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大宗商品 > 正文

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傳導至下遊 監管出手促市場明顯降溫

發布時間:2021-06-24 09:17:21 第一財經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6月23日,國家發改委官方微信發布消息稱,發改委價(jia) 格司與(yu) 市場監管總局價(jia) 監競爭(zheng) 局派出多個(ge) 聯合工作組,赴有關(guan) 省市就大宗商品保供穩價(jia) 問題進行調查。

最近幾個(ge) 月,部分大宗商品價(jia) 格大幅上漲引發監管層的高度關(guan) 注。5月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三次“點名”大宗商品價(jia) 格上漲後,國家發改委等多部門通過保供穩價(jia) 等多種措施遏製大宗商品價(jia) 格的不合理上漲。

隨著政策麵釋放明確信號,市場投機炒作開始降溫,相關(guan) 品種價(jia) 格應聲回落。業(ye) 內(nei) 分析,本輪大宗商品價(jia) 格上漲或許仍會(hui) 持續一段時間,但不具備長期上漲基礎。與(yu) 此同時,原材料價(jia) 格大幅上漲對下遊行業(ye) 和中小企業(ye) 的成本衝(chong) 擊持續顯現,一些苗頭性問題和風險隱患需要引起高度關(guan) 注。

監管出手調控大宗商品價(jia) 格

此前的6月21日,國家發改委價(jia) 格司與(yu) 市場監管總局價(jia) 監競爭(zheng) 局赴北京鐵礦石交易中心調研,詳細了解今年以來鐵礦石交易及價(jia) 格變化情況,並召開專(zhuan) 題座談會(hui) ,研究做好鐵礦石等大宗商品保供穩價(jia) 工作。相關(guan) 部門指出,國家將密切關(guan) 注現貨交易價(jia) 格變化,及時排查異常交易和惡意炒作行為(wei) ,對達成實施壟斷協議、散播漲價(jia) 信息、哄抬價(jia) 格、囤積居奇等行為(wei) 將依法予以嚴(yan) 厲處罰並公開曝光,維護良好市場秩序。

受此影響,21日當天鐵礦石期貨領銜暴跌逾8%,幾近跌停,最低降至1100元關(guan) 口上方暫時歇腳,焦煤、焦炭則分別退至1900元和2600元附近,螺紋及熱卷期貨分別失守4900元和5200元大關(guan) 。

一個(ge) 多月以來,政策層麵動作不斷。5月23日,國家發改委、證監會(hui) 等五個(ge) 部門聯合約談了鐵礦石、鋼材、銅、鋁等行業(ye) 具有較強市場影響力的重點企業(ye) ;5月25日,國家發改委出台“十四五”時期深化價(jia) 格機製改革行動方案,提出做好鐵礦石、銅、玉米等大宗商品價(jia) 格異動應對。更有甚者,5月12日、19日和26日,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三次關(guan) 注大宗商品價(jia) 格快速上漲問題,並強調保供穩價(jia) ,打擊囤積居奇、哄抬價(jia) 格等行為(wei) 。

6月22日,國家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局發布公告稱,國家物資儲(chu) 備調節中心決(jue) 定近期開始投放2021年第一批鋁、鋅、銅國家儲(chu) 備。

結果是,5月13日~6月22日共計28個(ge) 交易日內(nei) ,滬銅主力合約CU2107累計下跌12.63%,跌超9000元/噸,6月22日收盤價(jia) 格已經回落至67350元/噸,基本回到本輪上漲前的水平。

地方上,榆林市發改委牽頭組織召開保障煤炭穩定供應,要求全市所有煤炭企業(ye) 在榆林能源化工交易中心平台進行煤炭上線交易。

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日前表示,通過一係列舉(ju) 措,從(cong) 目前情況看,市場投機炒作開始降溫,部分大宗商品,比如鐵礦石、鋼材、銅等商品價(jia) 格出現了不同程度回落。

東(dong) 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wei) ,嚴(yan) 監管產(chan) 生“立竿見影”的效果,這表明,前期大宗商品價(jia) 格過快上漲,既有供需錯位原因,也確實存在市場跟風炒作甚至哄抬價(jia) 格等背離基本麵的現象。

不具備長期上漲基礎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陳道富分析,今年以來大宗商品價(jia) 格是由貨幣、供求錯位和部分結構性變化等多種因素共同推動的,暫時性、短期性的因素是導致大宗商品價(jia) 格快速上漲的主導因素。

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認為(wei) ,新冠疫情衝(chong) 擊是導致本輪大宗商品價(jia) 格上漲的重要因素。在需求方麵,由於(yu) 歐美等國所采取的擴張性政策力度非常之大,危機衝(chong) 擊後的各國需求處於(yu) 快速恢複過程中。但疫情限製了許多相關(guan) 社會(hui) 活動,各種和生產(chan) 有關(guan) 的以及和運輸交易等有關(guan) 的活動,都處在被抑製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供給和需求之間的缺口就顯得比較大。再加上投機因素,最終導致大宗商品價(jia) 格出現較為(wei) 明顯的上漲過程。

在國內(nei) 監管趨嚴(yan) 及宏觀調控背景下,部分漲幅過大過快的大宗商品的價(jia) 格已明顯回落,或將逐漸回歸合理區間。

华体会登录界面發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中國大宗商品指數(CBMI)為(wei) 100.2%,較上月回落3.1個(ge) 百分點。指數在連續三個(ge) 月上升後出現明顯回落,且跌至近五個(ge) 月來最低。

陳道富指出,現在來看,大宗商品價(jia) 格長期大幅度上漲,或者長期的大宗商品價(jia) 格周期條件還不太具備。但大宗商品價(jia) 格上漲仍然會(hui) 持續一段時間,並且持續的時間會(hui) 比僅(jin) 僅(jin) 看供需缺口顯示的時間要長一些。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認為(wei) ,本輪大宗商品價(jia) 格上漲不可能有“超級周期”,因為(wei) 全球經濟在疫情之前就處在下行周期當中,由於(yu) 疫情的原因,使得供給跟不上,庫存下降,所以這輪衝(chong) 擊是補庫存周期,補庫存周期都是短周期。疫情之後全球經濟下行趨勢並未改變,且未來中美需求大幅提升的可能性極低,伴隨著資源大國在內(nei) 的供給端恢複,長期來看供需兩(liang) 端都不支持大宗商品價(jia) 格的持續上漲。

已傳(chuan) 導至下遊企業(ye)

本輪大宗商品價(jia) 格迅速上漲已經對我國中下遊企業(ye) 帶來了衝(chong) 擊。這也是監管層麵頻頻出手調控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些原料的上漲看得我心驚肉跳。”華北地區一家化工企業(ye) 的負責人對第一財經稱,成本壓力節節升高,利潤空間已微乎其微,身邊一些企業(ye) 資金流動性出現問題,已經暫停接單了。

本輪大宗商品價(jia) 格上漲迅速、涉及麵廣,對企業(ye) 生產(chan) 成本帶來明顯衝(chong) 擊。在生產(chan) 當中,企業(ye) 特別是下遊企業(ye) 目前承擔著比較大的成本上漲壓力,進而也可能會(hui) 導致利潤的損失。

中國宏觀經濟論壇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成本衝(chong) 擊已經在下遊消費品製造業(ye) 中顯現出來,如果再進一步疊加半導體(ti) 行業(ye) 供給缺口、國際物流不暢、國際運輸狀況的緊張以及國際運費上漲等因素,製造業(ye) 企業(ye) 成本上升的壓力會(hui) 進一步增加。

報告指出,經曆疫情衝(chong) 擊和過去一年左右的艱難度日,很多企業(ye) 事實上已經沒有能力承擔進一步的成本衝(chong) 擊以及由此帶來的虧(kui) 損壓力。同時,大量的中小企業(ye) 集中在下遊消費品製造業(ye) ,本身抵抗成本衝(chong) 擊的能力就非常弱,這就意味著它需要進一步向下轉嫁成本。一旦出現這樣的轉嫁,就帶來最終消費價(jia) 格大幅攀升,同樣會(hui) 對家庭消費產(chan) 生巨大衝(chong) 擊,此時家庭消費需求的複蘇乃至整體(ti) 經濟複蘇過程可能就會(hui) 受阻。

相關(guan) 部門也已開始行動。6月21日,工信部召開部分省市上半年工業(ye) 經濟運行情況座談會(hui) 。工信部副部長王江平表示,國內(nei) 經濟全麵恢複的基礎仍不牢固,供需、行業(ye) 、區域和企業(ye) 之間的結構性分化仍在延續,需求持續恢複仍受到製約,原材料價(jia) 格大幅上漲對下遊行業(ye) 和中小企業(ye) 的成本衝(chong) 擊持續顯現,一些苗頭性問題和風險隱患需要引起高度關(guan) 注。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張永軍(jun) 稱,要保持貨幣政策穩定性和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避免匯率過度變化對出口型中小微企業(ye) 成本造成“兩(liang) 頭擠壓”。運用好價(jia) 格調控手段,防止囤積居奇、哄抬價(jia) 格。此外,要合理利用國家物資儲(chu) 備機製。對企業(ye) 而言,應做好風險防控,合理調整產(chan) 品結構,通過加強管理來抵消大宗商品價(jia) 格上漲帶來的影響。

上述報告建議,政策層麵需要提高對特定行業(ye) 、特定企業(ye) 的資金支持,從(cong) 而應對其成本上升帶來的資金壓力。此時貨幣政策能夠發揮作用的空間相對比較小,更多的還是在財政層麵去發揮它的成本分擔、對衝(chong) 和緩解的功能。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