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4-14 09:49:10 讀訊網

40歲的趙永吉,是深圳天天快遞的一名普通快遞員。近段時間的每天早上,他都從(cong) 深圳2號線燕南地鐵站附近的快遞點出發,拖著手推車一路南行,把車上數十件包裹派送到附近3公裏內(nei) 的住戶手中。這樣下來,一天能往返快遞點兩(liang) 次。
3月21日開始,被稱為(wei) 史上最嚴(yan) 的禁摩限電整治行動在深圳展開。深圳交警的數據顯示,在接近半個(ge) 月的整治行動中,全市查扣電動車17975輛、拘留874人。雖然交警部門發聲強調行動不是針對快遞業(ye) ,但禁摩限電或多或少都對快遞業(ye) 帶來了影響。
自加大禁摩限電整頓力度以來,趙永吉就不再騎電動三輪車了。依照警方的說法,電動三輪車至今沒有國家標準,屬於(yu) 非法生產(chan) ,無法取得牌照,不能上路行駛。
“不敢騎,怕扣車。”趙永吉直言,“扣車會(hui) 罰款2000元,相當於(yu) 半個(ge) 月的工資。”
快遞員改用手推車送快遞
缺少電動三輪車的支持,讓趙永吉的工作苦不堪言。在按件計錢的快遞行業(ye) ,效率就是金錢,派的件多,就意味著掙的錢多。趙永吉原先騎車每天來回能走好幾趟,派出上百件不是問題,一個(ge) 月下來工資能拿六七千元,現在辛苦一個(ge) 月,大概隻有三四千元。
“更辛苦了,卻掙得更少。”他不太喜歡目前的工作狀態。
趙永吉用一把U型鎖將手推車鎖在路旁欄杆上,從(cong) 包裹縫隙中掏出一瓶水猛灌了幾口:“如果讓騎車就好了,人力搬運實在太累,早上八九點開始幹活,一直忙到晚上8點,就這樣一直走,中午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
說完,他扛著包裹走進一幢寫(xie) 字樓內(nei) 。樓外一位保安不無感慨地說:“快遞哥掙得都是辛苦錢,現在連辛苦錢都不好掙了。”
工作強度和薪酬水平的不匹配,已讓為(wei) 數不少的快遞員選擇退出這一行業(ye) 。趙永吉所在的快遞點也不例外。最近接連有兩(liang) 位同事甩手不幹了,麵對人手短缺,快遞點的經理甚至親(qin) 自上陣,外出派件。
“我們(men) 需要更多人手,否則(包裹)造成積壓,不能按時配送出去,會(hui) 遭到客戶投訴。”趙永吉說。
一位一號店的快遞員也向記者透露,由於(yu) 4月1日、2日兩(liang) 天查的厲害,他們(men) 根本沒敢外出配送,“那兩(liang) 天的快遞包裹幾乎把整個(ge) 站點都堆滿了”。
趙永吉說,如果能使用電單車進行配送也會(hui) 好一些,雖然運載量有限,但方便快捷。隻是他們(men) 快遞點沒有一輛是政府配額的電單車。
1.8萬(wan) 輛配額VS5萬(wan) 多人
並不是所有電動車都受到限製。根據深圳市的有關(guan) 規定,快遞行業(ye) 的電動車在備案之後可以上路行駛,不過配額少之又少,僅(jin) 有1.3萬(wan) 輛。4月5日,交警部門又宣布增加5000輛備案電動自行車的配額。
位於(yu) 梅林路的圓通速遞營業(ye) 部門外,停放著二十餘(yu) 輛三輪電動車,它們(men) 兩(liang) 輛或三輛一組,前輪被鎖在一起。“這些車現在都不用了,隻能在外麵停放著,站點的快遞員都是用手推車送貨。”一位錢姓負責人介紹,“我們(men) 站點目前沒有任何配額的兩(liang) 輪電動車。現在說是有1.8萬(wan) 輛的配額,可是快遞員有5萬(wan) 多人,怎麽(me) 夠分?”
壓力之下,仍然不缺快遞員冒險使用電動三輪車派件。趙永吉在派件過程中偶遇一位騎著電動三輪車的申通快遞員,後者嚼著口香糖,神情悠閑地對他說:“天天,你們(men) 怎麽(me) 還不敢騎車?我們(men) 這邊的交警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
待他走後,趙永吉說:“聽他吹牛呢。交警還是會(hui) 查的,他比較幸運罷了。等他的車被扣了,肯定3天睡不好覺。”
如趙永吉所說,車被扣了睡不好覺的大有人在。在北環大道,民邦快遞的配送員陳強將三輪車停靠在一條輔路旁,他告訴記者,他已被查扣了兩(liang) 輛電動三輪車,現在開的是第三輛。
“交了罰款才能要回車的,我買(mai) 的都是二手車,價(jia) 格超不過罰款,就不去要車了。”陳強說,“不買(mai) 車肯定不行,不然怎麽(me) 送件?”
陳強除派件外,也負責收件,他每天需要與(yu) 一輛小貨車在馬路旁交接兩(liang) 次,將收來的包裹交與(yu) 小客車。為(wei) 避免再被查扣,他把交接時間調整到了晚上,“還是謹慎一點好,晚上一般不會(hui) 查的”。
“新能源車?他們(men) 開不起的。”一位新能源出租車司機告訴記者,“像我這種車,售價(jia) 30多萬(wan) 元,國家給補貼10多萬(wan) 元。快遞員大部分都是自己買(mai) 電動車,怎麽(me) 可能人手一輛新能源汽車?大企業(ye) 還有可能配備幾輛,那些中小公司根本不可能。再說,這種車個(ge) 頭大,走街串巷也不方便。”
營運者和普通市民的“算盤”
出租司機將車停在上梅林地鐵站外。正值傍晚時分,電動車一字排開,從(cong) 事運營的“騎手”們(men) 一邊說著“來、來”,一邊向出站的行人招手。在南山、在羅湖,在各地的地鐵站、公交站、口岸、商業(ye) 區,同樣的情形在這個(ge) 城市的其他地方不斷上演。
近期的治理行動已讓電動車、摩托車非法載客的行為(wei) 遭受重創。不過,仍有營運者活動於(yu) 大街小巷。
劉師傅吃過晚飯後騎著電單車來到後海地鐵站,他一邊謹慎地盯著四周,一邊打量著路上的行人。從(cong) 地鐵站到深圳灣公園,3.3公裏路程,他連闖兩(liang) 個(ge) 紅燈,曆時6分鍾把記者送達目的地,“晚上出來交警查得不嚴(yan) ,兼職補貼家用,一個(ge) 月能賺一千元左右吧”。
多位出租車司機都沒有對營運者作出太高的評價(jia) 。家住南山區的出租司機黃茂生表示,在交警治理下,感覺關(guan) 內(nei) 情況已好很多,但是他們(men) 在關(guan) 外還是很活躍,根本難以徹底禁止。
在全市禁摩的情況下,這座城市依然能夠尋得到摩托車的蹤跡。福田區凱豐(feng) 路,一名男子走出一家福彩站點,跨上停在外麵的摩托車。“在附近騎一下沒事,不查的,就算查住了,隻要‘有人’就能要回來。”該男子補充說,“派出所。”說完便發動引擎,伴著轟鳴聲消失在夜色中。
深圳交警強調重點打擊非法運營、拉客的行為(wei) ,但也不缺少普通上班族撞上“槍口”。網上流傳(chuan) 的一段小視頻顯示,一名女子疑似拒絕交警扣車,被6名交警連人帶車一同抬上執法車。
在南山區工作的吳立向記者描述了他被查扣的經曆:“隻要交警攔你,你就乖乖停車交鑰匙吧,他會(hui) 抄下你的車架號,然後開張罰單給你。想贖車就去把罰單交了。”
中山公園的西北方向,站上107國道過街天橋,可以看到南山大隊南頭扣車場的內(nei) 部情景:裏麵停放的電動車難以計數,近處的一些電動車已被拆卸,輪胎與(yu) 車架分別堆放在一起。這裏儼(yan) 然成為(wei) 深圳一景,天橋行人紛紛駐足拍照。
扣車場的值班人員以“領導不在”為(wei) 由拒絕了記者的采訪要求。走出扣車場大門,一輛載人電動車逆行而過,向著深南北環立交方向駛去。
“還會(hui) 再查多久呢?”走在返回快遞點的路上,趙永吉看到記者手機中的扣車場的照片,感歎到,“是不是塞滿所有的扣車場就不會(hui) 再查了?”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