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德州打造物流新起點 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

發布時間:2015-03-27 11:00:49 互聯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山東(dong) 省委、省政府研究通過《省會(hui) 城市群經濟圈發展規劃》和《西部經濟隆起帶發展規劃》,標誌著山東(dong) 省“一圈一帶”區域發展戰略正式啟動,其實施在資金扶持、項目安排、政策優(you) 惠、要素保障、先行先試等方麵給予很大傾(qing) 斜。

大時代背景下,德州市更加深入地去了解物流業(ye) 的發展現狀、發展要求和發展機遇,激流勇進,積極創建物流新起點,更好地適應新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常態”。

創建物流新起點的客觀優(you) 勢

德州市作為(wei) 山東(dong) 的北大門,處於(yu) 環渤海經濟圈、京津冀經濟圈、山東(dong) 半島藍色經濟區以及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交匯區域,一直發揮著魯西北-冀東(dong) 南區域樞紐的作用。德州市具有“三縱三橫”的鐵路交通網以及高速公路交通網,19條四通八達的國省道,是全國交通運輸主樞紐城市,具備現代物流完善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此外,德州市基本形成“一核、兩(liang) 帶、三組團”的現代物流空間格局,基礎設施呈現“大”字格局。德州市已經形成了諸如運達物流園區、山東(dong) 蓋世冠威國際物流園區等多個(ge) 大型物流園區,營業(ye) 收入突破千萬(wan) 元大關(guan) 。

目前,隨著一大批物流企業(ye) 不斷通過模式創新、流程再造和服務延伸向現代物流企業(ye) 轉型,通過兼並、上市等形式進行資源整合,凸顯聚集效應以及國內(nei) 外知名大型物流企業(ye) 的入駐,德州市物流業(ye) 整體(ti) 發展水平快速提高。

截至2014年上半年,緊緊圍繞山東(dong) 省“一圈一帶”戰略,德州市大路網建設、運輸樞紐站場建設和農(nong) 村公路建設推進有力,完成交通工程建設投資16.92億(yi) 元,較2014年同期增長19.5%,占山東(dong) 省交通固定資產(chan) 累計投資的8.2%,綜合交通建設進入快車道;完成水上旅客運輸、渡運42.3萬(wan) 人次,完成客運中轉量169.2萬(wan) 人公裏,與(yu) 2014年同期基本持平。截至2014年12月底,德州市全年客運量共計2271萬(wan) 人,旅客周轉量161068萬(wan) 人公裏,貨運量11911萬(wan) 噸,貨物周轉量2291731萬(wan) 噸公裏。

總之,德州市具備發展成為(wei) 華北、華東(dong) 區域物流中心的先天優(you) 勢與(yu) 客觀條件,發展潛力巨大。

打造物流新起點是時代要求

2015年是我國“十二五”的最後一年,是全麵建設小康社會(hui) 的關(guan) 鍵之年,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之年。深刻認識並準確把握國內(nei) 外形勢新變化新特點,抓住和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對於(yu) 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奪取全麵建設小康社會(hui) 新勝利、推進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偉(wei) 大事業(ye)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yi) 。

近年來,不論是國家、山東(dong) 省還是德州市,都十分重視改善物流業(ye) 發展的宏觀環境。國家《關(guan) 於(yu) 促進服務業(ye) 發展的意見》文件的出台,為(wei) 發展現代服務業(ye) 特別是現代物流業(ye) 提供了政策支持。《國家物流調整和振興(xing) 規劃》對物流業(ye) 發展進行了戰略規劃。《關(guan) 於(yu) 落實國家物流調整和振興(xing) 規劃的部門分工》為(wei) 物流產(chan) 業(ye) 的發展提供了實施保障。山東(dong) 省也先後出台了《山東(dong) 省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快發展服務業(ye) 意見》等一係列的政策文件促進物流業(ye) 的發展。《德州市關(guan) 於(yu) 加快德州市中心城區發展的意見》已經實施,將商貿強區、物流大區作為(wei) 中心城區的發展目標。

隨著《山東(dong) 省現代物流業(ye) “十二五”發展規劃》的出台,山東(dong) 省正式將德州定位於(yu) 山東(dong) 省七大省級物流節點城市和山東(dong) 省六大物流區域核心城市,並將禹城市和齊河縣確定為(wei) 山東(dong) 省縣級物流節點城市。

新常態需要新思路

我國物流業(ye) 普遍缺乏精通物流運作、數據處理的複合型專(zhuan) 業(ye) 人才,德州市也不例外,物流專(zhuan) 業(ye) 人才鳳毛麟角。普通員工層次、技術含量較低,服務意識不足,成為(wei) 製約物流業(ye) 發展的瓶頸。

大數據背景下,物流業(ye) 務活動龐大複雜,存儲(chu) 空間容量有限,信息搜索時間往往有延遲,大數據物流程序缺乏統一標準。而且,麵對格式複雜的海量數據,企業(ye) 用戶、個(ge) 體(ti) 用戶對物流企業(ye) 提出價(jia) 值稀疏搜索、非關(guan) 係和快速等的業(ye) 務要求,需要適應全麵非結構化的社會(hui) 關(guan) 係,這就要求具備適應大數據時代的有效算法。

德州市積極發現問題,順時代而為(wei) ,從(cong) 完善物流人才多層次教育培養(yang) 體(ti) 係、加強物流服務、追溯標準化、物流產(chan) 業(ye) 合理規劃及秩序經營、采用最優(you) 業(ye) 務算法四個(ge) 方麵,創新思路,提升策略,適應新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常態”。(張震 根據德州政府網有關(guan) 資料整理)

參考資料:

“一核”是依托德州市城區鐵西物流園區、東(dong) 北城物流園區、新華商貿物流園區、京滬高鐵物流園區的物流樞紐集散能力,強化德州市實現多式聯運無縫銜接及開展各種增值物流服務的能力,帶動德州市中心城區物流板塊的發展;

“兩(liang) 帶”是指京滬鐵路、高鐵物流增長帶,魯冀邊界物流促進帶,依托京滬鐵路、德龍煙鐵路、德濱高速及沿線省道等交通幹線,貫穿13個(ge) 縣市區中心鎮街節點,構建與(yu) 環渤海經濟圈、濟南都市圈以及冀東(dong) 南、黃三角區域相聯接的物流發展帶,強化德州物流 “南融北接”、“東(dong) 進西擴”能力;

“三組團”具體(ti) 主要有濟德經濟物流組團、黃三角物流組團、冀東(dong) 南物流組團,十個(ge) 縣市全部覆蓋,主要涵蓋了化工產(chan) 品物流、裝備製造、商貿物流、新能源等七個(ge) 領域,分別對接濟南、黃三角、京津冀和聯動半島經濟區冀東(dong) 南的物流組團,形成工業(ye) 物流和商業(ye) 物流集聚組團的發展態勢。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