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專(zhuan) 業(ye) 物流 > 正文

快遞進村:“互聯網+農村”的點睛之筆

發布時間:2015-11-06 10:37:27 農(nong) 民日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沒有普惠、規範、便捷、高效的物流快遞體(ti) 係,城鄉(xiang) 之間的貨物、信息便難以流動起來,加快快遞業(ye) 發展與(yu) 促進農(nong) 村電商發展是一個(ge) 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guan) 係,二者的良性循環一定能夠成為(wei) 帶動農(nong) 村發展、農(nong) 民增收,繁榮農(nong) 村經濟,實現縮小城鄉(xiang) 之間差距的重要力量。
  近日,國務院印發了《國務院關(guan) 於(yu) 促進快遞業(ye) 發展的若幹意見》。《意見》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普惠城鄉(xiang) 、技術先進、服務優(you) 質、安全高效、綠色節能的快遞服務體(ti) 係,形成覆蓋全國、聯通國際的服務網絡。這個(ge) 《意見》是繼2009年郵政法修訂以來,在快遞領域法律效力最高的一項政策支持,它的出台,對於(yu) 我國快遞業(ye) ,尤其是農(nong) 村快遞業(ye) 的發展,具有裏程碑式的意義(yi) 。
  我國民營快遞業(ye) 起步於(yu) 上個(ge) 世紀90年代,經過二十餘(yu) 年的發展,快遞業(ye) 已經成為(wei) 我國服務業(ye) ,乃至我國整體(ti) 經濟發展中的一匹“黑馬”。據相關(guan) 統計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快遞業(ye) 業(ye) 務量年平均增速超過50%,2014年,我國快遞業(ye) 業(ye) 務量完成139.6億(yi) 件,是“十一五”末2010年的6倍,直接吸納就業(ye) 人數超過120萬(wan) 人,發展成就顯著。
  然而,我國快遞業(ye) 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著的一個(ge) 巨大的缺陷就是城鄉(xiang) 發展的不平衡。業(ye) 務量的增長、快遞網點的增加以及直接吸納的就業(ye) 人口,大部分都集中在城市。原因是多方麵的,首先,農(nong) 村地區大多較為(wei) 偏遠,交通道路狀況不佳,居民居住分散,對於(yu) 快遞公司來講,無論是投遞還是收攬,交通成本都太高;其次,無論是網購還是傳(chuan) 遞信件,較之於(yu) 城市來說,農(nong) 村地區的快遞業(ye) 務量都相對較小。這些因素都使得農(nong) 村地區物流快遞業(ye) 發展緩慢、滯後。
  此次,國務院出台的《意見》針對農(nong) 村快遞業(ye) 的發展,有兩(liang) 大亮點值得我們(men) 期待,一是明確提出,到2020年,基本實現鄉(xiang) 鄉(xiang) 有網點、村村通快遞,快遞年業(ye) 務量達到500億(yi) 件,年業(ye) 務收入達到8000億(yi) 元;二是明確提出,實施快遞“向下、向西、向外”工程,完善農(nong) 村、西部地區服務網絡,打造“工業(ye) 品下鄉(xiang) ”和“農(nong) 產(chan) 品進城”的雙向渠道,下沉帶動農(nong) 村消費。從(cong) 《意見》中我們(men) 不難發現,國家正在從(cong) 中央層麵加強對農(nong) 村快遞業(ye) 發展的推動,而這種高位推動的背後是有國家以“互聯網+”戰略激活農(nong) 村經濟發展的邏輯的。
  在“大眾(zhong) 創業(ye) 、萬(wan) 眾(zhong) 創新”的背景下,“互聯網+農(nong) 村”被賦予了激活農(nong) 村經濟的重大使命,而要實現這個(ge) 目標,就要著力推進“三駕馬車”同步發展,它們(men) 分別是:電信普遍服務補償(chang) 機製的完善、發展農(nong) 村電商、促進農(nong) 村快遞業(ye) 發展。在10月1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上,對於(yu) 寬帶電信服務提出了2020年覆蓋98%的行政村的具體(ti) 目標;對於(yu) 農(nong) 村電商的發展也提出了四條具體(ti) 措施。如今,再次以國務院的名義(yi) 出台《意見》,完成了對“三駕馬車”中最後一步——農(nong) 村快遞業(ye) 的戰略推動。這個(ge) 過程中,我們(men) 可以看出,國家正在有條不紊、一步一個(ge) 腳印地推動著“互聯網+農(nong) 村”戰略的推進,背後的戰略框架邏輯清晰可見。
  展望農(nong) 村快遞業(ye) 的發展,應當說潛力巨大、未來可期,因為(wei) 農(nong) 村快遞業(ye) 的發展是與(yu) 農(nong) 村電子商務的消費潛力直接掛鉤的,農(nong) 民在網上訂單的多少直接決(jue) 定了農(nong) 村快遞的發展潛力。據阿裏巴巴研究院發布的《農(nong) 村電子商務消費報告(2014)》顯示,農(nong) 村網購消費市場持續擴大,2014年全國農(nong) 村網購市場總量達到1800億(yi) 元以上,預測2016年將突破4600億(yi) 元。因此,促進農(nong) 村快遞業(ye) 發展可謂恰逢其時,補上農(nong) 村快遞業(ye) 發展的短板,首先需要加大中央財政投入、引導地方強化政策和資金支持,但政府的財力畢竟有限,不可能實現大包大攬,還要激發社會(hui) 力量參與(yu) 建設,探索PPP模式(政府與(yu) 社會(hui) 主體(ti) 合營模式),調動各類社會(hui) 主體(ti) 的積極性,如阿裏巴巴集團計劃未來3~5年內(nei) 投資100億(yi) 建立服務農(nong) 村的電商體(ti) 係,京東(dong) 集團也計劃搭建農(nong) 村的物流和村民代理體(ti) 係,對於(yu) 這些社會(hui) 力量的參與(yu) ,都要注意保護其積極性,並加以規範引導。
  國務院《意見》的出台,對於(yu) “互聯網+農(nong) 村”來說,其直接意義(yi) 在於(yu) 加快農(nong) 村快遞業(ye) 的發展,而深層次的意義(yi) 則是著眼於(yu) 啟動農(nong) 村電商的藍海。沒有普惠、規範、便捷、高效的物流快遞體(ti) 係,城鄉(xiang) 之間的貨物、信息便難以流動起來,加快快遞業(ye) 發展與(yu) 促進農(nong) 村電商發展是一個(ge) 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guan) 係。不走樣地貫徹這個(ge) 《意見》,我們(men) 相信,農(nong) 村快遞業(ye) 和農(nong) 村電商的良性循環一定能夠成為(wei) 帶動農(nong) 村發展、農(nong) 民增收,繁榮農(nong) 村經濟,實現縮小城鄉(xiang) 之間差距的重要力量。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