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3-24 11:03:14 人民日報海外版

當前,汽車與(yu) 人工智能、信息通信等領域加快融合,汽車的智能化和網聯化發展已成為(wei) 業(ye) 界共識。國務院近日印發《國家綜合立體(ti) 交通網規劃綱要》,要求推進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網聯化,提升交通運輸智慧發展水平,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再迎利好。
走進老百姓生活
“車輛運行流暢,安全員全程沒有接管。”在北京工作的程序員小杜最近體(ti) 驗了一把百度的自動駕駛出租車,“平穩”是他對整個(ge) 乘車過程最深的印象。
百度Apollo自動駕駛出租車推出已有一段時間,在北京海澱、順義(yi) 、大興(xing) 等區域,市民通過手機App即可在限定運營區域內(nei) 預約乘坐。這引起市民廣泛關(guan) 注,不少人還在網絡平台上分享乘車體(ti) 驗。其實,推出自動駕駛項目的不止一家,截至2020年底,北京市累計給14家自動駕駛企業(ye) 發放了一般性道路測試牌照,累計路測超過221萬(wan) 公裏。其中,載人測試裏程超過102萬(wan) 公裏。
據介紹,國家智能汽車與(yu) 智慧交通(京冀)示範區順義(yi) 基地測試場首期300畝(mu) 已建成,規劃總占地1200畝(mu) ,包含城鎮、高速、鄉(xiang) 村等多種模擬場景,也設有虛擬仿真板塊、智慧城市車路協同板塊等。作為(wei) 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hui) 永久舉(ju) 辦地,順義(yi) 將打造北京首個(ge) 智能網聯汽車特色小鎮。
其他城市也不甘落後。隨著發展新能源汽車上升為(wei) 國家戰略,自動駕駛在全國多個(ge) 城市落地,除北京外,在上海、長沙、蘇州、武漢等城市,各種智能網聯汽車新項目不斷湧現。在“中國車穀”武漢的公開測試道路,自動駕駛場景已覆蓋出租車、公交、環衛、無人配送、代客泊車等多個(ge) 場景。
在各地產(chan) 業(ye) 政策推動下,自動駕駛產(chan) 業(ye) 化落地步伐加快,以自動駕駛技術為(wei) 代表的智能網聯汽車正進入百姓的日常生活。
產(chan) 業(ye) 迎來新變革
智能化浪潮之下,理想、蔚來、小鵬等“造車新勢力”跑出加速度,長城、東(dong) 風、紅旗等傳(chuan) 統車企也在努力轉型,積極布局自動駕駛等關(guan) 鍵技術。
不過,智能網聯汽車作為(wei) 新的移動終端和跨產(chan) 業(ye) 融合創新的重要載體(ti) ,僅(jin) 靠車企已無法滿足這場變革的需要,功能的多元化也吸引著更多玩家切入賽道。娛樂(le) 、消費、支付……未來的智能網聯電動汽車不再隻是為(wei) 了出行。
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新一代汽車搭載先進傳(chuan) 感器等裝置,運用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正逐步成為(wei) 智能移動空間和應用終端,汽車產(chan) 業(ye) 將發生類似從(cong) 傳(chuan) 統手機到智能手機的顛覆性變革。有人用“四個(ge) 輪子上的大手機”來形容未來的智能汽車:集成攝像頭、雷達、測速儀(yi) 、導航儀(yi) 等各類傳(chuan) 感器,傳(chuan) 感器越豐(feng) 富,智能化越高,功能自然也更加多元。
從(cong) 爭(zheng) 奪車聯網流量入口到進軍(jun) 汽車電子,從(cong) 投資新造車到聯合造整車,百度、阿裏、騰訊、美團、字節跳動……中國互聯網大廠和科技巨頭已從(cong) 智能汽車投資幕後走向台前,“科技公司+車企”的造車模式幾乎成為(wei) “標配”。
以東(dong) 風汽車為(wei) 例,相關(guan) 負責人透露,公司導入國外自動駕駛輔助係統,在結合中國複雜多變的道路狀況進行本土化開發的同時,與(yu) 百度、騰訊、華為(wei) 等企業(ye) 合作,搭建具有開放性和延展性的智能化應用平台,開展跨界生態合作。
憑借雄厚的資本和科研實力,科技公司的入局,讓汽車的未來之戰更加激烈,也讓消費者十分期待。
安全基石須築牢
2020年,多部委聯合發布《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2021-2035年),明確提出推進車規級芯片的研發與(yu) 產(chan) 業(ye) 化,加快智能化係統推廣應用和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增強產(chan) 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近日,國務院又印發《國家綜合立體(ti) 交通網規劃綱要》,要求推進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網聯化。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正迎來政策強力支持,將會(hui) 帶動能源、交通、出行等領域巨大變革。
但另一方麵,目前產(chan) 業(ye) 管理方式在產(chan) 品標準、法律法規適用性、產(chan) 業(ye) 準入等方麵,還難以適應科技創新的快速突破。在相關(guan) 企業(ye) 著力破解技術性難題的同時,與(yu) 之配套的法律法規亟待完善,其中網絡安全問題尤為(wei) 突出。
數據顯示,一輛自動駕駛測試車每天產(chan) 生的數據量最高可達10TB。汽車數字化趨勢越來越明顯,對數據安全和人身安全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報告顯示,從(cong) 2016年到2020年,汽車信息安全事件的數量增長了605%,其中針對智能網聯汽車信息安全攻擊的事件就達到155起。
安全是智能網聯汽車商業(ye) 化落地的前提和基石。如何在未來的數字化背景中保證汽車數據安全,成為(wei) 業(ye) 界熱議的話題。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認為(wei) ,應從(cong) 加強數據隱私保護、製定過程審查製度以及嚴(yan) 懲違法違規行為(wei) 等方麵保護汽車數據安全。他建議,建立準入製度,智能網聯汽車數據(包括高精地圖數據)的采集、存儲(chu) 和商業(ye) 用途需經國家相關(guan) 部門備案管理。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