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2年)
為(wei) 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發展區塊鏈技術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黨(dang) 中央、國務院部署,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特製定本行動計劃。
一、總體(ti) 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全麵貫徹黨(dang) 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hui) 精神,深入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北京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首都城市戰略定位,把區塊鏈作為(wei) 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全方位推動區塊鏈理論創新、技術突破、應用示範和人才培養(yang) ,打造經濟新增長點,為(wei) 加快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二)基本原則
原創引領與(yu) 需求驅動相結合。強化區塊鏈理論研究和自主可控技術創新,推動部署社會(hui) 影響大、預期效果明顯的應用場景,進一步打通創新鏈、應用鏈、價(jia) 值鏈。
係統布局與(yu) 動態調整相結合。圍繞區塊鏈基礎理論、關(guan) 鍵技術、產(chan) 業(ye) 發展、要素配套等方麵進行係統布局,適時調整發展戰略、工作重點及計劃安排。
即期投入與(yu) 持續支持相結合。統籌把握區塊鏈發展規律與(yu) 階段需求,按照長短結合的思路,建立健全差異化的財政政策機製,打造區塊鏈創新發展的良好生態。
(三)主要目標
到2022年,把北京初步建設成為(wei) 具有影響力的區塊鏈科技創新高地、應用示範高地、產(chan) 業(ye) 發展高地、創新人才高地,率先形成區塊鏈賦能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北京方案”,建立區塊鏈科技創新與(yu) 產(chan) 業(ye) 發展融合互動的新體(ti) 係,為(wei) 北京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新動能新活力。
二、重點任務
(一)創新引領,打造區塊鏈理論與(yu) 技術平台
1.強化區塊鏈基礎研究和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聚焦區塊鏈前沿基礎理論,支持在密碼學、高性能計算、可信芯片、眾(zhong) 智科學等重點領域開展研究,突破區塊鏈共性理論問題。圍繞區塊鏈高性能、安全性、隱私保護、可擴展性、數據真實性等方向,研究網絡模型、共識機製、分布式存儲(chu) 、零知識證明、安全多方計算、跨鏈協議、智能合約、鏈上鏈下協同、監管科技等技術,形成成熟完善、可持續迭代的技術架構體(ti) 係。(牽頭單位:市科委,配合單位:中關(guan) 村管委會(hui) 、海澱區政府)
2.構建區塊鏈底層開源技術平台與(yu) 生態。鼓勵科研機構、高等學校和企業(ye) 立足區塊鏈關(guan) 鍵核心技術成果,建設自主可控的底層開源技術平台,探索開發基於(yu) 區塊鏈的可信芯片、智能服務器及操作係統,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區塊鏈開源社區,構建創新活躍的區塊鏈開源生態。(牽頭單位:市科委、海澱區政府,配合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3.打造基於(yu) 區塊鏈的可信信息基礎設施體(ti) 係。完善市區兩(liang) 級目錄區塊鏈體(ti) 係,開展共性應用基礎設施建設,形成可信區塊鏈服務支撐平台,初步建成統一數字身份平台、統一政務數據共享平台、統一社會(hui) 信用平台、統一跨鏈交互平台,提供共性、安全的區塊鏈基礎支撐能力,降低技術使用成本和應用開發門檻。與(yu) 北京政務雲(yun) 、大數據平台等信息設施結合,逐步形成支撐數字經濟和數字社會(hui) 發展的可信信息基礎設施體(ti) 係。(牽頭單位:市科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4.推進區塊鏈標準體(ti) 係建設。鼓勵科研機構、高等學校和企業(ye) 發起或參與(yu) 區塊鏈國際、國家和行業(ye) 標準製修訂工作,加快研製麵向核心技術的基礎性、關(guan) 鍵性和安全類標準,提升國際話語權和規則製定權。(牽頭單位:市科委、海澱區政府,配合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中關(guan) 村管委會(hui) )
5.建設國際一流的區塊鏈新型研發機構。整合科研機構、高等學校和企業(ye) 力量,成立北京區塊鏈研究院,納入本市新型研發機構體(ti) 係;加快在區塊鏈理論、方法、工具、係統等方麵取得變革性、顛覆性突破,產(chan) 出一批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原創性理論成果和關(guan) 鍵技術。(牽頭單位:市科委,配合單位:海澱區政府)
(二)需求帶動,建設落地一批多領域應用場景
6.推動政務服務“數據共享,業(ye) 務協同”。推進基於(yu) 區塊鏈的政務服務共性基礎設施建設,助力政務數據跨部門、跨區域可信共享,提高業(ye) 務協同辦理效率。率先聚焦不動產(chan) 登記、京津冀“一網通辦”、財稅領域統一電子票據等場景開展示範應用,減環節、減材料、減跑動、減時限,提升企業(ye) 和群眾(zhong) 的獲得感。(牽頭單位:市政務服務局,配合單位:市財政局、北京市稅務局等)
7.促進金融服務“多方互信,降本增效”。圍繞傳(chuan) 統金融服務信息校驗複雜、成本高、流程長等痛點,推動在供應鏈金融、資產(chan) 證券化、跨境支付、貿易融資、智能監管等領域落地一批應用場景,支持相關(guan) 項目申報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監管沙箱),促進政府、市場、機構之間多方互信和高效協同,提升金融服務效能。(牽頭單位:市金融監管局,配合單位:中關(guan) 村管委會(hui) 等)
8.加快信用信息“可信采集,可信共享”。基於(yu) 全市信用信息平台,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社會(hui) 信用監管,提供公共信用服務。創新政府與(yu) 社會(hui) 信用數據的采集融合、信息共享、監測評價(jia) 和自主應用,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在醫療、家政、招聘等領域形成基於(yu) 區塊鏈的信用應用創新示範模式。(牽頭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9.賦能城市管理“可信互聯,精細治理”。探索區塊鏈技術在城市交通、電力、水利、信息等基礎設施建設中的應用,在公眾(zhong) 綠色出行碳普惠示範、城市水資源可信監測等方麵調動多方主體(ti) 積極參與(yu) ,推動城市數據的可信融通共享,促進城市資源的高效管理和有效配置,提升城市管理數字化、智能化、精細化水平。(牽頭單位:市城市管理委、市交通委、市水務局)
10.推進公共安全“全程可查,流程可溯”。麵向食品、危險廢物、應急裝備物資、救援資金等重點管理對象,推動區塊鏈技術在行政執法、數據存證和追溯管理等場景中的應用,強化安全風險分析評估和預警能力,增強政府部門存證、監管、執法、追責的透明度和便利性,提高數字社會(hui) 公共安全管理水平。(牽頭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市生態環境局、市應急局、市公安局)
11.助力衛生健康“可信共享,存證溯源”。圍繞數據安全、過程可靠、監管合規的醫療衛生管理體(ti) 係建設需求,探索打造區塊鏈技術應用場景;基於(yu) 區塊鏈技術數據共享、信息透明、智能可信等特點,探索其在醫療監管、疫苗管理、醫療廢物管理及其他業(ye) 務場景中的應用。(牽頭單位:市衛生健康委)
12.推動電商交易“高效透明,過程可溯”。推動區塊鏈技術在商貿流通領域的應用,麵向數字貿易、跨境貿易、在線零售等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業(ye) 務場景,提高交易主體(ti) 、交易內(nei) 容的可信度,提高交易過程的透明度、可溯性和安全性,提高交易效率,助力優(you) 化消費新供給。(牽頭單位:市商務局、海澱區政府等)
(三)集聚發展,培育融合聯動的區塊鏈產(chan) 業(ye)
13.培育區塊鏈創新企業(ye) 集群。圍繞構建區塊鏈一體(ti) 化產(chan) 業(ye) 鏈體(ti) 係,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型領軍(jun) 企業(ye) ,培育一批獨角獸(shou) 企業(ye) 和高成長性特色企業(ye) ,為(wei) 中小型創新企業(ye) 提供應用場景支持,促進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協同發展。積極對接國家有關(guan) 部門和中央企業(ye) ,推動其所屬區塊鏈研發機構落地北京。(牽頭單位:海澱區政府、中關(guan) 村管委會(hui) 、市科委,配合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朝陽區政府、通州區政府)
14.打造區塊鏈創新創業(ye) 服務平台。支持科研機構、高等學校和企業(ye) 共建聯合實驗室、技術轉移中心等區塊鏈協同創新平台,以成果轉讓、許可使用、作價(jia) 入股等方式推進科技成果落地轉化。支持區塊鏈創新創業(ye) 孵化載體(ti) 建設,舉(ju) 辦技術和產(chan) 業(ye) 創新競賽,激發創新創業(ye) 活力。(牽頭單位:海澱區政府、中關(guan) 村管委會(hui) ,配合單位:市科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朝陽區政府、通州區政府)
15.建設區塊鏈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基地。重點在海澱區、朝陽區、通州區等建設各具特色和優(you) 勢的區塊鏈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基地,引進一批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區塊鏈企業(ye) ,健全完善配套服務體(ti) 係,在辦公用房租金補貼、研發經費補助、人才引進等方麵積極給予支持。(牽頭單位:市科委,配合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中關(guan) 村管委會(hui) 、海澱區政府、朝陽區政府、通州區政府)
16.設立區塊鏈產(chan) 業(ye) 投資基金。在本市科技創新母基金下設立區塊鏈產(chan) 業(ye) 投資專(zhuan) 項子基金,統籌政府投入和社會(hui) 資本,積極支持區塊鏈創新項目做大做強。建立區塊鏈企業(ye) 對接資本市場服務機製,鼓勵優(you) 勢企業(ye) 上市融資。(牽頭單位:市科委、海澱區政府,配合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金融監管局、中關(guan) 村管委會(hui) 、朝陽區政府、通州區政府)
17.推進區塊鏈產(chan) 業(ye) 聯盟建設。圍繞技術、應用和產(chan) 業(ye) 發展推進區塊鏈產(chan) 業(ye) 聯盟建設,吸引政、產(chan) 、學、研、資、用等多方主體(ti) 加入,在區塊鏈技術、成果、應用、標準、培訓、評測等方麵開展交流合作,構建協同創新、互利共贏的產(chan) 業(ye) 生態。(牽頭單位:中關(guan) 村管委會(hui) 、海澱區政府,配合單位:市科委、朝陽區政府、通州區政府)
(四)要素保障,建設領先的區塊鏈人才梯隊
18.引進區塊鏈全球頂尖專(zhuan) 業(ye) 人才。實施專(zhuan) 項引才行動,大力支持引進區塊鏈關(guan) 鍵核心技術領域急需緊缺的海內(nei) 外人才及創新創業(ye) 團隊。在高聚工程、北京學者等人才計劃中,加大對區塊鏈人才的引進、培育和支持力度,為(wei) 符合條件的人才提供便利條件。(牽頭單位:市人才局,配合單位:中關(guan) 村管委會(hui) )
19.培養(yang) 區塊鏈高水平創新人才。充分發揮高等學校學科專(zhuan) 業(ye) 優(you) 勢,鼓勵其加強與(yu) 科研機構、企業(ye) 協同合作,依托科研項目及實驗室建設,深入推進學科交叉融合,完善高層次人才培養(yang) 方案,開展研究生教育改革試點,促進區塊鏈科研創新和人才培養(yang) 有機融合,培養(yang) 一批高水平複合型創新人才。(牽頭單位:市教委)
20.建立區塊鏈人才培訓體(ti) 係。鼓勵區塊鏈企業(ye) 創辦企業(ye) 大學,加快培養(yang) 區塊鏈係統架構師、開發工程師、測試工程師等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在全市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知識更新工程、高精尖產(chan) 業(ye) 技能提升培訓中,重點開展區塊鏈相關(guan) 培訓。將區塊鏈培訓納入幹部教育培訓體(ti) 係,建設高素質專(zhuan) 業(ye) 化幹部隊伍。(牽頭單位:市委組織部、市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局,配合單位:市科委)
三、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成立由市領導牽頭的區塊鏈工作推進小組,協調解決(jue) 區塊鏈技術和產(chan) 業(ye) 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工作推進小組下設辦公室,成立工作專(zhuan) 班,推動行動計劃的落地實施。整合領域專(zhuan) 家資源,建立“委辦局+專(zhuan) 家組”的“1+1”工作機製,開展技術谘詢、方案論證、過程指導等工作。(牽頭單位:市科委)
(二)強化資金支持
聚焦前沿基礎理論、自主可控核心技術等原始創新和底層開源技術平台、可信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圍繞區塊鏈應用示範研究、創新孵化平台建設、專(zhuan) 業(ye) 人才引進及人才培養(yang) 、培訓,市區兩(liang) 級財政加大支持力度,堅持長短期投入相結合,鼓勵創新主體(ti) 積極參與(yu) 產(chan) 業(ye) 基地建設,為(wei) 區塊鏈技術和產(chan) 業(ye) 發展提供有力保障。(牽頭單位:市財政局、市科委,配合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中關(guan) 村管委會(hui) 、朝陽區政府、海澱區政府、通州區政府)
(三)完善監管機製
按照包容審慎的監管原則,探索製定區塊鏈技術與(yu) 應用管理相關(guan) 政策規章,研究完善區塊鏈風險管理機製。加大對代幣發行融資活動的監管力度,保護投資者權益,防範係統性風險。在區塊鏈技術研發、應用中加強數據監管,依法保護個(ge) 人和商業(ye) 信息。(牽頭單位:市科委,配合單位:市司法局)
(四)營造良好氛圍
加強區塊鏈應用示範工程的推廣推介,普及區塊鏈基礎知識。大力宣傳(chuan) 區塊鏈領域的先進典型,營造區塊鏈技術和產(chan) 業(ye) 發展的良好輿論環境。(牽頭單位:市科委、海澱區政府)
最新政策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公安部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 商務部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老舊營運貨車報廢更新工作的通知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於印發《農村客貨郵運營服務指南(試行)》的通知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於全麵推廣應用道路運輸電子證照的通知
-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麵綠色轉型的意見
- 交通運輸部 財政部關於實施老舊營運貨車報廢更新的通知
- 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印發《北京市加快國四排放標準營運柴油貨車淘汰促進更新輕型新能源貨車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
- 中國人民銀行 金融監管總局 中國證監會 國家外匯局 天津市人民政府關於金融支持天津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印發 《關於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若幹措施》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