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3-05 09:55:27 中國青年報

當自動駕駛技術頻繁出現在無人配送、礦山重載、港口物流等場景中時,一個(ge) “小問題”引起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谘詢研究院院長潘教峰的重視。
“問題”是在係統的戰略研究和規劃研究當中發現的。構建現代產(chan) 業(ye) 體(ti) 係是潘教峰的重要研究課題之一。近些年,針對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的政策環境、未來布局、保障措施等問題,潘教峰帶著課題組開展資料調研、實地訪談,舉(ju) 辦跨領域跨部門的專(zhuan) 家代表座談會(hui) ,對有代表性的區域中心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進行實地調研。
潘教峰等人發現,智能網聯汽車的技術逐漸成熟,開始轉向商業(ye) 化落地。武漢、深圳、上海等先行城市陸續發布有關(guan) 智能網聯汽車的區域管理條例,在各自區域內(nei) 推動自動駕駛無人化商業(ye) 化。但各地自動駕駛管理標準規範不統一,企業(ye) 跨區域進行自動駕駛運營時需要開展大量適配工作,承受較大的運營成本壓力,不利於(yu) 自動駕駛技術的商業(ye) 化落地。
“很多專(zhuan) 家從(cong) 不同的方麵提出意見,”潘教峰介紹,為(wei) 此,他們(men) 又專(zhuan) 門開了一次關(guan) 於(yu) 下一代汽車產(chan) 業(ye) 的研討會(hui) ,行業(ye) 協會(hui) 和企業(ye) 都有代表參加。從(cong) 那時起,關(guan) 於(yu) 自動駕駛標準製定的問題浮現出來。
“這是一個(ge) 萬(wan) 億(yi) 級市場的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大家越來越重視,所以我們(men) 認為(wei) 國家要及早進行標準製定的前置工作,”潘教峰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解釋,“標準是基礎性的工作,有了標準有利於(yu) 各地形成統一的市場,對發展非常重要。”
為(wei) 此,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hui) 議上,潘教峰提出了《關(guan) 於(yu) 啟動自動駕駛標準製定工作前置的建議》。他建議,將自動駕駛標準的製定工作前置,結合現有的技術標準和管理經驗,在自動駕駛進入大規模商業(ye) 化發展之前,統一各地區的自動駕駛汽車技術和管理標準,出台全國性的管理標準規範。
2023年4月,該建議交由工業(ye) 和信息化部會(hui) 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研究辦理。潘教峰回憶,在辦理過程中,相關(guan) 部門多次與(yu) 自己溝通,通報辦理情況,征詢辦理意見。2023年7月,工業(ye) 和信息化部書(shu) 麵正式答複代表。國家發改委也以回信形式對辦理建議給予答複。潘教峰覺得,“這些建議得到了很好的落實”。
“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一直是全國人大代表關(guan) 注的熱點。”工業(ye) 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ye) 一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郭守剛表示,潘教峰代表前瞻性地提出了自動駕駛標準工作前置的建議,符合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實際,對於(yu) 加快推進自動駕駛技術商業(ye) 化應用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yi) 。
郭守剛介紹,一方麵,工信部持續發揮標準的引領作用,實施新版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ti) 係,大力推進功能安全、網絡安全、操作係統等標準的研製工作,加快新能源汽車與(yu) 信息通信、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融合發展的標準製定,以高標準引領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麵,工信部組織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城市級“車路雲(yun) 一體(ti) 化”應用試點,力爭(zheng) 在今年上半年形成汽車生產(chan) 企業(ye) 和使用主體(ti) 共同參與(yu) 的試點聯合體(ti) ,以及架構相同、標準統一的城市級應用試點項目,同時加快路側(ce) 感知、網聯雲(yun) 控等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車端、路端、網端相關(guan) 標準協同。
這次履職經曆,讓潘教峰看到人大代表提出的議案建議,在國家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政策完善中發揮作用。在辦理過程中,他感到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國家發改委辦理代表建議負責任的態度,用實際行動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也增強了自己作為(wei) 人大代表履職盡責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在潘教峰看來,代表委員要始終保持政策敏感性,既要關(guan) 注國家發展的全局性問題,又要找準關(guan) 鍵問題。他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說,他的經驗是“大問題,小切口,可操作”——從(cong) 全局性問題著眼,結合自己所熟悉的領域和專(zhuan) 業(ye) 特征,深入細致地調研,在具體(ti) 的問題上,提出能操作的建議。
郭守剛表示,下一步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將會(hui) 同相關(guan) 部門加強宏觀指導,完善政策體(ti) 係,落實落細新能源汽車財稅優(you) 惠措施,保持汽車產(chan) 業(ye) 穩定運行,支持企業(ye) 聯合創新,加快關(guan) 鍵技術攻關(guan) ,提升全產(chan) 業(ye) 鏈競爭(zheng) 力,強化產(chan) 業(ye) 發展統籌布局,維護公平競爭(zheng) 市場秩序,持續推動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高質量發展。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