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規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政策法規 > 地方及其他 > 正文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建設工作的通知

發布時間:2020-06-16 09:54:30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辦公廳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農(nong) 產(chan) 品倉(cang) 儲(chu) 保鮮冷鏈設施建設工作的通知

農(nong) 辦市[2020]8號

河北、山西、遼寧、山東(dong) 、湖北、湖南、廣西、海南、四川、重慶、貴州、雲(yun) 南、陝西、甘肅、寧夏、新疆省(自治區、直轄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

為(wei) 貫徹落實《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關(guan) 於(yu) 加快農(nong) 產(chan) 品倉(cang) 儲(chu) 保鮮冷鏈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農(nong) 市發〔2020〕2號),進一步推進農(nong) 產(chan) 品倉(cang) 儲(chu) 保鮮冷鏈設施建設工作,規範過程管理,加大政策支持,注重監督管理,優(you) 化指導服務,最大限度發揮政策效益,現就有關(guan) 事項通知如下。

一、統籌推進設施建設

(一)切實做好實施方案。省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要準確摸清基層實情,認真編製實施方案,進一步聚焦鮮活農(nong) 產(chan) 品主產(chan) 區、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優(you) 勢區和貧困地區,鼓勵在產(chan) 業(ye) 重點縣(市、區)整縣推進,滿足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建設需要,要將設施建設與(yu) 信息自動化采集同步部署、同步推進。項目實施縣(市、區)根據本地實際製定實施方案,明確重點產(chan) 業(ye) 、實施區域、操作程序、進度安排、組織管理等重點內(nei) 容。省級實施方案務必於(yu) 6月30日前,縣級實施方案經省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審定後於(yu) 7月15日前,由省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上傳(chuan) 至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農(nong) 業(ye) 轉移支付項目管理係統和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重點農(nong) 產(chan) 品信息平台農(nong) 產(chan) 品倉(cang) 儲(chu) 保鮮冷鏈信息係統。

(二)積極開展政策宣貫。各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要充分利用報刊、廣播、電視等傳(chuan) 統宣傳(chuan) 途徑,靈活運用新媒體(ti) 、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全方位、多角度、立體(ti) 化地宣傳(chuan) 農(nong) 產(chan) 品倉(cang) 儲(chu) 保鮮冷鏈設施建設工作,提升政策知曉率,營造積極開展設施建設的社會(hui) 氛圍。通過舉(ju) 辦培訓、開展宣講、編寫(xie) 實用手冊(ce) 和明白紙等多種方式,向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講解政策要點,調動參與(yu) 建設的積極性。

(三)盡快啟動申報審核工作。農(nong) 產(chan) 品倉(cang) 儲(chu) 保鮮冷鏈設施建設申報係統將於(yu) 6月15日正式上線運行,省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應結合實際確定本省統一申報開始日期。縣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在申報工作正式啟動10個(ge) 工作日前,向社會(hui) 公布申報起止時間、方式內(nei) 容等相關(guan) 事宜,指導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下載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直報係統APP或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重點農(nong) 產(chan) 品市場信息平台農(nong) 產(chan) 品倉(cang) 儲(chu) 保鮮冷鏈信息係統APP,及時準確開展申報工作。縣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應及時開展審核,反饋審核結果,公示通過審核的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及建設內(nei) 容等信息。原則上7月31日前完成設施建設申報,8月10日前完成設施建設審核公示。

二、加強建設過程管理

(四)全程公開建設信息。加強縣級農(nong) 產(chan) 品倉(cang) 儲(chu) 保鮮冷鏈設施建設信息公開,綜合運用宣傳(chuan) 掛圖、報紙雜誌、廣播電視、互聯網等方式,以及村務公開、益農(nong) 信息社等多種渠道,公開縣域內(nei) 補貼受益對象、設施驗收結果、補貼資金、谘詢投訴舉(ju) 報電話等各類信息,接受社會(hui) 監督,確保設施建設公平、公正、公開。

(五)加大技術服務力度。省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要根據我部製定的《農(nong) 產(chan) 品倉(cang) 儲(chu) 保鮮冷鏈設施建設參考技術方案(試行)》《農(nong) 產(chan) 品倉(cang) 儲(chu) 保鮮冷鏈信息采集服務工作規範(試行)》,編製本地化倉(cang) 儲(chu) 保鮮冷鏈設施技術方案和信息采集方案。各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要強化日常技術服務,有條件的可建立專(zhuan) 家服務團隊,開展遠程或現場指導,幫助實施主體(ti) 掌握技術,解決(jue) 難題,確保設施當年建成、當年使用、當年見效和實現信息自動采集傳(chuan) 輸。

(六)加快建設驗收辦理。各地在受理建設主體(ti) 驗收申請後,應盡快組織對設施建設的規範性、與(yu) 申報內(nei) 容的一致性、與(yu) 技術方案的符合性等開展驗收工作,鼓勵有條件的縣委托第三方評估機構開展驗收,並於(yu) 15個(ge) 工作日(不含公示時間)內(nei) 完成驗收工作。對不符合驗收要求的設施,及時通知建設主體(ti) 進行整改。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七)統籌用好支持資金。用好中央和地方財政專(zhuan) 項支持資金,集中支持設施建設。鼓勵貧困地區創新扶貧資金投入方式,探索扶貧資金支持形成的項目資產(chan) 折股量化形式,支持帶貧主體(ti) 開展農(nong) 產(chan) 品倉(cang) 儲(chu) 保鮮冷鏈設施建設。推進省級農(nong) 業(ye) 信貸擔保公司和相關(guan) 金融機構對符合條件的農(nong) 產(chan) 品倉(cang) 儲(chu) 保鮮冷鏈設施建設給予信貸支持。鼓勵各級政府拓寬資金渠道加大支持力度,對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農(nong) 產(chan) 品倉(cang) 儲(chu) 保鮮冷鏈設施建設貸款給予適當的貼息支持。

(八)主動爭(zheng) 取地方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各地要按照“資金跟著項目走”的原則,充分利用好地方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政策工具,支持加快農(nong) 產(chan) 品倉(cang) 儲(chu) 保鮮冷鏈設施建設。省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要加強與(yu) 發展改革、財政等部門的溝通,積極謀劃能夠實現融資受益自平衡的項目,增加地方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投入,支持農(nong) 產(chan) 品倉(cang) 儲(chu) 保鮮冷鏈設施建設,積極協調金融機構為(wei) 地方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支持的建設主體(ti) 提供配套信貸支持。創新農(nong) 產(chan) 品倉(cang) 儲(chu) 保鮮冷鏈設施地方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的投入方式,統籌使用專(zhuan) 項債(zhai) 與(yu) 財政資金,加快建立完善農(nong) 產(chan) 品倉(cang) 儲(chu) 保鮮冷鏈物流體(ti) 係。

(九)落實用電用地政策。省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要主動協調發展改革、自然資源等部門,落實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部署,盡快出台本地區落實農(nong) 產(chan) 品倉(cang) 儲(chu) 保鮮冷鏈設施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用電價(jia) 格優(you) 惠政策、用地納入設施農(nong) 業(ye) 用地管理的具體(ti) 意見。各地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要加強與(yu) 當地電力部門的溝通,在供電基礎設施建設方麵給予支持。

四、強化風險防控機製

(十)落實風險防控責任。建立健全政府領導下的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聯合監管機製,落實省級及以下部門指導監督責任。各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要逐項工作、逐一環節梳理查找風險點,有針對性地製定防控舉(ju) 措。項目實施縣(市、區)應選配責任心強、業(ye) 務素質高、作風優(you) 良的幹部,組建工作專(zhuan) 班,明確職責分工,完善規章製度,強化內(nei) 部人員的廉政教育和業(ye) 務培訓,提升政策實施和風險防控能力。

(十一)切實加強監督管理。加強農(nong) 產(chan) 品倉(cang) 儲(chu) 保鮮冷鏈設施建設主體(ti) 申請行為(wei) 的信用管理,實行建設申請材料真實性、完整性和有效性的自主承諾,一旦發生問題,取消資金支持,情節嚴(yan) 重的,不再安排承擔其他農(nong) 業(ye) 項目。堅決(jue) 查處倒賣補助指標、套取補助資金、搭車收費等嚴(yan) 重違規違法行為(wei) ,對發生問題的要嚴(yan) 格查明情況,按規定抄送所在地紀檢監察部門,情節嚴(yan) 重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guan) 處理,所在省(區、市)核減或取消項目資金。

附件:農(nong) 產(chan) 品倉(cang) 儲(chu) 保鮮冷鏈信息采集服務工作規範(試行)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辦公廳

2020年6月9日

附件

農(nong) 產(chan) 品倉(cang) 儲(chu) 保鮮冷鏈信息采集服務工作規範(試行)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wei) 貫徹落實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實施好農(nong) 產(chan) 品倉(cang) 儲(chu) 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工程,更好地開展農(nong) 產(chan) 品倉(cang) 儲(chu) 保鮮冷鏈信息采集服務(以下簡稱“信息采集服務”)工作,製定本規範。

第二條 本規範適用於(yu) 獲得農(nong) 產(chan) 品倉(cang) 儲(chu) 保鮮冷鏈設施建設支持的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開展信息采集服務的有關(guan) 工作,鼓勵其他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自願參與(yu) 。

第三條 信息采集服務工作推行信息化管理。在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重點農(nong) 產(chan) 品市場信息平台上建立農(nong) 產(chan) 品倉(cang) 儲(chu) 保鮮冷鏈信息係統,結合《農(nong) 產(chan) 品倉(cang) 儲(chu) 保鮮冷鏈設施建設參考技術方案》,構建自動采集為(wei) 主、手工填報為(wei) 輔的信息采集服務體(ti) 係,實時采集農(nong) 產(chan) 品產(chan) 地市場信息,向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提供信息服務。

第四條 信息采集服務工作以“共建共享、上下互動、服務增值、多方受益”為(wei) 原則,以提升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自我管理能力,輔助省市縣級政府部門監督、管理、決(jue) 策為(wei) 目標,建立“雙向聯動”的長效運營機製。

第五條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統籌推進信息采集服務工作,負責製定信息的采集、管理、處理、發布等工作製度和標準。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市場與(yu) 信息化司負責農(nong) 產(chan) 品倉(cang) 儲(chu) 保鮮冷鏈信息係統運維管理和農(nong) 產(chan) 品產(chan) 地市場信息的分析研究。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農(nong) 產(chan) 品冷鏈物流標準化委員會(hui) 為(wei) 信息采集服務提供決(jue) 策谘詢及技術支持,並適時開展相關(guan) 技術培訓,提高管理和服務水平。

省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統籌轄區內(nei) 信息采集服務工作,負責製定本地化的信息采集規範、技術方案等工作。地市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負責督促指導推進各縣(市)信息采集服務工作。縣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負責信息采集服務工作的日常指導、管理維護等工作。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負責信息上報工作,包括信息自動采集傳(chuan) 輸設備的購置、管護和更新等。

第二章 信息采集點選擇與(yu) 建設

第六條 信息采集點依托建設農(nong) 產(chan) 品倉(cang) 儲(chu) 保鮮冷鏈設施的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選擇具有一定建設規模、運營規範、積極性高的家庭農(nong) 場、農(nong) 民合作社等市場主體(ti) ,確保信息采集、電子商務、服務指導等發揮實效。

第七條 信息采集點要充分利用現有設施和條件,補充相關(guan) 設施設備,避免重複建設。

第八條 信息采集點要在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重點農(nong) 產(chan) 品市場信息平台農(nong) 產(chan) 品倉(cang) 儲(chu) 保鮮冷鏈信息係統登記注冊(ce) ,納入統一管理,並享受信息服務。

第九條 信息采集點要具有采集設備、傳(chuan) 輸網絡和持續運營能力,使用符合入網要求的設施設備開展數據采集,能夠穩定供電,確保信息傳(chuan) 輸安全、規範。

第十條 每個(ge) 信息采集點,應至少配備1台倉(cang) 儲(chu) 設施環境信息采集設備(多通道采集儀(yi) ),1台滿足需求、具有信息自動采集和數據傳(chuan) 輸功能的稱重設備(電子秤/電子地磅)。對於(yu) 規模較大的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可根據實際需要自行配備多台信息采集設施設備。信息采集設施設備應符合《農(nong) 產(chan) 品倉(cang) 儲(chu) 保鮮冷鏈設施建設參考技術方案》的要求。

第十一條 信息采集點應具有寬帶網絡,信息采集設施設備能夠通過互聯網傳(chuan) 輸相關(guan) 信息;也可通過蜂窩數據網絡(4G/5G)傳(chuan) 輸信息,網絡應保證持續穩定連接。

第十二條 信息采集點要開展規範化運營管理,具有持續運營能力,能夠保證數據持續采集,對信息采集設施設備定期維護。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可委托合格服務商進行信息采集設施設備的安裝、調試和維護服務。

第三章 信息采集內(nei) 容和方式

第十三條 信息采集內(nei) 容包括農(nong) 產(chan) 品產(chan) 地流通信息和貯藏環境信息。

第十四條 農(nong) 產(chan) 品產(chan) 地流通信息包括產(chan) 地、品類、重量、價(jia) 格和流向等。

第十五條 農(nong) 產(chan) 品貯藏環境信息包括農(nong) 產(chan) 品倉(cang) 儲(chu) 保鮮冷鏈設施的溫度、濕度、氣體(ti) 濃度等。

第十六條 信息采集采取自動傳(chuan) 輸為(wei) 主、手工填報為(wei) 輔的方式。農(nong) 產(chan) 品市場流通信息通過稱量設備獲取,自動傳(chuan) 輸農(nong) 產(chan) 品產(chan) 地、品類、重量、價(jia) 格、流向等信息。已配備稱量設備的采集點,稱量設備如不具有信息采集和數據傳(chuan) 輸功能,應安裝符合要求的信息采集傳(chuan) 輸設備。新購置的稱量設備應具備通信功能。貯藏環境信息通過多通道數據采集儀(yi) 自動采集傳(chuan) 輸。信息采集點應保證準確持續傳(chuan) 輸各類信息。

第四章 信息分析與(yu) 服務

第十七條 部省市縣各級部門可對不同口徑的農(nong) 產(chan) 品市場分析進行統計監測和預警信息發布。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可分析研究全國農(nong) 產(chan) 品產(chan) 地市場信息,省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可分析研究所轄區域內(nei) 農(nong) 產(chan) 品產(chan) 地市場信息,地市級、縣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可分析研究所轄區域內(nei) 匯總的農(nong) 產(chan) 品產(chan) 地市場信息,未經許可不得將個(ge) 人信息向外發布。

第十八條 準確持續報送信息的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可自願選擇信息服務,主要依托手機APP獲取。鼓勵各地創新服務方式,推動將益農(nong) 信息社與(yu) 倉(cang) 儲(chu) 保鮮冷鏈設施相結合。

第十九條 信息服務包括管理、政策、市場、科技、電商、品牌、金融七大類服務,可根據市場需求對服務功能進行拓展。

管理服務包括倉(cang) 儲(chu) 保鮮冷鏈設施的農(nong) 產(chan) 品出入庫管理、貨品信息管理、設施儲(chu) 能供需對接、設施經營成本管理等,為(wei) 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提供智能化管理係統服務,提升科學經營管理能力。

政策服務包括國家、省、市、縣各級政府部門三農(nong) 相關(guan) 政策的通知公告,優(you) 先推送所在地的項目申報信息、產(chan) 業(ye) 政策信息,幫助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及時了解政策動態。

市場服務包括主要農(nong) 產(chan) 品市場行情、價(jia) 格走勢分析、供需分析、風險預警等,為(wei) 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銷售農(nong) 產(chan) 品提供決(jue) 策參考,提升產(chan) 銷對接效率。

科技服務包括國內(nei) 外先進科技成果信息發布、權威專(zhuan) 家谘詢、在線培訓等,為(wei) 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提供隨時隨地的技術指導,加快科技應用與(yu) 推廣。

電商服務包括平台銷售、開店入駐、產(chan) 品營銷、供求發布等,為(wei) 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提供快速直接麵向消費者的平台,拓寬農(nong) 產(chan) 品產(chan) 銷對接渠道。

品牌服務包括品牌塑造、營銷推介、價(jia) 值評估等,為(wei) 農(nong) 產(chan) 品提供品牌培育與(yu) 市場營銷指導,提高產(chan) 品附加值。

金融服務包括農(nong) 業(ye) 保險、貸款、金融擔保等,為(wei) 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提供資金保障,增強農(nong) 業(ye) 抗風險能力。

第二十條 鼓勵各地在不影響現有服務質量的前提下,不斷豐(feng) 富服務內(nei) 容,拓展服務渠道。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一條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市場與(yu) 信息化司負責對信息采集服務進行監督,采取日常監督或專(zhuan) 項監督的方式實施,並公布監督投訴谘詢方式,便於(yu) 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對產(chan) 品及服務機構違規行為(wei) 投訴舉(ju) 報。

第二十二條 本規範自2020年7月1日起施行,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市場與(yu) 信息化司對本規範負有最終解釋權和修改權。

附件: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