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農村物流發展獲政策利好

發布時間:2015-03-19 10:37:50 互聯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日前,交通運輸部會(hui) 同農(nong) 業(ye) 部、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國家郵政局聯合印發了《關(guan) 於(yu) 協同推進農(nong) 村物流健康發展、加快服務農(nong) 業(ye) 現代化的若幹意見》,旨在全麵提升農(nong) 村物流發展水平,支撐農(nong) 業(ye) 現代化發展。隨著多部門政策合力的形成,我國農(nong) 村物流又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交通運輸部黨(dang) 組成員兼運輸司司長劉小明在解讀《意見》時表示,四部門協同推進農(nong) 村物流健康發展不僅(jin) 是提升城鄉(xiang) 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徑,還是支撐農(nong) 業(ye) 現代化的重要基礎、降低全社會(hui) 物流成本的有效舉(ju) 措。此次《意見》出台,就是要探索建立多部門共同推進農(nong) 村物流發展的新機製,構建“場站共享、服務同網、貨源集中、信息互通”的農(nong) 村物流發展新格局。

加快完善農(nong) 村物流基礎設施

農(nong) 村物流具有鏈條長、環節多、涉及麵廣等特點,一頭連著市民的“米袋子”、“菜籃子”,一頭連著農(nong) 民的“錢袋子”,是重大的民生工程。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chan) 業(ye) 經濟研究部研究員魏際剛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我們(men) 現在很少喊“要想富,先修路”的口號,但基礎設施是發展農(nong) 村物流的必要保障,尤其是中西部的鄉(xiang) 村公路的建設和養(yang) 護。

魏際剛說,我國農(nong) 村物流發展基礎十分薄弱,配套設施不完善,發展水平相對滯後,是我國物流現代化體(ti) 係中的薄弱環節,也是製約農(nong) 業(ye) 現代化發展的“短板”。隻有健全縣鄉(xiang) 村三級農(nong) 村物流基礎設施網絡體(ti) 係,才能服務農(nong) 民的生產(chan) 生活,包括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資料供應、農(nong) 產(chan) 品的銷售和農(nong) 村消費品流通。

劉小明也表示,基礎設施還是製約農(nong) 村物流發展的瓶頸問題,縣、鄉(xiang) 、村三級站場體(ti) 係,尤其是鄉(xiang) 村級站場體(ti) 係不健全,難以支撐農(nong) 村各類物資的及時整合、中轉、倉(cang) 儲(chu) 。《意見》對完善農(nong) 村物流基礎設施提出了具體(ti) 的方向與(yu) 路徑,要求統籌規劃農(nong) 村物流基礎設施網絡,推進農(nong) 村物流樞紐站場、縣級農(nong) 村物流中心建設,完善鄉(xiang) 鎮農(nong) 村物流服務站布局,健全村級農(nong) 村物流服務點。

推廣先進的農(nong) 村物流運作模式

《意見》提出,要盡快建立跨行業(ye) 聯營合作發展的新機製,大力推進“一點多能、一網多用、深度融合”的農(nong) 村物流發展新模式。結合農(nong) 產(chan) 品現代流通體(ti) 係建設的新要求,加快探索適應農(nong) 批對接、農(nong) 超對接、農(nong) 社對接、直供直銷等的物流服務新模式。

《意見》支持電商、物流、商貿、金融等企業(ye) 參與(yu) 涉農(nong) 電子商務平台建設。引導農(nong) 村物流經營主體(ti) 依托第三方電子商務服務平台開展業(ye) 務,鼓勵鄉(xiang) 村站點與(yu) 電商企業(ye) 對接,推進農(nong) 村地區公共取送點建設,積極培育農(nong) 產(chan) 品電子商務,鼓勵網上購銷對接等交易方式,提高電子商務在農(nong) 村的普及推廣應用水平,降低流通成本。

魏際剛表示,“各種農(nong) 村物流運作新模式發展空間很大,要因地製宜選擇推進路徑和工作重點,探索差別化和多樣化的農(nong) 村物流發展模式”。

根據《意見》,四部門將選擇一批農(nong) 村物流需求及發展潛力大、基礎條件好、特色鮮明的縣(市),開展多種形式的農(nong) 村物流試點和示範工程。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