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供應鏈管理 > 正文

霸氣雙十一:“打破中國供應鏈”言論不攻自破

發布時間:2019-11-12 09:22:21 澎湃新聞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一不留神,你是不是也剛剛參與(yu) 了一個(ge) 千億(yi) 大項目?

與(yu) 往年不同的是,這次,更快,更猛。

1小時3分59秒,天貓成交額破1000億(yi) 。

16小時31分12秒,天貓雙十一成交總額突破2135億(yi) 元,超越去年全天成為(wei) 新紀錄。

這還隻是一個(ge) 天貓!

如果把各大電商平台的交易數據都亮出來,這個(ge) 數字還要龐大得多。

這份成績單,外媒怎麽(me) 看?

一是將雙十一放在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

彭博社11日文章指出,隨著中國經濟增速有所下滑,投資者將密切關(guan) 注中國消費者雙十一的消費意願。中美之間的緊張關(guan) 係繼續加劇不確定性並攪亂(luan) 了商業(ye) ,但阿裏巴巴有望更好地度過這場風暴,這要歸功於(yu) 中國蓬勃發展的網絡消費。

二是強調中國消費者的消費意願仍在增長:

南華早報報道稱,今年的雙十一被視為(wei) 中美貿易戰16個(ge) 月後中國經濟放緩之際消費者信心的晴雨表。奧緯谘詢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50%的消費者計劃在今年的雙十一比去年花費更多,預計支出將增長10%。約60%的受訪者表示,盡管貿易戰仍在繼續,但他們(men) 計劃購買(mai) 進口產(chan) 品。

三是擔心貿易戰影響美國品牌銷售:

福布斯雜誌報道稱,分析人士擔心,中美持續的貿易緊張關(guan) 係以及中國日益增長的民族主義(yi) 消費情緒,將會(hui) 影響今年雙十一美國品牌的銷售。美國艾睿鉑谘詢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70%的受訪者認為(wei) 貿易戰會(hui) 影響他們(men) 的整體(ti) 購買(mai) 行為(wei) ,而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認為(wei) 對國家的忠誠是不購買(mai) 美國品牌的主要原因。倫(lun) 敦博然思維集團的另一項調查顯示,56%的中國消費者表示,他們(men) 避免購買(mai) 美國產(chan) 品是為(wei) 了表示對中國的支持。

外媒報道呈現的這場中國消費市場大型真人秀,也引發境外網民的關(guan) 注。推特網民稱:有些人說“我們(men) 打破了中國的供應鏈!我們(men) 正在贏得貿易戰!”可是中國消費者卻在1.5小時內(nei) ,從(cong) 阿裏巴巴購買(mai) 了價(jia) 值160億(yi) 美元的貨物!

為(wei) 什麽(me) 中國的供應鏈沒那麽(me) 容易被打破?

大背景是:中國經濟發展仍有十足韌性(遇山開山遇水架橋)、增長挖潛仍有廣闊空間(人口紅利並沒結束)、中國市場營商環境不斷優(you) 化(線上線下同頻共振)、對外開放不斷擴大(海外商家高度參與(yu) )。從(cong) 電商行業(ye) ,我們(men) 或許還能得出新的啟示:

一是消費結構的變化蘊含資源的排列組合,為(wei) 內(nei) 需市場提供了新的動力。

電商平台數據顯示,近年來下沉市場(三線以下城市、縣鎮與(yu) 農(nong) 村地區市場)正在成為(wei) 新的重要增長極。今年3月,阿裏巴巴旗下營銷平台聚劃算發布《品質惠經濟白皮書(shu) 》,三四線城市整體(ti) 消費增速是一二線城市的2-7倍,體(ti) 現了三四線城市巨大的市場增長空間;京東(dong) 大數據則顯示,今年11月1日全天,下沉市場整體(ti) 下單買(mai) 家數同比增長104%,下單的新買(mai) 家中72%來自下沉市場。

二是對跨境貿易的評估要將視角放得更開闊,線上增長越來越不可忽視。

仍以天貓國際跨境電商平台數據為(wei) 例,2018年11月至今,進口商品成交額同比增長89.7%,其中,數碼家電、家居、寵物品類同比增長分別達到286.8%、161.9%、111.1%,跨境電商增長拉動進口消費上升。據悉,目前海外新品牌入駐天貓的數據年同比達到300%,年度海外“億(yi) 元俱樂(le) 部”品牌已增長至80多個(ge) 。第二屆進博會(hui) 參展品牌中,有113個(ge) 新品牌將通過入駐天貓國際,首次觸達中國市場。

三是社交化、定製化正在成為(wei) 拉動網絡經濟的新動能。

“邊看直播邊消費”已經成為(wei) 許多消費者的網購新方式。雙十一實時交易數據顯示,開場僅(jin) 1小時03分,淘寶直播引導的成交就超過去年雙十一全天;8小時55分,淘寶直播引導成交已破100億(yi) ;1秒能賣掉55台車,淘寶直播間裏賣車情形火爆。與(yu) 此同時,借助大數據的威力,“千人千麵”的運營能力還將進一步釋放更細分化的人口紅利。

四是基礎設施不再隻是橋梁公路這些肉眼可見的“硬件”設施,大數據加持下,諸如倉(cang) 儲(chu) 、運輸、配送等隱性“產(chan) 能”方麵,中國優(you) 勢明顯。物流行業(ye) 轉型提速,高覆蓋率的物流網絡將使倉(cang) 儲(chu) 和運輸可以進一步下沉,快件可以更快速送到離客戶最近的中轉站。近年來各種“當天達”甚至“1小時達”的配送體(ti) 驗,相信大家都有所體(ti) 驗。

麵對未來,還是那句老話:做好自己的事。

當然,看到這份成績單後,我們(men) 的底氣更足了!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