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2-10 09:36:04 國家發展改革委官微

2021年,國家發展改革委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深化公共資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的決(jue) 策部署,按照《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關(guan) 於(yu) 深化公共資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指導意見的通知》(國辦函〔2019〕41號)要求,指導各地紮實推進公共資源交易相關(guan) 改革,著力完善公共資源市場化配置機製、優(you) 化公共資源交易服務、創新公共資源交易監管體(ti) 製,平台整合共享的綜合效用不斷顯現,為(wei) 推動要素資源公開高效配置、促進經濟平穩運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是支撐改革的政策法規體(ti) 係更加健全。2021年是平台整合共享改革頂層設計夯基壘台、立柱架梁的一年。國家層麵,“十四五”規劃《綱要》首次在五年規劃中明確,要深化公共資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新出台的《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修訂)》《行政事業(ye) 性國有資產(chan) 管理條例》等行政法規進一步明確規定了公共資源交易平台在土地“招拍掛”、國有資產(chan) 處置領域的法定職責,將“應進必進”納入法治化軌道。《招標投標法(修訂)》列入國務院年度立法計劃,《政府采購需求管理辦法》出台實施,分類統一的交易規則更加健全。地方層麵,據不完全統計,26個(ge) 省、區、市在本地“十四五”規劃中明確了平台整合共享要求,推動改革向縱深發展。地方公共資源交易綜合立法實踐不斷豐(feng) 富,《上海市公共資源交易管理辦法》《湖北省公共資源招標投標監督管理條例(修訂)》《濮陽市公共資源交易管理條例》等地方性法規規章相繼出台,公共資源交易平台角色定位越來越明晰、職責越來越鞏固、地位越來越突顯。
二是便利高效的交易服務實踐更加深化。2021年是公共資源交易各領域公共服務全麵推進、積厚成勢的一年。國家層麵,經黨(dang) 中央、國務院批準同意,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上線交易,為(wei) 落實“雙碳”戰略目標提供市場服務保障。國務院印發《關(guan) 於(yu) 開展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工作的意見》,部署進一步清除招投標和政府采購領域對外地企業(ye) 設置的隱性門檻和壁壘,著力清理取消企業(ye) 在招投標、政府采購等方麵存在的差別化待遇,建立招標計劃提前發布製度,推進招投標全流程電子化改革,推進電子證照、電子簽章在招投標等領域全麵應用和互通互認。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平台全年發布公告公示1031.9萬(wan) 條,網站訪問量18.5億(yi) 次。公共資源交易市場保持平穩運行,交易活躍度持續提升,全年在各級平台開展的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政府采購、土地使用權和礦業(ye) 權出讓、國有產(chan) 權交易四大領域的交易金額共計19.69萬(wan) 億(yi) ,交易數共計116.6萬(wan) 個(ge) 。地方層麵,各地堅持集約設置,平台整合不斷向縱深推進。北京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廣州交易集團(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正式掛牌成立,西藏自治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籌備工作全麵啟動,全國已有29個(ge) 省(區、市)組建了省級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同時,積極回應企業(ye) 關(guan) 切,不斷創新服務模式,優(you) 化交易市場環境。河北大力推進全省公共資源交易全流程電子化交易省市縣一體(ti) 化建設。河南印發公共資源交易平台運行服務規則,開展亂(luan) 收費專(zhuan) 項整治,提升全省各級平台交易服務水平。甘肅為(wei) 國家標準限額以下的項目提供免費在線交易服務,確保限額以下項目“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南京打造“陽光四季”一體(ti) 化智慧雲(yun) 平台,實現公共資源交易從(cong) 數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轉型。
三是依法從(cong) 嚴(yan) 的交易監管體(ti) 製更加完善。2021年是公共資源交易監管體(ti) 製機製創新加強係統集成、協同高效的一年。國家層麵,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1部門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建立健全招標投標領域優(you) 化營商環境長效機製的通知》,加大地方製度規則清理整合力度,全麵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模式,切實維護公平競爭(zheng) 秩序。住房城鄉(xiang) 建設部在全國部署開展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建設領域整治,持續規範建築市場秩序。水利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開展水利工程建設項目電子招標投標監管試點,創新推進“互聯網+監管”。鐵路局加強與(yu) 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平台協作,探索電子交易大數據分析,助力行業(ye) 行政監管。地方層麵,四川出台省本級公共資源交易監管權責清單,進一步厘清監管權責邊界。廈門印發公共資源交易監管辦法,進一步加強公共資源交易活動的監督管理。廣州印發公共資源交易信用評價(jia) 管理辦法,沈陽在工程建設招標投標領域實施信用承諾製,增強交易當事人誠實守信、依法交易意識。昆明印發公共資源交易當事人不良行為(wei) 管理規則,預防和懲治交易活動中的違法違規行為(wei) 。
四是縱橫聯動的改革協作機製更加有效。2021年是公共資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改革縱橫聯動、壓茬推進的一年。國家層麵,國家發展改革委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切實履行督促協調指導職責,製定印發年度重點工作任務,定期開展省級平台係統考核,啟動《公共資源交易領域基層政務信息公開標準指引》落實情況評估,確保各項改革任務落地落細。圍繞推進“應進必進”、交易全流程電子化、加強統一監管、開展大數據分析等,通過召開現場會(hui) 、製發通報等方式,向各地推廣典型經驗做法。地方層麵,上海、江蘇、浙江、安徽落實《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ti) 化發展規劃綱要》,積極推進專(zhuan) 家資源共享、遠程異地評標等實質性合作。成都和重慶推進川渝公共資源交易一體(ti) 化,全力助推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公共資源交易跨區域合作聯盟圍繞優(you) 化交易服務、創新交易監管、提升營商環境,不斷深化交流合作。
2022年是我國踏上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是“十四五”規劃實施的關(guan) 鍵之年,黨(dang) 的二十大將勝利召開,做好公共資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義(yi) 。平台整合共享工作將繼續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全麵貫徹黨(dang) 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曆次全會(hui) 精神,弘揚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以實現要素價(jia) 格市場決(jue) 定、流動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為(wei) 方向,著力創新平台管理和服務方式,不斷提升行政監管效能,持續優(you) 化公共資源交易市場營商環境,進一步增強市場主體(ti) 改革獲得感。一是堅持市場化改革,持續深化平台整合共享。動態修訂《公共資源交易目錄指引》,對政府配置資源中應該或可以通過市場化方式配置的資源,按照“應進必進”、“能進必進”的原則,嚴(yan) 格將其納入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台,采取招拍掛或其他競爭(zheng) 性方式進行規範透明配置。二是堅持數字化轉型,持續打造公共資源交易“全國一張網”。完善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平台係統,持續加強對地方平台的信息歸集,持續提升數據交互和應用水平,充分發揮總樞紐、總門戶作用。紮實開展公共資源交易領域電子認證全國互認試點。推進公共資源交易市場主體(ti) 信息全國共享。強化集約建設,鼓勵各地平台電子交易係統向省級或較大的市級平台集中。三是堅持法治化保障,持續強化公共資源交易領域製度標準建設。完善公共資源交易相關(guan) 法律製度,加快《招標投標法》等法律法規規章修訂工作。深入推進公共資源交易標準化工作,修訂完善平台係統數據規範。四是堅持規範化運行,持續深化公共資源交易平台自身改革創新。堅持管辦分離,鼓勵各地因地製宜進一步探索集中統一監管,相對集中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的執法權、處罰權,實現交易服務、管理與(yu) 監督職能相互分離、相互製衡。印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規範平台服務行為(wei) 的指導意見,切實加強對平台的監管。(國家發展改革委法規司)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