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專(zhuan) 業(ye) 物流 > 正文

垃圾分類成熱點 《焦點訪談》談快遞包裝綠色標準

發布時間:2019-08-26 09:13:20 國家郵政局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目前,垃圾分類已經成為(wei) 大家關(guan) 注的熱點話題,越來越多的人要“‘垃’開架勢,見‘圾’行事。”我們(men) 每天都要產(chan) 生各種各樣的垃圾,在這當中包裝占有相當一部分。這些包裝形狀不同、用途不同,材質更是形形色色。有紙質的、塑料的、金屬的、木頭的、玻璃的等等。如果能夠減少包裝的用量、提高包裝的利用率,那麽(me) ,就會(hui) 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垃圾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怎麽(me) 辦?先看看這些人是怎麽(me) 做的。

李阿姨是北京市昌平東(dong) 關(guan) 南裏小區的居民,原來家裏的一些包裝袋都當垃圾扔掉了。現在小區開始進行垃圾分類,她足不出戶,用微信小程序就可以預約上門處理垃圾了。

這些可回收的垃圾,回收公司按照每公斤8毛錢付給居民,所有收上來的垃圾都會(hui) 被送到回收公司的分揀中心進行分類處理。在這裏,記者看到大部分垃圾都是各種包裝物。

老徐幹了幾十年廢品回收工作,這幾年,回收上來的廢品中,各種包裝物越來越多,特別是紙盒包裝和餐盒包裝。

根據調查,居民家庭丟(diu) 棄的生活垃圾中,20%到30%是可回收垃圾,其中大部分是各種包裝物。這些包裝盒的材質不同,回收處理的方式就會(hui) 不同,對老徐來說,更麻煩的是這些塑料包裝盒。

這些餐盒看上去都是透明無色的塑料,但是材質卻不一樣,隨便翻揀幾下,就能看到四種材質。

如果沒有進行回收和分揀,這些塑料包裝盒就隻能進入垃圾處理的焚燒廠和填埋場,甚至會(hui) 廢棄在野外,漂在海裏。目前,北京市生活垃圾清運量已經從(cong) 2012年的648萬(wan) 噸增長到了2018年的929萬(wan) 噸,6年的時間就增長了43.3%,北京市生活垃圾填埋場每日填埋垃圾1.09萬(wan) 噸,已經接近飽和,垃圾焚燒處理設施更是長期超負荷運行。

怎樣才能減少這些廢棄的包裝物,又如何讓這些包裝物可以循環利用呢?今年5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推薦性國家標準《綠色包裝評價(jia) 方法與(yu) 準則》,針對綠色包裝產(chan) 品低碳、節能、環保、安全的要求,規定了綠色包裝的評價(jia) 準則、評價(jia) 方法、評價(jia) 報告內(nei) 容和格式。

包裝行業(ye) 是一個(ge) 服務性的行業(ye) ,是為(wei) 商品服務的。2018年,全國包裝企業(ye) 有25萬(wan) 餘(yu) 家,包裝產(chan) 業(ye) 主營業(ye) 務收入有2萬(wan) 億(yi) 元。那麽(me) ,根據這個(ge) 新的國家標準,如何對包裝進行評價(jia) 呢?

對綠色包裝來說,減量是很重要的一個(ge) 指標。小小瓶蓋功能一樣,但是重量卻不同,企業(ye) 在生產(chan) 時主動減輕重量,消費者在選擇時主動選擇輕薄的瓶蓋,就能減少數十萬(wan) 噸的廢棄塑料垃圾。除了減量外,可循環使用也是綠色包裝的一個(ge) 重要指標。

通過優(you) 化產(chan) 品設計,實現減量化,重複使用,可循環,可降解,這些隻是綠色包裝要遵循的基本原則。在《綠色包裝評價(jia) 方法與(yu) 準則》中,分一級指標和二級指標。在一級指標中分別有資源屬性、能源屬性、環境屬性和產(chan) 品屬性。在資源屬性中關(guan) 於(yu) 包裝材質種類,強調了在包裝設計和生產(chan) 過程中,都要優(you) 先選用無毒無害環保型和單一材質的包裝材料;複合包裝材料生產(chan) 要采用易於(yu) 拆解或分離的加工技術。

包裝生產(chan) 企業(ye) 可以采用這個(ge) 標準對所生產(chan) 的產(chan) 品進行自我評價(jia) 打分,用戶也可以采用這個(ge) 標準評價(jia) 其供應商,同時這個(ge) 標準為(wei) 相關(guan) 部門製定政策提供了技術支撐。在《綠色包裝評價(jia) 方法與(yu) 準則》中,還有一項指標是實際回收利用率,鼓勵企業(ye) 建立完整的回收利用體(ti) 係,實際回收利用率可以根據具體(ti) 行業(ye) 特點製定。比如,一次性餐飲具廢棄物回收利用體(ti) 係的實際回收利用率要大於(yu) 75%。但是,要實現這個(ge) 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2016年,我國快遞業(ye) 務量為(wei) 313.5億(yi) 件,共耗用編織袋約32億(yi) 條、塑料袋約68億(yi) 個(ge) 、包裝箱37億(yi) 個(ge) 、膠帶3.3億(yi) 卷。在行業(ye) 嚴(yan) 控成本的影響下,快遞用塑料包裝多為(wei) 不可降解的劣質塑料製品,其成份和數量對環境產(chan) 生了嚴(yan) 重的影響,2016年8月,國家郵政局出台了《推進快遞業(ye) 綠色包裝實施方案》,鼓勵包裝綠色化和減量化發展,為(wei) 快遞行業(ye) 的轉型提供了可操作性的辦法。

膠帶從(cong) 60毫米寬減少到45毫米寬,從(cong) 2016年到2018年,雖然快遞量在增加,膠帶的使用量也在增加,但是因為(wei) 膠帶進行了瘦身,就控製了膠帶使用的總量。這幾年,國家郵政局推行電子運單,目前,電子運單使用率已達96%,傳(chuan) 統的紙質運單幾乎見不到了。與(yu) 傳(chuan) 統紙質運單相比,每張可節約相當於(yu) 一張A4紙的用紙量。原來大部分快遞公司在中轉時都使用的編織袋,現在已經逐步淘汰了,在中轉時都使用可以循環使用的中轉袋。

這樣的袋子可以重複使用上百次,出現破損還可以進行縫補,真正實現了綠色可循環。在2018年,郵政行業(ye) 共使用中轉袋13.6億(yi) 條,其中可循環集裝袋3億(yi) 條,占比22%,可節約一次性塑料編織集裝袋約61億(yi) 餘(yu) 條。

可循環使用是綠色包裝的一個(ge) 發展方向,怎麽(me) 才能讓這些快遞包裝循環使用呢?記者在某快遞公司的包裝實驗室看到了一種新的包裝盒子。

一種可循環使用的物流快遞箱經過10次跌落試驗後,裏麵的產(chan) 品還是完好無損,承重能力要遠遠大於(yu) 同規格的普通紙箱。目前,這種可循環使用的快遞箱已經開始投放運營,但是還需要消費者能夠接受和使用。

為(wei) 了最終實現這個(ge) 目標,國家郵政局還推出了《快遞業(ye) 綠色包裝指南(試行)》。但是綠色包裝涉及各個(ge) 行業(ye) ,還需要政府和相關(guan) 部門製定相應的政策和更易操作的措施。

要想包裝綠色起來,不僅(jin) 是政府和企業(ye) 的事,我們(men) 每位消費者更要行動起來。比如不管我們(men) 是在使用或者打開包裝的時候,是否都能考慮一下手裏的包裝是否是綠色包裝,是否能回收再利用?因為(wei) 消費者的選擇最終也會(hui) 影響生產(chan) 廠家選擇什麽(me) 樣的包裝。包裝看起來很小,但卻涉及“節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為(wei) 了我們(men) 的生態更好,環境更美,為(wei) 了綠色中國,請從(cong) 我們(men) 手裏的包裝做起。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