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联系方式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聯合會(hui) 快訊 > 統計信息 > 正文

上遊需求溫和複蘇 物流助力經濟暢通循環——2023年1-6月份物流運行分析

發布時間:2023-07-28 09:00:00 科技信息部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华体会登录界面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

2023年上半年,隨著社會(hui) 經濟全麵恢複常態化運行,物流需求整體(ti) 呈現溫和複蘇。二季度上遊產(chan) 銷有所恢複,社會(hui) 去庫存持續優(you) 化,物流服務供給充足能力提升,供應鏈各環節循環逐步暢通,社會(hui) 物流成本穩中有降。

一、物流運行保持恢複態勢,需求結構分化依舊

上半年,全國社會(hui) 物流總額160.6萬(wan) 億(yi) 元,按可比價(jia) 格計算,同比增長4.8%,比1-5月提高0.3個(ge) 百分點,二季度環比提高1.6個(ge) 百分點,年內(nei) 物流需求累計增長整體(ti) 呈回升態勢。綜合來看,供應鏈上下遊向常態化運行軌道回歸,物流運行整體(ti) 呈企穩趨好的發展狀態。從(cong) 物流需求結構來看,工業(ye) 品物流、農(nong) 產(chan) 品物流增速總體(ti) 平穩,為(wei) 社會(hui) 物流總額恢複提供了有力支撐;民生消費物流實現較快增長,對社會(hui) 物流總額增長的拉動明顯增強。與(yu) 上年同期相比,民生消費、進口、再生資源等領域物流貢獻率有所提升,合計貢獻率近三成,拉動社會(hui) 物流總額增長1.4個(ge) 百分點。從(cong) 不同領域看,結構分化趨勢顯現,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工業(ye) 領域結構優(you) 化,物流需求升級動力明顯。

上半年,工業(ye) 生產(chan) 持續恢複,工業(ye) 品物流總額同比增長3.8%,分別較1-5月份和一季度加快0.2和0.8個(ge) 百分點。從(cong) 月度看,二季度各月累計同比分別增長3.6%、3.6%、3.8%,呈總體(ti) 回升態勢,其中超過六成行業(ye) 物流總額實現增長,顯示工業(ye) 物流整體(ti) 回穩的態勢較為(wei) 穩固。工業(ye) 品物流結構持續優(you) 化,新動能不斷積聚,創新發展動能成為(wei) 重要增長動力。上半年,裝備製造業(ye) 物流總額同比增長6.5%,占比較上年同期提高1.4個(ge) 百分點。航空製造、智能設備、新能源和半導體(ti) 專(zhuan) 用設備等領域物流總額增速均超過20%,高技術製造帶動物流需求增長的引擎作用繼續顯現。

二是民生消費物流恢複較快,多場景多領域同步改善。

上半年,單位與(yu) 居民物品物流總額同比增長10.0%,增速比一季度提高4.1個(ge) 百分點。二季度各類消費場景持續恢複,相關(guan) 物流需求呈較快增長。一是線上線下消費物流同步回升,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0.8%,增速比一季度加快3.5個(ge) 百分點,上半年實現快遞業(ye) 務量超過600億(yi) 件;便利店、百貨店等線下物流額增速均超過8%,零售消費和餐飲消費物流持續恢複。二是農(nong) 村電商等重點領域消費物流連續回升,6月份農(nong) 村電商物流業(ye) 務量指數為(wei) 128.4點,比上月上升3.3個(ge) 點。平台監測大數據顯示,“618”期間,農(nong) 村地區網絡零售額同比增速比全部網絡零售額高2.8個(ge) 百分點,農(nong) 村電商物流需求實現加速發展。

三是進口物流量增長韌性較強,結構呈現分化。

上半年進口物流總額8.6萬(wan) 億(yi) 元,按可比價(jia) 格計算,同比增長13.8%,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9個(ge) 百分點。我國進口實物物流規模整體(ti) 穩中有升,展現了較強的韌性。從(cong) 結構看,各領域進口量有所分化,農(nong) 產(chan) 品和大宗商品進口物流量持續增長,機電產(chan) 品等製造品有所回落。大宗商品方麵,上半年,能源、礦砂、糧食等大宗商品進口量同比增加17.1%;工業(ye) 製造品方麵,受到部分國家出口限製等因素影響,機床、集成電路等進口物流量均有下降。

二、經濟循環暢通有所改善,物流運行成本穩中有降

上半年,隨著上遊需求穩步恢複,物流供給同步增量提質,加之多部門出台物流政策保暢通、降成本相關(guan) 政策逐步顯效,經濟循環暢通有所改善,物流運行成本整體(ti) 有所回落。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物流運行成本小幅回落。上半年,社會(hui) 物流總費用8.6萬(wan) 億(yi) ,同比增長3.7%,增速低於(yu) 同期社會(hui) 物流總額、GDP增長水平。社會(hui) 物流總費用與(yu) GDP的比率為(wei) 14.5%,比今年一季度、2022年上半年回落0.1個(ge) 和0.3個(ge) 百分點。綜合來看,當前我國經濟增長進入動力轉換期,物流運行也隨之同步轉型。經濟增長由去年以工業(ye) 推動為(wei) 主,轉為(wei) 服務業(ye) 和工業(ye) 共同推動,單位GDP物流實物周轉量有所下降。同時裝備、高端製造物流占比持續提高,配套的產(chan) 業(ye) 、產(chan) 品供應鏈也逐步向精益一體(ti) 化物流轉變,產(chan) 業(ye) 組織協同能力和供應鏈韌性提升,產(chan) 業(ye) 組織協同能力和供應鏈韌性提升,物流運行效率相對良好,單位成本持續回落。

二是產(chan) 業(ye) 循環改善庫存周轉加快。從(cong) 社會(hui) 物流總費用構成變化來看,運輸費用占比比上年同期提高0.6個(ge) 百分點,保管費用下降0.5個(ge) 百分點,管理費用下降0.1個(ge) 百分點。顯示當前物流運行逐步“由靜轉動”,生產(chan) 、流通、消費等經濟循環逐步暢通。從(cong) 上遊數據來看,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存貨自2022年4月末持續回落,截至5月末存貨增速降至0.8%,結合工業(ye) 營業(ye) 收入回升幅度相對偏弱情況來看,而生產(chan) 未見明顯擴張同時庫存增速放緩,顯示多數工業(ye) 企業(ye) 或進入去庫存階段。從(cong) 物流數據來看,物流業(ye) 景氣指數、中國倉(cang) 儲(chu) 指數均顯示物流倉(cang) 儲(chu) 周轉速度加快,庫存水平持續回落。兩(liang) 項指數中反映的庫存周轉效率指數二季度以來均保持在擴張區間,且環比持續回升。同時平均、期末庫存指數均為(wei) 位於(yu) 50%以下,環比持續回落。綜合來看,經濟循環整體(ti) 趨於(yu) 改善,倉(cang) 儲(chu) 周轉效率提升,但行業(ye) 分化依然存在,消費、升級領域則流通周轉加快庫存水平較低,部分傳(chuan) 統製造領域庫存依然較高。

三是物流服務供給量質齊升。上半年,物流業(ye) 總收入達到6.3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5.3%,仍保持平穩較快增長。顯示隨著物流需求逐步恢複,物流服務供給持續增加,同時隨著產(chan) 業(ye) 結構升級、消費領域拓展,物流供給結構優(you) 化調整。從(cong) 結構看,運輸、快遞物流收入合計貢獻率超過八成,有效保障上下遊物流動態運轉。從(cong) 行業(ye) 景氣看,行業(ye) 整體(ti) 處於(yu) 較高景氣區間,上半年物流業(ye) 景氣指數平均為(wei) 51.2%,明顯高於(yu) 上年同期水平。二季度平均超過52%,比一季度提高2個(ge) 百分點。顯示物流業(ye) 務活動整體(ti) 較為(wei) 活躍,行業(ye) 景氣水平良好。從(cong) 重點企業(ye) 情況看,物流企業(ye) 經營規模保持較快的恢複性增長。上半年重點物流企業(ye) 物流業(ye) 務收入增速為(wei) 10.0%,年內(nei) 均保持較快增速。其中,供應鏈、快遞物流業(ye) 務收入增速超過18%,均高於(yu) 重點企業(ye) 平均水平,供應鏈一體(ti) 化、民生消費等領域業(ye) 務恢複較快,顯示物流企業(ye) 業(ye) 務發展與(yu) 上遊需求恢複基本同步。

四是重點領域物流基建投資加快。上半年,物流基礎設施網絡運行暢通,重點領域基建投資勢頭良好。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7.2%,其中,鐵路運輸業(ye) 投資增長20.5%,水利管理業(ye) 投資增長9.6%。上半年,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審批核準的基建投資項目91個(ge) ,總投資超700億(yi) 元,投向主要集中在能源、高技術、交通物流等行業(ye) 。圍繞重點領域和關(guan) 鍵環節,交通運輸部組織開展多項試點,山東(dong) “智慧港口建設”、江蘇“‘四好農(nong) 村路’高質量發展”等試點成效良好,發揮了示範帶動作用。圍繞“補短板”,商務部、國家郵政局多部門著力推進縣鄉(xiang) 村三級物流配送體(ti) 係建設,加強農(nong) 村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建設縣級寄遞物流公共配送中心和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上半年我國農(nong) 村地區快遞的收投量已經超過200億(yi) 件,較去年同期增長了30%以上。綜合來看,物流多領域基建建設持續加快,為(wei) 實體(ti) 經濟循環暢通提供了重要支撐。

五是物流政策作用顯現,物流營商環境持續改善。上半年,宏觀與(yu) 物流政策協同發力,減稅、降成本、助企紓困效果不斷顯現,在提振物流需求的同時改善物流企業(ye) 營商環境,激發了市場主體(ti) 活力。比如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多部門聯合發布《關(guan) 於(yu) 做好2023年降成本重點工作的通知》提出了推進物流提質增效降本等8個(ge) 方麵22項重點任務以及係列相關(guan) 政策,著力推動完善現代物流體(ti) 係、落實物流多項稅費減免延期、促進運輸結構調整優(you) 化、助力打通“最後一公裏”、實現交通物流提質增效。交通運輸部持續大力推進“公轉鐵”“公轉水”,加快發展多式聯運,著力推進運輸結構調整優(you) 化,1-5月份集裝箱鐵水聯運量同比增長超過10%。海關(guan) 總署圍繞打通落實的“最後一公裏”,青島、廣州、南昌海關(guan) 等因地製宜出台細化配套舉(ju) 措,重點調研顯示相關(guan) 集裝箱運輸周轉時間減少,單位集裝箱節約物流費用百元左右。

綜合來看,上半年物流運行延續恢複勢頭,供應鏈循環進一步暢通。二季度部分項指標雖有波動但總體(ti) 恢複勢頭較好,物流運行效率有所改善,單位物流成本穩中有降。但也要看到當前物流運行仍麵臨(lin) 一定壓力。

一是需求不足的問題依然,多領域支撐格局待鞏固。從(cong) 社會(hui) 物流總額變化來看,物流需求恢複曆程仍存波動,4月份受上年基數較低影響增勢良好,5月份恢複勢頭略有減緩,6月份在新動能引領帶動下有所改善,同比分別增長6.3%、4.8%、5.9%,顯示社會(hui) 物流總額持續穩定恢複的勢頭尚不牢固。從(cong) 重點調研數據來看,近六成的企業(ye) 認為(wei) 訂單需求減少是困擾物流企業(ye) 發展的主要原因,二季度物流企業(ye) 對市場需求不足感受明顯增加,反映需求減少的企業(ye) 比重大幅提高。特別是集中反映在道路運輸、倉(cang) 儲(chu) 裝卸等傳(chuan) 統行業(ye) 。

二是物流市場競爭(zheng) 更趨激烈,服務價(jia) 格進一步下跌。上半年,物流市場競爭(zheng) 格局有所加劇,絕大多數運輸細分領域供大於(yu) 求局麵持續,價(jia) 格均低於(yu) 同期水平。海運方麵,沿海散貨、集裝箱市場穩中趨緩,運輸需求缺乏增長動力,多數貨類、航線運價(jia) 走低。6月份,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沿海(散貨)綜合運價(jia) 指數月平均值960.49點,環比回落4.3%;中國出口集裝箱綜合運價(jia) 指數月平均值918.89點,環比回落3.5%。公路方麵,傳(chuan) 統淡季疊加前期需求集中釋放等因素,運價(jia) 延續回落走勢。6月份中國公路物流運價(jia) 指數為(wei) 102.4點,環比回落0.17%,年內(nei) 價(jia) 格或將持續低位運行。

三是微觀主體(ti) 經營壓力減緩趨勢不明顯。重點調研情況顯示,當前物流企業(ye) 經營麵臨(lin) 的主要問題仍是經營成本較高,特別是有超過七成的調查企業(ye) 認為(wei) 經營成本上漲壓力持續增加,比一季度有所提高。從(cong) 不同行業(ye) 看,道路、水上等運輸相關(guan) 企業(ye) 反映成本上漲較為(wei) 集中。物流供應鏈服務體(ti) 係仍待健全。當前物流供給尚未真正實現各環節的供應鏈化服務保障,多數領域麵臨(lin) 同質化競爭(zheng) 、價(jia) 格低迷、成本上漲的壓力,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從(cong) 全年來看,支撐物流穩定恢複的有利條件依然較多,物流需求有望繼續擴大。一是物流需求潛力尚存。今年以來我國產(chan) 業(ye) 結構、消費升級呈現較快的恢複發展勢頭,工業(ye) 製造創新動能持續增強、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實施,高技術物流、農(nong) 村物流等領域有望實現較快增長,有利於(yu) 物流需求潛力進一步釋放。二是物流企業(ye) 預期穩中向好。6月份物流業(ye) 景氣指數中的業(ye) 務活動預期指數連續6個(ge) 月在55%左右高景氣區間,鐵路運輸業(ye) 、航空運輸業(ye) 和多式聯運領域業(ye) 務活動預期指數分別達到57.9%、62.5%和57.1%,表明物流企業(ye) 對市場前景看好。三是物流運行環境繼續改善。各地區各部門持續出台物流領域實施政策,保障交通運輸基礎設施暢通,維護物流運行秩序,助企紓困,助力物流運行穩定恢複。

隨著下半年國家提出的進一步擴大內(nei) 需,提振汽車、電子產(chan) 品、家居等領域,整治亂(luan) 收費、鼓勵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加強民生保障等係列發展方向的明確定位,同時結合物流產(chan) 業(ye) 具有巨大的潛力和良好的韌性,社會(hui) 物流需求長期向好的趨勢將更明顯。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