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大宗商品 > 正文

大宗商品價格集體回落 見頂信號或已浮現

發布時間:2021-11-17 14:37:22 上海證券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在全球經濟複蘇放緩、美聯儲(chu) Taper(縮減購債(zhai) )預期強烈、國內(nei) 大宗商品穩價(jia) 保供政策嚴(yan) 格落實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四季度以來,大宗商品市場整體(ti) 回落。

截至11月16日下午收盤,反映一攬子商品期貨價(jia) 格走勢的文華商品指數收報191.81點,較上月同期下降17%。分品種來看,10月以來,煤炭跌逾42%,鋼鐵跌逾28%,建材跌超26%,化工品跌逾17%。

南華期貨谘詢服務部副經理顧雙飛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大體(ti) 上看,大宗商品回調的原因是一致的,即上遊煤炭保供穩價(jia) 政策執行下的價(jia) 格回落,以及下遊終端需求不佳所引發的商品“反季節”庫存累積。

從(cong) 宏觀環境來看,國信期貨研究谘詢部主管顧馮(feng) 達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近期大宗商品市場大幅調整,是由監管加強、商品情緒反轉、資金反手沽空等因素共同推動。四季度全球經濟複蘇不均衡不同步局麵明顯,順周期資產(chan) 尤其是工業(ye) 品的看漲環境有所削弱。

多家機構認為(wei) ,中長期來看,隨著需求增速放緩和供給端產(chan) 能擴張,作為(wei) 上遊原料的商品價(jia) 格將持續下探,下遊企業(ye) 將受益於(yu) 成本縮減並實現盈利改善。

“從(cong) 我們(men) 跟蹤的下遊數據及10月份CPI數據來看,上遊原材料調價(jia) 並未即刻傳(chuan) 導到下遊終端,因此短期內(nei) 上遊利潤讓渡到下遊產(chan) 業(ye) 的情況是存在的。”顧雙飛分析稱,“在部分化工品上,目前中遊企業(ye) 有較積極的補庫動作,這不僅(jin) 體(ti) 現了終端消費韌性支撐,也是其為(wei) 改善經營狀況的主動作為(wei) 。”

展望後市,顧雙飛表示,預計未來大宗商品價(jia) 格以低位反複多空拉鋸的走勢為(wei) 主。從(cong) 成本端看,隨著煤炭保供穩價(jia) 工作持續推進,煤炭產(chan) 量、庫存、可用天數均在大幅提升,有望達到往年正常水平,煤炭價(jia) 格仍有進一步調整空間,因此短期內(nei) 大宗商品的成本支撐是不穩固的。供需方麵,前期部分工業(ye) 品的悲觀預期已超額兌(dui) 現,盤麵上大部分商品當前誇張的基差存在修複需求。值得注意的是,若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政策托底和逆周期調節機製將發揮作用。

申港證券認為(wei) ,未來大宗商品有較大下行壓力。一方麵,今年5月全球流動性已初現拐點,此輪流動性邊際收縮將對大宗商品形成較大的下行壓力。另一方麵,全球經濟複蘇動能減弱。此外,美聯儲(chu) 將在11月逐步釋放taper(縮減購債(zhai) )信號,將進一步推動商品價(jia) 格下行。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發文表示,不認為(wei) 明年以能源為(wei) 代表的大宗商品將開啟一輪“超級周期”,其價(jia) 格或在一季度達到頂峰後,最晚在明年下半年出現普遍回落。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