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2-12 14:48:05 楚天都市報

2月8日,元宵佳節,武漢“封城”的第十七天。
這個(ge) 夜晚,家住常青花園五小區的廖女士煮了一碗湯圓,心中升起嫋嫋暖意。
這份暖意,不隻是來自湯圓,更來自送湯圓的人——與(yu) 她相識不過4天的順豐(feng) 同城急送小哥程楠。
四天前,這位已經懷孕37周的待產(chan) 孕婦,因為(wei) 連日腹痛無法自主行動,而向前一天給她送過外賣的順豐(feng) 同城急送小哥程楠發出了求助。
這個(ge) 時候的武漢,街道空空如也。在零星可見的行人以外,最多的便是不言“撤退”的外賣員,逆向而行。
33歲的程楠就是其中的一個(ge) 。在給廖女士送過外賣的第二天上午,他接到了求助電話。
疫區裏的“跑腿”騎士
程楠是順豐(feng) 同城急送常青站點的騎士,駐店為(wei) 必勝客送外賣。
2月4日,地鐵2號線常青花園站旁的必勝客開店,程楠在下午2點左右,接到了後來對他來說,新年裏最特殊的一單。
封城之後,武漢的外賣訂單並沒有減少太多,自我封宅的人們(men) ,需要外賣員穿梭空蕩的城市來送餐。
“很平常的一個(ge) 訂單,連備注都沒有。”程楠甚至記不起這一單點了些什麽(me) 。
每天奔波在路上的程楠
來到常青花園五小區十八棟的房間門口後,程楠將餐盒慢慢取出,在順豐(feng) 同城急送專(zhuan) 配的送餐保溫箱上噴了一下酒精,才將餐盒放了上去,向後退到距門兩(liang) 米多的地方,撥打了點餐人廖女士的電話。
“您好,您點的外賣到門口了,可以開門取餐。”這是武漢抗擊疫情非常時期裏,武漢外賣的“無接觸送餐”模式。
廖女士開門取過餐,兩(liang) 人甚至沒有任何眼神接觸,程楠就完成這一次普通的送餐。
然而,第二天早上9點剛過,程楠就在將醒未醒時,接到了廖女士的電話。
“你們(men) 順豐(feng) 同城急送可以跑腿嗎?我有些東(dong) 西急需要買(mai) 一下。”麵對這樣的需求,並未涉及這項業(ye) 務的程楠非常自然地告訴她,武漢暫未開通跑腿業(ye) 務。
可是,廖女士並沒有掛電話的意思,在沉默了一兩(liang) 秒種之後,向程楠發出了求助:“我懷孕快37周了,這兩(liang) 天肚子特別痛,下不了地走路,社區可能太忙,一下子找不到人。請幫幫我,實在沒辦法了。”
聽到這麽(me) 一說,程楠立馬清醒了過來。經過溝通,他知道了電話另一端那位孕婦有多難:從(cong) 安徽嫁到武漢,丈夫在1月23日武漢封城之前到外地看望親(qin) 戚,一直無法回來。唯一的親(qin) 人小姑子又因為(wei) 出現肺炎症狀而被隔離,如今進入待產(chan) ,家裏卻隻有自己一個(ge) 人,還有很多嬰兒(er) 用品和生活物資需要買(mai) ,而身邊無人照顧。
廖女士在微信上給出采購清單
“都這種情況了,還遲疑什麽(me) ?馬上就換衣去超市啊!”程楠在囑咐廖女士向熟悉的醫生問診谘詢之後,便立馬向順豐(feng) 同城急送常青站點負責人簡單說明情況,告休一天。
原來,程楠也住在常青花園小區內(nei) ,是與(yu) 廖女士所住五小區相距並不太遠的一區:“說起來也算是鄰裏了,這個(ge) 忙必須幫。”
出發之前,程楠讓廖女士將采購清單通過微信發了過來。因為(wei) 常青花園一帶的疫情相對比較嚴(yan) 重,程楠的家人對其送外賣一直比較擔心:“這時候如果告訴他們(men) 要去人群聚集的超市,肯定不會(hui) 讓我出門。”
可是,幫助待產(chan) 孕婦采購的事情必須得做。於(yu) 是,程楠什麽(me) 也沒說,像前一天上班一樣出門,開車直奔常青花園裏的武商量販店。
孕嬰童貨架裏穿梭的漢子
武漢封城以後,超市是最重要的民生保障之地,每一天的每一個(ge) 時刻,都繁忙得特別厲害。
“多少會(hui) 有一些擔心感染吧,但做好防護,快進快出,應該還好。”可是,程楠低估了買(mai) 孕婦待產(chan) 用品的難度。
產(chan) 婦衛生巾、產(chan) 婦紙巾、產(chan) 褥墊、坐月子帽子、一次性馬桶墊、奶粉、奶瓶、嬰兒(er) 油、嬰兒(er) 洗發沐浴露、爽身粉、嬰兒(er) 服厚薄各兩(liang) 套……在微信上,程楠收到的采購清單達到了將近20種。
可是,待產(chan) 和嬰兒(er) 用品到底買(mai) 哪一種、哪一個(ge) 品牌是非常重要的問題。這時候,程楠打開微信視頻通話,讓廖女士看著品牌來選,他再一個(ge) 一個(ge) 放進購物車。
程楠到超市為(wei) 廖女士采購物資
於(yu) 是,一位身著黑色順豐(feng) 同城急送工服的33歲漢子,在超市孕嬰童用品專(zhuan) 區裏來往奔走,慢慢將購物車裝得滿滿當當。
“那時候哪裏還會(hui) 想什麽(me) 尷尬不尷尬,一直在專(zhuan) 心挑商品,就想趕緊買(mai) 齊了給她送過去。”程楠直到把所有用品買(mai) 完,才發現整個(ge) 超市的生活用品和蔬菜食品區裏的人越來越多。
為(wei) 了保證安全,程楠迅速挑了一些用得上、吃得好的必需品。
結賬的隊伍非常長,程楠非常注意與(yu) 前後盡量保持較遠的距離。這時候的自我防護同樣重要。
結賬時,所有商品花了1500多元,廖女士給程楠直接轉賬了1800元,並附言:程大哥,您人太好了,感謝您!
“多出的錢,絕對不能要。”程楠付過賬後什麽(me) 也沒說,開車再次來到五小區18棟,將一大袋商品送到廖女士家門口。
程楠按廖女士的需求挑選商品
進門之前,程楠將300元現金塞進了商品袋子裏,然後用酒精將全身噴灑消毒,戴上一副嶄新的手套,換了一隻新拆的口罩,在保證一切安全之後,敲響了廖女士家的門。
“程大哥,太謝謝了,真的非常感謝!”門剛打開,廖女士便不停的道謝。
“不存在不存在,都是鄰居,相互幫忙,相互幫忙!”程楠突然有些不好意思,“我已經全身消過毒了,給你把東(dong) 西搬進去。”
進門口並沒有走兩(liang) 步,程楠始終保持著與(yu) 廖女士的安全距離。
在將買(mai) 的東(dong) 西放置妥當之後,程楠在臨(lin) 走前又叮囑了一番:“你馬上37周了,一個(ge) 人在家裏還是很不太方便,肚子痛一定要去醫院,如果羊水破了就肯定來不及,多聯係一下社區,有什麽(me) 事情,或者急著要用車就隨時跟我說,我住得不遠。”
此時的廖女士對這位相識不過兩(liang) 天、相間不過兩(liang) 次的順豐(feng) 小哥的善舉(ju) ,除了感謝,也並不知道該再說些什麽(me) 。
相互守望的善心比湯圓更暖
外賣騎士的每一次送餐,都可能碰到需要自己提供幫助的時候。程楠說,在疫情四散、需要共克時艱的關(guan) 口,需要每一個(ge) 人相互守望:“像我們(men) 送外賣、送快遞的,更應該做好隨時伸出援手的準備。”
正是這樣的想法,讓廖女士一直稱呼程楠為(wei) “好人”、“程大哥”。這樣的稱謂,也讓程楠不時惦記著廖女士在待產(chan) 時的身體(ti) 狀況。
程楠將廖女士的商品一件件送到家門口
2月6日,程楠通過微信詢問廖女士是否看過醫生,在得到肯定答複後才放了心。然而,僅(jin) 過一天,廖女士的求助電話,又在2月7日的早上9點半左右打了過來。
“家裏的電磁爐突然壞了,想要買(mai) 一個(ge) 新的,便試著再次向程大哥求助。”廖女士說,他此時對程楠充滿了感激的信任。
接到這個(ge) 電話,程楠依然沒有遲疑。不過,這一次他沒有再去超市跑腿采購,而是決(jue) 定將自己家中還在用的電磁爐,給廖女士送過去。
“新的電磁爐價(jia) 錢不便宜,家裏正好有一個(ge) 能用,再去一趟超市也並沒有必要,我就決(jue) 定給他送過去。”程楠說,待產(chan) 孕婦的開銷較大,疫情期間又有諸多不便,應該怎樣方便怎樣來,能省則省。
上午11點多,程楠像過去幾天裏一樣,在廖女士家門口做好一切消毒防護措施,將電磁爐交給了對方。
廖女士對程楠提供的幫助表達感謝
“隻是因為(wei) 一份外賣,讓我認識了程大哥這麽(me) 好的人,確實是一種幸運。”說起當天接到電磁爐時的感受,廖女士直言自己在武漢封城無人照顧時,依然收獲了難得的幸運。
當天晚上,程楠一家人在家包餃子、做湯圓,準備第二天正月十五元宵節的食材。“我就請家人多做一些餃子湯圓,給廖女士送一份。”程楠說,臨(lin) 產(chan) 在即又獨在異鄉(xiang) ,麵對全城封閉的疫情,他必須為(wei) 廖女士也送去一份元宵節的問候。
於(yu) 是,2月8日一早,程楠在上班接單之前,就將湯圓餃子送到了廖女士的住處,更送上了節日的祝福。
武漢抗疫的每一天,程楠會(hui) 做好防護去送外賣
“非常時期,武漢人都應該相互守望,共渡難關(guan) 。”程楠說,他不會(hui) 說大道理,但是知道在當下疫情嚴(yan) 重的時候,對旁人的一點關(guan) 心、一點幫助,對於(yu) 對方來說,可能是非常重要的:“這件事也就是我遇到了,其他任何一位順豐(feng) 同城的同事,或者朋友遇到,也一定會(hui) 跟我一樣,去為(wei) 待產(chan) 孕婦提供幫助的!”
元宵節的夜晚,廖女士將程楠送來的湯圓煮開。泛起的水花映照出臉上的笑容。她說,程大哥傳(chuan) 遞的善心比暖暖的湯圓,更暖。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