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11-06 09:47:13 供應鏈架構師

“今天你買(mai) 什麽(me) 了?”
很快,這句話又會(hui) 成為(wei) 大家見麵的問候語了。
年年雙十一,年年敗家媳!為(wei) 了大家的錢包著想,各大電商平台在數周前就緊鑼密鼓地開始了備戰。促銷的高招可謂是五花八門、各顯神通。鋪天蓋地的打折廣告早已老套,自貶身價(jia) 為(wei) 博一笑的“雞鴨舌戰”更是精彩紛呈,還有堪比春晚的大戲即將登台。毋庸置疑,五百七十一億(yi) 將被毫無懸念地踩在腳下,碾成曆史!
不止是電商平台,打了雞血的還有他們(men) 背後的物流商。順豐(feng) 全貨機增至22架(幸好不是戰鬥機);菜鳥自掏腰包1億(yi) 元激勵快遞公司(真真不差錢);中通新增2600輛車,1.5萬(wan) 名員工(堪比武林中的“中神通”);天天快遞新建場地3.5萬(wan) 平方米,日日順新增9萬(wan) 輛“車小微”……霎時間,天上地下,一片歡騰!
然而每到此時,我的腦海裏卻全是抹不去的那句:最是繁華處,煙消雨落蕭條盡!
是的,雙十一狂歡,難道不應當為(wei) 當下中國的產(chan) 能過剩、經濟下滑負上一些應有的責任嗎?
筆者無意抹黑雙十一的積極效應,尤其是千千萬(wan) 萬(wan) 像我這樣的黎民百姓,實實在在地享受到了雙十帶來的好處——便宜。然而,作為(wei) 一個(ge) 供應鏈管理人員,理智卻總是讓我很糾結。
每次在為(wei) 電子商務企業(ye) 授課的過程中,我都會(hui) 做一個(ge) 小調查,調查的問題很簡單:雙十一給您的企業(ye) 帶來的好處多還是壞處多?很驚奇的是,幾乎所有的學員都會(hui) 非常肯定地回答:弊大於(yu) 利!這些弊端包括:為(wei) 了雙十一衝(chong) 銷量而大量儲(chu) 備的貨物,大量投入的人力,價(jia) 格調整所損失的利潤,質量問題而產(chan) 生的退貨,物流不給力而造成的刪單損失。印象深刻的是有位學員的小企業(ye) 因為(wei) 雙十一的銷售預判錯誤,造成了幾百萬(wan) 元的損失,最終含恨破產(chan) (幸好沒自殺)。
既然雙十一有這麽(me) 多的弊端,電商企業(ye) 為(wei) 何還熱此不疲,熬著通宵吃著方便麵還要投入到雙十一的廝殺中去?原因很簡單:每一次雙十一的背後,都是電商企業(ye) 的一次大洗牌!因為(wei) 原本平均分布的市場需求,統統被集中到了雙十一這一天。錯過了這一天,就錯過了一年。賭還是不賭?不賭,意味著出局甚至死掉;賭,則意味著投入和風險。兩(liang) 者相較,企業(ye) 還是會(hui) 無可奈何地選擇後者。毫不誇張的說,每年的雙十一都是企業(ye) 的一道生死坎,敲著鑼鼓、燒著高香,邁不邁得過去還得聽天由命!
賭會(hui) 上癮,贏了想再多贏,輸了想翻本。好比吸食了鴉片的人,明知有害,卻越陷越深、無法自拔!可悲的是,不僅(jin) 僅(jin) 是商家在賭,整個(ge) 中國都在拿著原本就緊巴巴的社會(hui) 資源在豪賭!
僅(jin) 從(cong) 2014年阿裏巴巴官方公布的數據來看,天貓雙十一當日的物流訂單量高達2.78億(yi) 單,它所帶來的交通擁堵、倉(cang) 庫爆倉(cang) 的圖片想必人人都歎為(wei) 觀止吧。於(yu) 是,前述那些東(dong) 南西北通,為(wei) 了一年隻有一天的狂歡,不惜瘋狂招兵買(mai) 馬、購置設備、全員上陣,全然忘記了盛景之後的無限蕭條。
有人開玩笑地說,雙十一當日所售出的尿不濕可以吸幹六個(ge) 西湖的水(西湖的水,全是淚……)。在供應鏈管理理論中,我們(men) 通常將尿不濕、牙膏牙刷這些產(chan) 品歸類成“功能型產(chan) 品”,這類產(chan) 品的特點是市場的需求通常是相對穩定且易於(yu) 預測的,企業(ye) 較容易組織其采購、生產(chan) 、物流等環節,並通過穩定的供應鏈運營來節省成本。
但是,雙十一卻打破了原本均衡的格局。為(wei) 了在那一天吸引到更多的客戶,搶占更大的市場,企業(ye) 不惜大幅進行促銷、大幅提升產(chan) 能。人為(wei) 造波之後,留下的是一個(ge) 需求低靡的漫漫長冬。緊接著,開工不足、產(chan) 能過剩等等一係列的經濟問題都將慢慢地浮出水麵。
眾(zhong) 所周知,中國當下的經濟困境源於(yu) 產(chan) 能過剩、需求不足。國家本著鼓勵消費的初衷,大力支持雙十一,卻未想雙十一帶來了更大的產(chan) 能過剩。於(yu) 是,無奈之下隻得走出國門,嚐試通過“一帶一路”開辟新的市場,消耗過剩的產(chan) 能。(上帝保佑,馬同學不要把雙十一也出口成為(wei) 了國際性的節日!)遺憾的是,相關(guan) 部門還未意識到事態的嚴(yan) 重性,聽聞某局長昨日到訪阿裏助陣雙十一,初衷雖好,卻未必是一件好事。筆者感歎:學好供應鏈真的是很重要!
事實上,國際零售巨頭沃爾瑪也曾經遭遇過這樣的困境。每次商品大促,都擾亂(luan) 了需求的正常波動,造成了預測的失效,供應鏈成本的居高不下。為(wei) 了降低需求的波動性,沃爾瑪主動放棄了熱熱鬧鬧的大促,轉而采取“天天低價(jia) ”的策略,將所謂的“牛鞭效應”給企業(ye) 和社會(hui) 所帶來的負麵影響控製在最低的水平。這對我們(men) 當下的經濟困境或許是一個(ge) 很好的啟示。
在雙十一來臨(lin) 之際,我相信僅(jin) 憑一篇小小的文章,是無法撼動大佬們(men) 的格局的。但是今年大家上香的時候,請替我向馬財神捎句話:
雙十一雖好,但沒有雙十一的日子,可能會(hui) 更好!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