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11-23 09:28:56 北京晚報

因為(wei) 一些購物網站的促銷活動,11月11日的“雙十一”成了打折購物節。以前的網購快遞,大多用塑料袋封裝。最近,越來越多的網絡商店為(wei) 了避免貨物在運輸途中損壞,開始使用紙箱包裝。“雙十一”期間,隨著網購商品數量的劇增,耗費的包裝箱也越來越多。
據《中國快遞領域綠色包裝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快遞業(ye) 包裝物消耗了99.22億(yi) 個(ge) 包裝箱。今年11月12日,國家郵政局發布數據顯示,今年“雙十一”主要電商企業(ye) 快遞訂單量達到3.5億(yi) ,同比增長59%。根據此前預測,今年我國將產(chan) 生300億(yi) 個(ge) 快遞包裹,到2018年將達500億(yi) 個(ge) 包裹。
在不少人剁手買(mai) 買(mai) 買(mai) 的同時,家裏堆積如山的紙箱子也成了令人頭疼的難題。看著還完好如新的外包裝紙箱,不禁有讀者發問,“雙十一”過後,這些包裝用的紙箱子去了哪兒(er) 呢?
現象
小區裏拾荒的居民
紙箱子塞滿垃圾箱
北京的很多小區裏,都能看到一些翻撿垃圾箱的老人。他們(men) 常常會(hui) 把居民們(men) 扔掉的飲料瓶、紙箱子之類的撿走,然後賣給收廢品的人。這些老人有的是外地拾荒者,有的也是住在附近小區的人。最近幾天,小區垃圾箱旁明顯增多的紙箱子,讓他們(men) 感到驚訝。
老王經常在右安門外的幾個(ge) 小區撿廢品。他也住在附近,家庭條件並不太差。隻是兒(er) 女不在身邊,老王就常常騎著自行車,車把上掛著幾個(ge) 布袋子,到附近幾個(ge) 小區撿撿廢品。老王並不知道“雙十一”,也不熟悉網購。但他知道,在“雙十一”以後,尤其是從(cong) 11月13日、14日開始,垃圾箱裏的紙箱子明顯多了。
“就那幾天開始,確實多了。”老王說,以前轉一圈下來,能撿到幾個(ge) 飲料瓶,但撿不到什麽(me) 紙箱子。但那幾天,幾乎每個(ge) 小區垃圾箱裏都有紙箱子。他說,尤其是在早晨,年輕人下樓上班時,就順便帶下來扔掉的。
老王說,像他一樣撿廢品的老人還有幾個(ge) ,相互之間還有點小小的競爭(zheng) ,見麵可能還會(hui) 吵兩(liang) 句。但這幾天,他們(men) 每個(ge) 人轉一圈下來,都能撿到好幾個(ge) 大紙箱子。“都挺新的,有裝電視的,還有好多挺大的。”老王說,小區垃圾箱裝不下,紙箱子就被扔到垃圾箱旁邊,早晨起來一看,“高高的一大堆。”
現象
愛網購的小夫妻
箱子太礙事隻好扔掉
小張夫妻住在右安門外,這也是老王經常轉悠到的地方。小張夫妻倆(lia) 喜歡網購,這次的“雙十一”前後,他們(men) 也買(mai) 了不少東(dong) 西。小張買(mai) 了很多書(shu) ,讓他驚訝的是,這些書(shu) 幾乎都是用紙箱子裝的。
“以前的書(shu) ,大多是用塑料袋包著,但現在幾乎都是用紙箱子。”小張說,他在京東(dong) 等一些知名網站上買(mai) 到的書(shu) ,都是用紙箱子。其中的一單,因為(wei) 書(shu) 比較少,紙箱子太大,包裝時紙箱子還被折扁,再用膠帶捆住。小張也問過快遞員,快遞員說,這是為(wei) 了保護,讓書(shu) 不會(hui) 在運輸中被碰壞。
小張的妻子也有這種感覺。她經常給家人買(mai) 衣服,以前也是用塑料袋裝的,但現在,越來越多的商戶開始用紙箱子裝。“雙十一”期間,她給小張買(mai) 了一件白襯衫,賣家居然用了大大的一個(ge) 紙箱子送來。“包裝得很好,但有點浪費,”小張妻子說。
這次“雙十一”之後,小張夫妻倆(lia) 看到家裏大大小小十幾個(ge) 箱子,他們(men) 扔到了垃圾箱。“拿下樓賣廢品太麻煩,還賣不了兩(liang) 塊錢,幹脆扔掉。”
回收困境
撕膠帶比較麻煩
北京的很多小區外,都有專(zhuan) 收廢品的人。很多都是開著一輛小卡車,把車停在小區附近。在草橋附近的一個(ge) 小區外,記者找到了一對收廢品的夫婦。他們(men) 說,“雙十一”那幾天收來的廢紙箱並不多,但一周之後,尤其是最近兩(liang) 天,的確越來越多。
“可能是這兩(liang) 天,快遞才慢慢到貨吧。”夫婦倆(lia) 說,現在一公斤的廢紙收購價(jia) 是9毛錢,廢紙箱、廢報紙都算在內(nei) 。不過,快遞的廢紙箱收購前,要先把上麵的膠帶撕下來,“那個(ge) 不能算錢。”夫妻倆(lia) 的小卡車上,堆著挺多個(ge) 紙箱子。他們(men) 說,“雙十一”之後,有好多家庭打電話,讓他們(men) 上門去收。他倆(lia) 說,上門收購不分多少,但一般都挺多的。“太少的也不好意思叫我們(men) 。”
至於(yu) 紙箱子的去處,夫妻倆(lia) 說,和飲料瓶子一樣,都是集中賣掉。“應該是回爐造紙吧。”他們(men) 說,以前偶爾也有人來買(mai) ,零星地買(mai) 幾個(ge) 。“小的1塊錢,大的2塊錢,就賣給他。”那些來買(mai) 紙箱子的,有的是搬家,有的是自己開小網店的,但總體(ti) 還是不多。
回收困境
不少商家不回收
近日,記者詢問了京東(dong) 、天貓的一些賣家,對方均表示,並不回收紙箱。他們(men) 都說,自己所發快遞用的紙箱子都是一次性的,是新的。“新的也不貴,更主要是衛生。”一位京東(dong) 賣家說。記者詢問多個(ge) 淘寶賣家後得知,他們(men) 發貨用的紙箱子也都是網購而來。小的紙箱子一般幾毛錢,大的也就一兩(liang) 塊錢,對於(yu) 數十元的商品,成本並不高。
對於(yu) 紙箱回收的問題,一些快遞員也表示,紙箱和包裝袋由於(yu) 在運輸和拆解時很容易損壞,回收率並不高,尤其是紙箱上的快遞單貼了又撕,人工整理的話成本太高。而且,一些快遞網點倉(cang) 庫的存儲(chu) 空間有限,室外儲(chu) 藏紙箱遇到雨雪天氣很容易發生損壞,無法保證重複使用。
建議
提高紙箱再利用率
一隻半米見方、半米高的紙箱子,裏麵塞滿了塑料泡沫,而中間用膠帶和塑料布像包粽子似的層層裹住一瓶容量僅(jin) 為(wei) 500毫升的酒,這是讀者李女士在“雙十一”購物節上購買(mai) 的眾(zhong) 多商品之一。
“估計是商家為(wei) 了讓貨物完好送到收件人手裏才這麽(me) 費心包裝的吧。”李女士說,她平時購物也比較多,有時候一天能收到三四個(ge) 快遞,而有的快遞外麵包著兩(liang) 個(ge) 紙箱子。對於(yu) 這些紙箱子,李女士平時都是將大一些結實一點兒(er) 的紙箱子挑出來,有的作為(wei) 收納箱,有的則壓平儲(chu) 存好。
“其實這些紙箱子如果儲(chu) 存得當,也能重複使用。”李女士說,以前她都是把裝快遞的紙箱子丟(diu) 掉,但是有一次她網購了一塊手表出現了質量問題,由於(yu) 寄過來的時候外包裝箱子以及裏麵的填充物還沒來得及丟(diu) 掉,她就用原來的包裝完好無損地把商品退回給商家。那次經曆之後,李女士開始注重收集紙箱子。“那些裝快遞的紙箱子還是很結實的,尤其是在搬家的時候。”李女士說,今年夏天搬家,因為(wei) 家裏的零碎物品比較多,多虧(kui) 了平時積攢的這些大紙箱子,很好地對零散的物件進行了收納,解了燃眉之急。
減少過度包裝
不過,對於(yu) 大多數人而言,堆積如山的快遞紙箱放在家裏的確礙事,而且由於(yu) 回收困難、回收率並不高,讓不少業(ye) 內(nei) 人士呼籲希望能夠重視快遞行業(ye) 的包裝綠色化,即減少快遞的過度包裝,減少不必要的紙張浪費,製定相關(guan) 法規,對不同的快遞進行分類包裝。
此前,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相關(guan) 負責人在接受媒體(ti) 采訪時表示,已將“綠色郵政”列入2016年十大重點工作,並將從(cong) 三個(ge) 方麵著手推廣綠色包裝,即健全快遞業(ye) 包裝法律法規體(ti) 係,推動將快件包裝列入《循環經濟促進法》的強製回收目錄。同時,製修訂快遞業(ye) 包裝國家標準和行業(ye) 標準。此外還將強化快遞業(ye) 包裝日常監管,推動出台快件綠色包裝環保標識認定使用和管理辦法,探索將綠色包裝等環保指標納入行業(ye) 信用體(ti) 係建設內(nei) 容。據了解,國家郵政局目前已經形成《快遞綠色包裝應用試點工作方案》,正廣泛征求快遞企業(ye) 意見。
在回收方麵多下功夫
快遞專(zhuan) 家趙小敏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對於(yu) 國家郵政局推動綠色郵政的做法,他有一點不同看法。“快遞包裝問題最好納入到環保體(ti) 係,由環保部門來牽頭推動,力度會(hui) 更大一些。”除此以外,趙小敏更傾(qing) 向於(yu) 在快遞包裝盒的回收上多下些功夫。“因為(wei) 快遞包裝的流向非常清晰,從(cong) 哪兒(er) 來到哪兒(er) 去都能查到,我們(men) 也可以借鑒國外成功的案例來推進包裝盒的回收問題。”趙小敏告訴記者,例如美國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就實施快遞外包裝回收和其生產(chan) 企業(ye) 稅收進行掛鉤,聯邦快遞在包裝盒的設計上也下了功夫,可以讓外包裝盒多次循環使用;德國則更加苛刻一些,實施生產(chan) 、包裝和運輸三方按比例承擔相應的責任;日本則是通過垃圾分類來對紙箱子進行循環處理。趙小敏還建議,除了借鑒國外的做法,目前國內(nei) 已經有五家快遞公司上市,相關(guan) 部門也可以讓這幾家公司先行實施快遞外包裝箱的回收工作。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