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供應鏈管理 > 正文

團餐謀報告:揭秘5500億團餐供應鏈市場五大趨勢

發布時間:2019-12-02 17:09:29 第一物流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11月29日,主題為(wei) “創則先 變則贏”的2019中國團餐產(chan) 業(ye) 變革者峰會(hui) 在北京舉(ju) 行,這場由業(ye) 內(nei) 權威團餐經營新媒體(ti) 團餐謀發起的盛會(hui) 獲得了團餐行業(ye) 的廣泛關(guan) 注和參與(yu) 。會(hui) 上,團餐謀聯合中國團餐產(chan) 業(ye) 鏈一站式企業(ye) 服務平台禧雲(yun) 國際重磅發布了《中國團餐行業(ye) 供應鏈發展研究報告(2019)》,總結了團餐供應鏈市場現狀與(yu) 特點,以及重點企業(ye) 的商業(ye) 模式,並指出了五大未來發展趨勢。

報告指出,2017年中國團餐市場規模約1.19萬(wan) 億(yi) ,食材供應是團餐企業(ye) 成本結構中占比最大、最為(wei) 剛性的一塊,占到了營收的45%以上,高於(yu) 餐飲行業(ye) 的平均水平。團餐食材供應鏈市場規模已達到5500億(yi) 元,龐大的市場潛力不僅(jin) 吸引了資本的目光,團餐行業(ye) 巨頭也開始積極布局並提前卡位。與(yu) 此同時,高門檻篩掉了眾(zhong) 多實力有限的企業(ye) ,而一些實力玩家的探索則讓團餐供應鏈行業(ye) 的未來發展趨勢逐漸明朗。

“誘人的”5500億(yi) 團餐供應鏈市場:資本湧入、巨頭卡位

不斷增長的餐飲食材供應鏈市場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關(guan) 注,其中不乏各類資本機構。報告指出,近幾年資本對純餐飲品牌的投資興(xing) 趣正在下降,甚至很多投資機構明確表示2019年投資方向不看餐飲品牌,隻聚焦於(yu) 餐飲供應鏈。據統計,2014-2018年,我國餐飲供應鏈企業(ye) 獲投案例數達247起,獲投金額達228.6億(yi) 元,獲投企業(ye) 有蜀海供應鏈、眾(zhong) 美聯、信良記、美菜、宋小菜等,其中也包括一家專(zhuan) 業(ye) 的團餐供應鏈企業(ye) 禧雲(yun) 國際。在可預期的將來,資本將成為(wei) 我國餐飲供應鏈進入快車道的重要助力。

除了外部資本機構,團餐行業(ye) 內(nei) 部也將供應鏈發展提上了日程。目前,我國團餐供應鏈有三種主要形式。首先是大型團餐企業(ye) 自建的食材采購供應鏈,這是由於(yu) 大型團餐企業(ye) 經過多年發展,具備了一定的規模優(you) 勢,獲得了議價(jia) 權,通常會(hui) 自建供應鏈體(ti) 係。其次,眾(zhong) 多以區域化經營為(wei) 主的獨立第三方團餐食材供應鏈企業(ye) 開始湧現。第三種則是近幾年,一些大型團餐企業(ye) 內(nei) 部供應鏈部門發展到一定規模,開始為(wei) 行業(ye) 輸出供應鏈服務,或是一些有行業(ye) 基因的公司聯合互聯網人士建立第三方供應鏈專(zhuan) 業(ye) 服務公司。

分散的團餐采購:連鎖經營占比低,70%企業(ye) 的供應商數量超100

相較於(yu) 社餐的4萬(wan) 多種SKU,團餐的原材料SKU僅(jin) 3000多種,並且擁有流程簡單、采購量大、計劃性強等優(you) 勢。但我國團餐供應鏈上遊的食材原料渠道分散且多元,供應商數量在100家以上的企業(ye) 占到了企業(ye) 數量的70%,僅(jin) 有11%的企業(ye) 能將供應商數量控製在35家以內(nei) 。

團餐謀發布研究報告,揭秘5500億(yi) 團餐供應鏈市場五大趨勢此外,下遊的團餐企業(ye) 連鎖經營占比也較低,2017年我國團餐行業(ye) 前百強企業(ye) 的營業(ye) 收入合計僅(jin) 為(wei) 601億(yi) 元人民幣,前百強市場集中度約為(wei) 5%。而國外的跨國團餐巨頭如索迪斯、康帕斯、愛瑪客,這三家團餐企業(ye) 2018年的收入都超過了千億(yi) 人民幣。其中康帕斯2019年營收308億(yi) 美元,位列世界500強第403位。

團餐謀發布研究報告,揭秘5500億團餐供應鏈市場五大趨勢此外,在冷鏈基礎設施保有量上,中國目前也遠遠不及發達國家。目前我國預冷保鮮率為30%(美國為80-100%),綜合冷鏈流通率為19%(美國為100%),農產品腐損率是30%,是美國的2倍。
報告同時也指出,團餐企業也認識到中央廚房可以促進食材的規模化集采、有利於品質控製。目前我國大型團餐品牌包括千喜鶴、快客利、北京健力源、上海麥金地、蜀王餐飲等,超過半數均擁有自己的中央廚房。但數據也顯示,目前75%的團餐企業中央廚房的設計能力大於實際生產能力,存在普遍的產能浪費。
倉儲物流生產設施資金投入高、客戶開發難度大,以及我國冷鏈基礎設施保有量的落後,中央廚房的資本投入及配套設施的高要求,這些因素共同導致團餐供應鏈企業在倉儲、物流、冷鏈、設施方麵投入意願也較低,這使得我國團餐供應鏈的升級改造仍處於起步探索階段,至今尚未出現成熟的跨區域經營、覆蓋全品類的綜合性食材供應鏈服務商。這是中國團餐供應鏈的現狀和不足,但也意味著這是一塊廣闊的藍海市場,正在等待有意願、有實力的團餐供應鏈企業的挖掘。
報告同時也指出,盡管困難客觀存在,但一些企業也進行了一係列探索,不僅打開了市場,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未來中國團餐供應鏈發展的五大趨勢。
第一個趨勢是供應鏈產品的標準化和半成品化。
一方麵,得益於餐飲行業數字化水平的提升,大數據的應用和信息傳遞的實時性使得訂單農業成為可能,我國食材供應鏈上遊的工業化水平也得到了明顯的提升。
另一方麵,由於團餐供應鏈企業聚集了下遊多個客戶的需求,因而具備了建設中央廚房的基礎。這些來自團餐供應鏈上遊的標準化輸出及效率優化可以直接延伸至食堂後廚,提升團餐項目點整體運營與出品效率,同時也能夠提升用戶體驗。
第二個趨勢是先進物流及供應鏈技術的應用意識正在提升。
受國外標杆企業的影響,我國團餐供應鏈企業對先進物流及供應鏈管理技術,尤其是數字化供應鏈的認可度正在提升。預計在未來幾年內,團餐供應鏈市場將迎來洗牌期,倉儲物流網絡建設及新技術應用將成為團餐供應鏈企業突圍製勝的關鍵。
第三個趨勢是金融服務加速團餐供應鏈行業周轉效率。
團餐產業鏈長期存在賬期痛點,但行業特點使得企業很難獲得傳統金融信貸支持,催生了團餐供應鏈金融服務。近幾年,一些大型團餐企業及服務商開始布局團餐供應鏈金融,以核心企業(如中遊團餐供應鏈企業)為主導,利用其信用支持為團餐供應鏈上下遊的中小企業提供信貸服務,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痛點。
第四個趨勢是食品安全高關注度推動團餐供應鏈溯源體係建設。
報告指出,近幾年政府對餐飲業食品衛生的監管力度不斷加強,促使企業日益重視食材供應鏈安全問題。與以前的價格為主要影響因素不同,食品安全正在成為餐飲企業普遍最為關注的焦點。
而產業互聯網的發展也為追溯體係建設夯實了基礎,依托區塊鏈技術,食品安全溯源體係將實現去中心化存儲、信息無法篡改和智能合約,實現信息的連續實時傳遞與跟蹤,進一步完善食安溯源體係。同時,對團餐供應鏈企業來說,實現配送食材的可追溯性或將成為新的行業競爭優勢。
第五個趨勢是從關注安全到關注健康。
報告指出,近幾年我國消費者越來越關注食材品類的營養價值。相比於2017年,美團外賣輕食消費金額增長了159%,訂單量增長了157%,用戶數和商戶數也有128%的增長。
此外,研究也發現,國人在口味上正在從重口向清淡方向轉變。而這種飲食偏好變化也在向團餐傳導,倒逼團餐企業主動提高食材品質、注重營養搭配、采用健康的烹飪方式來吸引消費者。長期來看,團餐企業對健康、高質量食材的重視也將影響團餐供應鏈企業的品類結構和運營策略。
綜上所述,從源頭直采到半成品加工,到全國性高覆蓋的倉儲物流布局,再到流通全過程的信息化改造,中國團餐供應鏈的改造升級將是一個艱辛而漫長的過程。這固然提高了門檻,給致力於爭奪這一市場的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但同時也篩掉了實力有限的企業,對團餐行業提高市場集中度是一大利好。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