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11-11 09:37:59 工人日報

生鮮水果“滿188減100”——“雙11”之戰預熱前期,天貓超市裏的生鮮搶奪大戰已經開打。而不久前,馬雲(yun) 在阿裏巴巴2015年“雙11”啟動儀(yi) 式上,以38888元的價(jia) 格拍下今年“雙11”的首單——一條剛剛從(cong) 日本運來的藍鰭金槍魚。
此舉(ju) 在業(ye) 內(nei) 看來,阿裏已經提前打響了今年“雙11”的“全球化”爭(zheng) 奪戰,而“生鮮品類”成為(wei) 了新的主攻戰場。
“雙11”大戰升級擴展新領域
阿裏巴巴首席運營官張勇在去年的“雙11”媒體(ti) 溝通會(hui) 上就曾公開表示,阿裏希望通過5~10年的時間真正把“雙11”辦成全球化的節日。
據媒體(ti) 報道,阿裏巴巴今年提前一個(ge) 月時間設置的“雙11”體(ti) 驗區內(nei) ,展示了幾十個(ge) 國家的上百種商品,每個(ge) 商品上均有二維碼,直接掃碼即可購買(mai) 。
這也表明,原本具備濃厚中國味的“雙11”,今年將被阿裏率先披上“全球化”外衣。從(cong) 阿裏在杭州西溪展示的各式海外生猛海鮮,到主題會(hui) 場的全英文演講,馬雲(yun) 和阿裏都極力示好海外市場和品牌商。
與(yu) 此同時,阿裏也高調宣布,今年“雙11”將有4萬(wan) 多個(ge) 商家、3萬(wan) 多個(ge) 品牌和600萬(wan) 種好貨參與(yu) 阿裏主打的全球購物狂歡節。其中包括來自美國、歐洲、日本、韓國等25個(ge) 國家和地區的5000多個(ge) 海外大牌,有效覆蓋了20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的消費者。
在“雙11”第七個(ge) 年頭,阿裏宣布天貓總部將從(cong) 杭州遷至北京。眾(zhong) 所周知,北京是另一個(ge) 電商巨頭京東(dong) 的大本營,此番將與(yu) 京東(dong) 展開直接對抗。
“全球化將是今年以及未來幾年‘雙11’最重要的主題。如果消費者現在打開手機淘寶和天貓,將發現全球商品比折扣更加誘人。”張勇表示,把戰場放在北京,將是今年“雙11”的裏程碑之一。“北京會(hui) 是一個(ge) 非常好的國際化起點,從(cong) 中國走向全球。”
記者采訪發現,在天貓國際上,為(wei) 吸引海外購物,此次“雙11”活動還專(zhuan) 門推出了國際會(hui) 場,保健品、服飾鞋包、電器美妝一應俱全。
從(cong) 價(jia) 格戰到新戰場
以往,人們(men) 對於(yu) “雙11”印象,最大熱點莫過於(yu) 各大電商之間利用“打折”、“促銷”等方式大打“價(jia) 格戰”。
但是從(cong) 電商巨頭阿裏今年提前的備戰狀態來看,似乎準備跳出傳(chuan) 統“價(jia) 格戰”思維,試圖在凸現“全球化”市場的同時讓“生鮮品”市場有所作為(wei) 。
近年來,生鮮品類因“毛利率高”、“市場需求大”、“政策利好”、“市場空間大”等利好引來電商掘金熱。以阿裏、京東(dong) 、我買(mai) 網、順豐(feng) 優(you) 選等為(wei) 代表的電商紛紛加入生鮮戰略布局。
全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生鮮電商交易規模超過260億(yi) 元。2015年上半年,生鮮電商交易規模已達到320億(yi) 元,而在2013年,這一數字僅(jin) 為(wei) 130億(yi) 元。
因此,有專(zhuan) 家預測,借著這股“東(dong) 風”,“生鮮品”市場在今年的“雙11”期間將迎來新增長。
馬雲(yun) 這次花重金拍下的藍鰭金槍魚,就是24小時內(nei) 剛剛從(cong) 日本遠洋捕撈超低溫保存的冰鮮。馬雲(yun) 此舉(ju) 顯然是想借“雙11”進一步增加網購“生鮮”的熱度。在阿裏這次體(ti) 驗會(hui) 中專(zhuan) 門設置了一塊場地用於(yu) 展示各國生鮮產(chan) 品,為(wei) 了把更多品類的生鮮商品通過“雙11”帶入中國,阿裏與(yu) 來自全球的百餘(yu) 家生鮮行業(ye) 協會(hui) 簽訂了合作協議。
去年的這個(ge) 時間,搜狐網“網購生鮮調查問卷”數據顯示,近3000名參與(yu) 投票的人中,僅(jin) 有723人有過網購生鮮的經曆,比例不到四分之一。在記者隨機采訪中,消費者表示更願意去超市而不是在“看不見”的網絡上購買(mai) 生鮮。
這意味著網購生鮮還有巨大潛力待開發,同時,也意味著網購生鮮熱起來還有一段艱苦之路要走。
冷鏈物流仍是發展瓶頸
今年以來,隨著部分電商巨頭冷鏈配送體(ti) 係的逐漸完善,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生鮮品“最後一公裏”的配送問題,但是很難消除消費者在網購“生鮮品”時的諸多顧慮。
眾(zhong) 所周知,生鮮電商與(yu) 其他電商相比,“雙11”促銷並不存在優(you) 勢。雖然被視為(wei) 電商行業(ye) 的最後一片藍海,但一直被認為(wei) 是最難啃的一塊骨頭。
從(cong) 藍海到紅海,再尋找新的藍海,互聯網上看不見硝煙的地盤爭(zheng) 奪戰正從(cong) “全球化”市場悄然蔓延至生鮮領域。對於(yu) 想入局生鮮電商的商家而言,如何讓生鮮“保鮮”才是關(guan) 鍵。
“冷鏈是生鮮電商的基本要求,而物流配送是生鮮電商的最大製約。”天貓相關(guan) 人士說,生鮮產(chan) 品從(cong) 田間到餐桌的產(chan) 業(ye) 鏈較長,時間跨度大,很難保證其新鮮度;且生鮮產(chan) 品受環境、溫度因素影響較大,對儲(chu) 藏、運輸要求非常高。
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國農(nong) 產(chan) 品還未按照冷鏈標準進行配送,這也使得運輸過程中因腐爛變質導致的損失十分巨大。
而困擾生鮮電商發展的除了極高的損耗率,最主要的是“冷鏈物流”能力嚴(yan) 重不足,農(nong) 產(chan) 品冷鏈物流技術滯後。
針對該問題,天貓生活快消總經理黃愛珠日前表示,阿裏在全國生鮮布局采取的是分倉(cang) 模式,即在北上廣深等主要銷售地建倉(cang) 。由於(yu) 大量訂單為(wei) 預售模式,阿裏可以利用消費者大數據預判某類商品的潛在銷量,並以此對物流係統進行調配。
當然,也有業(ye) 內(nei) 分析人士認為(wei) ,盡管阿裏目前聲勢浩大,但單憑目前這種模式,短期很難搶占有利市場。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