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10-11 08:55:25 中國交通新聞網

“北京大興(xing) 國際機場正式投運!”9月25日,天安門正南46公裏處,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鄭重宣布。鳳凰展翅,叩問九天。一個(ge) 新動力源,驅動京津冀,引領國家經濟社會(hui) 發展,重塑新格局。
飛天,人類的夢想。對於(yu) 勤勞智慧的中華民族來說,這一夢想不僅(jin) 因為(wei) 嫦娥奔月的神話傳(chuan) 說顯得浪漫多彩,更因為(wei) 曆代民族精英、誌士仁人的不懈追求和犧牲奉獻顯得愈發真切,可望而可即。曆史的天空,書(shu) 寫(xie) 著中國民航人的雄心壯誌與(yu) 理想追求。
從(cong) “嶺外音書(shu) 絕”到天涯咫尺、天塹通途,民航改變著人們(men) 的時空觀念,改變著世界的麵貌,改變著你我的生活。截至2018年年底,中國民航定期航班、航線已達4945條。2018年全年運輸總周轉量達到1206.53億(yi) 噸公裏,旅客運輸量達61173.77萬(wan) 人次,貨郵周轉量達262.5萬(wan) 噸公裏,民航運輸規模連續14年穩居世界第二。70載崢嶸歲月,中國民航隨新中國騰飛,留下了一道道輝煌的航跡。
廣開航線網聯天下
擴大開放深化合作
2017年5月5日,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新一代大型噴氣式客機C919驚豔起飛,經曆1個(ge) 小時20分鍾的飛行後完美落地。這是我國民航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yi) 的一刻,標誌著國產(chan) 大飛機技術曆經磨難取得了突破。
如同國產(chan) 大飛機的首字母“C”一樣,中國民航的發展之路不是一條平坦的直線。
1949年11月2日,新中國民航正式成立,一周後,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功策動“兩(liang) 航起義(yi) ”。“兩(liang) 航起義(yi) ”歸來的大批技術和業(ye) 務人員,成為(wei) 新中國民航事業(ye) 建設中一支主要的技術、業(ye) 務骨幹力量,他們(men) 為(wei) 新中國民航事業(ye) 的建立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1950年8月1日,“北京”號飛機在歡呼聲中從(cong) 廣州起飛,經停漢口,用時7小時40分鍾抵達天津。“天津—北京—漢口—重慶”與(yu) “天津—北京—漢口—廣州”兩(liang) 條航線的開辟,標誌著新中國民航國內(nei) 航線正式開通,掀開了民航史上“八一開航”的重要一頁。
再將目光投向70年前新中國民航的第一條國際航線。1950年7月1日,中蘇民用航空股份公司成立。受當時條件所限,我國民航還不具備“飛出去”的能力,航線由蘇方執飛。
上世紀50年代,新生的共和國百業(ye) 待興(xing) 。但囿於(yu) 國內(nei) 政治、經濟、外交、技術等條件,中國民航隻與(yu) 蘇聯、朝鮮、緬甸、越南、蒙古、斯裏蘭(lan) 卡、老撾等鄰近國家簽定了通航協定,通航總裏程僅(jin) 有4000公裏左右。
1965年3月下旬,周恩來總理率我國黨(dang) 政代表團赴羅馬尼亞(ya) ,參加時任羅馬尼亞(ya) 共產(chan) 黨(dang) 總書(shu) 記喬(qiao) 治烏(wu) ·德治的葬禮,租用了巴基斯坦航空公司的飛機。在回國的路上,周恩來總理充滿期待地詢問身邊一位中國民航局的負責人:“什麽(me) 時候才能坐上我們(men) 中國民航自己的飛機出訪?”
中國民航積極做好準備,等待著飛出去的機會(hui) 。1965年6月,周恩來總理出訪坦桑尼亞(ya) 等非洲六國。中國民航派出當時國內(nei) 擁有的最先進的伊爾-18渦輪螺旋槳飛機執行這次重要的專(zhuan) 機任務。首次遠航的伊爾-18專(zhuan) 機,曆時14天,途經12個(ge) 國家和地區,行程約4.5萬(wan) 公裏,經曆了重重磨難與(yu) 考驗,終於(yu) 凱旋。這是新中國民航一次裏程碑式的遠航。
1964年4月29日,我們(men) 與(yu) 友好鄰邦巴基斯坦通航。從(cong) 此,西部的大門打開了,中國民航的飛機經巴基斯坦可以直接飛往歐洲和非洲。外電評說,中巴通航是世界航空史上“外交航空”的盛舉(ju) 。
在被稱為(wei) 地球第三極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多少年來,能夠在這裏飛翔的隻有被藏族人民頂禮膜拜的神鷹。然而,一隻比神鷹更大、飛得更高、飛得更快、飛得更遠的鋼鐵之鷹飛來了,它飛向了世界屋脊,飛進了西藏,飛到了各族人民心間。這一天,是1956年5月29日,從(cong) 北京經四川廣漢飛來的“北京”號飛機成功地降落在西藏拉薩當雄機場。
北京航空博物館內(nei) ,屢建功勳的“北京”號斑駁的機身上、褪色的機翼上,刻滿了搏擊風雲(yun) 的痕跡,曾經充滿力量的發動機雖已失去活力,卻仍然屹立著,向人們(men) 訴說著那段難忘的曆史。“北京”號退出了現役,但是敢為(wei) 天下先的精神卻在一代代民航人的血脈中奔湧流淌。正是憑借這種精神,新中國民航人克服重重困難,頑強地把航線伸向祖國大江南北、白山黑水、雪域高原、長城內(nei) 外,遍布神州大地。
中國民航的大發展,始於(yu) 改革開放。黨(dang) 的十一屆三中全會(hui) 召開之後,中國民航勇當先行,以北京、上海、廣州為(wei) 中心,開辟一批幹線、支線。為(wei) 適應航線發展的需要,中國民航加速機型更新,進一步縮小我國運輸飛機同國際民航先進水平的差距。為(wei) 適應發展航空運輸對運力的需求,上世紀90年代初,中國民航加快飛機引進和更新換代的步伐,采取多種融資方式添置運輸飛機,使機隊規模不斷擴大。
改革開放以來,民航的體(ti) 製發生了三次重大變化。通過三次改革,使原來軍(jun) 民合一、政企不分的民航管理體(ti) 製,逐漸轉變為(wei) 政企分離、機場屬地化管理、多種所有製企業(ye) 平等競爭(zheng) 的民航管理體(ti) 製。不斷推進民航市場化改革,通過加強市場競爭(zheng) ,增強市場活力,滿足廣大人民群眾(zhong) 日益增長的出行需求。截至目前,我國共有60家運輸航空公司,形成了主體(ti) 多元、競爭(zheng) 有序的市場格局。其中,客運航空公司51家,貨運航空公司9家。
中國民航也是對外開放的先行者。
1980年5月3日,由民航北京管理局與(yu) 香港中國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合資經營的北京航空食品公司正式開業(ye) 。這是黨(dang) 的十一屆三中全會(hui) 以後批準的我國第一家合資企業(ye) ,被稱為(wei) “天字第一號”。
1994年,民航總局和外經貿部聯合發布外商投資民航業(ye) 的政策規定,確定中國民航對於(yu) 外商投資入股、參股,在中國民航運輸業(ye) 進行試點。根據這一政策,海南航空公司於(yu) 1995年9月27日發行了10004萬(wan) 外資股,成為(wei) 國內(nei) 第一家由外商參股的航空公司。此後,東(dong) 航、南航、國航先後在海外上市,開辟了中國民航利用外資的渠道。
隨著中國國際關(guan) 係的發展和民航技術力量的成長,中國民航的國際關(guan) 係按計劃、有步驟地發展,為(wei) 我國外交、對外經貿、文化交流、旅遊等工作提供了便利。中國參與(yu) 和組織了多次各種類型的國際性論壇和會(hui) 議,在國際民航事務中的參與(yu) 度越來越高,官方的、民間的各種類型的國際性民航活動中都有中國民航的身影,中國民航在世界民航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民航成為(wei) 中國軟實力傳(chuan) 播的重要橋梁。
我國民航業(ye) 以積極的態度,製定了麵向世界、開放發展的國際航空運輸政策,積極、漸進、有序、有保障地開放航空運輸市場。在此政策下,我國民航與(yu) 世界各國建立了越來越密切的航空運輸關(guan) 係。截至2018年年底,我國已與(yu) 全世界126個(ge) 國家和地區簽訂了雙邊航空運輸協定。
悠悠70載,“C”字像一張被拉彎的弓,在一代代民航人的接續奮鬥中,在交通強國的使命擔當中,射出了刺破雲(yun) 霄的箭!如今,打開中國民航航線示意圖,大小不一的代表著機場的紅點和密集交織的航線網令人驚歎。截至2018年年底,中國民航定期航班、航線已達4945條。2018年全年運輸總周轉量達到1206.53億(yi) 噸公裏,旅客運輸量61173.77萬(wan) 人次,貨郵周轉量262.5萬(wan) 噸公裏,民航運輸規模連續14年穩居世界第二。民航人飽蘸心血,寫(xie) 意藍天,繪出了一幅最新最美的畫卷。
機場規模持續增長 臨(lin) 空經濟欣欣向榮
2017年早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考察了建設中的北京大興(xing) 國際機場,強調“新機場是首都的重大標誌性工程,是國家發展一個(ge) 新的動力源”。依然是在這年春天,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決(jue) 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新時代改革開放前沿、高質量發展的樣板如春芽破土而出。北京大興(xing) 國際機場,與(yu) 天安門的直線距離46公裏,距雄安新區55公裏,將直接助力雄安新區的“千年大計”,成為(wei) 推動區域協同發展的樣本。
改革開放以來,機場建設迎來了井噴式的大發展。機場建設的一個(ge) 顯著特點,就是對當地經濟起到了極為(wei) 明顯、極其有力的拉動作用。經濟特區把機場建設作為(wei) 開發特區不可缺少的先行項目,沿海開放城市相繼新建或改建機場;各省會(hui) 城市和大中城市都相繼要求與(yu) 首都、口岸城市通航,並將機場建設視為(wei) 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項目,機場建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興(xing) 旺局麵。
在萬(wan) 裏長江的入海口,一座氣勢磅礴的航空樞紐傲然屹立。9月16日,上海浦東(dong) 國際機場新建的全球最大單體(ti) 遠距離衛星廳正式啟用。這座62萬(wan) 平方米的衛星廳將與(yu) 現有兩(liang) 座航站樓成組運行,滿足浦東(dong) 機場年旅客吞吐量8000萬(wan) 人次的需求。而20年前的這一天——1999年9月16日,上海浦東(dong) 國際機場一期工程建成通航,上海成為(wei) 我國第一座擁有兩(liang) 個(ge) 國際機場的城市。
世界級機場群與(yu) 世界級城市群相伴相生。作為(wei) 我國最具活力、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長三角的機場群建設初具形態,航空運輸業(ye) 務規模快速擴大,國際和區域航空樞紐初步建成。自1999年以來的20年間,長三角地區民航機場數從(cong) 16個(ge) 增加到23個(ge) 。預計到2025年,長三角地區的航空運輸機場將達到30個(ge) 。2018年,長三角23個(ge) 機場共運送旅客2.5億(yi) 人次,占華東(dong) 地區的63.2%,占全國的19.6%;共完成貨郵吞吐量569萬(wan) 噸,占華東(dong) 地區的83.6%,占全國的35.1%。
截至2018年年底,我國民用航空運輸頒證機場已達235個(ge) ,旅客吞吐量超過1000萬(wan) 人次的有37個(ge) 。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廣州等國際樞紐機場為(wei) 中心,省會(hui) 城市和重點城市區域樞紐機場為(wei) 骨幹,以及其他幹、支線機場相互配合”的格局。
70年時空流轉,機場早已不再是傳(chuan) 統意義(yi) 上單純的交通基礎設施,已經成為(wei) 深刻影響經濟產(chan) 業(ye) 結構的催化劑。
新中國成立70年來,伴隨著西部大開發國家戰略的實施,一個(ge) 山河壯闊、經濟發展、社會(hui) 進步、民族團結、人民富裕的新西部正在崛起。西風漫卷,雲(yun) 起雲(yun) 飛,西部已經成為(wei) 蓬勃發展的熱土。而民航,正是這股滾滾洪流中的“急先鋒”。
“十三五”期間,麵對快速增長的航空運輸市場,我國西部地區主要機場掀起了新一輪改擴建大潮。繼成都機場之後,重慶、昆明機場先後邁入“雙跑道”時代,貴陽機場也將於(yu) 2020年迎來雙跑道運行。同時,一大批西部中小機場的新建和改擴建也相逐浪高。到2018年年底,世界500強企業(ye) 中有347家落戶四川,287家落戶重慶,43家落戶雲(yun) 南。世界500強企業(ye) 大規模落戶西部,不僅(jin) 極大地改善了當地投資和營商環境,也帶來了大量的人員流動。從(cong) 國際到國內(nei) ,從(cong) 國內(nei) 到省內(nei) ;從(cong) 幹線到支線,從(cong) 支線到支線,一張層級分明的航線網逐步覆蓋了西部天空,縮短了山高水長的西部與(yu) 全國和世界的距離。
可以說,機場的新增和擴容已經成為(wei) 西部經濟社會(hui) 全麵發展的先導和縮影。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GDP突破90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6.6%,在18個(ge) GDP增速超過全國增速的省份中,貴州和西藏以9.1%的增速並列第一,四川達到8%,青海達到7.2%。
物流飛天,產(chan) 業(ye) 落地,城市興(xing) 旺,經濟騰飛!
在中國遼闊的版圖上,中部六省勾勒出一條南北貫通的大國“脊梁”。要開放,修機場;要想強,上民航。作為(wei) 社會(hui) 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量,民航始終助力中部地區擎起大國挺立的“鋼鐵脊梁”。
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一座座人便於(yu) 行、貨暢其流、四海通達、充滿活力的現代化都市,以嶄新麵貌屹立於(yu) 中華大地之上,其中鄭州、長沙、武漢、鄂州成為(wei) 首批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中部地區加速奔跑,經濟總量和綜合實力不斷提升。2006年至2018年,中部地區生產(chan) 總值年均增長10.8%,比全國平均增速高1.9個(ge) 百分點;地區生產(chan) 總值占全國比重由18.6%上升到21.1%。2018年,中部地區生產(chan) 總值增長7.8%,高於(yu) 全國平均水平1.2個(ge) 百分點。
響應國家戰略,服務振興(xing) 大業(ye) ,東(dong) 北民航近年來在自身發展過程中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黨(dang) 的十八大之後,東(dong) 北地區建成並投入使用8個(ge) 新機場,改擴建9個(ge) 機場。一座座機場的建設,一條條航線的開辟,讓東(dong) 北的冰天雪地變為(wei) 金山銀山有了無限可能。
仰望長空,機場將城市與(yu) 世界連為(wei) 一體(ti) ;俯瞰大地,航空經濟強勁驅動城市發展轉型。展望未來,機場必將為(wei) 經濟騰飛、社會(hui) 發展帶來新活力,開辟更廣闊的藍天!
飛入尋常百姓家 雲(yun) 上開出幸福花
1957年10月5日,周恩來總理在民航局《關(guan) 於(yu) 中緬通航一周年的總結報告》上批示:“保證安全第一,改善服務工作,爭(zheng) 取飛行正常。”這三句話也成為(wei) 了中國民航的工作指導方針,並隨著時代的變化不斷被注入新的內(nei) 涵。
2018年5月14日,注定被載入史冊(ce) 。這一天,川航3U8633航班突發特情,風擋玻璃破裂。機組成員與(yu) 西南民航各單位通力協作,完成了一次史詩般的成功備降,保證了機上119名旅客的生命安全,被民航局和四川省政府授予“中國民航英雄機組”稱號,機長劉傳(chuan) 健被授予“中國民航英雄機長”稱號。
2018年9月30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邀請川航“中國民航英雄機組”全體(ti) 成員參加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9周年招待會(hui) 。“安全是民航業(ye) 的生命線,任何時候、任何環節都不能麻痹大意”“偉(wei) 大出自平凡,英雄來自人民”“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高度讚揚了英雄機組在處理險情時的英雄行為(wei) ,並對進一步做好民航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對民航業(ye) 和全體(ti) 民航人產(chan) 生了巨大鼓舞。
人民航空為(wei) 人民。70年來,中國民航服務人民,保證航空安全,提高服務質量的努力和追求從(cong) 未停歇。
乘坐飛機出門旅行,對今天的老百姓來說,已經稀鬆平常。在大眾(zhong) 航空時代,飛行正在深刻地改變著人們(men) 的生活。地球變小了,視野變大了,人類交流的空間和心理距離縮短了。但是,在改革開放初期,由於(yu) 民航發展不能滿足社會(hui) 日益增長的航空運輸需求,坐飛機難,買(mai) 飛機票難,成為(wei) 令各方頭疼的一個(ge) 難題。上世紀90年代,雖然已經取消了乘坐飛機必須憑借介紹信的規定,但機票仍然屬於(yu) “稀有商品”。
如今,打開手機就能網上訂票,到機場還能自助打印登機牌、自助托運行李,甚至無需身份證件,刷臉即可乘機。但是在幾十年前,機票長什麽(me) 樣呢?一張老照片記錄了當年的一張手寫(xie) 機票,乘客的姓名、始發地、目的地、票價(jia) 、航班號等信息,都由工作人員手工填寫(xie) 。
2000年3月,南航在國內(nei) 率先推出了電子客票。人們(men) 購票後,隻需要拿著身份證,就可以去機場值機櫃台直接兌(dui) 換登機牌,極大簡化了乘機流程。到2011年年底,中國最先成為(wei) 全球航空電子客票普及率100%的國家。一張機票形態的變遷,背後折射出的不僅(jin) 是民航業(ye) 服務水平的提升,更是70年來,民航業(ye) 不斷創新發展所帶給人們(men) 真真切切的便利和幸福。
近年來,民航業(ye) 更加重視服務質量,提出“真情服務”理念,推進行業(ye) 從(cong) 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連年開展服務質量專(zhuan) 項行動,服務質量和消費者滿意度均逐步提高。
在剛剛結束的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上,年僅(jin) 23歲的東(dong) 航乘務員吳佳妮在餐廳服務項目中以第九名的成績榮獲優(you) 勝獎,這是中國選手在此項目中獲得的曆史最好名次。我國民航服務人員的專(zhuan) 業(ye) 能力獲得了全世界的認可。“無紙化”便捷出行、機票“退改簽”服務改進、“軍(jun) 人依法優(you) 先通道”、機場母嬰室建設等一係列便民服務措施實實在在、深受好評。
在大中型機場規劃布局基本完成的背景下,為(wei) 了讓偏遠地區百姓也能享受民航便利,近年來我國機場建設的重心轉為(wei) 新建支線機場、通用機場和通勤機場。支持和鼓勵低成本航空發展是民航惠民政策的又一表現。2014年年初,《民航局關(guan) 於(yu) 促進低成本航空發展的指導意見》出台後,低成本航空在中國加速擴張。如今“支線+低成本”的發展模式更加豐(feng) 富,短途運輸航班讓更多的百姓將坐得起飛機、坐得上飛機。此外,通用航空拉近了人們(men) 與(yu) “私人飛機”的距離,“低空旅遊”“航空小鎮”增加了百姓旅遊的選擇,“通航+旅遊”讓旅遊的觸角和眼睛無遠不達、無險不及。
壯哉,大地之上,華夏脊梁巍峨立!美哉,藍天之下,鯤鵬展翅九萬(wan) 裏!一架架飛機轟鳴著飛上藍天,與(yu) 飛機同時起飛的還有人們(men) 的希望與(yu) 夢想。中國民航正振翅雙翼,向著更高的目標奮飛!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