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7-13 14:37:50 經濟日報

近日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shu) (2020年)》顯示,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達35.8萬(wan) 億(yi) 元,占GDP比重達36.2%,數字經濟增速高於(yu) 同期GDP名義(yi) 增速約7.85個(ge) 百分點,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進一步凸顯。
助力全民戰“疫”、打通產(chan) 業(ye) 堵點、推動複工複產(chan) ……今年以來,數字經濟浪潮加速席卷中國。近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shu) (2020年)》顯示,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達35.8萬(wan) 億(yi) 元,占GDP比重達36.2%。數字經濟持續高速增長,正成為(wei) 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GDP占比同比提升1.4個(ge) 百分點,按照可比口徑計算,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名義(yi) 增長15.6%,高於(yu) 同期GDP名義(yi) 增速約7.85個(ge) 百分點,數字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進一步凸顯。
數據集成、平台賦能成為(wei) 推動產(chan) 業(ye) 數字化發展的關(guan) 鍵。2019年我國產(chan) 業(ye) 數字化增加值約為(wei) 28.8萬(wan) 億(yi) 元,占GDP比重為(wei) 29.0%。其中,服務業(ye) 、工業(ye) 、農(nong) 業(ye) 數字經濟滲透率分別為(wei) 37.8%、19.5%和8.2%。數字政府建設加速推進政府治理從(cong) 低效到高效、從(cong) 被動到主動、從(cong) 粗放到精準、從(cong) 程序化反饋到快速靈活反應轉變,新型智慧城市進入以人為(wei) 本、成效導向、統籌集約、協同創新的發展階段。
研究表明,數字化程度每提高10%,人均GDP將增長0.5%至0.62%。以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和創新基礎設施為(wei) 代表的“新基建”,正推動各類信息、流量上升到數據資產(chan) 的高度,實現產(chan) 業(ye) 經濟從(cong) 線性增長到指數增長的升級。
“數字技術普及運用,使人們(men) 愈發感受到托舉(ju) 產(chan) 業(ye) 數字化、數字產(chan) 業(ye) 化的新型基礎設施的重要性。”阿裏巴巴副總裁、中國內(nei) 貿事業(ye) 部總經理汪海表示,新基建一端連著巨大的投資與(yu) 需求,另一端連著不斷升級的消費市場,必將成為(wei) 未來經濟社會(hui) 繁榮發展的重要支撐。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數字化轉型在優(you) 化重塑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過程中,發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比如,內(nei) 貿批發平台1688的雲(yun) 供應鏈工廠,春節後一個(ge) 月內(nei) 對接了超過1000萬(wan) 個(ge) 產(chan) 能共享訂單,每天平均上萬(wan) 家工廠在線分享產(chan) 能。數字化批發能力的應用,讓外貿工廠得以快速接入內(nei) 貿經銷體(ti) 係。
在數字經濟不斷滲透下,新技術與(yu) 實體(ti) 經濟加速融合,助推創新和拓展新消費、新製造、新服務。以外賣為(wei) 例,除了餐飲外賣,餓了麽(me) 延伸出對醫藥、水果、鮮花、商超等多個(ge) 行業(ye) 的綜合服務能力。今年以來,包括書(shu) 店、文具店、3C手機甚至電影院、博物館等在內(nei) ,眾(zhong) 多零售服務行業(ye) 紛紛加入“線下門店數字化+即時配送”這一模式。
數字經濟還帶來了大量就業(ye) 。數據顯示,2019年前11個(ge) 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ye) 1279萬(wan) 人,提前實現全年1100萬(wan) 人以上的目標,完成度高達116.3%。從(cong) 消費端的直播生態就業(ye) 、“雲(yun) 櫃姐”,到供給端的創新迭代、產(chan) 業(ye) 帶創業(ye) 者;從(cong) 供應鏈上的數字倉(cang) 管理師,到螞蟻森林養(yang) 護員、開創大病互助共濟新模式的相互寶調查員……過去一年,新消費帶動了大量新就業(ye) ,成為(wei) 數字經濟創新探索的又一大亮點。
拉動就業(ye) 的同時,大批創業(ye) 者也受益於(yu) 數字經濟的紅利。“預計短時間內(nei) ,線下店的業(ye) 績不會(hui) 很好,必須把銷售往線上移。現在,貨源已經不是問題了,關(guan) 鍵在於(yu) 新的‘銷售出口’。”疫情發生以來,多位創業(ye) 企業(ye) 負責人均表達了類似的看法。
在數字經濟時代,小店的創業(ye) 門檻和切換成本正在降低。他們(men) 可以用貸款當本金擴大經營,用直播和短視頻吸引客流,用支付寶等數字工具收款、記賬、報稅。同時,得益於(yu) 平台的力量,每家小店都有機會(hui) 成為(wei) “網紅”。(記者 王軼辰)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