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西安首次挺進1.5線城市 機遇商圈物流都咋樣

發布時間:2015-05-11 10:10:15 陝西日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4月28日,國際知名房地產(chan) 及投資管理服務機構仲量聯行發布其綜合研究報告《中國城市60強》。這個(ge) 體(ti) 係中,上海和北京作為(wei) “超一線”城市,廣州和深圳作為(wei) “一線城市”,他們(men) 是評出60強的“基準”。其中1.5線城市有九個(ge) ,分別是天津、成都、蘇州、武漢、重慶、杭州、沈陽、南京、西安。

據了解,仲量聯行的評測是基於(yu) GDP、人口、富裕程度、投資、零售額、居民儲(chu) 蓄、教育基礎設施、土地出讓量和零售商數量等多個(ge) 變量建立模型,最終從(cong) 287個(ge) 城市中篩選出中國城市60強。

作為(wei) 2007年《中國新興(xing) 城市30強》報告、2009年《中國新興(xing) 城市40強》報告以及2012年《中國新興(xing) 城市50強》報告的延續,《中國城市60強》一經出爐立刻引起了社會(hui) 各界的廣泛關(guan) 注,其中,西安首次挺進1.5線城市的巨大變化更是吸引了眾(zhong) 多眼球。

1.5線城市的帽子,會(hui) 給正在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西安帶來什麽(me) ,市民、學界、政府又是如何看待這件事的?

市民問:離一線城市真的隻差半步

趙文博說:“緊隨北上廣深,西安邁入1.5線城市,是否意味著房價(jia) 要漲,物價(jia) 要漲,看病會(hui) 更貴,孩子上學會(hui) 更貴?”

張帆是土生土長的西安娃,2008年從(cong) 中山大學畢業(ye) 後回到故鄉(xiang) ,現在在高新區一家互聯網工程公司工作。“西安這些年的發展真的是太快了,就拿高新區來說,我剛上班那會(hui) 兒(er) 高新區冷清得很,路上車少人少,現在這裏已經成了西安最繁華的地段。隨著城市的迅速發展,各種大城市病也隨之而來。我家住在文藝路,每天開車上班都會(hui) 遇到堵車。聽說首都人民每天上下班至少要把4個(ge) 小時扔在路上,跟這個(ge) 比起來,我們(men) 現在還有一些差距。”張帆用堵車作為(wei) 大城市的特征調侃說。

1.5線城市對於(yu) 很多人都是一個(ge) 新名詞,但大多數受訪者都認為(wei) 這個(ge) 描述很合適。“高於(yu) 二線,但還達不到一線的水平,我覺得這個(ge) 定位很符合西安的現狀。”西安市民崔小姐說,“一個(ge) 城市的文明程度並不僅(jin) 僅(jin) 取決(jue) 於(yu) 它的經濟發展狀況和基礎設施建設,全體(ti) 市民的高素質和文明自覺更能反映出一個(ge) 城市的檔次。舉(ju) 一個(ge) 很小的事情來說,我在北京出差的時候發現,當地人在等公交車的時候都會(hui) 很自覺地排成一列,上車時也很少出現擁擠推搡的現象,幹什麽(me) 都講秩序仿佛已經成了人們(men) 的習(xi) 慣。從(cong) 這一點來看,西安邁向一線城市的路還很長。”

中學教師高進先生說:“我是本地人,西安這些年發展看在眼裏,喜在心裏。你看現在的高新、曲江、滻灞這些新區建設得多漂亮,地鐵讓老百姓的出行變得更加方便,咱新修的南門廣場連習(xi) 大大都來看了。我們(men) 現在可能還趕不上北上廣深這些大城市,但我堅信西安的發展潛力是無與(yu) 倫(lun) 比的,我們(men) 離國際化大都市的目標也隻有半步之遙。”

在記者的市民調查中還發現,很多年輕人對於(yu) 西安告別二線,進軍(jun) 1.5線的事實並不感冒。

“邁入1.5線城市就意味著房價(jia) 要漲,物價(jia) 要漲,看病會(hui) 更貴,孩子上學會(hui) 更貴?對於(yu) 我們(men) 這些拿著二線工資的人,一線的生活真有些不敢想。”剛從(cong) 上海回到西安參加工作的趙文博說:“在上海的時候就會(hui) 覺得‘城市雖好,卻與(yu) 我無關(guan) 。’回西安這幾個(ge) 月,吃的便宜,住的便宜,各種幸福感爆棚。我也希望我們(men) 的城市越走越好,但前提是咱老百姓的生活質量一並跟上,千萬(wan) 可別連豬肉都漲價(jia) 了,咱的工資愣是不漲。”

專(zhuan) 家談:終於(yu) 戴上區域中心的帽子

吳剛說:“這樣一個(ge) 評定給西安帶來的好處很多,最突出的就是‘眼球經濟’。今年總書(shu) 記回陝西,研判陝西處於(yu) 追趕超越階段。”

這份調查報告指出,在過去3年,中國經濟從(cong) 快速的投資驅動轉向更持續、更高價(jia) 值的消費驅動型增長模式,國內(nei) 城市也進入新一輪整合與(yu) 發展時期,全新的城市體(ti) 係正在逐步成型。隨著經濟活動持續向中國內(nei) 陸城市推進,諸多1.5線城市已經鞏固其作為(wei) 繁榮的區域性商業(ye) 中心的地位。

仲量聯行西安董事總經理喬(qiao) 裕生指出:“中國步入經濟‘新常態’時期,意味著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但更關(guan) 注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和科學性,經濟增長的重點逐步向國內(nei) 市場轉移。”

“這個(ge) 中國城市60強是從(cong) GDP、人均消費、基礎設施建設來排位的,考慮的因素比較多,基本上可以反映出這些城市發展的綜合實力,雖然報告是從(cong) 地產(chan) 業(ye) 的角度出發,但其評測結果是比較科學、客觀、可信的。”陝西省社會(hui) 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吳剛說,“在以前的排名中,我們(men) 西安一直在二線城市的隊列裏。近些年隨著西安的迅速崛起,尤其是在我國西北板塊上與(yu) 其他重點城市相比,西安的高位勢差是相當明顯的。從(cong) 整個(ge) 亞(ya) 歐大陸橋和現在最新提出的‘一帶一路’的重要板塊的角度而言,作為(wei) 橋頭堡和重要支點的西安,其區域中心城市的地位已經形成。西安的發展現狀與(yu) 這個(ge) 評測結果還是高度契合的。”

吳剛說:“這樣一個(ge) 評定給西安帶來的好處很多,最突出的就是‘眼球經濟’。仲量聯行作為(wei) 國際權威評估機構,其注重發展潛力的評判必然會(hui) 給西安未來的發展帶來更多的商機,對招商引資、發展創業(ye) 和聚集人氣都有利好,對西安下一步的提質升檔也有不小助力。無論是西部大開發還是‘一帶一路’,國家一直在培養(yang) 重要的新的增長極,在西北板塊上西安是第一個(ge) 獲得支持的橋頭堡。我們(men) 的發展取得了一些成績,這一點從(cong) 排名的上升可以看出。但我們(men) 更應該繼續發現和彌補我們(men) 的不足,把我們(men) 的潛在優(you) 勢發展成為(wei) 競爭(zheng) 優(you) 勢。今年總書(shu) 記回陝西,研判陝西處於(yu) 追趕超越階段。陝西經濟總量的四分之一都在西安,西安應該率先去超越,帶領其他地市進行追趕,這是我們(men) 作為(wei) 區域中心城市的責任。”

規劃局:完善“大西安”的城市功能

何樂(le) 曄說:“西安在教育方麵相比其他1.5線城市具有較強競爭(zheng) 力,但在開放度方麵相對比較落後。”

仲量聯行西安分公司戰略顧問部負責人何樂(le) 曄認為(wei) ,西安在教育方麵相比其他1.5線城市具有較強競爭(zheng) 力,但在開放度方麵相對比較落後。在“一帶一路”政策引導下西安將在貿易樞紐、西部門戶、人才高地等方麵迎來新的發展契機。

據了解,西安市2015年將全麵加快“新起點”建設。編製完成《絲(si) 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發展規劃》。紮實做好西安自貿區申報工作。舉(ju) 全市之力爭(zheng) 取中國與(yu) 新加坡政府合作項目簽約落戶。加快推進西安領事館區、中西部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等32個(ge) 重點項目建設。進一步增強“長安號”營運能力,規劃建設新築綜合性貨場,全麵提升“西安港”綜合服務功能,力爭(zheng) 年內(nei) 納入國際貿易運輸體(ti) 係。建立陸港與(yu) 空港聯動發展機製,加快建設快速貨運連接線,年內(nei) 爭(zheng) 取開通西安至阿拉木圖等8 條國際客運、貨運航線,打造“立體(ti) 物流”新模式。

不斷優(you) 化對外開放環境。完善絲(si) 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城市合作發展圓桌會(hui) 議機製,加快落實各項合作協議,鞏固深化能源、金融、教育、旅遊等領域的務實合作,積極拓展高新技術、現代農(nong) 業(ye) 、生態環保等新的合作領域。加強對絲(si) 路沿線重點國家政策、法律等方麵的研究,編製《中亞(ya) 五國投資指南》,為(wei) 西安企業(ye) “走出去”提供幫助和指導。以加快建設國際學校、醫院和社區為(wei) 重點,全麵提升城市涉外公共服務水平,為(wei) 外籍人士在西安工作、學習(xi) 、生活提供良好保障。

積極爭(zheng) 創對外開放新優(you) 勢。加快電子口岸建設,強化跨境貿易結算、離岸金融、貿易金融等功能,探索開展保稅進口和直購進口業(ye) 務,推動外貿發展方式轉變。完善綜合保稅區配套設施建設,繼續抓好展示交易、保稅物流、出口加工、服務外包等業(ye) 態發展,不斷優(you) 化對外貿易結構。力爭(zheng) 全年進出口總額達到215億(yi) 美元,服務外包合同金額增長28%以上。

據西安市規劃局規劃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呂向華介紹,《西安城市總體(ti) 規劃(2008-2020年)》也正在進行修改,此次修訂將突出“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完善“大西安”主要城市功能;突出曆史文化傳(chuan) 承,彰顯紅色文化風采;突出區域有機融合,加強協調發展;突出副中心建設,城鄉(xiang) 統籌發展;突出生態保護,踐行和諧發展理念;突出“三規”統一,構建法規體(ti) 係;突出轉型發展,注重內(nei) 涵提升。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