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產(chan) 業(ye) 數字化 > 正文

國資委頒布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工作的指引

發布時間:2020-09-21 13:09:53 中大商業(ye) 評論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日前據悉,國務院國資委為(wei) 打造數字經濟新優(you) 勢等決(jue) 策部署,促進國有企業(ye) 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增強競爭(zheng) 力、創新力、控製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提升產(chan) 業(ye) 基礎能力和產(chan) 業(ye) 鏈現代化水平,頒布了《關(guan) 於(yu) 加快推進國有企業(ye) 數字化轉型工作的通知》,部署加快推進國有企業(ye) 數字化轉型工作的有關(guan) 事項。

《通知》對國有企業(ye) 數字化轉型發展方向提出了重要指導,主要內(nei) 容如下:

提高認識,深刻理解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意義(yi)

深入學習(xi) 領會(hu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ti) 經濟融合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研究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有關(guan) 政策,將數字化轉型作為(wei) 改造提升傳(chuan) 統動能、培育發展新動能的重要手段,不斷深化對數字化轉型艱巨性、長期性和係統性的認識。

發揮國有企業(ye)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浪潮中的引領作用,進一步強化數據驅動、集成創新、合作共贏等數字化轉型理念,係統組織數字化轉型理論、方法和實踐的集中學習(xi) ,積極開展創新大賽、成果推廣、樹標立範、交流培訓等多種形式的活動,激發基層活力,營造勇於(yu) 、樂(le) 於(yu) 、善於(yu) 數字化轉型的氛圍。

加強對標,著力夯實數字化轉型基礎

(一)建設基礎數字技術平台

運用5G、雲(yun) 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數字孿生、北鬥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探索構建適應企業(ye) 業(ye) 務特點和發展需求的"數據中台""業(ye) 務中台"等新型IT架構模式,建設敏捷高效可複用的新一代數字技術基礎設施;

加快形成集團級數字技術賦能平台,提升核心架構自主研發水平,為(wei) 業(ye) 務數字化創新提供高效數據及一體(ti) 化服務支撐。

加快企業(ye) 內(nei) 網建設,穩妥推動內(nei) 網與(yu) 互聯網的互聯互通。

優(you) 化數據中心布局,提升服務能力,加快企業(ye) 上雲(yun) 步伐。

(二)建立係統化管理體(ti) 係

加快建立數字化轉型閉環管理機製,應用兩(liang) 化融合管理體(ti) 係標準(GB/T 23000係列),以兩(liang) 化融合管理體(ti) 係促進企業(ye) 形成並完善數字化轉型戰略架構。

積極推進數字化轉型管理工作與(yu) 質量管理、信息安全、職業(ye) 健康管理等體(ti) 係的融合應用。

建立數字化轉型診斷對標工作機製,定期開展診斷對標,持續提升新一代信息技術與(yu) 企業(ye) 業(ye) 務融合發展水平。

(三)構建數據治理體(ti) 係

加快集團數據治理體(ti) 係建設,明確數據治理歸口管理部門,加強數據標準化、元數據和主數據管理工作,定期評估數據治理能力成熟度。

加強生產(chan) 現場、服務過程等數據動態采集,建立覆蓋企業(ye) 務鏈條的數據采集、傳(chuan) 輸和匯聚體(ti) 係。

加快大數據平台建設,創新數據融合分析與(yu) 共享交換機製。強化業(ye) 務場景數據建模,深入挖掘數據價(jia) 值,提升數據洞察能力。

(四)提升安全防護水平

建設態勢感知平台,加強平台、係統、數據等安全管理。使用安全可靠的設備設施、工具軟件、信息係統和服務平台,提升本質安全。建設漏洞庫、病毒庫、威脅信息庫等網絡安全基礎資源庫,加強安全資源儲(chu) 備。搭建測試驗證環境,強化安全檢測評估,開展攻防演練,加快培養(yang) 專(zhuan) 業(ye) 人才隊伍。

把握方向,加快推進產(chan) 業(ye) 數字化創新

(一)推進產(chan) 品創新數字化

推動產(chan) 品和服務的數字化改造,提升產(chan) 品與(yu) 服務策劃、實施和優(you) 化過程的數字化水平,打造差異化、場景化、智能化的數字產(chan) 品和服務。開發具備感知、交互、自學習(xi) 、輔助決(jue) 策等功能的智能產(chan) 品與(yu) 服務,更好地滿足和引導用戶需求。

(二)推進生產(chan) 運營智能化

推進智慧辦公、智慧園區等建設,加快建設推廣共享服務中心,推動跨企業(ye) 、跨區域、跨行業(ye) 集成互聯與(yu) 智能運營。按照場景驅動、快速示範的原則,加強智能現場建設,推進5G、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技術規模化集成應用。實現作業(ye) 現場全要素、全過程自動感知、實時分析和自適應優(you) 化決(jue) 策,提高生產(chan) 質量、效率和資產(chan) 運營水平,賦能企業(ye) 提質增效。

(三)推進用戶服務敏捷化

加快建設數字營銷網絡,實現用戶需求的實時感知、分析和預測。整合服務渠道,建設敏捷響應的用戶服務體(ti) 係,實現從(cong) 訂單到交付全流程的按需、精準服務,提升用戶全生命周期響應能力。動態采集產(chan) 品使用和服務過程數據,提供在線監控、遠程診斷、預測性維護等延伸服務,豐(feng) 富完善服務產(chan) 品和業(ye) 務模式,探索平台化、集成化、場景化增值服務。

(四)推進產(chan) 業(ye) 體(ti) 係生態化

依托產(chan) 業(ye) 優(you) 勢,加快建設能源、電信、製造、醫療、旅遊等領域產(chan) 業(ye) 鏈數字化生態協同平台,推動供應鏈、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企業(ye) 間數據貫通、資源共享和業(ye) 務協同,提升產(chan) 業(ye) 鏈資源優(you) 化配置和動態協調水平。加強跨界合作創新,與(yu) 內(nei) 外部生態合作夥(huo) 伴共同探索形成融合、共生、互補、互利的合作模式和商業(ye) 模式。培育供應鏈金融、網絡化協同、個(ge) 性化定製、服務化延伸等新模式,打造互利共贏的價(jia) 值網絡,加快構建跨界融合的數字化產(chan) 業(ye) 生態。

技術賦能,全麵推進數字產(chan) 業(ye) 化發展

(一)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充分發揮國有企業(ye) 新基建主力軍(jun) 優(you) 勢,積極開展5G、工業(ye) 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和建設,形成經濟增長新動力。帶動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及各行業(ye) 開展新型基礎設施的應用投資。豐(feng) 富應用場景,拓展應用效能,加快形成賦能數字化轉型、助力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礎設施體(ti) 係。

(二)加快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通過聯合攻關(guan) 、產(chan) 業(ye) 合作、並購重組等方式,加快攻克核心電子元器件、高端芯片、基礎軟件、核心工業(ye) 軟件等關(guan) 鍵短板,圍繞企業(ye) 實際應用場景,加速突破先進傳(chuan) 感、新型網絡、大數據分析等數字化共性技術及5G、人工智能、區塊鏈、數字孿生等前沿技術,打造形成國際先進、安全可控的數字化轉型技術體(ti) 係。

(三)加快發展數字產(chan) 業(ye)

結合企業(ye) 實際,合理布局數字產(chan) 業(ye) ,聚焦能源互聯網、車聯網等新領域,著力推動電子商務、數據資產(chan) 運營、共享服務、平台服務、新零售等數字業(ye) 務發展,打造規模化數字創新體(ti) ,培育新業(ye) 務增長點。麵向企業(ye) 數字化轉型需要,加強資源、整合優(you) 化,創新體(ti) 製機製,培育行業(ye) 領先的數字化服務龍頭企業(ye) ,研發和輸出數字化轉型產(chan) 品和係統解決(jue) 方案。

突出重點,打造行業(ye) 數字化轉型示範樣板

(一)打造製造類企業(ye) 數字化轉型示範

以智能製造為(wei) 主攻方向,加快建設推廣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智能煉廠、智能鋼廠等智能現場,推動裝備、生產(chan) 線和工廠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著力提高生產(chan) 設備數字化率和聯網率,提升關(guan) 鍵工序數控化率,增強基於(yu) 數字孿生的設計製造水平,加快形成動態感知、預測預警、自主決(jue) 策和精準執行能力,全麵提升企業(ye) 研發、設計和生產(chan) 的智能化水平。積極打造工業(ye) 互聯網平台,推動知識能力的模塊化、軟件化和平台化,加快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資源共享和業(ye) 務協同。

(二)打造能源類企業(ye) 數字化轉型示範

加快建設推廣智慧電網、智慧管網、智能電站、智能油田、智能礦山等智能現場,著力提高集成調度、遠程操作、智能運維水平,強化能源資產(chan) 資源規劃、建設和運營全周期運營管控能力,實現能源企業(ye) 全業(ye) 務鏈的協同創新、高效運營和價(jia) 值提升。

(三)打造建築類企業(ye) 數字化轉型示範

重點開展建築信息模型、三維數字化協同設計、人工智能等技術的集成應用,提升施工項目數字化集成管理水平,推動數字化與(yu) 建造全業(ye) 務鏈的深度融合,助力智慧城市建設,著力提高BIM技術覆蓋率,創新管理模式和手段,強化現場環境監測、智慧調度、物資監管、數字交付等能力,有效提高人均勞動效能。

(四)打造服務類企業(ye) 數字化轉型示範

著力推進智慧營銷、智慧物流、智慧金融、智慧旅遊、智慧供應鏈等建設,推動實體(ti) 服務網點向虛擬智慧網點轉變,打造智慧服務中心,發展基於(yu) 互聯網平台的用戶服務,打造在線的數字服務產(chan) 品,積極創新服務模式和商業(ye) 模式,提升客戶體(ti) 驗,提高客戶粘性,拓展數字服務能力,擴展數字業(ye) 務規模。

統籌部署,多措並舉(ju) 確保轉型工作順利實施

(一)製定數字化轉型規劃和路線圖

結合企業(ye) 實際,製定企業(ye) 數字化轉型專(zhuan) 項規劃,明確轉型方向、目標和重點,勾畫商業(ye) 模式、經營模式和產(chan) 業(ye) 生態藍圖願景。以構建企業(ye) 數字時代核心競爭(zheng) 能力為(wei) 主線,製定數字化轉型方案,納入企業(ye) 年度工作計劃,明確相關(guan) 部門和崗位工作要求,加強動態跟蹤和閉環管控。加快企業(ye) 數字化治理模式、手段、方法升級,以企業(ye) 架構為(wei) 核心構建現代化IT治理體(ti) 係,促進IT投資與(yu) 業(ye) 務變革發展持續適配。運用數字化轉型服務平台(https://gq.dlttx.com),開展診斷對標。

(二)協同推進數字化轉型工作

建立跨部門聯合實施團隊,探索建設數字化創新中心、創新實驗室、智能調度中心、大數據中心等平台化、敏捷化的新型數字化組織,推動麵向數字化轉型的企業(ye) 組織與(yu) 管理變革,統籌構建數字化新型能力,以釘釘子的精神切實推動數字化轉型工作,一張藍圖幹到底。對接考核體(ti) 係,以價(jia) 值效益為(wei) 導向,跟蹤、評價(jia) 、考核、對標和改進數字化轉型工作。

(三)做好數字化轉型資源保障

要實行數字化轉型一把手負責製,企業(ye) 主要負責同誌應高度重視、親(qin) 自研究、統籌部署,領導班子中明確專(zhuan) 人分管,統籌規劃、科技、信息化、流程等管控條線,優(you) 化體(ti) 製機製、管控模式和組織方式,協調解決(jue) 重大問題。建立與(yu) 企業(ye) 營業(ye) 收入、經營成本、員工數量、行業(ye) 特點、數字化水平等相匹配的數字化轉型專(zhuan) 項資金投入機製。加快培育高水平、創新型、複合型數字化人才隊伍,健全薪酬等激勵措施,完善配套政策。

通知還提到,國務院國資委將加強對國有企業(ye) 數字化轉型工作的指導,組織數字化轉型線上診斷,開展“一把手談數字化轉型”工作,遴選推廣數字化轉型典型案例和解決(jue) 方案,推進數字化轉型協同創新平台建設,組織數字化轉型相關(guan) 交流研討,切實推動國有企業(ye) 數字化轉型工作。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