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國家物流樞紐建設撬動區域新增長 央地加大支持力度

發布時間:2019-08-28 16:46:20 經濟參考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記者獲悉,經過數月申報篩選,第一批15個(ge) 左右國家物流樞紐名單近日將公布,標誌著國家物流樞紐網絡建設正式起步,諸多重大項目蓄勢待發,將配合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等國家重大戰略實施需要,撬動區域經濟新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首批國家物流樞紐既是國家物流樞紐網絡基本框架的重要支撐,也是今後各年度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建設的標杆和示範,將采取定期評估和動態調整的機製,對名單進行“增減”。除了中央層麵加大用地、投資、金融等支持力度外,地方也在建設方案中提出了一係列具體(ti) 的配套優(you) 惠政策。

十八大以來,我國物流業(ye) 實現較快發展,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設施和交通基礎設施網絡不斷完善,特別是一些地區自發建設形成一批物流樞紐,在促進物流資源集聚、提高物流運行效率、支撐區域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等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與(yu) 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物流樞紐發展還存在係統規劃不足、空間布局不完善、資源整合不充分等問題,亟待加快國家物流樞紐網絡布局和建設。

2018年底國家發改委和交通運輸部印發了《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和建設規劃》(下稱《規劃》),提出到2020年布局建設30個(ge) 國家物流樞紐,形成國家物流樞紐網絡基本框架;到2025年,布局建設150個(ge) 左右國家物流樞紐,同時推動全社會(hui) 物流總費用與(yu) GDP的比率下降至12%左右。

根據實施方案,2019-2020年是國家物流樞紐網絡的起步建設階段,今年確定第一批15個(ge) 國家物流樞紐。據《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長沙、唐山等多地積極申報,相關(guan) 部委對它們(men) 的建設方案進行專(zhuan) 家評審、現場實地測評等之後,確定了最終名單。

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現代物流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彥林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介紹,國家物流樞紐規劃建設重點向基礎設施存量資源條件較好,運營較為(wei) 成熟的物流樞紐傾(qing) 斜,優(you) 先支持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等重大戰略實施需要,不斷整合既有存量資源、優(you) 化增量資源,不斷完善國家物流樞紐功能、帶動輻射能力和產(chan) 業(ye) 支撐能力,強化國家物流樞紐間的互聯互通和協作聯動,形成“樞紐+通道+網絡”的現代物流服務新體(ti) 係,帶動各種產(chan) 業(ye) 要素集聚發展,培育區域新的經濟增長極。

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副研究員陸成雲(yun) 也表示,此次國家物流樞紐重點不在於(yu) 物流基礎設施的大規模新建,其發展的核心是以物流規模經濟和網絡效率為(wei) 導向,整合存量資源,打造低成本、高效率的全國性物流運行網絡,形成與(yu) 區域產(chan) 業(ye) 轉型高質量發展的有機融合,支撐和引領符合地方特色的樞紐經濟發展。所以首批國家物流樞紐的選擇統籌考慮了成熟性、示範性、網絡價(jia) 值、與(yu) 國家戰略關(guan) 聯度等多維導向。

眾(zhong) 多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的建設方案正體(ti) 現了這點。

長沙提出打造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其今年最新修訂的《長沙市現代物流業(ye) 發展規劃》明確全力構建以霞凝港、黃花國際機場為(wei) 依托,公路、鐵路和內(nei) 河航運為(wei) 主體(ti) ,高效、便捷的多式聯運物流網絡,加快建設五大物流園區和十大物流中心,與(yu) 製造業(ye) 、醫藥、汽車、電子軟件等產(chan) 業(ye) 聯動發展。到2020年,力爭(zheng) 將現代物流產(chan) 業(ye) 培育為(wei) 千億(yi) 級產(chan) 業(ye) ,全市社會(hui) 物流總額突破5萬(wan) 億(yi) 元。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的目標則是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計劃形成航空運輸服務、現代物流服務、航空科技文化體(ti) 驗3大核心產(chan) 業(ye) ,航空城生活服務1大支撐產(chan) 業(ye) 和航空城生活服務1大支撐產(chan) 業(ye) ,將啟動一批基礎設施項目建設。

被列入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的瀘州也在近日發布《關(guan) 於(yu) 推動物流業(ye) 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加快推動國家物流樞紐等重大項目建設,完成總投資100億(yi) 元以上,夯實物流產(chan) 業(ye) 基礎。同時,高質量促進物流業(ye) 與(yu) “三大千億(yi) 產(chan) 業(ye) ”、農(nong) 業(ye) 、商貿業(ye) 、金融業(ye) 等融合發展。此外,高質量推進物流開放合作,加快建設內(nei) 陸“自由貿易港”;與(yu) 川南、攀西、滇東(dong) 、黔北等地區合作,建立區域物流發展聯席會(hui) 議機製;啟動雲(yun) 龍機場國家臨(lin) 時開放口岸申創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為(wei) 了加快國家物流樞紐網絡布局和建設,從(cong) 中央和地方都提出了一係列配套扶持政策。對於(yu) 業(ye) 內(nei) 普遍關(guan) 切的土地扶持政策,《規劃》明確對國家物流樞紐範圍內(nei) 的物流倉(cang) 儲(chu) 、鐵路站場、鐵路專(zhuan) 用線和集疏運鐵路、公路等新增建設用地項目,經國務院及有關(guan) 部門審批、核準、備案的,允許使用預留國家計劃;地方相關(guan) 部門審批、核準、備案的,由各省(區、市)計劃重點保障。鼓勵通過“先租後讓”“租讓結合”等多種方式供應土地。

同時,《規劃》提出加大投資和金融支持力度,包括研究設立國家物流樞紐中央預算內(nei) 投資專(zhuan) 項,重點支持國家物流樞紐鐵路專(zhuan) 用線等公益性較強的基礎設施建設,適當提高中西部地區樞紐資金支持比例。按照市場化運作原則,支持大型物流企業(ye) 或金融機構等設立物流產(chan) 業(ye) 發展投資基金,鼓勵包括民企、外企在內(nei) 的各類社會(hui) 資本共同參與(yu) 國家物流樞紐規劃建設和運營。

長沙提出,研究出台現代物流產(chan) 業(ye) 調控引導政策、產(chan) 業(ye) 發展扶持政策、投融資優(you) 惠政策、土地優(you) 惠政策等。瀘州表示,落實支持物流業(ye) 發展的用地、稅收等優(you) 惠政策。加大金融機構信貸支持力度,解決(jue) 中小型物流企業(ye) 融資難問題。深化物流領域“放管服”改革,簡化物流企業(ye) 開展業(ye) 務的行政審批手續。各級政府統籌各類物流業(ye) 發展資金,加大對物流業(ye) 招商、主體(ti) 培育、體(ti) 係建設、信息化發展、專(zhuan) 業(ye) 化發展、物流研發、人才引進等方麵扶持力度。

李彥林表示,國家物流樞紐建設並不是一成不變,而是一個(ge) 動態調整的過程,建設運營一段時期後將會(hui) 進行動態跟蹤和評估,對達不到建設要求、無法承載國家物流樞紐使命和功能的項目將會(hui) 被淘汰出局。下一步國家物流樞紐規劃建設重點在於(yu) 企業(ye) 聯合、資源整合、產(chan) 業(ye) 融合,需要進一步加大政策創新、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而國家物流樞紐之間聯盟合作也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一個(ge) 方向。

“國家物流樞紐是運行出來的。”陸成雲(yun) 也強調,目前各樞紐建設方案提出了“幹、支、配、倉(cang) ”協同、供應鏈的運行整合等方向性發展考慮,下一步重點是落實方案,在運行層麵真正實現對區域物流資源和產(chan) 業(ye) 發展要素的整合,並在樞紐點整合資源的同時,加強樞紐間的跨區域網絡業(ye) 務協同,支持產(chan) 業(ye) 組織網絡化、智能化發展。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