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4-29 09:40:01 人民日報

华体会登录界面28日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社會(hui) 物流總費用2.3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4.9%。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hui) 物流總額為(wei) 49.4萬(wan) 億(yi) 元,增長5.6%,社會(hui) 物流總額增速由2011年的12.3%,降為(wei) 2012年的9.8%,2013年的9.5%,2014年的7.9%。此外,雖然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3.0個(ge) 百分點,但比1—2月份回升0.3個(ge) 百分點,3月份回落幅度收窄,呈現企穩運行態勢。一季度,伴隨著國民經濟結構的優(you) 化調整,物流產(chan) 業(ye) 發展進入動力換擋期和轉型關(guan) 鍵期。
“現在電商物流成本每單的送貨成本不低於(yu) 10元,雖然電商適應新型消費需求,但開發這片藍海,也對公司的配送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想要在電商平台上占據一個(ge) 有利的位置,並不容易。”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的分析師曾慶寶說。
曾慶寶認為(wei) ,目前,我國正處於(yu) 經濟轉型加快調整的階段,也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guan) 鍵時期,核心是通過物流模式的轉型升級,提高經濟運行效率、降低經濟運行成本,實現質量型、效益型的經濟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從(cong) 公路運價(jia) 來看,3月30日的最新數據顯示,國內(nei) 公路物流運價(jia) 總指數為(wei) 103.3點,與(yu) 上年同期相比仍處於(yu) 較低水平。從(cong) 海運市場看,受鋼鐵、煤炭等大宗商品物流需求下行和海運運能過剩等因素綜合影響,沿海散貨價(jia) 格指數進一步走低。
這也影響了物流企業(ye) 的利潤。前兩(liang) 個(ge) 月,物流企業(ye) 利潤出現下降,而成本保持增長,整體(ti) 上企業(ye) 經營較為(wei) 困難。1—2月份,重點調查企業(ye) 主營業(ye) 務收入同比下降2.8%,主營業(ye) 務利潤同比下降18.6%,與(yu) 此同時,主營業(ye) 務成本不降反增,同比上升3.3%。這顯示出物流市場運行態勢仍然偏弱,需要引起關(guan) 注。
曾慶寶分析,從(cong) 後期走勢看,物流市場仍將保持平穩運行,有利因素不少。
一是“一帶一路”等宏觀政策助推物流需求增長,中西部地區以及國際物流需求將成為(wei) 新的增長動力。
二是“互聯網+”加速發展為(wei) 行業(ye) 提供創新動力,通過落實“互聯網+”這一新興(xing) 戰略,物流行業(ye) 可以打破原有的封閉式、粗放式的發展格局,形成一種資源共享、優(you) 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市場機製,有利於(yu) 社會(hui) 化大生產(chan) 與(yu) 專(zhuan) 業(ye) 化流通的集約化經營優(you) 勢發揮出巨大的功效。
分析人士指出,傳(chuan) 統倉(cang) 儲(chu) 物流多是以“點到點”運輸為(wei) 主,而現在生產(chan) 經營活動更加多元化,使得傳(chuan) 統物流配送在運輸效率、時間成本上無法滿足需求。把物流業(ye) 和互聯網結合,就可以通過網絡平台來協調貨物和運力間的配送關(guan) 係,形成“互聯網+物流”的方式,實現物流業(ye) 的變革轉型。
“伴隨著市場競爭(zheng) 加劇,傳(chuan) 統的依靠規模擴張獲取增量收益的盈利模式受到挑戰,物流業(ye) 由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勢在必行。”曾慶寶認為(wei) ,當前,物流與(yu) 製造、商貿、金融走向深度融合,國內(nei) 市場和國際市場一體(ti) 化進程加快,在此背景下,物流企業(ye) 要做大做強乃至實現跨國發展,就需要和生產(chan) 製造企業(ye) 、商貿流通企業(ye) 聯動融合發展。
华体会登录界面的調查數據顯示,3月份中國物流業(ye) 景氣指數(LPI)為(wei) 58%,比2月回升3.1個(ge) 百分點,物流業(ye) 新訂單指數回升4.5個(ge) 百分點,回升至59.8%。隨著生產(chan) 建設季節的到來,供應鏈上采購、生產(chan) 和銷售等經濟活動趨於(yu) 活躍,物流運行逐步進入穩中趨升的區間。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