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3-05 09:47:33 中國新聞網

國務院總理李強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我們(men) 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穩是大局和基礎,各地區各部門要多出有利於(yu) 穩預期、穩增長、穩就業(ye) 的政策,謹慎出台收縮性抑製性舉(ju) 措,清理和廢止有悖於(yu) 高質量發展的政策規定。進是方向和動力,該立的要積極主動立起來,該破的要在立的基礎上堅決(jue) 破,特別是要在轉方式、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上積極進取。強化宏觀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強政策工具創新和協調配合。
積極的財政政策要適度加力、提質增效。綜合考慮發展需要和財政可持續,用好財政政策空間,優(you) 化政策工具組合。赤字率擬按3%安排,赤字規模4.06萬(wan) 億(yi) 元,比上年年初預算增加1800億(yi) 元。預計今年財政收入繼續恢複增長,加上調入資金等,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規模28.5萬(wan) 億(yi) 元、比上年增加1.1萬(wan) 億(yi) 元。擬安排地方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券3.9萬(wan) 億(yi) 元、比上年增加1000億(yi) 元。為(wei) 係統解決(jue) 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進程中一些重大項目建設的資金問題,從(cong) 今年開始擬連續幾年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zhai) ,專(zhuan) 項用於(yu) 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今年先發行1萬(wan) 億(yi) 元。現在很多方麵都需要增加財政投入,要大力優(you) 化支出結構,強化國家重大戰略任務和基本民生財力保障,嚴(yan) 控一般性支出。中央財政加大對地方均衡性轉移支付力度、適當向困難地區傾(qing) 斜,省級政府要推動財力下沉,兜牢基層“三保”底線。落實好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重點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ye) 發展。嚴(yan) 肅財經紀律,加強財會(hui) 監督,嚴(yan) 禁搞麵子工程、形象工程,堅決(jue) 製止鋪張浪費。各級政府要習(xi) 慣過緊日子,真正精打細算,切實把財政資金用在刀刃上、用出實效來。
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精準有效。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社會(hui) 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同經濟增長和價(jia) 格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加強總量和結構雙重調節,盤活存量、提升效能,加大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促進社會(hui) 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暢通貨幣政策傳(chuan) 導機製,避免資金沉澱空轉。增強資本市場內(nei) 在穩定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大力發展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yang) 老金融、數字金融。優(you) 化融資增信、風險分擔、信息共享等配套措施,更好滿足中小微企業(ye) 融資需求。
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圍繞發展大局,加強財政、貨幣、就業(ye) 、產(chan) 業(ye) 、區域、科技、環保等政策協調配合,把非經濟性政策納入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強化政策統籌,確保同向發力、形成合力。各地區各部門製定政策要認真聽取和吸納各方麵意見,涉企政策要注重與(yu) 市場溝通、回應企業(ye) 關(guan) 切。實施政策要強化協同聯動、放大組合效應,防止顧此失彼、相互掣肘。研究儲(chu) 備政策要增強前瞻性、豐(feng) 富工具箱,並留出冗餘(yu) 度,確保一旦需要就能及時推出、有效發揮作用。加強對政策執行情況的跟蹤評估,以企業(ye) 和群眾(zhong) 滿意度為(wei) 重要標尺,及時進行調整和完善。精準做好政策宣傳(chuan) 解讀,營造穩定透明可預期的政策環境。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