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供應鏈管理 > 正文

產業鏈供應鏈,“鏈條”不能斷不能堵 ——專訪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

發布時間:2020-10-23 14:18:41 毛潔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主持人:大家好!這裏是由人民網強國論壇、人民日報麻辣財經工作室和全國黨(dang) 媒平台聯合推出的新媒體(ti) 訪談節目《人民e財經》。本期的主題是“新發展格局”,今天我們(men) 訪談的嘉賓是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wei) 。

我們(men) 的記者趙展慧對劉偉(wei) 校長進行了麵對麵采訪。下麵就是前方記者發來的訪談視頻,我們(men) 一起來看看吧!

1、產(chan) 業(ye) 鏈和供應鏈,在“六保”中發揮什麽(me) 作用?

劉偉(wei) :“六穩”“六保”,是今年我們(men) 經濟工作從(cong) 宏觀到微觀的一個(ge) 基調,也是我們(men) 工作的著眼點和落腳點。那麽(me) 大的背景,實際上是貫徹穩中求進這樣一個(ge) 工作的總基調。

供應鏈和產(chan) 業(ye) 鏈的問題,作為(wei) “六保”當中的非常重要的一個(ge) 環節,不能孤立地把它看成一個(ge) 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技術問題。實際上是在整個(ge) 中國經濟發展的新的格局下,宏觀調控出現一係列新的問題,包括周期性因素和非周期性因素。

在國際國內(nei) 大的變化的過程當中,中國經濟發展又到了一個(ge) 新的節點,第一個(ge) 百年目標的實現和開啟第二個(ge) 百年目標。所以,我們(men) 遇到了新的挑戰,在這種情況下,我們(men) 提出了一係列新的發展戰略和新的發展格局。

那麽(me) 就現在來講,供應鏈和產(chan) 業(ye) 鏈的問題,實際上是這種大的發展邏輯當中的一個(ge) 有機組成部分。為(wei) 什麽(me) 這麽(me) 講呢?首先是中國經濟達到了一個(ge) 新的發展水平,我們(men) GDP的總量到去年將近100萬(wan) 億(yi) 元了,人均GDP的水平去年在1萬(wan) 美元,進入了一個(ge) 新的階段了。那麽(me) ,我們(men) 也確實處於(yu) 一個(ge) 重要的戰略機遇期,同時我們(men) 又處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當中,主要的這個(ge) 變數,就是中國的崛起。

在這個(ge) 背景下有了新的機會(hui) ,當然就有新的挑戰,我們(men) 麵臨(lin) 一係列的新的問題。首先一個(ge) ,是我們(men) 麵臨(lin) 著一個(ge) 在擺脫貧困陷阱之後,經濟增長持續下滑的問題。我們(men) 從(cong) 改革開放到2009年,我們(men) 平均經濟增長10%左右,2010年以後增長速度其實就開始下降了。2015年以後我們(men) 的速度就低於(yu) 7%,去年是6.1%,所以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其中一個(ge) 首當其衝(chong) 的就是增長速度,從(cong) 高速增長向中高速甚至更低的速度開始下滑,現在態勢越來越明顯。

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你不可能像過去那樣,像雪球小的時候滾得那麽(me) 快,所以我們(men) 說潛在增長率事實上已經開始降低了,那麽(me) 也就是可能達到的增長率,也就是長期平均經濟增長的速度實際上已經下降了。

那麽(me) 在這樣的一個(ge) 情況下,大家看到了我們(men) 這次疫情已經對我們(men) 衝(chong) 擊很大,我們(men) 整個(ge) 的第一季度負的3.8,整個(ge) 上半年負的1.6, GDP的增速這是多少年來我們(men) 沒有出現過的局麵,盡管我們(men) 比世界其他經濟體(ti) 要好。

這是從(cong) 我們(men) 國內(nei) 來講。從(cong) 國際上來講,大家也看到了伴隨著中國的崛起,以美國為(wei) 首的整個(ge) 西方,他要采取戰略性的阻礙,幹擾甚至是打壓,我們(men) 現在看到的越來越明顯。

其實前些年的時候,剛開始美國政府發起這場所謂中美貿易摩擦的時候,很多人可能還把它看成是一個(ge) 貿易問題。認為(wei) 是美國為(wei) 解決(jue) 它的貿易赤字,或者再進一步看成是美國在這次危機過程當中采取的保護主義(yi) ,保護本國資本利益,保護本國市場,保護本國的就業(ye) ,采取的權宜之計。那麽(me) ,也許大選過後,或者也許從(cong) 危機周期穀底出來後,它會(hui) 改變。

但是你仔細想一想,我們(men) 知道美國前些年發動這場貿易摩擦的時候,它的失業(ye) 率,是非農(nong) 產(chan) 業(ye) 失業(ye) 率不到3%,2.6%左右,幾乎是充分就業(ye) 的狀態。因為(wei) 美國的失業(ye) “紅線”,長期是放在6%,2.6%遠遠低於(yu) 它的警戒線的水平。所以美國政府發起這場貿易戰,不是在失業(ye) 率很高、經濟嚴(yan) 重衰退下采取的保護主義(yi) ,不是為(wei) 保護本國的資本和市場,保護本國的就業(ye) 所采取的被動的權宜之計。

所以,這樣就對我們(men) 國家的經濟增長,應當說帶來了進一步的困難挑戰和不確定性,同時發展也受到了嚴(yan) 重的挑戰。所謂發展就是長期問題,我們(men) 能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因為(wei) 中等收入陷阱的問題,它主要是個(ge) 產(chan) 業(ye) 結構升級,可持續發展方式轉變的問題。

那麽(me) 產(chan) 業(ye) 結構升級,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創新,要靠全球化的紅利。但創新帶有不確定性,什麽(me) 時候能突破在哪突破?很不確定,不確定就有風險。我們(men) 在國際格局逆全球化的情況下,我們(men) 如何防止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十八大的時候,我們(men) 的GDP總量大概相當於(yu) 美國的54%,十九大我們(men) 相當於(yu) 它的63%了,我們(men) 現在大概相當於(yu) 它的67%,今年下來我們(men) 都有可能逼近它的70%。

據說美國有一個(ge) 戰略,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你隻要超過它的60%,他恐怕就要從(cong) 戰略上各個(ge) 方麵要采取一種打壓措施。上世紀80年代中期的德國、日本曾經遇到過,中國是2010年 GDP超過日本,成為(wei)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的。

那麽(me) ,一路下來,我們(men) 現在看到這些現象不用我多說,它不是偶然的,它有它深刻的內(nei) 在聯係和美國的全球霸主地位的利益的考量。所以麵對這些挑戰,我們(men) 怎麽(me) 辦?

首先我們(men) 當時提出來的,就是要樹立新的發展理念,因為(wei) 它是引領性的東(dong) 西。為(wei) 什麽(me) 要樹立新的發展理念?目的是轉變發展方式,根本出路在於(yu) 轉變。

發展方式,也就是說從(cong) 靠要素投入量的擴大為(wei) 主,來帶動經濟增長,轉向靠要素效率和全要素生產(chan) 率帶動經濟增長,從(cong) 而實現經濟從(cong) 規模高速度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這樣的一個(ge) 轉變。

2、怎麽(me) 實現發展方式的轉變,通過什麽(me) 途徑?

我們(men) 黨(dang) 提出來通過構建現代化經濟體(ti) 係,就是以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為(wei) 主線來推動。

轉變發展方式,根本是提高生產(chan) 者的效率,要素效率和全要素的生產(chan) 率。

那麽(me) 通過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提高生產(chan) 者的效率,推動我們(men) 現代化經濟體(ti) 係的構建。怎麽(me) 推動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就是要構建國際國內(nei) 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的發展格局,塑造我們(men) 新的發展優(you) 勢。

從(cong) 這個(ge) 角度來看,我們(men) 剛才講的供應鏈和產(chan) 業(ye) 鏈的問題,它不是一個(ge) 偶然的孤立的產(chan) 業(ye) 和供應的技術問題,實際上是我們(men) 國家轉變發展方式,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構建現代化經濟體(ti) 係,重塑我們(men) 經濟發展優(you) 勢當中非常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一環。

3、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如何暢通國民經濟循環?

劉偉(wei) :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問題,說到底是個(ge) 什麽(me) ?是一個(ge) 國民經濟的循環暢通問題。

我們(men) 現在就要有兩(liang) 方麵的考慮,一方麵就要有底線思維,就是我們(men) 不能“斷鏈”,也就是說我們(men) 這個(ge) 鏈條不能斷不能堵,整個(ge) 國民經濟的循環不能停頓,不能堵塞,要暢通起來。也就是說,我們(men) 的結構也好,總量也好,供給與(yu) 需求之間也好,地區和地區之間也好,產(chan) 業(ye) 和產(chan) 業(ye) 之間也好,國民經濟各個(ge) 環節之間也好,一定要有效的銜接起來。我們(men) 經濟的循環能承受得住這種國際國內(nei) 各方麵的衝(chong) 擊,包括疫情,包括美國為(wei) 首的西方對中國的圍堵要經受得住,這是底線。

那麽(me) 在積極意義(yi) 上,我們(men) 怎麽(me) 才能夠真正保得住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有效的循環,就不是簡單的在現有基礎上有抗擊打能力,承受得住危機衝(chong) 擊,更重要的是要通過創新,要提升產(chan) 業(ye) 鏈的水平,提升供應鏈的水平。

提升水平的核心是什麽(me) ?提高競爭(zheng) 力。所以,要通過有效的市場競爭(zheng) 和市場運轉,來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政府要從(cong) 宏觀層麵,從(cong) 產(chan) 業(ye) 結構層麵,從(cong) 對未來的產(chan) 業(ye) 發展方向的引領層麵,對市場的堵點采取有效的措施,這樣雙方力量結合在一起,才能夠真正使我們(men) 的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暢通起來。

4、“卡脖子”、受製於(yu) 人,這個(ge) 問題如何破解?

劉偉(wei) :我們(men) 現在經常講美國 “卡脖子”,他“卡”的就是你沒有競爭(zheng) 力的地方,你競爭(zheng) 不過他的地方。如果你沒有創新,沒有突破,就會(hui) 長期受製於(yu) 人,所以我們(men) 現在新格局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其實就是要立足國內(nei) 的內(nei) 需,然後靠創新驅動。

我們(men) 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不是不要開放,我們(men) 是一帶一路新條件下,更加高水平的開放,這樣我們(men) 來形成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供求之間,產(chan) 業(ye) 之間、企業(ye) 之間要通過市場機製,通過市場和政府這兩(liang) 隻手,讓他有機的聯係起來,能夠協調的運動起來。

所以,供應鏈和產(chan) 業(ye) 鏈的問題,既是一個(ge) 艱巨的發展任務,同時它不僅(jin) 是一個(ge) 增長和發展的任務,它更是一個(ge) 全麵改革的任務,需要提高開放水平,需要進行市場化法製化的體(ti) 製改革。

構成國內(nei) 大循環,我們(men) 目前有基礎,也有曆史的需求。有基礎,我們(men) 現在是工業(ye) 化加速,城鎮化加速,信息化加速,農(nong) 業(ye) 現代化加速的時期。

農(nong) 業(ye) 現代化的速度,我們(men) 知道從(cong) 農(nong) 業(ye) 勞動力就業(ye) 比重,從(cong) 改革開放初期70%以上,現在降到了30%以下。發達國家是平均5%,美國是1.8%的樣子,所以我們(men) 農(nong) 業(ye) 勞動生產(chan) 率提高,現在還有很大的空間。

那麽(me) 從(cong) 城鎮化,改革開放初期我們(men) 17%多一點,現在我們(men) 按戶籍計算44%以上了,按照常住人口算,去年我們(men) 第一次超過60%。中國的經濟發展從(cong) 現在來說,正是一個(ge) 快速發展成長期,抗擊打能力強。

所以說中國經濟是大海,不是小池塘,暴風驟雨過去之後,小池塘可能給掀翻了,但是大海還在那裏。

5、構建國內(nei) 大循環,我們(men) 有哪些條件和優(you) 勢?

劉偉(wei) :去年我們(men) 國家的固定資產(chan) 投資一項,超過了55萬(wan) 億(yi) ;去年我們(men) 國家的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這一項,超過了41萬(wan) 億(yi) 。我們(men) 國內(nei) 消費品市場超過了美國,是成為(wei) 全球最大的國內(nei) 消費品市場的國家。這些都表明,中國的市場很大,它的抗擊打能力強。

中國市場不僅(jin) 大,而且市場的結構特征也很豐(feng) 富。比如,中國地區差異大,城鄉(xiang) 差異大,這本身是落後的表現,發展不協調不均衡。但是如果積極的看,調動起各種因素,進了發展的快車道以後,差異大則表明一個(ge) 國家可持續發展的梯度效應強。

大國經濟一般來說有兩(liang) 個(ge) 80%是立足本國,一個(ge) 就是投入80%,它的勞動力,它的資金,它的原材料、能源動力80%要靠國內(nei) 來動員,另外一個(ge) 80%就是它的產(chan) 出,它的產(chan) 出80%要靠國內(nei) 市場銷售,這就是所謂大國經濟。

所以我們(men) 說構成國內(nei) 大循環,我們(men) 有地利。特別是中國的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可以把社會(hui) 主義(yi) 的製度的優(you) 越性和市場配置資源的競爭(zheng) 性的效率比較好的結合在一起,所以能夠比較好的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guan) 係,因此我們(men) 反周期的能力比較強。

包括這次疫情,同一道題大家都在回答,那就看大家怎麽(me) 去回答怎麽(me) 去處理,而這個(ge) 回答和處理不僅(jin) 是政策問題,它背後一定會(hui) 要反映出不同國家它的製度特點和製度優(you) 勢的。 我不用去多說,大家可以看回答的結果是怎麽(me) 樣子的。

所以以暢通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很大的一個(ge) 優(you) 勢,就是我們(men) 的體(ti) 製優(you) 勢和製度優(you) 勢。我們(men) 反危機能力強,我們(men) 在危機衝(chong) 擊下不至於(yu) 斷裂,可以使經濟在國內(nei) 市場循環起來。這種優(you) 勢既有我們(men) 發展階段的優(you) 勢,也有我們(men) 發展的空間優(you) 勢,同時也有我們(men) 的製度體(ti) 製的優(you) 勢。

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不等於(yu) 不要開放,我們(men) 是國際國內(nei) 雙循環相互促進,但是雙循環的格局恐怕都要變化了。無論是從(cong) 總規模還是結構上方式上,恐怕和過去都不同。我們(men) 是以一帶一路作為(wei) 抓手,更深入的來帶動世界經濟,引領世界經濟。

我們(men) 現在經濟總量在整個(ge) 世界經濟當中應該占16%以上,到今年估計能達到17%以上。增量我們(men) 每年經濟增長對世界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我們(men) 能達到30%以上,所以這就是我們(men) 這麽(me) 多年經濟發展打下的基礎,這也是我們(men) 一個(ge) 很重要的信心所在。

下一步,怎麽(me) 能夠通過全麵的改革開放,特別是推進法製化市場化改革進程,來構建競爭(zheng) 有序統一開放的市場體(ti) 係,就是我們(men) 的經濟循環讓市場機製起決(jue) 定性作用,同時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6、怎樣提高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水平?

劉偉(wei) :就是在更高市場競爭(zheng) 力的基礎上,使我們(men) 的產(chan) 業(ye) 鏈產(chan) 業(ye) 和產(chan) 業(ye) 之間,產(chan) 業(ye) 內(nei) 部的各個(ge) 環節之間,能夠循環暢通連接起來,尤其是通過市場形成供求之間的總量和結構的均衡。從(cong) 這個(ge) 角度來說,產(chan) 業(ye) 鏈和供應鏈的高水平暢通和循環,是國內(nei) 形成經濟大循環的市場基礎,沒有這個(ge) 產(chan) 業(ye) 鏈和供應鏈的循環暢通,就沒有國內(nei) 大循環。

至於(yu) 說怎麽(me) 樣去提高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水平,我覺得最主要是兩(liang) 個(ge) ,一個(ge) 技術創新,提高競爭(zheng) 力;另外一方麵就是製度創新,提升市場機製的完善程度,完善政府和市場的關(guan) 係,才可能真正形成統一的市場循環。

今年新冠疫情發生之後,我們(men) 在嚴(yan) 格防控的同時加快複工複產(chan) ,對維護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做出了貢獻。但是,也有個(ge) 別國家和一些人鼓吹經濟脫鉤,要轉移產(chan) 業(ye) 鏈,麵對這樣的外部環境變化,最重要的是做好我們(men) 自己的事情。所以,總書(shu) 記為(wei) 什麽(me) 現在講要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我覺得這就是我們(men) 應對的方略。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