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宏觀經濟 > 正文

國家統計局就2020年5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回答媒體關注的問題

發布時間:2020-06-16 09:55:29 統計局網站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5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發布後,我們(men) 陸續收到媒體(ti) 關(guan) 注的問題,現綜合回答如下:

1. 5月份國民經濟運行延續複蘇態勢,從(cong) 主要經濟指標看,經濟恢複程度是否達到了預期?如何評價(jia) 5月份經濟表現?

答:5月份,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成效繼續顯現,複工複產(chan) 複商複市全麵推進,生產(chan) 需求繼續改善,就業(ye) 物價(jia) 總體(ti) 平穩,積極因素逐步增多,經濟繼續呈現恢複態勢,總體(ti) 上符合預期。有以下幾個(ge) 特點:

一是工業(ye) 服務業(ye) 實現增長。工業(ye) 增長加快。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4.4%,比上月加快0.5個(ge) 百分點,連續2個(ge) 月正增長。41個(ge) 工業(ye) 大類行業(ye) 中,30個(ge) 行業(ye) 增加值實現增長,增長麵提高至73.2%。服務業(ye) 生產(chan) 由降轉升。5月份,服務業(ye) 生產(chan) 指數同比增長1.0%,上月為(wei) 下降4.5%。從(cong) 相關(guan) 指標看,5月份,工業(ye) 用電量增速比上月加快,服務業(ye) 用電量、鐵路貨運量由降轉升。

二是消費投資繼續改善。市場銷售回暖。5月份,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2.8%,比上月收窄4.7個(ge) 百分點;其中商品零售額下降0.8%,規模接近上年同期水平。基本生活品消費繼續增長,升級類商品消費較為(wei) 活躍,汽車、家具等住行類商品零售改善。投資降幅明顯收窄。1—5月份,固定資產(chan) 投資(不含農(nong) 戶)同比下降6.3%,比1—4月份收窄4.0個(ge) 百分點;其中基礎設施投資下降6.3%,收窄5.5個(ge) 百分點。高技術產(chan) 業(ye) 、社會(hui) 領域投資均由降轉升。

三是新動能不斷增強。數字經濟持續升溫,“直播帶貨”等異常火熱,助力網上零售加快發展。1—5月份,網上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11.5%,比1—4月份加快2.9個(ge) 百分點;占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達24.3%,比上年同期提高5.4個(ge) 百分點。高技術產(chan) 業(ye) 發展向好。1—5月份,高技術製造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3.1%,比1—4月份加快2.6個(ge) 百分點。新產(chan) 品快速增長。5月份,3D打印設備、智能手表、集成電路圓片、充電樁等產(chan) 品產(chan) 量同比增長均在70%以上。

四是就業(ye) 物價(jia) 總體(ti) 穩定。5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ye) 率為(wei) 5.9%,比上月下降0.1個(ge) 百分點。食品價(jia) 格回落較多帶動消費價(jia) 格漲幅回落。5月份,居民消費價(jia) 格同比上漲2.4%,漲幅比上月回落0.9個(ge) 百分點;其中食品價(jia) 格上漲10.6%,回落4.2個(ge) 百分點。核心CPI保持穩定。5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漲1.1%,漲幅與(yu) 上月持平。

五是企業(ye) 複產(chan) 率繼續提升。我局快速調查顯示,5月底6月初,規模以上工業(ye) 、建築業(ye) 、服務業(ye) 達到正常生產(chan) 水平一半以上的企業(ye) 比重分別比4月底提高2.9、9.2、7.5個(ge) 百分點。

六是市場預期保持平穩。5月份,製造業(ye) 采購經理指數為(wei) 50.6%,非製造業(ye) 商務活動指數為(wei) 53.6%,均連續3個(ge) 月保持在臨(lin) 界點以上。其中,製造業(ye) 生產(chan) 經營活動預期指數、非製造業(ye) 業(ye) 務活動預期指數分別為(wei) 57.9%、63.9%,比上月上升3.9、3.8個(ge) 百分點,保持在較高景氣區間。

當然也要看到,盡管5月份主要指標繼續改善,但從(cong) 當月看不少指標低於(yu) 上年同期水平,從(cong) 累計看多數指標仍在下降,表明疫情衝(chong) 擊損失尚需彌補,經濟還未回歸正常水平。當前境外疫情對世界經濟的巨大衝(chong) 擊繼續發展演變,外部風險挑戰明顯增多,國內(nei) 經濟恢複仍麵臨(lin) 壓力,推動經濟全麵回歸常態化增長需付出更大努力。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緊扣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目標任務,按照《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圍繞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狠抓各項政策舉(ju) 措落實落地,著力穩企業(ye) 保就業(ye) ,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hui) 發展目標。

2.進入二季度,複工複產(chan) 複商複市持續推進,中國製造業(ye) PMI連續3個(ge) 月位於(yu) 榮枯線上方,二季度經濟增長能否轉正?近日北京疫情出現反彈,是否會(hui) 對下階段全國經濟恢複造成影響?

答:二季度以來,隨著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成效顯現,生產(chan) 需求持續改善,積極因素累積增多,主要指標與(yu) 一季度相比明顯改善。1—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下降2.8%,降幅比一季度收窄5.6個(ge) 百分點,其中4月、5月連續兩(liang) 個(ge) 月同比正增長;服務業(ye) 生產(chan) 指數下降7.7%,收窄4.0個(ge) 百分點,其中5月實現了正增長;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下降13.5%,收窄5.5個(ge) 百分點;固定資產(chan) 投資(不含農(nong) 戶)下降6.3%,收窄9.8個(ge) 百分點。

但也要看到,境外疫情肆虐,世界經貿嚴(yan) 重萎縮。二季度,WTO貨物貿易晴雨表指數為(wei) 87.6,創曆史新低;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hui) 議預測,二季度全球商品貿易額將比一季度下降26.9%。與(yu) 此同時,國內(nei) 接觸型聚集型消費受到製約,製造業(ye) 投資動力不足,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困難。1—5月份,製造業(ye) 投資同比下降14.8%;1—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利潤下降27.4%。近期,國內(nei) 部分地區疫情形勢有所變化,對經濟的影響尚有不確定性。

上述情況說明,二季度經濟恢複既存在有利因素,也麵臨(lin) 困難挑戰,經濟增長能否轉正還要看6月份經濟恢複情況如何。

從(cong) 後期情況看,推動經濟持續複蘇有較好的基礎和條件。一是經濟穩步複蘇態勢明顯。複工複產(chan) 複商複市有力有效,工業(ye) 服務業(ye) 實現增長,消費投資降幅持續收窄,市場預期總體(ti) 穩定。二是宏觀政策效應繼續顯現。今年為(wei) 企業(ye) 新增減負預計超過2.5萬(wan) 億(yi) 元,發行1萬(wan) 億(yi) 元抗疫特別國債(zhai) ,新增1萬(wan) 億(yi) 元財政赤字規模,貨幣信貸支持力度加大,這些政策將繼續支持後期經濟恢複。三是新動能持續壯大。數字經濟全麵提速,智能化、科技型產(chan) 品較快增長,遠程辦公、在線教育、網絡問診等快速擴張,無人零售、直播帶貨等新模式不斷湧現,將有力支撐經濟發展。

下階段,要用好這些有利條件,深入貫徹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落實好《政府工作報告》要求,進一步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力促國民經濟穩定複蘇。

3. 5月份服務業(ye) 生產(chan) 指數增速由負轉正,主要原因是什麽(me) ?下階段服務業(ye) 回升勢頭能保持嗎?

答:5月份,服務業(ye) 生產(chan) 形勢明顯改善,服務業(ye) 生產(chan) 指數同比增長1.0%,今年以來首次實現正增長。服務業(ye) 生產(chan) 指數增速由負轉正的主要原因:

一是信息、金融、房地產(chan) 等行業(ye) 較快增長對服務業(ye) 帶動作用明顯。今年以來,互聯網、數字經濟等顯示出強大生命力,信息服務業(ye) 快速增長。1—4月份,移動互聯網累計接入流量同比增長36.6%。5月份,信息傳(chuan) 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ye) 生產(chan) 指數同比增長12.9%。金融支持加大、信貸投放增加,金融業(ye) 穩定增長。5月份,金融業(ye) 生產(chan) 指數同比增長5.2%。房地產(chan) 銷售好轉、投資降幅收窄,房地產(chan) 業(ye) 生產(chan) 改善。5月份,房地產(chan) 業(ye) 生產(chan) 指數同比增長7.1%。上述三個(ge) 行業(ye) 合計拉動服務業(ye) 生產(chan) 指數增長3.1個(ge) 百分點。

二是交通運輸業(ye) 由降轉平。隨著經濟逐步恢複,交通運輸、郵政需求回升,帶動交通運輸業(ye) 恢複發展。5 月份,貨運量同比增長0.4%,其中鐵路貨運量增長1.3%;全國港口貨物吞吐量增速比上月加快0.3個(ge) 百分點。在這種情況下,5月份,交通運輸倉(cang) 儲(chu) 和郵政業(ye) 生產(chan) 指數由上月同比下降5.0%轉為(wei) 持平。

三是批零住餐等行業(ye) 恢複勢頭明顯。複工複產(chan) 複商複市持續推進,前期受衝(chong) 擊較大的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等生活性服務業(ye) 明顯恢複。5月份,批發和零售業(ye) 、住宿和餐飲業(ye)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ye) 生產(chan) 指數同比降幅分別比上月收窄4.5、12.0、4.1個(ge) 百分點。

下階段,隨著生產(chan) 生活秩序恢複,服務業(ye) 複蘇態勢有望持續。但要看到,受居民擔憂情緒影響,接觸型聚集型消費複蘇較慢,相關(guan) 行業(ye) 複產(chan) 水平仍然偏低,是製約服務業(ye) 穩定恢複的主要因素。5月份,住宿和餐飲業(ye) 生產(chan) 指數同比下降21.7%,餐飲收入額下降18.9%。1—5月份,限額以上單位百貨店商品零售額同比下降26.9%。快速調查顯示,5月底6月初,住宿餐飲業(ye) 、文化體(ti) 育娛樂(le) 業(ye) 達到正常生產(chan) 水平一半以上的企業(ye) 比重仍低於(yu) 60%。為(wei) 此,推動服務業(ye) 持續恢複要下更大力氣。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積極保就業(ye) 穩收入促消費,落實好減稅降費舉(ju) 措,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努力為(wei) 服務業(ye) 健康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4. 5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ye) 率比4月份略降,原因是什麽(me) ?大學生等重點群體(ti) 就業(ye) 狀況如何?全年穩就業(ye) 目標能實現嗎?

答:就業(ye) 是民生之本、財富之源。黨(dang) 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就業(ye) 工作,將就業(ye) 置於(yu) “六穩”工作和“六保”任務之首,密切關(guan) 注疫情對就業(ye) 形勢的影響,全麵強化就業(ye) 優(you) 先政策,大力援企穩崗,保持了就業(ye) 形勢的總體(ti) 穩定。5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ye) 率為(wei) 5.9%,比上月下降0.1個(ge) 百分點。

調查失業(ye) 率比4月份略有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經濟運行逐步改善。生產(chan) 需求持續好轉,為(wei) 就業(ye) 規模擴張、就業(ye) 保持穩定奠定了基礎。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連續2個(ge) 月增長,服務業(ye) 生產(chan) 由降轉升,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當月降幅和固定資產(chan) 投資累計降幅均連續收窄。二是就業(ye) 優(you) 先政策成效顯現。堅持減負、穩崗、擴就業(ye) 並舉(ju) ,著力穩企業(ye) 保就業(ye) ,抓好高校畢業(ye) 生、農(nong) 民工等重點群體(ti) 就業(ye) ,鼓勵多渠道靈活就業(ye) ,有力保障了就業(ye) 大局穩定。三是員工複崗情況持續好轉。快速調查顯示,5月底6月初,員工複崗率超過80%的規模以上企業(ye) 比重比上次調查提高1.2個(ge) 百分點,其中工業(ye) 、服務業(ye) 企業(ye) 比重分別提高0.6、1.7個(ge) 百分點。

也必須清醒地看到,盡管調查失業(ye) 率略降,但就業(ye) 壓力仍不容忽視。一是就業(ye) 總量壓力較大。受疫情影響,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困難突出,招聘用工需求下降,一些個(ge) 體(ti) 工商戶和小微企業(ye) 疫後恢複較慢,吸納就業(ye) 受到一定影響。1—5月份,全國城鎮新增就業(ye) 460萬(wan) 人,同比少增137萬(wan) 人。5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ye) 率高於(yu) 上年同期0.9個(ge) 百分點。二是就業(ye) 不充分現象較為(wei) 明顯。5月份,約1.2%的就業(ye) 人員處於(yu) 在職未就業(ye) 狀態,高於(yu) 往年正常水平;企業(ye) 就業(ye) 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間比上年同期減少0.2小時。三是大學生等重點群體(ti) 就業(ye) 壓力仍大。5月份,全國20—24歲大專(zhuan) 及以上人員(主要為(wei) 新畢業(ye) 大學生)調查失業(ye) 率分別比上月和上年同期上升1.7、3.3個(ge) 百分點。今年高校畢業(ye) 生規模達到874萬(wan) ,創曆史新高,隨著高校畢業(ye) 生集中進入勞動力市場,大學生失業(ye) 率可能繼續上升。

下階段,要堅決(jue) 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更大力度實施就業(ye) 優(you) 先政策,打好政策組合拳,加強政策協同配合,拓寬重點群體(ti) 就業(ye) 渠道,強化民生兜底保障,促進就業(ye) 形勢保持穩定。

5. 5月份CPI同比上漲2.4%,漲幅連續4個(ge) 月回落,主要原因是什麽(me) ?後期CPI是否會(hui) 持續走低?全年物價(jia) 形勢會(hui) 出現“前高後低”嗎?

答:5月份居民消費價(jia) 格漲幅回落主要由於(yu) 部分食品價(jia) 格回落較多。5月份,CPI同比上漲2.4%,漲幅比上月回落0.9個(ge) 百分點,2月份以來持續回落。CPI漲幅回落從(cong) 結構上看主要是受食品價(jia) 格變化的影響。今年以來,各地高度重視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落實“米袋子”省長負責製、“菜籃子”市長負責製,大力恢複生豬生產(chan) ,取得積極成效。5月份,食品價(jia) 格同比上漲10.6%,漲幅連續回落;其中,豬肉價(jia) 格上漲81.7%,連續3個(ge) 月回落;雞蛋、鮮菜價(jia) 格分別下降14.5%、8.5%,比上月擴大11.1、4.8個(ge) 百分點。

後期市場價(jia) 格穩中有降可能性較大。盡管在一係列促消費政策帶動下,市場活躍度有所提升,商品零售和餐飲服務均有改善,市場需求逐步回暖,對物價(jia) 產(chan) 生一定上拉作用,但保持物價(jia) 總體(ti) 穩定或穩中有降的條件較多:一是我國糧食生產(chan) 總體(ti) 穩定,夏糧豐(feng) 收在望,為(wei) 穩定食品價(jia) 格打下堅實基礎;二是生豬生產(chan) 增加,豬肉價(jia) 格對CPI推升作用回落;三是工業(ye) 品價(jia) 格低位運行,國際大宗商品價(jia) 格下降明顯,對消費品價(jia) 格傳(chuan) 導較弱;四是翹尾因素影響也在回落,二、三、四季度,翹尾因素對CPI的影響將呈逐季回落態勢。綜合來看,全年居民消費價(jia) 格穩中有降、“前高後低”可能性較大。

6.最近社會(hui) 熱議“有6億(yi) 人每個(ge) 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這個(ge) 說法符合實際嗎?對此您怎麽(me) 看?

答:關(guan) 於(yu) 6億(yi) 人每個(ge) 月人均收入1000元,可以從(cong) 全國住戶收支與(yu) 生活狀況調查數據得到印證。按照住戶收支調查,全國家庭戶樣本可以分為(wei) 五個(ge) 等份,分別是低收入組、中間偏下收入組、中間收入組、中間偏上收入組、高收入組,每等份各占20%。其中,低收入組和中間偏下收入組戶數占全部戶數比重為(wei) 40%。五等份住戶收支調查數據刊載在《中國統計年鑒》《中國統計摘要》等統計資料上。比如,《中國統計年鑒2019》第171頁有2013-2018年的住戶收支調查表,《中國統計摘要2020》第59頁有2014-2019年的住戶收支調查表。

根據2019年相關(guan) 數據,低收入組和中間偏下收入組共40%家庭戶對應的人口為(wei) 6.1億(yi) 人,年人均收入為(wei) 11485元,月人均收入近1000元。其中,低收入組戶月人均收入低於(yu) 1000元,中間偏下收入組戶月人均收入高於(yu) 1000元。

這些數據反映了黨(dang) 的十九大所指出的我國社會(hui) 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反映了我國的基本國情。我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廣大農(nong) 村和中西部地區相當一部分居民收入水平依然偏低,脫貧攻堅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任務十分繁重。同時也應當看到,隨著我國經濟持續發展,將會(hui) 有越來越多的低收入和中間偏下收入群體(ti) 轉化為(wei) 中等收入群體(ti) 。我國國內(nei) 市場潛力巨大,發展未有窮期。下階段,麵對國內(nei) 外複雜形勢,要按照黨(dang) 中央國務院部署,大力穩企業(ye) 保就業(ye) ,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決(jue) 戰脫貧攻堅戰,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並開啟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