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大宗商品 > 正文

胡麒牧:多重因素促大宗商品“退燒”

發布時間:2021-07-13 10:03:40 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5月份以來,國務院和各部委多次召開會(hui) 議討論大宗商品問題,並出台了多項政策落實“保供穩價(jia) ”。由於(yu) 政策執行到位,疊加市場需求放緩以及全球流動性邊際收緊等因素,目前大宗商品價(jia) 格出現“退燒”跡象。

按照华体会登录界面發布的數據,6月份中國大宗商品指數環比回落0.5個(ge) 百分點,已經連續兩(liang) 個(ge) 月下跌。除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ye) 外,其他行業(ye) 原材料購進價(jia) 格指數和出廠價(jia) 格指數均由升轉降。目前,螺紋鋼、熱軋卷板、銅的價(jia) 格較5月中旬的高點分別回落幅度超過10%,鋁的價(jia) 格回落超過5%。其中,鋼鐵、有色金屬和化工庫存量止跌回升,煤炭和成品油庫存量雖繼續減少,但降幅有所收窄。

從(cong) 需求角度來看,一是季節因素,6月份往往是需求淡季,7月份南方進入持續高溫天氣也會(hui) 影響項目施工,需求受到壓製。二是國內(nei) 經濟恢複由快速反彈期進入平穩恢複期。6月份製造業(ye) PMI出現小幅回落,雖然需求依然在增長,但製造業(ye) 生產(chan) 擴張步伐有所放緩。建築業(ye) 商務活動指數環比持平,新訂單指數出現回落。

從(cong) 供給角度來看,國家有關(guan) 部門開始向市場投放儲(chu) 備物資,已完成首批10萬(wan) 噸儲(chu) 備銅、鋁、鋅投放,這有利於(yu) 緩解大宗商品的供給緊張。隨著海外疫苗注射的鋪開,大宗商品出口國的生產(chan) 以及國際航運能力也有望逐步恢複。

從(cong) 全球貨幣政策角度來看,進入6月份以來,已有多個(ge) 國家陸續啟動加息進程。美聯儲(chu) 也上調了超額準備金及隔夜逆回購兩(liang) 項貨幣利率。隨著市場對美聯儲(chu) 加息預期的增強,預計未來幾個(ge) 月其他國家央行將會(hui) 有更多的貨幣邊際收緊動作。由此,支持大宗商品價(jia) 格上漲的貨幣金融因素在逐步弱化。

從(cong) 保供穩價(jia) 的調控政策來看,5月下旬以來,國家一是提高了部分鋼鐵產(chan) 品出口關(guan) 稅,督促煤炭企業(ye) 在確保安全前提下增產(chan) 增供,抑製“兩(liang) 高”項目盲目上馬;二是就涉嫌操縱市場、哄抬價(jia) 格等問題約談重點行業(ye) 企業(ye) 及協會(hui) ;三是建立了期現貨市場聯動監管定期會(hui) 商機製。政策組合拳一方麵緩解了供需矛盾,另一方麵抑製了市場的炒作情緒。

另外,從(cong) 市場預期角度來看,隨著大宗商品價(jia) 格指數的轉跌以及庫存的提高,5月份之前市場對價(jia) 格單邊上漲的預期被打破,大宗商品價(jia) 格進入相對穩定的調整階段。

總之,在需求、供給、貨幣、調控政策等多方因素影響下,大宗商品市場的供需矛盾出現緩解,市場預期發生變化,最終價(jia) 格趨於(yu) 平穩。不過,從(cong) 全球經濟複蘇的角度來看,大宗商品價(jia) 格依然有較強需求支撐。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