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產(chan) 業(ye) 數字化 > 正文

跨境電商“出口轉內銷”動力足

發布時間:2020-09-25 10:25:54 人民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一鍵下單,消費者就能買(mai) 到來自世界各地的商品;足不出戶,企業(ye) 也可以將產(chan) 品銷往全球各個(ge) 角落……近年來,中國跨境電商異軍(jun) 突起。防疫期間,跨境電商憑借線上交易、非接觸式以及中間環節少等優(you) 勢,不僅(jin) 業(ye) 務實現逆勢增長,而且在幫扶企業(ye) 穩外貿、促內(nei) 銷等方麵發揮重要作用。

信心十足“走出去”

9月1日上午,隨著一聲汽笛長鳴,中歐班列(渝新歐)跨境電商B2B出口專(zhuan) 列緩緩駛出車站,這是全國首班中歐班列跨境電商B2B出口專(zhuan) 列。這趟專(zhuan) 列的成功開行,得益於(yu) 海關(guan) 總署此前出台的跨境電商B2B出口監管改革等措施。

據悉,“跨境電商B2B出口”指的是境內(nei) 企業(ye) 通過跨境物流將貨物運送至境外企業(ye) 或海外倉(cang) ,並通過跨境電商平台完成交易的貿易形式。以前,由於(yu) 跨境電商支持措施主要集中在零售進出口領域,占據市場份額近80%的B2B出口無法享受相應的通關(guan) 、稅收等支持。

7月1日起,海關(guan) 總署正式在北京、杭州、深圳等10個(ge) 直屬海關(guan) 啟動跨境電商B2B出口監管試點。一位企業(ye) 負責人說,被納入跨境電商B2B出口監管試點後,產(chan) 品通關(guan) 速度更快了,企業(ye) 資金周轉壓力減輕了,企業(ye) “走出去”的信心更足了。

隨後,上海、福州、重慶等12個(ge) 直屬海關(guan) 加入跨境電商B2B出口監管“試點群”,試點城市數量從(cong) 10個(ge) 擴大到22個(ge) 。對外經貿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黨(dang) 委書(shu) 記莊芮認為(wei) ,短短兩(liang) 個(ge) 月,試點城市翻了一番,說明這項改革及時有效,觸及企業(ye) 痛點、打通企業(ye) 堵點。

從(cong) “人找貨”變“貨找人”

一段時間以來,“出口轉內(nei) 銷”成為(wei) 外貿領域的關(guan) 鍵詞。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際市場需求萎縮,外貿企業(ye) 麵臨(lin) 較大的生存壓力。在這樣的背景下,不少企業(ye) 將目光轉向國內(nei) ,積極開拓內(nei) 銷市場。

在開拓國內(nei) 市場過程中,一些外貿企業(ye) 犯了難:有的麵臨(lin) 國內(nei) 外市場質量標準認證不同的挑戰;有的長期按訂單生產(chan) ,缺乏國內(nei) 市場營銷經驗和專(zhuan) 門團隊;有的品牌國內(nei) 認知度不高,銷路一直打不開……

“出口轉內(nei) 銷”,究竟該怎麽(me) “轉”?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guan) 於(yu) 支持出口產(chan) 品轉內(nei) 銷的實施意見》中專(zhuan) 門提到:搭建轉內(nei) 銷平台,鼓勵外貿企業(ye) 對接電商平台,依托各類網上購物節,設置外貿產(chan) 品專(zhuan) 區。

專(zhuan) 家表示,跨境電商平台在大數據、供應鏈等方麵具有優(you) 勢,能夠幫助外貿企業(ye) 迅速洞悉市場需求,搭建轉內(nei) 銷渠道。此外,直播帶貨、社群電商等電商新業(ye) 態讓商業(ye) 營銷從(cong) “人找貨”變“貨找人”,質量優(you) 良的出口商品得以快速打開國內(nei) 市場。

在政策支持下,各大電商平台紛紛設立外銷產(chan) 品專(zhuan) 區。比如,淘寶特價(jia) 版上線外貿頻道,為(wei) 平台上30萬(wan) 外貿工廠開辟專(zhuan) 屬銷售渠道;京東(dong) 旗下的社交電商平台京喜推出“產(chan) 業(ye) 帶廠直優(you) 品計劃”,助力外貿企業(ye) 搭建線上銷售體(ti) 係。

為(wei) 支持適銷對路出口商品開拓國內(nei) 市場,各級政府也出台了一係列政策措施。比如,廣州海關(guan) 製定十二條措施助力出口產(chan) 品轉內(nei) 銷,支持企業(ye) 將符合條件的出口商品退回國內(nei) 轉內(nei) 銷;上海鼓勵電商平台提供零傭(yong) 金、流量扶持、保證金減免等優(you) 惠政策,積極舉(ju) 辦線下特賣展銷活動等。

中國貿促會(hui) 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指出,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you) 勢為(wei) 外貿企業(ye) 出口轉內(nei) 銷提供了廣闊空間,更多優(you) 質出口產(chan) 品轉內(nei) 銷反過來也會(hui) 豐(feng) 富國內(nei) 市場供給,進一步激發國內(nei) 市場活力和有效需求。

邁向“精耕細作”新階段

從(cong) 設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到免征部分出口貨物稅費,再到開展跨境電商B2B出口監管試點,中國密集出台支持跨境電商的各項政策,不斷加碼對跨境電商的扶持力度。在這一過程中,中國跨境電商也迅速成長、發展壯大。根據海關(guan) 統計,今年1至6月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額超過132億(yi) 美元,同比增長23.7%。

亞(ya) 馬遜日前發布《從(cong) 新業(ye) 態到新常態——2020中國出口跨境電商趨勢報告》,梳理過去五年中國出口跨境電商行業(ye) 和賣家發展趨勢,總結出中國出口跨境電商賣家地域和類型更多元、全球布局加速、品牌意識增強、產(chan) 品創新提速、響應能力升級等五大趨勢。

亞(ya) 馬遜全球副總裁、亞(ya) 馬遜全球開店亞(ya) 太區負責人Cindy Tai認為(wei) ,中國出口跨境電商行業(ye) 和賣家經曆了從(cong) “野蠻生長”到“精耕細作”的演變,出口跨境電商正在成為(wei) 中國外貿的重要支持力量,並正從(cong) 外貿“新業(ye) 態”轉變為(wei) 外貿“新常態”。

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跨境電商作為(wei) 穩外貿的“輕騎兵”“促內(nei) 銷”的生力軍(jun) ,將持續釋放經濟發展新動能,為(wei) 構建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與(yu) 此同時,跨境電商也麵臨(lin) 著物流通關(guan) 、信用風險、資金安全、流量競爭(zheng) 等多道“坎”。要更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必須直麵跨境電商發展過程中的問題與(yu) 挑戰,邁向“精耕細作”新階段。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