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9-28 10:01:46 人民日報

今年是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即將過去的“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老百姓錢袋子越來越鼓,糧食連年豐(feng) 收,就業(ye) 大局穩定,脫貧攻堅勝利在望,一項項重大工程和科技成果紛紛問世,養(yang) 老、醫療、教育、住房等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天更藍水更清環境更優(you) 美……人民群眾(zhong) 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經濟增速始終居於(yu) 主要經濟體(ti) 前列,2019年我國人均GDP突破1萬(wan) 美元,研究與(yu) 試驗發展經費投入超2萬(wan) 億(yi) 元,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30%左右……“十三五”期間,中國經濟在保持中高速奔跑的同時,“體(ti) 格”更強健。
“‘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顯著特征就是進入新常態。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特點是:增長速度要從(cong) 高速轉向中高速,發展方式要從(cong) 規模速度型轉向質量效率型,經濟結構調整要從(cong) 增量擴能為(wei) 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you) 增量並舉(ju) ,發展動力要從(cong) 主要依靠資源和低成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轉向創新驅動。”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十三五”期間,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且質量效益明顯提高。
——這是家底更殷實的5年,中國經濟增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ti) 中名列前茅。
穩居第一!日前公布的2020年世界500強企業(ye) 榜單中,中國企業(ye) 入圍數量第二次位居榜首。“大企業(ye) 是中國經濟重要力量。‘十三五’期間,我國大企業(ye) 呈現穩健發展的良好態勢,轉向高質量發展的勢頭更為(wei) 明顯。”中國企業(ye) 聯合會(hui) 會(hui) 長王忠禹說。
水大方能魚肥,大企業(ye) 不斷脫穎而出,正是“十三五”期間中國經濟蓬勃發展的縮影。2016年至2019年,中國經濟增速始終保持在6%以上。中國經濟總量從(cong) 2016年的突破70萬(wan) 億(yi) 元增長至2019年的近100萬(wan) 億(yi) 元,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綜合國力進一步增強。
保持中高速增長的中國經濟,世界影響力不斷提高。“十三五”期間,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30%左右,是世界經濟發展動力最足的火車頭。今年二季度,我國成為(wei) 疫情發生以來第一個(ge) 恢複增長的主要經濟體(ti) ,穆迪、惠譽等國際評級機構紛紛上調今年中國經濟增速預期,並斷言“中國將繼續成為(wei) 全球經濟增長引擎”。
——這是“含金量”更足的5年,中國經濟增長更有質量效益。
照一下3D雲(yun) 鏡,就有根據天氣、場合和用戶體(ti) 態的穿衣搭配推薦,並可直接在線下單;穿過一次的衣服,直接放到衣物護理櫃裏就能除菌除皺;坐高鐵“刷臉”進站,下館子“掃碼”預約,零售店“無人值守”,商務談判放在“雲(yun) 端”……這並非科幻電影中的未來場景,而是當下中國人正在享受的智能生活,其背後是千千萬(wan) 萬(wan) 數字化轉型的中國企業(ye) 。
新常態下,中國並不刻意追求經濟增速,而是追求有質量、有效益的合理增速。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加快升級,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茁壯成長,各種發展的短板在逐漸補齊。
產(chan) 業(ye) 結構在優(you) 化。2019年,第三產(chan) 業(ye) 增加值占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的比重達到53.9%,比2015年提高3.4個(ge) 百分點,是經濟增長重要的穩定器。
城鄉(xiang) 差距在縮小。2019年末,我國城鎮常住人口占總人口比重第一次超過60%,工業(ye) 化、城鎮化取得標誌性重要進展。
創新驅動更強勁。2019年,我國每天約有2萬(wan) 家企業(ye) 誕生,研究與(yu) 試驗發展經費投入突破2萬(wan) 億(yi) 元,每萬(wan) 人口發明專(zhuan) 利擁有量達到13.3件,創新成果正奔湧而出,中國在全球創新指數排行榜上攀升至第十四位。
——這是獲得感更強的5年,中國經濟增長更加綠色安全。
在河北張家口西堡村村民侯建軍(jun) 眼中,這是更綠色的五年。“官廳水庫的水比以前清澈多了,依托水庫建起的濕地公園讓村裏大變樣,環境更美啦!”
在四川涼山昭覺縣“懸崖村”村民眼中,這是更安全的五年。“做夢都沒想到能住進城裏的樓房。”今年5月,“懸崖村”84戶貧困戶搬進黃牆灰瓦的安置房,村民某色作格激動不已,“要努力把日子過得更紅火!”
中高速增長,是人民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高的增長。過去四年,中國每年超過1100萬(wan) 人口實現脫貧。2019年,在監測的337個(ge) 地級及以上城市中,空氣質量達標的城市占46.6%,比2015年提高25個(ge) 百分點;各類生產(chan) 安全事故共死亡29519人,比2015年下降約55.4%。人均GDP突破1萬(wan) 美元的中國,大步邁入世界中等收入國家行列。(記者 陸婭楠 韓鑫)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