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2-11 10:08:32 中國交通新聞網

新春時節,一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在全國打響。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開設4個(ge) 新冠肺炎病區,派遣19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金銀潭醫院、武漢客廳方艙醫院和雷神山醫院!交通運輸部長江航務管理局所屬長江航運總醫院(簡稱長航醫院)迅速投入到這場史無前例的戰“疫”之中。
黨(dang) 旗所指,就是衝(chong) 鋒所向!為(wei) 堅決(jue) 打贏這場阻擊戰,在關(guan) 鍵時刻、人民最需要的時候,長航醫院充分發揮交通醫院“生力軍(jun) ”作用,全體(ti) 黨(dang) 員不顧生死,讓黨(dang) 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線高高飄揚。
一個(ge) 支部就是一座堡壘 築起疫情防抗銅牆鐵壁
這是一場大考,與(yu) 死神搏鬥,必須具有鋼鐵般的意誌。
交通運輸部黨(dang) 組書(shu) 記楊傳(chuan) 堂、部長李小鵬多次強調“要確保醫護人員安全”,並動員全係統為(wei) 長航醫院提供緊急醫療物資保障。交通運輸部印發通知,激勵引導行業(ye) 各級黨(dang) 組織和廣大黨(dang) 員幹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挺身而出、英勇奮鬥、紮實工作,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群眾(zhong) 堅定不移把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落到實處,堅決(jue)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長航局黨(dang) 委周密部署,靠前指揮。長航醫院黨(dang) 委和廣大黨(dang) 員幹部聞令而動、衝(chong) 鋒在前,奮力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
1月15日,成立了醫療協調組等5個(ge) 組,整合病房,開始集中收治疑似感染病人;隨後,在醫院黨(dang) 委指導下,充分發揮黨(dang) 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內(nei) 科黨(dang) 支部和腦科黨(dang) 支部的一線黨(dang) 員聯合組建起防疫一線臨(lin) 時黨(dang) 支部,成立4個(ge) 黨(dang) 小組。
麵對生死,誰來擔當“領頭雁”?
“作為(wei) 黨(dang) 員,這個(ge) 時候我們(men) 不上,誰上!” 許綠葉的話斬釘截鐵,也表達了大家的心聲。她被推選為(wei) 臨(lin) 時黨(dang) 支部支部書(shu) 記。這位年近六旬的感染科專(zhuan) 家組組長,同時擔任疫情防控專(zhuan) 家組組長,在她帶領下,4個(ge) 黨(dang) 小組及支部黨(dang) 員,勇當捍衛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的先鋒突擊隊。
病毒肆虐,當人傳(chuan) 人消息一出,從(cong) 1月20日開始,發熱門診患者急劇增加。醫院黨(dang) 委迅速組織其他科室緊急支援。
年過五旬的神經內(nei) 科主任杜遠敏正在休假,趕來了。每天一大早,她就穿上“蒸桑拿”般的防護服、佩戴護目鏡、套上橡膠防護手套,趕往發熱門診支援,一待就是一整天。憋氣、憋尿、流汗成為(wei) 她的工作常態,為(wei) 了避免上廁所,渴了隻能抿一口礦泉水潤潤嘴。
一直堅守在發熱門診的謝玲剛查出懷孕,不走了。她執拗地說:“寶寶是重要,但病人生命更重要,我不離開!”
1月26日,武漢市衛健委要求調配10名醫護人員支援武漢金銀潭醫院。這是武漢首家專(zhuan) 門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點醫院,網絡上,許多人光提到醫院名字,就不寒而栗。
哪有人天生就不怕死?隻是因為(wei) 有人需要,他們(men) 必須選擇自己擋在危險前麵。
“我去!”黨(dang) 員熊璿告別新婚丈夫,率先站了出來;段鬆堂妻子懷孕才4個(ge) 月,何晶晶孩子剛滿一歲,郭子月正準備舉(ju) 辦婚禮,馬上出列;白露、趙嬋、李蒙、鄭麗(li) 平、李詩揚、譚亞(ya) 蕾一呼即應。
一個(ge) 小時內(nei) ,醫護人員集結完畢!
在金銀潭醫院,他們(men) 被分配到了任務最重的搶救室、ICU重症監護室。他們(men) 穿著厚重的防護服,冒著隨時被感染的風險穿過隔離區,為(wei) 重症患者翻身、擦洗、按摩,不到一個(ge) 小時工作服已濕漉漉,雙氧水時常熏得眼淚直流,頻繁的搶救,讓他們(men) 身心麵臨(lin) 著前所未有的極限挑戰。哪怕再苦再累,也沒有人後退。
黨(dang) 組織就是戰鬥堡壘,帶領全體(ti) 黨(dang) 員和醫護人員用血肉之軀,築起了一道守護生命安全的堅強防線。
一名黨(dang) 員就是一麵旗幟 飄揚在抗“疫”戰場最前沿
“杜醫生,我想活……”進手術室之前,重症病人張某用微弱的聲音祈求醫生杜鵬,眼神中盡是對生的渴望。
杜鵬得知,他是一名加入抗“疫”誌願車隊的出租車司機,途中感染新冠肺炎,且病情嚴(yan) 重。但床位緊張,怎麽(me) 辦?“作為(wei) 醫生,不能眼睜睜看著病人死啊!”杜鵬頂著多重壓力,硬是在原本就超負荷的病房廊道上為(wei) 他“擠”出一片空地。
“患者血氧含量降低,呼吸困難!”
“上呼吸機!”
“患者肺部感染灶明顯擴大!”
“上丙球衝(chong) 擊!”
在重症病區,杜鵬和同事一起,爭(zheng) 分奪秒搶救這名危重病人。
經過一個(ge) 多小時努力,看著患者的呼吸逐漸平緩順暢,他長舒一口氣:這名年僅(jin) 40歲的司機得救了!
從(cong) 死神手中為(wei) 病人搶下生命陣地,是一名黨(dang) 員和醫務工作者的初心。
康複醫學科一病區主任孫莉,她負責的是隔離病區,這裏專(zhuan) 門接收從(cong) 發熱門診收治的疑似病人。
一大早,交班匯總、分組查房、觀察呼吸、監護心電……因為(wei) 病人家屬無法進入,忙完這些,孫莉與(yu) 護士們(men) 一道,幫助病人解決(jue) 生活上的需求,準備生活用品、送餐到病房、幫著打開水、服藥到口,一刻都沒停歇。隨著病人一波接一波送來,每個(ge) 人的體(ti) 力都逼近極限。
孫莉和丈夫同在長航醫院,大家必須“全副武裝”。因為(wei) ,由於(yu) 防護物資的大量消耗甚至缺乏,一線醫護人員有些出現了咳嗽、乏力等不適,陸續倒下,最高峰時,40多名醫護人員疑似感染。
有一次,在同一層樓道裏,孫莉推著醫護車勿勿而行,一位醫生迎麵而過。她感覺到了似乎丈夫的神態,回過頭小聲喊道:“是不是肖醫生?”
他聽到了熟悉的聲音,猛地回過頭,快步向她走來:“哦,是孫莉?”。
此時,兩(liang) 人不約而同,為(wei) 對方送上一個(ge) 淺淺的擁抱。
縱有千言萬(wan) 語要向對方訴說,但四目相對,一時語塞。他們(men) 明白,此時此刻,隻能用這簡單的方式,表達彼此的牽掛和擔憂,與(yu) 子同袍,攜手戰“疫”。
醫者天職,使命在肩。很快,兩(liang) 人又投入到各自的工作之中。
孫莉曆經非典的切膚之痛,麵對這次來勢洶洶的病毒,起初她怕過。“不過,現在連害怕的時間都沒有了,這是一場生死賽跑!”她說。
“我還能不能活?”“我還能不能走出醫院?”“我是不是過不了關(guan) 了?”每天,醫生都會(hui) 麵對這樣的問話,病人的眼神中布滿祈求的淚光。
“你有信心我們(men) 就有信心,我們(men) 和你一起並肩作戰!”沙漠之中,當人們(men) 為(wei) 找不到水源而絕望時,醫生就是負重前行的駱駝。
氣可鼓,不可泄。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最寶貴的是信心。
一句貼心窩的問候,一個(ge) 愛心的舉(ju) 動,一次成功的治療,點燃了病人重生的希望。慢慢地,71歲的陳奶奶站起來了,苦熬22天的劉女士站起來了,連自己都不相信能緩過神來的陳小姐也站起來了……十餘(yu) 幅醫生與(yu) 出院者的合影顯得彌足珍貴,醫護人員和患者豎起大拇指互相鼓勵,定格了齊心協力抗擊疫情的溫暖瞬間。
身為(wei) 醫護人員、身為(wei) 黨(dang) 員,此時此刻,更多的是一種危險、一種責任,但是總有一群逆行者。“我誌願加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擁護黨(dang) 的綱領,遵守黨(dang) 的章程,履行黨(dang) 員義(yi) 務……”1月31日,老年病科副主任肖鳴、感染科護士陶冰霞在一線入黨(dang) 。這是一次在特殊時刻的宣誓,他們(men) 麵對的是生與(yu) 死的考驗。
穿上製服就是戰士 挺身而出勇敢向前
“剛開始,我以為(wei) 隻是換個(ge) 地方上班而已。”來到武漢金銀潭醫院後,護士郭子月才發現挑戰前所未有。那天,一位重症病人陷入昏迷,呼吸道內(nei) 積有大量的分泌物,亟需吸痰。幫病人吸痰本是護士的常規操作,但這一次卻非常麻煩。因為(wei) ,她隻有麵屏,沒有護目鏡,病毒很可能通過眼瞼傳(chuan) 播,吸痰的風險性很大。
“很害怕,但必須要做。”護士郭子月強壓下恐懼,拿著吸痰管、小心翼翼地為(wei) 病人操作著吸痰的流程……回到休息室,脫下防護服時,她幾乎還能聽到自己砰砰作響的心跳聲。
每天,郭子月和戰友們(men) 都必須學會(hui) 勇敢,挑戰一道道險關(guan) 。
1月24日,除夕夜。程維佳整天護理發燒病人,她又忙了一天一宿,拖著疲憊的身軀剛到家門口,手機鈴就響起:“小程啊,現在人手不夠,趕快回醫院!”
此時,滿桌的年夜飯已經擺好,她最愛吃的粉蒸排骨飄出一陣饞人的清香。疫情發生以來,她好久都沒和家人團聚了,但職責所在,容不得她多想:“爸,我不進門了,給我盛碗飯湊合一下就行,吃完就走。”
父親(qin) 明白女兒(er) 的心思,病毒傳(chuan) 染性極強,她是為(wei) 大家的安全著想。接過父親(qin) 遞過來碗,她就蹲在家門口大口扒起來。吃著吃著,這時,可愛的寶寶連喊了幾聲:“媽媽進來,外麵冷……”此時此刻,孩子的喊聲讓她心裏突然一陣酸楚,瞬間淚崩。
含著淚,她又返回了崗位,開始緊急救援。
在武漢全市戰“疫”關(guan) 鍵時刻,左欣蕾已經十多天沒見到父母了,她和爸媽原本約定大年三十一起吃頓年夜飯,可爸媽卻爽約了。她寫(xie) 給爸爸媽媽的一封信刷爆朋友圈,被媒體(ti) 報道並大量轉載,讓很多人淚目。
左欣蕾在信中說:“爺爺說,爸爸媽媽忙著幫助病人,現在病人很多。有個(ge) 很壞很壞的細菌,它會(hui) 傳(chuan) 染,為(wei) 了我們(men) 的健康,你們(men) 沒有回家。”
信中提到的爸爸媽媽,正是長航醫院骨科醫生左斌和康複醫學科一病區護士長蔣惠。這次戰“疫”,左斌第一時間主動請纓到發熱門診支援,蔣惠也是帶領全科護士轉崗發熱病房,堅守一線。
“吃年夜飯你們(men) 沒有回家,我在你們(men) 醫院的公眾(zhong) 號,使勁地找呀找,終於(yu) 找到了你們(men) ,照片上媽媽和爸爸都穿著奇怪的衣服,隻露出一雙眼睛,但我一眼就能認出你們(men) 的模樣。奶奶看了就一直哭,說你們(men) 怪不得一直沒有回來,原來是去了危險的地方。爺爺說作為(wei) ‘醫三代’的我和妹妹一定要以你們(men) 為(wei) 榜樣!爸爸媽媽,我不怪你們(men) ,你們(men) 一定要保重身體(ti) ,注意安全。我和妹妹會(hui) 在家乖乖聽話。祝你們(men) 能夠早日打敗病毒,我們(men) 等著你們(men) !”
讀著讀著,夫妻倆(lia) 眼淚奪眶而出。“覺得對孩子們(men) 很虧(kui) 欠,但我們(men) 戰鬥在一線,保護大家的安全,也就是保護每個(ge) 小家的安全。”蔣惠哽咽著說。
病毒無情,醫者仁心。在這場史無前例的戰“疫”中,迄今為(wei) 止,長航醫院收治新冠肺炎患者333名,在院180人,109位病人治愈出院、重新與(yu) 家人的團聚。
穿上白衣製服就是戰士,既然上了戰場,就義(yi) 無反顧、勇往直前。
2月4日,長航醫院第二批醫務人員再次“逆行”,奔赴武漢客廳方艙醫院支援;2月6日,馳援雷神山醫院,打響新的戰鬥。
□相關(guan)
長航醫院幹部職工決(jue) 心戰“疫”到底
本報訊 2月8日,交通運輸部長江航務管理局所屬長江航運總醫院(簡稱長航醫院)全體(ti) 黨(dang) 員幹部職工向部黨(dang) 組遞交《決(jue) 心書(shu) 》,決(jue) 心始終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諄諄教導,牢記部黨(dang) 組的殷切關(guan) 懷,全力落實好部黨(dang) 組要求,充分發揮黨(dang) 組織和黨(dang) 員先鋒模範作用,全方位做好保障,全力精心診治,為(wei) 堅決(jue)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航醫人”力量。
疫情發生以來,作為(wei) 交通運輸部駐漢三級醫院,長航醫院積極開展疫情防控、患者救治和長江航務管理局係統職工的防治工作,做到了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因貨源短缺、運輸不暢,長航醫院也麵臨(lin) 著醫療防護物資嚴(yan) 重短缺的困難和醫護人員自身防護安全的極大風險。危急中,交通運輸部黨(dang) 組及長航局黨(dang) 委十分關(guan) 心、積極協調解決(jue) 醫療防護物資困難,部機關(guan) 司局及行業(ye) 有關(guan) 單位和企業(ye) 紛紛給予支持幫助。
長航醫院幹部職工表示,部黨(dang) 組和全係統的關(guan) 心與(yu) 幫助堅定了我們(men) 戰勝疫情的信心,增強了我們(men) 戰勝疫情的動力。當前,疫情防控進入關(guan) 鍵時期,我們(men) 將團結一心、竭盡全力,始終保持旺盛的戰鬥力,為(wei) 國分憂,為(wei) 民解痛,為(wei) 交通人、長航人爭(zheng) 光。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