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10-28 09:29:00 經濟日報

近期,各省份2020年前三季度經濟“成績單”陸續公布。截至10月27日,除上海、西藏外,已有29個(ge) 省份公布了經濟運行情況,其中24個(ge) 省份實現正增長,各地經濟呈現穩定複蘇態勢。
多地增速由負轉正
今年以來,麵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yan) 峻考驗和複雜多變的國內(nei) 外環境,各地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各項工作,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麵落實“六保”任務,主要指標持續改善,經濟增長延續穩定恢複態勢。
經濟日報記者盤點發現,截至10月27日,前三季度實現正增長的省份達到24個(ge) 。相比上半年,北京、廣東(dong) 、山西、山東(dong) 、河北、陝西、河南、海南、吉林等省份前三季度經濟增速均實現了由負轉正。河北、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dong) 、湖南、重慶、四川、貴州、雲(yun) 南、陝西、甘肅、寧夏等多個(ge) 省份實現三次產(chan) 業(ye) 全麵增長。
從(cong) 經濟增速來看,在實現正增長的省份中,北京、河南低於(yu) 0.7%的全國增速,廣東(dong) 追平全國增速,21個(ge) 省份增速跑贏全國,其中有14個(ge) 省份增速在2%及以上。今年上半年西藏以5.1%的增速領跑全國,但截至記者發稿西藏尚未公布其前三季度數據,目前貴州以3.2%的增速暫時居首。從(cong) 地區生產(chan) 總值看,廣東(dong) 、江蘇、山東(dong) 繼續位居前三。
分地區看,在東(dong) 部地區,江蘇省同比增長2.5%,福建省同比增長2.4%,浙江省同比增長2.3%。海南省同比增長1.1%,累計增速實現由負轉正,增速較上半年加快3.7個(ge) 百分點。山東(dong) 、河北、廣東(dong) 和北京增速也已轉正,分別同比增長1.9%、1.5%、0.7%和0.1%。天津實現零增長。
中部地區6省均已發布前三季度數據。其中,湖南前三季度增長2.6%;安徽和江西的經濟增速均回升到2.5%;山西和河南分別同比增長1.3%和0.5%,累計增速實現由負轉正。湖北在巨大困難挑戰中穩住基本盤,推動經濟發展從(cong) 一季度“按下暫停鍵”到二季度“重啟恢複”再到三季度“穩步恢複”,經濟指標持續改善。前三季度,雖然湖北省GDP同比下降10.4%,但降幅較上半年收窄8.9個(ge) 百分點。農(nong) 業(ye) 、規模以上工業(ye) 、投資、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降幅較上半年繼續收窄。
西部地區,除內(nei) 蒙古外其餘(yu) 省份實現正增長,且均高於(yu) 全國增速。貴州比上年同期增長3.2%,增速比上半年加快1.7個(ge) 百分點。甘肅、雲(yun) 南同比增長2.8%和2.7%,寧夏及重慶增速均為(wei) 2.6%,四川同比增長2.4%,新疆和廣西同比增長2.2%和2.0%,陝西和青海均為(wei) 同比增長1.2%,內(nei) 蒙古同比下降1.9%。
東(dong) 北三省中,吉林省率先實現由負轉正,地區生產(chan) 總值同比增長1.5%,比上半年提高1.9個(ge) 百分點,主要經濟指標比上半年均有所提高。遼寧同比下降1.1%,降幅較上半年收窄2.8個(ge) 百分點。黑龍江同比下降1.9%。
三大需求持續恢複
從(cong) 各地情況看,伴隨著經濟穩步複蘇,需求側(ce) 的投資、消費、進出口三大動力正在穩步回升。
固定資產(chan) 投資穩定回升。今年以來,山西省投資增速持續高於(yu) 全國,自3月份實現正增長以來保持逐月加快的良好勢頭。江西省前三季度重大項目投資作用顯著,億(yi) 元以上在建項目7157個(ge) ,同比增加916個(ge) ,完成投資增長20.1%。西部一批5G、數據中心等為(wei) 代表的新基建項目落地,內(nei) 蒙古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ye) 投資增長32.3%,青海前三季度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20.8%。在“兩(liang) 新一重”的帶動下,前三季度廣東(dong) 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1.6%。
消費市場延續回暖勢頭。安徽省消費降幅全國最小,前三季度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13094.7億(yi) 元,下降0.5%。以生鮮配送、直播帶貨、餐飲外賣為(wei) 代表的新業(ye) 態、新模式快速增長。海南在免稅商品、汽車消費強勁增長的帶動下,第三季度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7.7%。江蘇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已連續4個(ge) 月實現月度正增長。
進出口增勢明顯。前三季度,浙江省進出口總額2.4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8.6%。湖北省進出口總額2941.3億(yi) 元,增長6.8%,增速較上半年增加8.3個(ge) 百分點。山東(dong) 省外貿新業(ye) 態蓬勃發展,跨境電子商務進出口41.8億(yi) 元,增長149%,其中網購保稅進口增長786.7%。
市場主體(ti) 活力動力增強
各地打出惠企紓困“組合拳”,著力加強民生保障,有力增強了市場主體(ti) 的獲得感。
企業(ye) 效益有所改善。隨著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有序推進,企業(ye) 盈利能力逐步向好,利潤和營收狀況穩步回升。1月份至8月份,北京市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利潤由上半年下降0.8%轉為(wei) 增長13.1%。1月份至8月份,重慶市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1.3%,企業(ye) 利潤率高於(yu) 去年同期水平。
市場活力在提升。山東(dong) 前三季度新登記市場主體(ti) 163.2萬(wan) 戶,其中新登記企業(ye) 60.5萬(wan) 戶,增長14.5%。貴州9月末全省市場主體(ti) 達329.66萬(wan) 戶,比上年同期增長13.8%。
民生保障不斷增強。前三季度,不少地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名義(yi) 增速超過了全國水平。例如,貴州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同期名義(yi) 增長6.8%;重慶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6.5%。北京市出台政策多措並舉(ju) 穩定擴大就業(ye) 。截至9月底,應屆大學畢業(ye) 生總體(ti) 就業(ye) 落實率接近九成。
新動能逆勢成長,在助力疫情防控、保障居民生活、促進經濟增長方麵發揮了積極作用。北京前三季度新經濟實現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38%。福建新經濟新動能拉動作用明顯: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ye) 中,光纖、光纜、新能源汽車、智能電視等新產(chan) 品產(chan) 量同比分別增長257.7%、150.1%、103.5%、84.0%。陝西前三季度高技術產(chan) 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17.2%。
專(zhuan) 家表示,前三季度成績來之不易,外部環境依然嚴(yan) 峻複雜,經濟運行仍麵臨(lin) 困難挑戰,當前經濟仍是一種恢複性增長,多數指標累計增速仍明顯低於(yu) 去年同期水平。下一階段,仍要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麵落實“六保”任務,夯實經濟回升基礎,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