部啟動後,日均處理量可達150萬(wan) 件。
2017年9月26日,阿裏發布公告稱,斥資53億(yi) 元增持菜鳥。阿裏表示,預計未來5年將持續投入1000億(yi) 元用於(yu) 建設全球物流網絡。
此外,無人機是提升配送效率的重要武器,其核心優(you) 勢在於(yu) 可以深度解決(jue) “最後一公裏”的行業(ye) 難題,實現貨品在運輸過程中的暢通無阻。2017年7月13日,順豐(feng) 正式宣布,順豐(feng) 大型物流無人機總部基地項目落戶成都雙流自貿試驗區,該項目總投資達7.4億(yi) 元。7月26日,京東(dong) 也宣布,京東(dong) 無人機飛行服務中心正式啟用。據悉,京東(dong) 無人機飛行服務中心隸屬於(yu) 京東(dong) X事業(ye) 部,該中心集無人機研發測試、運營調度、維護保養(yang) 、人才培養(yang) 、物流配送等多項功能於(yu) 一體(ti) 。
近年來,智慧物流已成為(wei) 物流行業(ye) 快速發展的重要推手。不過,仍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我國智慧物流發展迅猛,但當前還麵臨(lin) 一係列新的挑戰。
华体会登录界面會(hui) 長何黎明認為(wei) ,目前我國的物流基礎設施投入不足,物流標準化尚未形成,監管體(ti) 係還不適應智慧物流發展的要求,不少傳(chuan) 統物流企業(ye) 的觀念也有待進一步轉變。
鍾鼎創投合夥(huo) 人湯濤也表示,目前我國的物流基礎還不完整,很多地方相對落後,包括自動化在內(nei) 的很多核心技術還要依賴於(yu) 國外,而且國內(nei) 企業(ye) 大部分從(cong) 事的是集成性工作,技術壁壘不高。目前的智能算法遠沒有達到大規模商業(ye) 化的程度。因為(wei) 牽涉到軟硬件投入,很多公司的大部分現金都變成了資產(chan) ,對現金流的影響非常大。
而去年以來,以新零售、智慧零售、無人零售為(wei) 代表的零售業(ye) 態呈現出爆發式增長,迫使物流業(ye) 加速向自動化、智能化方向轉變。新零售給供應鏈運營提出了挑戰。無論是對銷量的判斷預測,還是對價(jia) 格的調整,包括後續物流環節涉及的補貨操作等,都會(hui) 有較高要求。
上海大學需求鏈研究院院長高峻峻認為(wei) ,物流環節隻有和營銷、需求預測、商品開發等方麵密切聯係並進行整體(ti) 規劃,效率才能更高。“在新零售時代,物流環節要真正走向智慧化,大量數據和設備需要升級。但與(yu) 此同時,也需要和企業(ye) 戰略尤其是需求端協同起來,這樣物流才能真正實現智慧化。”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