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5-20 10:00:08 每日經濟新聞

隨著德國宣布啟動升級版工業(ye) 4.0平台,中國版工業(ye) 4.0——《中國製2025》昨日宣布落地。早在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提出要實施“中國製造2025”。
在此大背景下,產(chan) 業(ye) 地產(chan) 正迎來發展的新機遇。
那麽(me) ,哪些產(chan) 業(ye) 地產(chan) 商能在此大機遇下受益呢?
北京市社會(hui) 科學院中國總部經濟研究中心高級谘詢師陳智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產(chan) 業(ye) 地產(chan) 與(yu) “中國製造2025”的有效結合,一是看產(chan) 業(ye) 供地方式、產(chan) 業(ye) 地產(chan) 的培育;二是看各方的結合,包括創新使產(chan) 品形態更加多元化,以及研發、製造的有效融合。
多家房企布局產(chan) 業(ye) 地產(chan)
《中國製造2025》明確了9項戰略任務和重點:一是提高國家製造業(ye) 創新能力;二是推進信息化與(yu) 工業(ye) 化深度融合;三是強化工業(ye) 基礎能力;四是加強質量品牌建設;五是全麵推行綠色製造;六是大力推動重點領域突破發展,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產(chan) 業(ye) 、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yu) 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nong) 機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等十大重點領域;七是深入推進製造業(ye) 結構調整;八是積極發展服務型製造和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九是提高製造業(ye) 國際化發展水平。
國金證券研究員後立堯分析指出,國家提出“中國製造2025”,將其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麵,未來將在政策、資金、技術等多方麵對相關(guan) 行業(ye) 予以支持。
多家房企已經嗅到機會(hui) ,正摩拳擦掌。
在河北固安,通過與(yu) 產(chan) 業(ye) 新城運營商華夏幸福采用“政府主導、企業(ye) 運作、合作共贏”的市場化運作模式,發展“航空航天、生物醫藥、產(chan) 學研、電子商務、生產(chan) 型服務業(ye) ”等產(chan) 業(ye) 集群,固安已經形成了原材料科技、航天科技等高端製造業(ye) 的產(chan) 業(ye) 鏈條。
在轉型的躁動下,遵循其“城市配套服務商”的定位,萬(wan) 科計劃在下個(ge) 十年,繼續專(zhuan) 注於(yu) 房地產(chan) 行業(ye) ,但產(chan) 業(ye) 地產(chan) 將與(yu) 住宅地產(chan) 、消費地產(chan) 並駕齊驅,成為(wei) 拉動業(ye) 務的三駕馬車。
早在去年5月,萬(wan) 科就宣布了在廊坊開發物流地產(chan) 。在此之前,萬(wan) 科其實已在操作多個(ge) 產(chan) 業(ye) 地產(chan) 項目,包括青島國家級廣告產(chan) 業(ye) 園、前海企業(ye) 公館、深圳留仙洞總部基地綜合體(ti) 、鄭州全球高新智慧產(chan) 業(ye) 園等。
綠地從(cong) 2011年就開始謀劃產(chan) 業(ye) 地產(chan) 布局,其和東(dong) 航、南航等大型航空巨頭聯手,把發展重點瞄準了空港新城。
今年1月15日,主打物流園區模式的華南城宣布,將通過引入互聯網服務商騰訊,加速其實體(ti) 商務與(yu) 電子商務的整合,以此形成跨越地區的全國商貿批發網絡。
產(chan) 業(ye) 地產(chan) 向創新延伸
在《中國製造2025》正式落地後,哪些產(chan) 業(ye) 地產(chan) 商能夠借力東(dong) 風,順勢突圍?
高力國際華北區總監孫超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之前一些城市忽略了製造業(ye) 的需求,比如北京,在城市規劃時,排除了一些製造業(ye) 的功能。其實製造業(ye) 本身沒問題,隻是要把製造業(ye) 進行細分,選擇其中適合北京的部分進行發展,因此“中國製造2025”落地對製造業(ye) 的創新和變革是一種促進。
孫超說,怎麽(me) 製造?製造什麽(me) ?為(wei) 什麽(me) 製造?進行這樣的細分後,就可以考慮產(chan) 業(ye) 地產(chan) 商怎麽(me) 去適應市場的要求。在這個(ge) 行業(ye) 裏,有的產(chan) 業(ye) 地產(chan) 商已經做了很多年,有些是剛剛涉足,但需求上的差異,可以讓大家互相學習(xi) 。
陳智國表示,“中國製造2025”對製造業(ye) 提出了更高端的方向,會(hui) 有更多的製造業(ye) 項目伴隨產(chan) 業(ye) 地產(chan) 一起發展。換句話說,有高端製造業(ye) 往產(chan) 業(ye) 地產(chan) 的“殼”裏裝,製造業(ye) 的方向和區域的主導產(chan) 業(ye) 以及產(chan) 業(ye) 地產(chan) 的供應,三者更為(wei) 契合。
他說,在智能製造產(chan) 業(ye) 裏,最主要的就是創新,而信息化、智能化與(yu) 創新聯係更為(wei) 密切,因此產(chan) 業(ye) 地產(chan) 的供應將不會(hui) 再以廠房和工業(ye) 園區為(wei) 主導,而更多地向創新延伸。在載體(ti) 上,也更趨向於(yu) 孵化器、創新服務平台等將創新、研發一體(ti) 化的產(chan) 品形態。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