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dong) 省政府近期印發《廣東(dong) 省綜合交通運輸體(ti) 係發展“十二五”規劃》,擬定“十二五”時期安排交通運輸重點建設項目189項,總投資約19838億(yi) 元,“十二五”時期計劃完成投資約10671億(yi) 元。
城市軌道交通和城際軌道交通是其中的重要內(nei) 容。未來廣東(dong) 將重點加快廣州、深圳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建設,使兩(liang) 大中心城市能基本形成通達性強、服務水平較高的城市軌道交通網絡。
2萬(wan) 億(yi) 投資
按照規劃,到2015年,全省軌道交通營運裏程將達4000多公裏;3年後廣東(dong) 高速公路通車裏程計劃將達到6500公裏,且今後每年將建設5000公裏農(nong) 村公路。
在城際軌道方麵,《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cong) 廣鐵集團獲悉,目前國內(nei) 最大的城際軌道交通項目——珠三角城際軌道交通網絡建設正全麵提速,除已建成2條線路外,9條線路在抓緊建設或近期開建。其中廣清線、廣佛環線佛山西站至廣州南站段、穗莞深線新塘至洪梅段、佛莞線、穗莞深線新塘至白雲(yun) 機場段、珠海市區至珠海機場城際將於(yu) 近期開工。
在廣東(dong) 省社科院珠江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成建三看來,雖然總投資近2萬(wan) 億(yi) ,但這是所有項目的投資總數,五年間投資1萬(wan) 億(yi) ,平均下來一年2000億(yi) 左右,是比較合理的。但對廣東(dong) 來說,大規模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仍需要解決(jue) 很多問題。
成建三說,目前珠三角的高速公路網已十分密集,廣東(dong) 應該引導軌道交通等基礎設施向珠三角以外的地方擴散,大量建設資金集中在珠三角,會(hui) 使得該地區的各種資源密集度越來越大,從(cong) 而拉大珠三角和非珠三角的差距。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高級工程師孔令斌告訴記者,目前中國城市尤其是大城市聚集了大量的經濟、人口等方麵的資源,但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嚴(yan) 重滯後,對城市群而言,要將原來以公路為(wei) 主的交通轉到以軌道交通為(wei) 主的交通上來,否則將來城市群內(nei) 部的集約發展就會(hui) 成為(wei) 問題。
“以地養(yang) 路”
海量的交通基礎建設,錢從(cong) 何處來?目前包括廣東(dong) 在內(nei) 的很多地方,都在大力鼓勵民營和社會(hui) 資本進入交通運輸領域,但軌交等基礎設施回報率低,對民資吸引程度有限。
特別是,在大規模城際軌道建設方麵,目前除幹線鐵路及延伸線外,全國新上區域性地方城際鐵路,鐵道部原則上都不再投資,改由省一級主導其融資、建設及商業(ye) 運營。為(wei) 解決(jue) 建設資金問題,有些地方開始通過盤活鐵路周邊的土地資源,實現“以地養(yang) 路”。
年初廣東(dong) 印發的《關(guan) 於(yu) 完善珠三角城際軌道交通沿線土地綜合開發機製意見》就提出,按照珠三角區域一體(ti) 化發展的要求,采取公交導向型(TOD)開發模式推進土地綜合開發,打造一批“城市綜合體(ti) ”。在收益方麵,土地綜合開發的淨收益按補虧(kui) 責任由各有關(guan) 方共享,並應首先用於(yu) 彌補城際軌道交通項目建設及運營的資金缺口,支持珠三角城際軌道交通可持續發展。
這一方式被稱為(wei) “以地養(yang) 路”,也即利用鐵路周邊的土地開發作為(wei) 回報,來激勵地方城際鐵路的建設。開發範圍是以城際軌道站場為(wei) 中心、半徑800米左右用地為(wei) 基礎,結合相關(guan) 情況劃定規劃範圍。
為(wei) 了進一步明確城軌所設地市的責任,廣東(dong) 省近期印發的《珠三角城際軌道站場TOD綜合開發規劃技術指引(試行)》明確,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城際軌道站場所在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是單個(ge) 站場TOD綜合開發規劃編製工作的責任主體(ti) ,負責規劃編製的組織、論證及經費安排等工作。
最新政策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公安部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 商務部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老舊營運貨車報廢更新工作的通知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於印發《農村客貨郵運營服務指南(試行)》的通知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於全麵推廣應用道路運輸電子證照的通知
-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麵綠色轉型的意見
- 交通運輸部 財政部關於實施老舊營運貨車報廢更新的通知
- 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印發《北京市加快國四排放標準營運柴油貨車淘汰促進更新輕型新能源貨車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
- 中國人民銀行 金融監管總局 中國證監會 國家外匯局 天津市人民政府關於金融支持天津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印發 《關於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若幹措施》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