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O2O的禁區 實體店變“屍體店”
發布時間:2016-08-02 09:06:42 56聯盟

近日,生鮮電商天天果園的實體門店陷入關閉潮,天天果園相關負責人向媒體確認,其線下店集中關閉。目前北京門店已全部關閉,上海等其他地區此前布下的門店已幾近關閉。
天天果園方麵對此坦承正在進行調整優化。據天天果園上述負責人介紹,“我們年初時進行了服務升級,將‘天天到家’升級為現在的‘閃電送’”,閃電送主要服務於CBD等人員密集的核心區域。
天天果園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水果垂直電商之一。2015年5月完成由京東領投的7000萬美元的C輪融資之後,天天果園CEO王偉公布了三大O2O戰略,其中最主要的一項就是擴建“天天到家”O2O業務。“天天到家”是主打“2小時送達”,目前以果汁、水果為主,用戶線上下單,實體店線下配送。當時天天果園在北京、上海、成都、廣州、深圳五大城市有約50家門店,計劃在2015年底實現100 家O2O店,並把覆蓋麵延伸到全國。
不到一年時間,從大規模的實體店覆蓋到調整關店,為何會發生截然相反的變化?都說沒有線下實體店算什麽O2O,但是為何許多線下實體店紛紛倒閉?這已經不是第一個生鮮O2O實體店倒閉潮了,2015年年底的水果營行事件在行業中引發了一陣爭議,難道生鮮O2O就真的不適合線上運營+線下實體店模式麽?
行業的現狀:市場廣,賺錢的少,虧錢的多
生鮮的高頻消費、剛性需求、巨大蛋糕,吸引大批從創業者前赴後繼進入,但也以高難度運營而讓大量創業者折戟其中。根據市場調研機構尼爾森的報告,中國生鮮電商市場規模2018年有望超過1500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50%。目前,生鮮食品在我國的電商滲透率不到1%。數據顯示,在全國4000多家生鮮電商中,實現盈利的隻有1%,基本持平的有4%,有88%略虧,剩下7%則處於巨虧狀態。
行業的難題:運營複雜、供應鏈症結、物流成本控製難
之所以說生鮮O2O運營難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供應鏈和物流的問題。任何一家生鮮O2O都繞不開供應鏈選擇的難題。相當於其他零售行業,隻要解決了銷售末端這個問題,供應鏈或者其他都水到渠成的行業來講,生鮮的供應鏈是重中之中。因為,生鮮的供應鏈既關係到生鮮平台的產品品質和用戶體驗,也關係到了成本、物流等一係列的問題,可以說供應鏈是一家生鮮企業核心中的核心。
對於生鮮O2O的用戶來說,供應鏈問題決定庫存損耗,好的食品保質期長,能夠極大地減少庫存積壓時間,另外也會減少用戶退換貨的比例。另外供應鏈問題還決定了用戶的體驗、口碑和複購率等。目前,市麵上的供應鏈進貨渠道上大多采取的幾種方式是自采,供應商供貨,產地直供,配送中心供貨。然後根據不同模式的供應鏈送到實體店或者中央倉儲之後進行分流和配送。
如此複雜的過程,每一個環節都要把控好,而且還要考慮到成本的因素。目前,大多數的生鮮平台上的產品價格都要高出超市、農貿市場很多。如果,因為供應鏈問題導致產品劣質,用戶怎麽可能會繼續買賬?
在物流方麵,生鮮O2O是為了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屬於應用互聯的工具進行消費升級,物流則是用戶體驗的第一感官。對於大多數的生鮮企業來將,如何將物流的成本控製到可以接受的範圍內成了難題。無論是自建物流還是創建眾多線下自提點,成本都是非常高的。選擇和第三方合作,如何保證效率和時間則又是一個問題。
另外,生鮮食品對於配送的要求極高,要保證食品幹淨新鮮,對配送時間,配送中保鮮盒、配送車等都是有嚴格要求的。生鮮O2O的創業者,麵對這個不可逃避的現實,要想在這個行業中繼續生存,要麽,拚物流的速度,要麽,拚產品的品質,但這些都要在完全充分考慮成本這個前提下才能完成的。
實體店成了生鮮行業的禁區?
建立線下實體店的好處是,既增加了線下自提點增快了物流的速度,又可以將線下用戶引流到線上。那為何卻紛紛倒閉了呢?
首先,成本。現在很多生鮮行業的企業是近兩期起來的創業公司,即使獲得了資本的青睞,也不會有太多的現金流。實體店的資金需求量過大,沒有形成規模更是形同虛設。采取加盟模式的方式更是難以控製和監管,加上生鮮行業的損耗的特殊性,成本難以估計。
其次,價格。既然是生鮮實體店,價格方麵自然比農貿市場要高,線下實體店用戶從來首先考慮的是現實的價格問題,高昂的價格自然會讓很多用戶知難而退,如此,何談線下往線上引流?
最後,類似於天天果園最初采用的 “門店+前置倉”模式,門店貨物頻繁進出影響用戶體驗。這次,天天果園將門店關掉,改成了倉儲模式,加大了倉儲的投入是一次調整,但這也正現實出了生鮮O2O尷尬的現狀。門店成本高,隻能換成多個衛星倉儲來保障成本和物流效率。
生鮮O2O這塊千億大蛋糕雖然誘人,但是吃到卻不易。現在,眾多生鮮創業公司都是在摸索中前行,這個過程中會大浪淘沙的淘汰一批,最終留下則是那些能跑的通,玩的溜的生鮮O2O.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 江蘇今起免收高速公路車輛救援服務拖車、吊車費
- 海南首例!外籍船舶通過電子證書辦結口岸申報
- 四川“三網”融合助推產業建圈強鏈 上半年全省社會物流總額超4.9萬億元、同比增長7.1%
- 全國碳市場建設明確時間表路線圖 交通運輸行業積極參與碳交易工作
- 江蘇省農批市場數智創新聯盟發起人會議在寧舉辦
- 我國開通首條金磚安全智能貿易試點航線
- 習近平:上合峰會肩負著凝聚各方共識 激發合作動能 擘畫發展藍圖的重要
- 《“人工智能+交通運輸”實施意見》經部務會審議通過 加快推動人工智能在交通運輸領域規模化創新應用
- 重慶全鏈條治理公路貨運超限超載
- 跨境運輸需求旺盛 上合示範區中歐班列今年開行453列創曆史同期新高
- 浙江數字貿易改革創新發展實施方案印發 行業發展添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