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第四屆益邦知行大講堂成功舉辦,產學研共同聚焦“全球化背景下供應鏈機遇與挑戰”

發布時間:2019-07-24 16:19:58 中國物流與(yu) 采購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7月20日-22日,以“新供應·新智造·新流通”為(wei) 主題的,第十三屆運營與(yu) 供應鏈管理國際會(hui) 議第二屆戰略供應鏈思想領袖論壇暨第四屆益邦知行大講堂峰會(hui) 在深圳圓滿舉(ju) 行。本次峰會(hui) 聚焦“全球化背景下供應鏈的挑戰與(yu) 對策”,邀請30餘(yu) 位海內(nei) 外權威專(zhuan) 家學者及全球供應鏈企業(ye) 大咖,如國際供應鏈與(yu) 運營管理學會(hui) 創始人及終身名譽主席趙先德、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安德森管理學院教授Christopher S. Tang、康奈爾大學約翰遜商學院院長Rohit Verma、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宋華、網易考拉副總裁兼戰略研究院院長遊忠明、天士力控股集團物流中心總監徐偉(wei) 等。

主辦方代表益邦控股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牛永傑在開幕致辭中表示,上世紀90年代,經濟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中國企業(ye) 全球化意識逐漸覺醒,全球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協作程度不斷加深,國內(nei) 競爭(zheng) 國際化、國際競爭(zheng) 國內(nei) 化已成趨勢,企業(ye) 與(yu) 企業(ye) 之間的競爭(zheng) 逐漸轉為(wei) 供應鏈之間的競爭(zheng) 。

對於(yu) 供應鏈的發展,在美國、德國、日本等一些發達國家已經建立了較為(wei) 完善的現代供應鏈服務體(ti) 係和供應鏈服務平台,可以說在全球供應鏈競爭(zheng) 中處於(yu) 領先地位,並且已經將全球供應鏈競爭(zheng) 從(cong) 企業(ye) 微觀層麵提升為(wei) 國家宏觀戰略層麵。如今,中國已成為(wei) 世界第一大貿易國和全球價(jia) 值鏈樞紐,全球供應鏈也步入合作與(yu) 競爭(zheng) 時代,全球產(chan) 業(ye) 的分工形成了全球采購、全球生產(chan) 、全球製造、全球流通、全球消費的格局,國內(nei) 業(ye) 務的增長和海外市場的拓展欲望驅動著眾(zhong) 多企業(ye) 開始審視自身,全球的物流和供應鏈布局。

多維度思維碰撞,共議供應鏈發展挑戰與(yu) 對策

供應鏈行業(ye) 風雲(yun) 變幻,著眼當今前沿趨勢與(yu) 科技成果,是一幅概念日新月異、成果集中落地、版本快速迭代的全新供應鏈行業(ye) 圖景,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構築生態等關(guan) 鍵詞正受到熱捧。趙先德教授在《數字化供應鏈與(yu) 商業(ye) 模式創新》主題演講中表示,他供應鏈對於(yu) 經濟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於(yu) 企業(ye) 而言,它可以幫助企業(ye) 贏取訂單,幫助提高股東(dong) 回報;對於(yu) 社會(hui) 而言,它可幫助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可以減少環境汙染,提高經濟效益、社會(hui) 效益。

羅戈研究院院長潘永剛提出了零售業(ye) 數字化供應鏈管理的核心——供應鏈中台圍繞會(hui) 員、商品,以訂單為(wei) 線索,追蹤供應鏈個(ge) 環節活動,從(cong) 而實現供應鏈可視化管理。同時在這個(ge) 過程中,供應鏈中台還能沉澱企業(ye) 經營發展相關(guan) 的各類數據,基於(yu) 數據分析實現業(ye) 務整合、資源整合、交易閉環、供應鏈可視化、商品追溯、數據沉澱,以支持企業(ye) 的商業(ye) 決(jue) 策與(yu) 預測。

在科技驅動下,工業(ye) 4.0演變成供應鏈4.0。Christopher S. Tang教授判斷, 工業(ye) 4.0可能最終會(hui) 演變成供應鏈4.0,從(cong) 線形的設計變成網狀的結構,之後再發展成“生態圈“。這個(ge) 生態圈不需要控製塔來控製,它們(men) 是智能化互聯互動的供應鏈。在這個(ge) 網狀中存在的各個(ge) 組織,通過傳(chuan) 感器在生態圈裏麵互動。如果將來的供應鏈是智能的,那麽(me) 現在傳(chuan) 統供應鏈的流程可能已經過時。究竟什麽(me) 時候過時,5年之內(nei) 還是10年之內(nei) ,需要大家去摸索。

就供應鏈的發展,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凱利商學院製造管理教授Barbara B. Flynn發表了不同的觀點,她分享了“零工經濟”這個(ge) 概念,及零工經濟對供應鏈的影響。Barbara B. Flynn闡述到,零工是指本身自發性,自由組合的組織、但凡自主供應的服務提供者,都可叫零工,包括自由自由者、獨立承包者等,應需經濟、共享經濟等。她強調,企業(ye) 應該學會(hui) 更好的運用零工經濟,讓它在供應鏈中發揮更好的效能。

海爾工業(ye) 智能研究院智能製造供應鏈總監孫亞(ya) 楠發表了以《智能製造的應用與(yu) 創新》為(wei) 題的演講,他認為(wei) ,智能製造的核心就是“以用戶體(ti) 驗為(wei) 中心的大規模定製模式”,主要包含硬件定製、網器交互解決(jue) 方案定製以及攸關(guan) 方生態圈定製等三個(ge) 重要的步驟。海爾探索的路徑是以互聯工廠為(wei) 載體(ti) ,實現由大規模製造到大規模定製的轉型,達到“高精度驅動下的高效率”,即聯全要素、聯網器、聯全流程以及柔性化、數字化與(yu) 智能化。

研判醫藥供應鏈發展趨勢,透析大健康產(chan) 業(ye) 變革

峰會(hui) 關(guan) 注著大健康產(chan) 業(ye) 供應鏈的發展,Rohit Verma教授認為(wei) ,如果可以在供應鏈和價(jia) 值鏈的管理流程當中,將醫院服務進行標準化,就能將成本進行很好的控製。他認為(wei) 下一代新型醫院所應該具備的基礎設施和條件,完全可以通過供應鏈來進行管理,包括基礎設施、條件改善、維護、物業(ye) 管理、服務提供這些方麵。

天士力控股集團物流中心總監徐偉(wei) 則表示,從(cong) 全球的醫藥供應鏈來看,中國的醫藥供應鏈相比比較落後。互聯網+醫藥零售,對行業(ye) 帶來很大的衝(chong) 擊,假如全國有47萬(wan) 家藥店,連鎖要點就要有幾百萬(wan) 家,對於(yu) 傳(chuan) 統醫藥而言,競爭(zheng) 壓力會(hui) 加大。他認為(wei) 醫藥企業(ye) 做互聯網+零售,未來的發展一定是朝著扁平化、短鏈化趨勢發展。如支付寶未來藥店,通過掃碼可以送藥,整個(ge) 趨勢非常明顯,它越來越扁平化、越來越短鏈。

峰會(hui) 期間,國際供應鏈與(yu) 運營管理學會(hui) 創始人及終身名譽主席趙先德、國際供應鏈與(yu) 運營管理學會(hui) 主席劉學元、益邦供應鏈谘詢總經理劉勇波、益邦供應鏈谘詢高級谘詢總監張俊偉(wei) 共同發布了《大健康行業(ye) 供應鏈白皮書(shu) 》。

這是一份由益邦供應鏈谘詢連同國際供應鏈與(yu) 運營管理學會(hui) 進行跨界合作,圍繞大健康產(chan) 業(ye) 物流供應鏈的相關(guan) 研究。以理論基礎研究與(yu) 實踐調研相結合,曆時一年,對大健康產(chan) 業(ye) 的供應鏈現狀、挑戰及未來趨勢進行深入洞察,共同輸出的這一份對大健康產(chan) 業(ye) 供應鏈具有指導意義(yi) 的權威報告。

張俊偉(wei) 表示,現在很多國家、很多企業(ye) 都在提大健康產(chan) 業(ye) 供應鏈,但各國國家的標準都不一樣,此次白皮書(shu) 的發布主要是踐行“健康中國”、供應鏈的國家戰略,希望借此啟發行業(ye) 供應鏈思維,回應社會(hui) 當前的熱點問題。除此,這也是益邦供應鏈的遠景與(yu) 目標驅使,希望持續提升企業(ye) 自身價(jia) 值,與(yu) 高水平學術機構進行跨界合作。也希望通過深度觸及兩(liang) 個(ge) 朝陽產(chan) 業(ye) ,持續打磨解決(jue) 方案,服務行業(ye) 發展。

趙先德教授表達,通過和益邦谘詢共同研究白皮書(shu) 項目,發現醫藥供應鏈的發展會(hui) 朝著“全渠道、可視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基於(yu) 這一判斷,他認為(wei) ,數字化技術正在提高這個(ge) 行業(ye) 的供應鏈整合程度與(yu) 運作效率,並促進企業(ye) 的商業(ye) 模式創新,使其進入供應鏈的更高發展階段,PDA的供應鏈時代已經到來。“不遠的未來,醫藥醫療行業(ye) 會(hui) 誕生真正的供應鏈+生態圈領導者。”趙先德教授展望道。

本次大會(hui) 圍繞“新供應·新智造·新流通——全球化背景下供應鏈的挑戰與(yu) 對策”展開了深度研討與(yu) 案例分析,正如趙先德教授所言:“希望企業(ye) 能夠在複雜的環境之中利用數字化的技術,利用大數據,來支持供應鏈整合、優(you) 化和創新,同時不停創新商業(ye) 模式,助力企業(ye) 轉型升級。”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