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8-04 09:56:29 中國證券報

8月的杭州,高溫多雨,貨車司機老李一早來到杭州公路港交易大廳。這裏集中了杭州近50%的貨源。早上8點,交易大廳已是人頭攢動,在掃了掃大屏上的眾(zhong) 多物流貨源信息後,老李又在手機上打開“傳(chuan) 化易配貨”進行查詢,隻希望盡快裝滿貨物從(cong) 杭州回南京。
像老李這樣的貨運人全國有3000萬(wan) ,他們(men) 奔波在全國各物流節點之間,為(wei) 尋找貨物奔走,更為(wei) 路途上的住宿、購物、安全而擔心。但目前這一狀況正在發生積極的變化。今年6月,傳(chuan) 化股份宣布以發行股份的方式收購控股股東(dong) 持有的傳(chuan) 化物流100%股權,同時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45.025億(yi) 元,搭建公路物流網絡的運營係統,轉型為(wei) 國內(nei) 最大的智慧物流平台。
傳(chuan) 化股份的董事長徐冠巨介紹,傳(chuan) 化物流將搭建一個(ge) 開放性平台,做物流公司、貨主企業(ye) 、社會(hui) 貨運車輛三者的連接,“我有一個(ge) 夢想,就是要讓貨車司機能夠穿襯衫帶著白手套,聽著音樂(le) 在高速公路上麵奔跑,沿路還有很多驛站為(wei) 他們(men) 服務”。
公路物流不僅(jin) 是車貨匹配
為(wei) 建造公路物流網絡係統,傳(chuan) 化物流從(cong) 阿裏挖來了陳緒平作為(wei) 傳(chuan) 化物流集團高級副總裁,任其線上係統的總架構師。當年在阿裏,陳緒平就認為(wei) 物流是一個(ge) 新的空間,來到傳(chuan) 化物流三年多,陳緒平對中國證券報記者坦言,“市場依然很廣闊,隻是物流沒有想象得那麽(me) 容易做。”
公路運輸的主體(ti) 主要是貨車司機,而貨車司機以社會(hui) 個(ge) 體(ti) 成員為(wei) 主,更多貨車司機形成的是“夫妻店”,丈夫負責開車,妻子則找貨、做飯,幫忙看車以防貨物晚上被偷。由於(yu) 缺少配套的實體(ti) 商業(ye) 服務,貨車司機多是風餐露宿。
“我們(men) 成都公路港曾經多次在床墊下撿到過數以萬(wan) 計的現金。”傳(chuan) 化物流的工作人員介紹,由於(yu) 需要大量現金交易,貨車司機通常帶著大量現金,晚上休息的時候,為(wei) 防止被盜,往往將現金放在床墊下,甚至連第二天都忘記拿走。
而且,由於(yu) 貨物的規格、重量不一,很難形成統一的運輸價(jia) 格,通常是貨車司機與(yu) 貨主或者中小物流代理商自行溝通價(jia) 格。這不僅(jin) 使得效率低下,相關(guan) 各方的利益也很難得到保障。
總之,對於(yu) 大量貨車司機而言,物流並不是簡單的車貨匹配,還需解決(jue) 貨車司機的風餐露宿、貨車維保、人財安全等問題,因而實體(ti) 公路港建設的必要性凸顯。
傳(chuan) 化物流自2000年開始摸索有效的公路物流平台模式。2003年,杭州傳(chuan) 化公路港落地。目前,杭州公路港集聚中小物流企業(ye) 500多家,配套服務企業(ye) 上百家,通過傳(chuan) 化物流全網調度整合社會(hui) 車輛100多萬(wan) 輛,服務工商企業(ye) 30000家。
據了解,公路港主要針對各物流主體(ti) 的信息、交易、倉(cang) 儲(chu) 、配送、運輸、綜合管理以及配套服務等需求進行設計,提供一站式的綜合物流服務以及食宿、汽配、加油等增值服務。
傳(chuan) 化物流通過在實體(ti) 公路港中構建標準化功能模塊,製定各類運輸業(ye) 務標準及相關(guan) 服務細則等,建立起標準化的運營係統。針對我國公路物流行業(ye) 缺乏誠信體(ti) 係導致虛假貨運信息發布、“騙貨”、拖欠賬款等事件時常發生的情況,傳(chuan) 化物流通過對物流企業(ye) 、個(ge) 體(ti) 貨運司機及個(ge) 體(ti) 貨運車輛進行交易前身份驗證、交易後信用評價(jia) 等方式對交易各方的信用情況進行記錄,形成行業(ye) 信用數據庫,為(wei) 後續交易提供參考和指導。
2005年至2010年,傳(chuan) 化物流實施連鎖複製戰略,成都公路港、蘇州公路港先後投入運營。公司通過搭建高效的物流運營平台,建立物流資源集聚區,提供一站式服務,實現車源與(yu) 貨源的有效對接,改變了以往“散、小、亂(luan) 、差”以及資源浪費高的行業(ye) 運行狀態,切實提升了公路物流的運營效率。“2013年的時候還比較被動,要一個(ge) 城市一個(ge) 城市去談,去年下半年開始出現重大轉機,各地市長開始主動找我們(men) 談。”徐冠巨介紹,通過線上建立信息係統平台,線下建公路港平台,把城市的分散物流資源整合到傳(chuan) 化物流的平台,由此傳(chuan) 化物流被稱為(wei) 公路物流的解決(jue) 方案提供商。
根據規劃,未來傳(chuan) 化物流將在全國核心交通節點布局包括青島、菏澤、長沙、貴陽、石家莊、唐山等10大樞紐,同時在畢節、銅仁、凱裏、興(xing) 義(yi) 、廊坊、保定、秦皇島、承德等二級城市布局160個(ge) 基地。徐冠巨透露,公司目前已經與(yu) 超過80個(ge) 城市簽約,部分項目已經在建。
搭建公路物流網絡運營係統
徐冠巨介紹,傳(chuan) 化物流早期發展公路港時,沒有進行互聯網思考,公路港之間大多是割裂的,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市場環境日益成熟,建設蘇州、成都公路港時,就逐步考慮互聯互通了。
單個(ge) 公路港實體(ti) 裏麵,服務特征更多表現在物理空間的形態,因此,公路港全國的擴張會(hui) 比較慢。陳緒平指出,采用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以及後台雲(yun) 計算技術後,數據積累和擴張能夠實現倍數效益。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之前,物流中介代理、貨車司機對信息化接受程度普遍不高,物流行業(ye) 的信息化比想象中要難得多。杭州公路港的總經理華露峰介紹,在早期的公路港交易大廳裏,物流中介是將貨源信息手寫(xie) 在小黑板上。2005年,為(wei) 了讓貨源信息數字化,傳(chuan) 統物流為(wei) 物流中介代理免費配送了電腦,但整體(ti) 使用率仍然不高。“後來,發現他們(men) 空閑的時間喜歡打撲克,我們(men) 就在電腦裏預裝了很多遊戲,這才讓他們(men) 慢慢熟悉電腦。”華露峰笑稱,這算是早期互聯網思維的應用吧。
慶幸的是,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如今貨車司機已經養(yang) 成了上網的習(xi) 慣,尤其是以85後、90後主導的新一代貨車司機。這使得傳(chuan) 統的交易大廳出現了變化,也為(wei) 互聯網在公路物流行業(ye) 的應用提供了條件。
2014年10月4日,國務院印發《物流業(ye) 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2020年)》,明確提出,要加強“移動互聯等先進信息技術在物流領域的應用”,“鼓勵各類平台創新運營服務模式”,“促進貨源、車源和物流服務等信息的高效匹配,有效降低貨車空駛率”。
早在2014年1月,傳(chuan) 化物流就挺進移動端領域,發布“傳(chuan) 化易配貨”App,組成完整的移動端線上交易閉環。針對長途貨運市場,傳(chuan) 化物流推出了物流信息交易平台,其在線車貨匹配模式,通過將貨主的貨源信息、車主的運力情況發布到網上,並且通過實名認證、貨物投保等方式,建立安全可信的在線運力交易的平台。這樣,可以降低貨主的發貨成本,提升車主的經營效率,進而降低空載率。
2014年7月,傳(chuan) 化物流又發布“傳(chuan) 化易貨嘀”APP,即國內(nei) 首款同城貨車電召平台上線,著力於(yu) 改善物流運輸“最先一公裏”和“最後一公裏”。
2015年3月,傳(chuan) 化物流又上線“傳(chuan) 化運寶網”,著力於(yu) 構建貨主、承運人和線下平台的物流生態圈。
陳緒平認為(wei) ,“未來交易大廳或將被‘傳(chuan) 化易配貨’這樣的互聯網應用所取代,但是公路港還會(hui) 存在。”公路港其實也是一個(ge) 商圈,除了提供物業(ye) 服務,還提供各類型的增值服務,例如餐飲、旅館等生態。“通過平台體(ti) 係服務好業(ye) 務,提供增值服務,尤其是商圈和金融疊加,這就是我們(men) 的核心模式。”陳緒平如此解釋。
按照傳(chuan) 化物流的設計,公司是以“社會(hui) 貨運車輛”、“物流企業(ye) ”、“貨主企業(ye) ”三大公路物流主體(ti) 為(wei) 服務對象,以基礎設施網絡、誠信體(ti) 係、整合與(yu) 標準化作為(wei) 三大支撐,圍繞“物流價(jia) 值鏈”與(yu) “增值服務價(jia) 值鏈”構建自身業(ye) 務產(chan) 品線,形成“物流+互聯網+金融”的商業(ye) 模式,最終形成“中國公路物流網絡運營係統”。
“在我們(men) 看來,沒有線上線下的說法,我們(men) 稱之為(wei) 公路物流網絡的運營係統。”陳緒平進一步將整個(ge) 公路運輸網體(ti) 係拆解為(wei) 3+2,其中,“3”指的是傳(chuan) 化易配貨、傳(chuan) 化易貨嘀以及傳(chuan) 化運寶網,“2”指的是公路港實體(ti) 服務以及金融服務。
數萬(wan) 億(yi) 市場空間等待挖掘
“公路物流網絡運營係統建成後,會(hui) 產(chan) 生巨大的盈利空間和商業(ye) 價(jia) 值。”傳(chuan) 化股份董秘朱江英解釋道,網絡一旦達到一定規模,將迎來一個(ge) 引爆點。而且,線上用戶形成規模之後,還可為(wei) 用戶提供食宿、汽配、金融等服務。這將是一個(ge) 更大的市場。
2014年,傳(chuan) 化物流實現線下公路港運營收入7.56億(yi) 元,運營線下公路港5個(ge) 。如果按照傳(chuan) 化物流的預期,到2022年全國170個(ge) 公路港全部建成後,簡單加總收入有望達到255億(yi) 元。朱江英介紹,單成都公路港2014年實現主營業(ye) 務收入就達5.47億(yi) 元,利潤總額為(wei) 4500萬(wan) 元。傳(chuan) 化物流承諾,2015-2022年期間歸屬母公司的淨利潤將達到35億(yi) 元,所有參與(yu) 此次重組的參與(yu) 方均鎖定36個(ge) 月。
目前傳(chuan) 化股份線上產(chan) 品還主要處於(yu) 培育階段。據介紹,傳(chuan) 化物流擬未來三年投入25億(yi) 元打造以“傳(chuan) 化易配貨”、“傳(chuan) 化易貨嘀”、“傳(chuan) 化運寶網”為(wei) 核心的互聯網+物流平台。
其中,“傳(chuan) 化易配貨”作為(wei) 拳頭產(chan) 品將重點布局。目前“傳(chuan) 化易配貨”對在線配貨交易並沒有抽取傭(yong) 金,其主要工作是將公路港會(hui) 員的轉化為(wei) 線上,同時覆蓋更廣多人群。
陳緒平介紹,在線配貨平台更看重的是活躍用戶規模化後的增值服務。未來,如果在線配貨平台能夠成為(wei) 貨車司機經營、生活的入口,屆時將具備巨大的價(jia) 值空間,我們(men) 就可以通過眾(zhong) 多形式的增值服務來實現盈利。中長期來看,貨車汽配、維修保養(yang) 、車險、二手車交易等後市場,貨車司機的配套生活服務、會(hui) 員服務費,以及在線廣告等,將是主要的增值服務形式。
中信證券分析師測算,卡車汽配、二手車交易等後服務市場將超過1萬(wan) 億(yi) 元,如果未來有10%的汽配等後服務通過在線配貨平台達成交易,假設在線配貨平台通過平台服務、廣告服務收取後服務交易額10%的服務費,即對應100億(yi) 元的後服務市場收入。
全國3000萬(wan) 貨車司機生活配套服務也是不小的市場。陳緒平介紹,每個(ge) 貨車司機年均消費超過10萬(wan) 元,如果眾(zhong) 多公路港建成,貨車司機就可在傳(chuan) 化物流的商圈內(nei) 進行消費。
更有想象空間的則是,針對貨主、物流企業(ye) 、貨運司機等一攬子金融服務需求。傳(chuan) 化物流致力於(yu) 打造四大金融服務板塊,逐步培育多元化的金融利潤中心。一是支付服務板塊,構建貨主、物流企業(ye) 、貨運司機、商戶等全流程支付閉環;二是信用服務板塊,提供小額貸款、商業(ye) 保理、供應鏈(金融)服務等融資與(yu) 配套服務;三是委托代理板塊,創建平台式的金融服務生態圈,提供融資代理、理財代理、團購代理等服務;四是資產(chan) 管理板塊,提供各種多元化的理財服務。目前,傳(chuan) 化物流已在線下聯合銀行、保險等一係列金融機構,為(wei) 貨主、物流企業(ye) 等提供了包括保理、倉(cang) 單監管、小額信貸等多種代理金融服務,並逐步向線上業(ye) 務發展。
做物流互聯網+先行者
麵對龐大的市場空間,傳(chuan) 化物流的競爭(zheng) 者不在少數。據悉,目前全國車貨匹配APP總數已超過200家。上半年,包括在貨車幫、運滿滿、羅計等10家公司都拿到了不菲的融資,貨運O2O的“百團大戰”已然開打。
中信證券分析師指出,不同於(yu) 小規模的在線匹配APP,基於(yu) 公路港的易配貨平台能提供一係列相關(guan) 服務,包括優(you) 質的餐飲和住宿資源。相較其他車貨匹配APP,搭建於(yu) 傳(chuan) 化物流港和園區通雲(yun) 數據之上的易配貨平台在車貨匹配市場上有著明顯的優(you) 勢。
“易配貨+易貨嘀+運寶網將組成國內(nei) 最完善的車貨信息匹配生態。”上述分析人士指出,不同於(yu) 市場其他純線上公路社交APP平台,公司開發的三大平台依托於(yu) 傳(chuan) 化物流公路港強大的線下資源體(ti) 係,同時實現了長途貨運、城市“最後一公裏”及專(zhuan) 業(ye) 企業(ye) 間需求三個(ge) 層次的全覆蓋,將大大加強公司車貨信息匹配生態的客戶黏性和長期競爭(zheng) 力,有望繼續保持行業(ye) 龍頭地位。
陳緒平介紹,對於(yu) 純線上APP而言,要想找到貨車司機或者貨源,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可能一個(ge) 司機需要數百元。而傳(chuan) 化易配貨的優(you) 勢在於(yu) ,所有線下辦卡的會(hui) 員95%均預裝了其APP。以杭州公路港為(wei) 例,每天有新增及續卡用戶200人。線下100元的會(hui) 員費,還包含了公路港商圈裏眾(zhong) 多優(you) 惠,例如加油等。
“就像之前的百團大戰一樣,未來兩(liang) 到三年,在線匹配APP也會(hui) 死很多。”物流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車貨匹配APP隻是一個(ge) 信息終端,是車貨匹配的外在表現形式,背後支撐它的是線下的資源整合和服務能力,而不是APP開發技術。“我們(men) 不否認必須重視APP端的人性化設計,為(wei) 客戶帶來好的體(ti) 驗。但應該認識到,物流是一項多個(ge) 複雜環節構成的係統工程,不是一款APP就能解決(jue) 問題的。”
對於(yu) 競爭(zheng) 者,傳(chuan) 化物流也保持很開放的心態。徐冠巨介紹,傳(chuan) 化物流是全部開放性的平台,平台中形成信息中心、車源中心、司機服務中心、倉(cang) 儲(chu) 中心,並形成相應的服務配套,這個(ge) 中心需要眾(zhong) 多第三方的參與(yu) ,無論是物流企業(ye) 還是在線車貨匹配APP,隻要滿足接入條件,都可以接入傳(chuan) 化的平台。
徐冠巨將上述理念定義(yi) 為(wei) “共創共贏共享”,他說:“在傳(chuan) 化的平台上麵,將形成大大小小的創客。一個(ge) 司機也是創客,物流中介代理是創客,線上的人貨匹配APP互聯網是創客,互聯網金融也是創客。”
“互聯網思維應該是什麽(me) ?就是信息化,用互聯網提高生產(chan) 水平。”徐冠巨對互聯網有自己的理解。他認為(wei) ,不同於(yu) 消費互聯網,傳(chuan) 化物流做的是產(chan) 業(ye) 互聯網,服務人、服務生產(chan) ,提高生產(chan) 效率。在互聯網+物流領域,傳(chuan) 化物流希望做一個(ge) 先行者。
公路港應列入城市規劃
長期以來,物流業(ye) 被打上“髒亂(luan) 差”的標簽。隨著經濟轉型升級進入攻堅階段,物流運行效率低下已成為(wei) 影響我國資源配置效率和國民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瓶頸。這雖與(yu) 行業(ye) 自身屬性及曆史原因密不可分,但更重要的原因在於(yu) 整個(ge) 中國物流基礎設施網絡缺少科學規劃與(yu) 合理布局。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傳(chuan) 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曾多次在公開場合提及上述問題,“以貨物運輸為(wei) 主的公路樞紐建設,在全國各大城市幾乎是空白的。這導致公路物流未能發揮強大的交通道路網路的功效,難以與(yu) 空運、海運、鐵運等形成立體(ti) 高效的集疏運體(ti) 係。現在很多城市出現的城市環境髒、亂(luan) 、差的問題,很多都是貨運樞紐缺失導致的。”
政府層麵逐步認識到發展物流基礎設施的重要性。2013年,國家發改委聯同12部委發布了《全國物流園區發展規劃》;2014年10月國務院發布了物流業(ye) 未來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即《物流業(ye) 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2020年)。
不過,對於(yu) 哪些設施應屬於(yu) 物流公共基礎設施,政府與(yu) 企業(ye) 層麵依然未形成統一的認識。從(cong) 最新的物流規劃來看,隻有物流園區、物流中心、配送中心才被列為(wei) 物流基礎設施,公路貨運樞紐的建設卻被忽略,甚至根本未被納入規劃中。長期以來,各級地方政府對公路貨運樞紐的公共基礎設施屬性認識不足,定位不清晰,普遍存在著“重道路、輕節點”,重客運站和空港、海港、鐵路運輸場站,輕公路運輸節點建設的問題,各級政府未將公路貨運場站納入規劃統一布局,沒有為(wei) 貨運場站提供必要的場所。
忽視或不考慮貨運樞紐建設的直接結果就是,貨運樞紐設施發展的滯後及無序,令社會(hui) 物流組織缺乏係統性的支撐,提高物流發展水平也就失去了根基。從(cong) 切實提升物流運行效率的角度來看,公路貨運樞紐作為(wei) 重要公路配套設施和基礎設施的公共屬性毋庸置疑。國家要推動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及完善,必須確立重點的對標企業(ye) ,並將其模式進行推廣和複製。如傳(chuan) 化物流經過15年探索創新發展的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針對公路貨運企業(ye) 小而散、貨車分離、回程車輛空載率高等問題提供解決(jue) 方案,其模式本身帶著濃重的公共基礎設施屬性,理應納入城市發展規劃中。
早在2013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國土資源部、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交通運輸部聯合發出通知,要求推廣傳(chuan) 化“公路港”物流經驗。2014年10月,國務院發布的《物流中長期規劃》也提及,要加強物流信息平台工程建設,鼓勵龍頭物流企業(ye) 搭建麵向中小物流企業(ye) 的物流信息服務平台,促進貨源、車源和物流服務等信息的高效匹配,有效降低貨車空駛率。下一步,各級地方政府在製定城市發展規劃時,應明確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的基礎設施屬性,把“公路港”作為(wei) 交通基礎設施納入規劃,製定明確的建設標準和規範,並在土地、規劃、稅收、投融資等方麵加大政策引導與(yu) 支持力度。
“用一公裏的高速公路投資就可以很好地支持一個(ge) 公路港平台的建設,而建成一個(ge) 公路港所帶來的社會(hui) 效益將成倍放大。”徐冠巨建議,將公路港納入國家交通戰略規劃,重視對全國公路港規劃的協調性,重視城際之間、幹線運輸之間的地麵軟服務係統建設,將公路港規劃建設與(yu) 交通運輸部規劃中的179樞紐節點、城市選點布局、產(chan) 業(ye) 規劃有機結合起來。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