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大宗商品 > 正文

一周9道“調控令”! 三大交易所出手抑製大宗商品過快漲勢

發布時間:2021-05-17 14:26:42 上海證券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根據相關(guan) 安排,5月18日交易(即5月17日晚夜盤交易小節)起,上海期貨交易所螺紋鋼、熱軋卷板、銅、鋁、鎳、白銀等6個(ge) 品種相關(guan) 合約交易手續費將同步上調。同時,鄭州商品交易所甲醇期貨、矽鐵期貨,大連商品交易所焦煤、焦炭期貨的交易手續費將正式上調。

麵對大宗商品的過快漲勢,從(cong) 5月10日開始,國內(nei) 三大商品交易所聯袂出手,擬通過調整漲跌停板幅度、交易保證金水平等政策,為(wei) 大宗商品市場降溫。

一周之內(nei) ,包括螺紋鋼、熱軋卷板、甲醇、玻璃、焦煤、焦炭、鐵礦石等在內(nei) 的商品連續受到監管調控。接下來,這些商品的漲勢將就此刹車麽(me) ?

交易所再度集體(ti) 行動

上周五晚上,三大商品交易所再次集體(ti) 行動,推出給大宗商品市場降溫的新舉(ju) 措。

根據上期所通知,5月18日交易(即5月17日晚夜盤)起,螺紋鋼期貨Rb2110合約日內(nei) 平今倉(cang) 交易手續費調整為(wei) 成交金額的萬(wan) 分之二。除螺紋鋼期貨Rb2110合約外其他合約日內(nei) 平今倉(cang) 交易手續費調整為(wei) 成交金額的萬(wan) 分之一。熱軋卷板期貨Hc2110合約日內(nei) 平今倉(cang) 交易手續費調整為(wei) 成交金額的萬(wan) 分之二。除熱軋卷板期貨Hc2110合約外其他合約日內(nei) 平今倉(cang) 交易手續費調整為(wei) 成交金額的萬(wan) 分之一。

有色金屬方麵,5月18日交易(即5月17日晚夜盤)起,銅期貨各合約日內(nei) 平今倉(cang) 交易手續費調整為(wei) 成交金額的萬(wan) 分之一。鋁期貨各合約日內(nei) 平今倉(cang) 交易手續費調整為(wei) 3元/手。鎳期貨各合約日內(nei) 平今倉(cang) 交易手續費調整為(wei) 3元/手。

貴金屬方麵,5月18日交易(即5月17日晚夜盤)起,白銀期貨除6月、12月合約以外其他月合約日內(nei) 平今倉(cang) 交易手續費調整為(wei) 成交金額的萬(wan) 分之零點一。當白銀期貨除6月、12月合約以外的其他月合約進入交割月前第二月的第一個(ge) 交易日起,日內(nei) 平今倉(cang) 交易手續費調整為(wei) 成交金額的萬(wan) 分之零點五。

同時,上期所還通知,自2021年5月18日(周二)收盤結算時起,螺紋鋼、熱軋卷板期貨合約的交易保證金比例調整為(wei) 10%,漲跌停板幅度調整為(wei) 8%。

鄭商所通知,自2021年5月17日當晚夜盤交易時起,甲醇期貨2109合約的日內(nei) 平今倉(cang) 交易手續費標準調整為(wei) 8元/手。自2021年5月18日起,矽鐵期貨2109合約的日內(nei) 平今倉(cang) 交易手續費標準調整為(wei) 9元/手。

大商所通知,自2021年5月18日交易時(即5月17日夜盤交易小節時)起,對焦煤、焦炭期貨品種1月、5月和9月合約的手續費標準進行調整。非日內(nei) 交易手續費標準由成交金額的萬(wan) 分之0.6調整為(wei) 萬(wan) 分之0.7,日內(nei) 交易手續費標準由萬(wan) 分之1.2調整為(wei) 萬(wan) 分之1.4。

記者梳理發現,從(cong) 5月10日開始,上期所已發布三道降溫通知;鄭商所發布四道通知,涉及動力煤、玻璃、甲醇、尿素、純堿、矽鐵等期貨;大商所已發布一則市場風險提示公告(提示市場防範焦煤、焦炭和鐵礦石價(jia) 格波動風險)和一道關(guan) 於(yu) 調整焦煤和焦炭品種相關(guan) 合約手續費標準的通知。也就是說,僅(jin) 一周之內(nei) ,三大交易所已總計發布9道“調控令”。

短期漲勢將受抑製

密集監管的背後,大宗商品的漲勢能否就此刹車?

對此,海通證券研究所期貨主管高上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5月10日三大期貨交易所同時出手,尤其對黑色係商品的集中調控,反映了從(cong) 中央高層到市場一線監管層,都對大宗商品的“高燒”態度非常堅決(jue) ,那就是要給大宗商品市場降溫。

“綜合來看,影響大宗商品的價(jia) 格因素主要有三方麵,分別是監管政策影響、產(chan) 業(ye) 影響和海外影響。所以,大宗商品的漲勢短期將受到監管影響,中長期還將取決(jue) 於(yu) 基本麵。”高上說。

新湖期貨董事長馬文勝也對記者表示,此輪大宗商品上漲具有明顯的輸入型特征,表現在:進口依賴型的大宗商品,比如有色、黑色等板塊的商品,漲幅比較大;但與(yu) 國內(nei) CPI掛鉤的很多商品,比如像生豬、蘋果、紅棗等農(nong) 產(chan) 品,價(jia) 格不但沒有上漲,反而在下跌。

馬文勝說,目前,整個(ge) 市場的上漲不同於(yu) 過去由某一個(ge) 產(chan) 業(ye) 鏈的基本麵不平衡所造成,它來自於(yu) 整個(ge) 全球宏觀,來自於(yu) 全球產(chan) 業(ye) 鏈,同時也來自於(yu) 疫情造成的資源國家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供給的影響。“大宗商品價(jia) 格今後怎麽(me) 走,還要看最終的全球消費。”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