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前三季多式聯運試點 降低物流成本超百億
發布時間:2019-12-05 17:12:45 中國經濟網

今天(5日),全國運輸結構調整暨多式聯運現場推進會在京召開,交通運輸部發布了第一批多式聯運示範工程驗收結果,命名河北省“東部沿海—京津冀—西北”通道集裝箱海鐵公多式聯運示範工程等12個項目為“國家多式聯運示範工程”。
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交通運輸部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開展的三批70個多式聯運示範工程項目,共完成集裝箱多式聯運量382萬TEU,累計開通線路390餘條,與公路運輸相比,降低物流成本約112億元,減少能耗153萬噸標準煤,減少碳排放397萬噸。
自2018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劃》以來,交通運輸各地、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行動計劃》安排,加快推動各項工作,運輸結構調整取得階段性成效。據統計,2018年全國鐵路貨物發送量完成40.25億噸,同比增長9.1%;完成水路貨運量70.27億噸,同比增長5.2%;沿海港口大宗貨物公路運輸量減少約1億噸。2019年1—9月,全國鐵路貨物發送量完成32億噸,同比增長6.1%;國鐵集團貨物發送量完成25.02億噸,比2017年增長3.2億噸,其中鐵路集裝箱發送量完成1261萬TEU,同比增長31.2%。據測算,去年以來運輸結構調整工作累計減排二氧化碳3000萬噸、氮氧化物30萬噸、顆粒物1.5萬噸,為打贏藍天保衛戰,服務決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作出了重要貢獻。
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司長徐亞華介紹,目前我國運輸結構調整各項重點任務整體推進順利。一是鐵路建設取得階段性進展。全球裏程最長的重載鐵路——浩吉鐵路——建成通車,開辟了“北煤南運”新通道,運輸能力每年2億噸;京津冀及周邊地區8省份建成21條鐵路專用線,為“公轉鐵”提供了重要條件。二是港口、園區“公轉鐵”初見成效。環渤海、山東省、長三角地區的沿海主要港口和唐山港、黃驊港共17個港口,礦石、焦炭等大宗貨物公路疏港比例,由2017年的67.9%下降至今年三季度的51.4%,鐵路和水路疏港比例由31%增長到42%。河南150萬噸以上大型工礦企業和物流園區,鐵路專用線接入比例達73%,大宗貨物鐵路運輸比例達70%;北京市大力推進砂石骨料運輸“公轉鐵”,“外集內配、綠色聯運”物流新模式基本形成;大連港前三季度完成商品車海鐵聯運34.3萬輛,同比增長15%。三是道路貨運轉型升級穩步推進。國務院辦公廳轉發13部門關於加快道路貨運行業轉型升級的意見,明確了深化“放管服”改革、促進裝備升級改造等多項工作舉措。取消4.5噸及以下普通貨運車輛道路運輸證、駕駛員從業資格證等,加強事中事後監管。此外,交通運輸部聯合公安部、商務部開展第二批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範工程申報工作。新能源貨車加快應用,截至2018年底,全國新能源貨車總量達35.2萬輛,同比增長45%。
下一步,交通運輸部將圍繞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為目標,以推進大宗貨物“公轉鐵、公轉水”為核心,以多式聯運為重點,以提升鐵路運輸能力和服務質量、推動道路貨運高質量發展、推動水運係統升級、提升多式聯運服務水平、加強政策支持保障等五方麵為重點開展工作。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