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2-07 11:06:35 中國郵政快遞報

鼠年春節,被疫情而改變。昔日城市喧囂,早已經不在。取而代之的是同舟共濟和共克時艱。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的關(guan) 鍵時期,有這樣一群人,他們(men) 堅守自己的崗位,犧牲“小幸福”,換來了城市“大幸福”。他們(men) ,就是穿梭在城市大街小巷的快遞小哥。眼下,他們(men) 工作狀態到底如何,工作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記者帶你直擊“疫情”之下的快遞小哥。
工作“連軸轉”
從(cong) 年前到現在,來自順豐(feng) 的快遞小哥馬繼凱一直沒休。4日早晨7時,他從(cong) 家中出發前往南部新城速運點部。和往天一樣,被測溫槍測完體(ti) 溫,顯示正常後。走進點部專(zhuan) 區,領取口罩、手套等防疫用品。接下來,他開始分揀快遞,有序裝車。
馬繼凱出行工具是順豐(feng) 標配的“三輪車”,出發前還專(zhuan) 門消了毒。由於(yu) 春節和“疫情”的緣故,他工作量較此前增加了不少。“我們(men) 點部過去全員22人,不少都是外地的,因‘疫情’一部分人不能按時返崗,人員減少了一些,在崗人員工作量增加了不少,要是做的不到位,希望客戶多擔待。”馬繼凱說。
對於(yu) 近日網上說2月3日起順豐(feng) 停止攬收全國各地快件一事,馬繼凱說,我們(men) 一直正常運營著呢。現在每天平均天收70件左右,派件170件左右,天天在一線,從(cong) 來沒停過。
“不一樣”的派送
最近派送,馬繼凱也習(xi) 慣了一些“不一樣”。“以前得給客戶送貨上門,但現在不需要跟任何客戶見麵,特殊時期,大家都有默契了。”他說,現在很多小區都封閉管理了,客戶快遞要麽(me) 要求放智能自提櫃,要麽(me) 放快遞點,避免接觸。其實彼此都理解,互相負責。
13時,忙碌一上午的馬繼凱,補了一頓遲到“午餐”。“早上吃挺飽,中午吃點香腸和麵包,其實還有碗麵沒吃,都是單位給買(mai) 的。”說完這句話時,馬繼凱伸出大拇指。馬繼凱舉(ju) 動是發自內(nei) 心的。
“單位為(wei) 了保護我們(men) ,嚴(yan) 格禁止集體(ti) 聚餐,有專(zhuan) 人給快遞員張羅飯菜,真不錯!”他滿意“疫情”之下公司的後勤保障。
暖暖一瞬間
“過去春節,大家走親(qin) 訪友逛商場去超市,許多生活必需品、禮品都是在實體(ti) 店完成,但今年網購成了主陣地,米麵油、果蔬,還有防護用品等等,都需要及時配送。”馬繼凱說,特別理解大家,比如口罩、消毒液大家都著急用。隻要還有勁兒(er) ,都是小跑派件,就怕客戶著急。
默默奉獻,不代表無人點讚。溫暖,有時就在一瞬間。
“有一次我給一位大學生送複習(xi) 資料,因為(wei) 都是電話溝通沒有見麵,告知她已放快遞櫃後,剛要轉身就看樓上有人開窗喊我,‘哥哥新年快樂(le) ,辛苦了’。”馬繼凱告訴記者,聽過之後特別感動!
談及暖心的事兒(er) ,他說,“還不止這一個(ge) 。”
“有一天我在路上派送,不小心口罩掉在地上,一位大哥開車經過突然停在我旁邊,搖下窗戶伸手拿出兩(liang) 個(ge) 口罩,隻說了句全新幹淨注意防護,開車就走了。”馬繼凱說,口罩在這個(ge) 時候多“精貴”誰都清楚,更為(wei) 重要的是那份暖心之舉(ju) ,就憑這個(ge) 咱也要好好幹。
獨居背後的期盼
來勢洶洶的“疫情”,無人能做到鎮定自若。“現在送貨不害怕嗎?”馬繼凱說,無論是客戶還是朋友,都無數次的問過這個(ge) 問題。
對於(yu) 這個(ge) 問題,他也數次走心回答過:“不害怕那是假話,但也要堅持,每個(ge) 人崗位不同,想想馳援武漢那些醫務工作者,想想為(wei) 這個(ge) 城市守候一線工作者,都在努力。快遞已經融入百姓生活,總得有人送,積壓就耽誤事兒(er) 了,幹這份工作就得幹好,家裏人也支持我。”
說起家裏人,這位來自長春的“80後”,眼角有些濕潤。“過年到現在,我都沒看見家人,妻兒(er) 都去父母家了,我天天接觸人多,所以自己獨居,也算保護家人吧。”他說,每天上班時,家人都會(hui) 電話叮囑注意注意防護。
“最想見父母和妻兒(er) ,工作賺得錢全部交給他們(men) ,希望大家平安健康。”聊起疫情結束後最想見誰,“家人”成了他脫口而出的“答案”。
對於(yu) 願望,馬繼凱留下這樣一段話,“疫情一定會(hui) 過去,中國加油、武漢加油、長春加油!”
采訪結束時,他的工作還未結束。遠望,三輪車上那個(ge) 堅強行者,漸漸遠去……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