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7-23 15:43:17 國家發展改革委官微

今年以來,麵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和複雜嚴(yan) 峻的國內(nei) 外形勢,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全麵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工作,全麵落實“六穩”、“六保”重大政策舉(ju) 措,及時出台減稅降費、援企穩崗、紓難解困政策措施,我國取得了疫情防控重大戰略成果和經濟企穩回升的可喜成績,保持了經濟社會(hui) 大局穩定的良好局麵。
一、經濟複蘇,生產(chan) 總值增速企穩回升
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衝(chong) 擊前所未有,經濟發展麵臨(lin) 的挑戰前所未有。隨著我國科學統籌疫情常態化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生產(chan) 生活秩序逐步恢複,二季度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由負轉正,同比增長3.2%,扭轉了一季度下降6.8%的局麵,主要經濟指標呈現明顯邊際改善,顯示出我國經濟強大的韌性與(yu) 抗風險能力。我國經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ti) 中能夠迅速恢複元氣,主要得益於(yu) 中央部署有方、各地措施有力、企業(ye) 積極有為(wei) 、群眾(zhong) 配合有效。宏觀經濟政策對症下藥、精準施策,援企業(ye) 、穩崗位、減稅費、降成本,精準部署“六穩”、“六保”政策;各地積極貫徹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暢通政策傳(chuan) 導,提高服務意識,通過金融支持、消費券發放等多種靈活措施穩經濟、保民生;企業(ye) 積極開發新產(chan) 品、發展新業(ye) 態、創造新模式,通過實體(ti) 轉網上、外銷轉內(nei) 銷、直播帶貨、在線交易、遠程辦公、無人配送等靈活生產(chan) 經營模式創造價(jia) 值;廣大群眾(zhong) 自覺支持疫情防控,誌願開展社區街道管理,思想認識不斷提高,確保社會(hui) 發展大局穩定。
二、供給改善,三大產(chan) 業(ye) 加速恢複向好
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平穩。盡管夏糧播種麵積略減,但單產(chan) 有所提高,全國夏糧生產(chan) 再獲豐(feng) 收,總產(chan) 量達到14281萬(wan) 噸,創曆史新高。農(nong) 業(ye) 種植結構持續優(you) 化,經濟作物播種麵積增加,牛奶、禽蛋等農(nong) 產(chan) 品產(chan) 量持續增長。
工業(ye) 生產(chan) 恢複。在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前期製約生產(chan) 恢複的勞動力和防疫物資短缺問題已經基本緩解,工業(ye) 生產(chan) 較快恢複。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下降1.3%,降幅比一季度收窄7.1個(ge) 百分點,其中二季度增長4.4%,一季度為(wei) 下降8.4%。從(cong) 產(chan) 業(ye) 看,裝備製造業(ye) 和高技術製造業(ye) 增加值增長速度恢複較快;從(cong) 產(chan) 品看,挖掘、鏟土運輸機械,工業(ye) 機器人,載貨汽車等工程機械產(chan) 量達到曆史較高水平,3D打印設備、智能手表、集成電路圓片、充電樁等增勢迅猛;從(cong) 產(chan) 能看,全國高爐開工率、全國產(chan) 能利用率等指標逐步恢複正常。
服務業(ye) 增速回升。我國服務業(ye) 二季度增長1.9%,一季度為(wei) 下降5.2%,信息傳(chuan) 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ye) ,金融業(ye) 等現代服務業(ye) 增勢良好,分別增長14.5%和6.6%;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等行業(ye) 降幅逐步收窄。6月份,服務業(ye) 商務活動指數為(wei) 53.4%,比上月提高1.1個(ge) 百分點。鐵路運輸業(ye) 、道路運輸業(ye) 、航空運輸業(ye) 、互聯網軟件信息服務、資本市場服務等領域商務活動趨於(yu) 活躍。
三、需求回暖,內(nei) 需發展動力逐步增強
投資複蘇轉強。1-6月,全國固定資產(chan) 投資同比下降3.1%,降幅比1-5月份收窄3.2個(ge) 百分點,比一季度收窄13.0個(ge) 百分點,4月份開始增速由負轉正,4、5、6月同比分別增長0.8%、3.9%和5.6%,增速逐月加快,帶動內(nei) 需走強。分領域看,在中央預算內(nei) 資金抓緊下達、地方專(zhuan) 項債(zhai) 擴容等逆周期調節政策持續發力下,基建投資增速自4月由負轉正,並呈現快速增長,個(ge) 別月份增速達到10%以上;製造業(ye) 投資受新冠疫情和貿易摩擦影響,恢複速度偏慢,但季度跌幅明顯收窄;房地產(chan) 開發投資累計增長1.9%;醫藥製造業(ye) 、計算機及辦公設備製造業(ye) 、電子商務服務業(ye) 等高技術產(chan) 業(ye) 增勢良好,投資增長6.3%,部分行業(ye) 增速達到兩(liang) 位數以上。
消費溫和回補。上半年,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11.4%,降幅比一季度收窄7.6個(ge) 百分點,其中二季度下降3.9%,比一季度收窄15.1個(ge) 百分點。分領域看,糧油食品類、飲料類和中西藥品類商品零售額增幅較高,基本生活用品和醫療用品增勢較好;體(ti) 育娛樂(le) 用品類、通訊器材類等升級類商品銷售二季度以來實現較快增長;汽車和住房消費有所回暖,6月份汽車銷售同比增長11.6%(中汽協數據),商品房銷售麵積增長2.3%、銷售額增長8.8%。消費新模式發展優(you) 勢更為(wei) 突出,全國網上零售增長7.3%,遠程辦公、在線教育、智能施工、無人配送等新模式有效化解了現實生活中的堵點、難點。
外貿好於(yu) 預期。穩外貿政策措施為(wei) 促進外貿發展提供重要支撐,從(cong) 季度走勢看,我國外貿增長經曆一季度震蕩後,二季度有所回穩、同比下降0.2%,降幅較一季度收窄6.3個(ge) 百分點,6月當月出口、進口雙雙實現正增長,出口增長4.3%,進口增長6.2%。
四、價(jia) 格平穩,物價(jia) 漲跌幅向合理區間回歸
居民消費價(jia) 格漲幅逐月放緩。疫情短期內(nei) 對食品和服務價(jia) 格的影響逐步弱化,糧食生產(chan) 喜獲豐(feng) 收,豬價(jia) 上漲動力趨弱,蔬果、禽蛋供應充足,CPI總體(ti) 呈現穩中有落態勢,同比漲幅回落至合理區間,由一季度上漲4.9%下行至二季度上漲2.7%。
工業(ye) 生產(chan) 價(jia) 格降幅呈現收窄勢頭。受前期國內(nei) 企業(ye) 庫存增加、國際原油等大宗商品價(jia) 格下挫等因素影響,上半年PPI同比下降1.9%。由於(yu) 複工複產(chan) 加快,經濟活動逐步恢複,6月份同比下降3.0%,較5月收窄0.7個(ge) 百分點,環比上漲0.4%。
五、大局穩定,民生保障能力持續提高
就業(ye) 收入基本穩定。在疫情防控要求假期延長、居家隔離、彈性工作的大背景下,我國千方百計穩定居民就業(ye) 與(yu) 收入,實施援企穩崗、就業(ye) 幫扶、以工代賑、就業(ye) 補貼等政策,上半年居民就業(ye) 與(yu) 收入保持了基本平穩,沒有出現大幅波動,複產(chan) 複工複商複學積極推進,社會(hui) 各項工作運行有序。1-6月份,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義(yi) 增長2.4%,增速比一季度加快1.6個(ge) 百分點,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5%,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3.7%。尤其是社會(hui) 保障水平持續加強,人均轉移性收入名義(yi) 增長8.2%,人均社會(hui) 救濟收入和補助收入增長13.2%。就業(ye) 形勢逐漸好轉,6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ye) 率為(wei) 5.7%,連續兩(liang) 個(ge) 月小幅下降,其中25-59歲群體(ti) 人口調查失業(ye) 率為(wei) 5.2%,全國企業(ye) 就業(ye) 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間為(wei) 46.8小時,比上個(ge) 月上升0.7小時。
基本民生保障有力。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麵對困難,基本民生的底線要堅決(jue) 兜牢,群眾(zhong) 關(guan) 切的事情要努力辦好。針對疫情對人民生活的影響,各級部門強化社會(hui) 保障和兜底幫扶力度,上調退休人員基本養(yang) 老金,財政補貼新冠肺炎患者醫療費用,促進農(nong) 業(ye) 豐(feng) 收農(nong) 民增收,加強民生商品市場供應,確保實現脫貧攻堅目標。上半年,居民基本生活消費保持較快增長,人民生活得到有效保障,脫貧攻堅成效突出,貧困人口較多的四川、貴州、廣西等地,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義(yi) 增長均在5.5%-7.6%之間。
六、成績突出,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效
我國經曆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傳(chuan) 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在“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總要求下,我國及時采取應急舉(ju) 措,對新冠肺炎實行甲類傳(chuan) 染病管理,各地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打贏了武漢和湖北保衛戰並取得決(jue) 定性成果,各省市快速擴充收治床位,優(you) 先保障醫用物資,不斷優(you) 化診療方案,最大程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疫情防控實施常態化管理,國內(nei) 積極控製傳(chuan) 染源,加強藥物、疫苗和檢測試劑研發,有效遏製疫情蔓延。出入境構建外防輸入體(ti) 係,加強對境外我國公民的關(guan) 心關(guan) 愛,增強國際交流合作,及時提供醫療物資支援。我國新冠疫情在世界範圍內(nei) 率先得到有效控製,新增本土病例較長時間保持在個(ge) 位數水平,截至7月15日治愈患者超過6.3萬(wan) 人,14億(yi) 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得以有效保證,並為(wei) 世界抗疫做出實質性貢獻。
七、未來可期,經濟長期發展韌性不改
盡管新冠肺炎疫情加劇了世界和我國經濟下行風險,但是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麵沒有改變。超大規模經濟優(you) 勢奠定長期發展基礎,我國經濟發展存在巨大韌性和潛力。今年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有望突破100萬(wan) 億(yi) 元,人均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持續保持在1萬(wan) 美元以上;擁有14億(yi) 人口大市場、世界最大規模中等收入人群,消費潛力世界屈指可數;高儲(chu) 蓄率支持大容量投資空間,新型基礎設施與(yu) 產(chan) 業(ye) 投資積勢蓄能,經濟發展前景廣闊;我國具有雄厚物質基礎和完備產(chan) 業(ye) 體(ti) 係,製造業(ye) 門類齊全,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完整;貨物貿易出口額穩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資與(yu) 對外投資規模國際領先;科技研發投入持續增長,人力資本紅利不斷釋放;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高技術製造業(ye) 與(yu) 服務業(ye) 比重不斷提升,以現代互聯網信息技術為(wei) 支撐的新興(xing) 服務業(ye) 表現活躍;互聯網服務、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網上零售、線上辦公、數據中心等逆勢成長的新增長點不斷湧現;企業(ye) 創新創業(ye) 動力強勁,智能製造、無人生產(chan) 、智慧服務等新生產(chan) 經營模式蓬勃興(xing) 起,為(wei) 經濟發展增添活力和動力。
我國經濟在新冠疫情蔓延、國際貿易萎縮、外部壓力增強等突發變化之際展現出了強大發展潛力與(yu) 動力,經濟的回旋餘(yu) 地仍然巨大,增長動力依然強勁,未來將持續保持平穩健康發展。(作者:閆敏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